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偽劣產品犯罪歸哪個部門

偽劣產品犯罪歸哪個部門

發布時間: 2023-05-19 15:17:25

『壹』 買到假冒偽劣產品找哪個部門

法律分析:(一)工商局、公安局、消費者協會都可以管,如果是食品葯品的話,食葯監也管。

(二)向當地質監部門舉報或投訴,流通領域發現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向當地工商部門舉報或投訴。向其提供對方售假的證據即可,如發票和官方鑒定結果等材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零三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貳』 假冒偽劣產品怎麼處罰有誰去處罰

假冒偽劣產品處罰方式: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處罰機構:一般由法院檢察院警局這樣的單位去執行處罰。

詳細情況介紹:

我國《刑法》第140條規定,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0萬元以上的,處15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我國《刑法》第150條規定,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140條的規定處罰。



『叄』 查處假冒偽劣可以找什麼部門處理

假冒偽劣商品屬於哪個部門管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技術監督行政管理部門在查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活動中的分工:
(一)在生產、流通領域中,凡屬產品質量責任問題,均由技術監督行政管理部門查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協助;
(二)在市場管理和商標管理中,發現生產、銷售摻假產品、冒牌產品的違法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處,技術監督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協助;
(三)在市場上倒賣、騙賣劣質商品的行為,凡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現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處,需要技術監督行政管理部門協助的,技術監督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協助;凡是技術監督行政管理部門發現的,由技術監督行政管理部門查處,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協助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協助。
什麼是假冒偽劣產品
假冒偽劣商品是假冒偽劣的物質產品,不包括精神產品。其特徵是:具有不真實性因素和社會危害性。折疊假冒商品
商品在製造時,逼真地模仿其他同類產品的外部特徵,或未經授權,對已受知識產權保護的產品進行復制和銷售,藉以冒充別人的產品。在當前市場上主要表現冒用、偽造他人商標、標志;冒用他人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廠名廠址;冒用優質產品質量認證標志和生產許可證標識的產品。折疊偽劣商品
是指生產、經銷的商品,違反了我國現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其質量、性能指標達不到我國已頒布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及地方標准所規定的要求,甚至是無標生產的產品。
假冒商品和偽劣商品區別聯系
假冒商品和偽劣商品,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是可以互相轉化或相互包 含的相同類型的商品。假冒商品,如前所述,是指非常逼真地模仿某個商品 的外觀,從而使用戶、消費者誤認為該商品就是真商品。假冒商品的生產者 和銷售者是在未經授權、許可( 或認可) 的情況下,對受知識產權保護的 商品進行復制和銷售。復制一般是指商品的商標、包裝、標簽或具有其他重 要的特性進行復制。所謂假冒,就是指行為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 以假借名牌或名家旗號的手法,生產銷售其產品(商品),坑害用戶、消費 者的行為。因此,從廣義上講,假冒商品的內容與名稱不相符,也屬於偽劣 商品的一種。但從狹義的角度看,偽劣商品主要是指質量低劣或者失去了使 用價值,與假冒商品也有區別。如上述所指的假冒產地、廠名或認證標志、 名優標志、他人注冊商標的,屬於假冒商品,不屬於偽劣商品。偽劣商品有 時也假冒其他名牌商品進行銷售,則此時它既是偽劣商品,又是假冒商品。偽劣商品和正品有嚴格區別。正品是指符合質量標準的商品,有時可分 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相反,達不到質量標準的產品,有明顯的外觀瘕疵或影響使用價值的次品以及不符合技術標准而不能正常使用的廢品等, 如果進行銷售都屬於偽劣商品。

『肆』 銷售偽劣產品屬於公安哪個部門

法律分析:製造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由公安機關負責執行逮捕,檢察院負責審查批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伍』 買到假貨應該向哪個部門舉報

買到假貨應該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部門舉報。
生產企業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向當地質監部門舉報或投訴。流通領域發現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向當地工商部門舉報或投訴。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是國家質檢總局的定義,假冒產品是指使用不真實的廠名、廠址、商標、產品名稱、產品標識等從而使客戶,消費者誤以為該產品就是正版的產品。偽劣產品是指質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產品。造成了損失或利益損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八條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陸』 假冒偽劣產品歸什麼部門管

法律分析:工商局、公安局、消費者協會都可以管,如果是食品葯品的話,食葯監也管。

投訴方法:

1.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可以直接撥打12315舉報。撥通12315電話投訴或舉報,請按工作人員的提示回答問題,如實說出投訴的事實、理由及投訴請求,並說出自己百的姓名、地址、度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系方式和被申訴方的名稱、地址、電話。

2.向當地質監部門舉報或投訴,流通領域發現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向當地工商部門舉報或投訴。向其提供對方售假的證據即可,如發票和官方鑒定結果等材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於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