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寧波最地道的特產
寧波最地道的特產大全
寧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寧波的名稱為「鄞」,春秋時為越國境地,秦時屬會稽郡的鄞、鄮、句章三縣,唐時稱明州。接下來由我為大家整理出寧波最地道的特產大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奉化蚶子
蚶子,又名泥蚶,芽蚶,血蚶。寧波沿海各地都有生產,但以產於奉化的蚶子品質最佳,稱奉蚶,是寧波著名的特產。
蚶子,瓣鰓綱、蚶科貝類動物。外殼兩瓣,白色堅硬,上有瓦壟狀放射肋18—21條,體小殼薄,肉肥血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宴席上不可多得的美味佳餚。
奉化蚶子具有悠久養殖歷史。唐元和四年,即公元809年,奉化蚶子因品質特優,被列為「貢品」,每年送一石五斗至京師長安。寧波至長安相距數千公里,沿途傳送路役數以萬計。到了唐元和十五年,即公元820年,越州刺史兼浙東觀察使元稹,見民眾疾苦,便上書穆宗,說是蚶役「人不勝其疲。」到了唐長慶三年,即公元823年11月,朝廷下旨免除「蚶役」。奉化各地民眾聞此消息,歡聲雷動「道路歌舞之」。
龍鳳金團
龍鳳金團,是浙東一帶城鄉婦孺皆知的傳統名點,也是寧波十大名點之一。由於製作精良,入口甜糯,價廉物美,深受群眾的喜愛。舊時候,寧波有許多製作金團的糕團店,但以趙大有製作的龍鳳金團最為有名,稱「趙大有金團」。
望潮
望潮盛產於寧波各沿海地區,並以夏末秋初農歷八月中捕獲最為肥大,因八月潮汛大,可能與潮汛有關。
體形類似望潮,但比望潮個體肥大者,名曰章魚、或章巨,全體分頭及軀干二部分,軀干圓,表裡有眾多內疣,全系筋肉,無骨骼,口部有觸腳八條,十分強壯,內面排列吸盤,鮮食味類望潮,但肉質較韌;類墨魚則又較脆,曬成干,曰章魚鯗,佐豬肉紅烤,味道香鮮可口,是佐酒下飯佳餚。古人亦有詩寫道:「拳如偃(女旁)笠撒如蓑,八尺青繩肉竅多。粘石摳人稱大力,笑渠郭索仗提戈」。
望潮營養豐富,味甘寒,有養血營氣,收斂、生肌等功效。用於催乳滋補等。
寧海長街蟶子
寧波沿海一帶多灘塗,對養殖蟶子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寧波大宗海特產品。寧海長街一帶,瀕臨三門灣,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鹹淡適宜,餌料豐富,塗質以泥沙為主,因而蟶子生長快、個體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鮮,故得名長街蟶子。是城鄉居民非常喜食的一種美味。
望海茶葉
寧波有天台山、四明山脈綿延境內,近海傍湖,雨水充沛,高山上常年雲霧繚繞,故茶葉品質優良,有「望府銀毫」、「寧海第一尖」、「望海茶」、「瀑布仙茗」等優良品牌。而以寧海產的「望府銀毫」為上品,為國家級名牌。寧泉牌望府銀毫於1998年獲得本市第一隻國家級有機茶證書,1999年又取得國際有機茶證書。寧海的「望海茶」清淡、甜香、形色美,名揚國際茶博會。寧波茶葉以穀雨前採制的`最好,清香甘醇,味道濃。
邱隘咸齏(ji)
邱隘鹹菜用雪裡蕻菜腌制。雪裡蕻菜冬種春收,腌制依據放鹽多少來錯開上市季節。邱隘鹹菜色澤黃亮,有香、嫩、鮮、微酸特點,能生津開胃,可炒、煮、烤、燉、蒸、生拌、配菜餚、做湯料、做餡子。做配料可解魚腥,除油膩,"鹹菜黃魚"為寧波名菜,俗話"三天不吃鹹菜湯,兩腿感到酸汪汪"。邱隘鹹菜已有近百年歷史,近年,邱隘真空包裝食品廠改進鹹菜生產衛生設備與保鮮貯存,使其暢銷國內外。
寧海獼猴桃
獼猴桃。果中珍品,國外有「維生素c之王」的美稱,因其藤攀緣在岩石和樹林上,俗稱藤梨。寧海山多溪多,氣候濕潤,非常適宜於獼猴桃的自然生長。寧海的紅陽獼猴桃品種,因果實中軸部位帶有呈放射狀紅色條紋,故又名紅心果,是近年來從野生獼猴桃實生單株中選育出來的稀世優良品種,果皮淡綠光亮無毛,果肉鮮嫩翠綠,鮮食時肉質細嫩、香味濃、口感鮮美,營養價值極高。
奉化芋艿頭
奉化芋艿頭是奉化也是寧波市的傳統名特優無公害農產品,芋頭近球型,外表棕黃,頂端粉紅色,單個重1公斤以上,大的可達2.5公斤左右。其品質特性主要表現為個大皮薄、肉粉無筋、糯滑可口。芋艿頭具有多種吃法,且各具風味,可烘蒸、生烤、熱炒、白切、澆湯、煮凍。若烘蒸,其香撲鼻,粉似魁栗;若煮湯燒羹,又滑似銀耳,糯如湯圓。奉化芋艿頭不但食味佳,而且是一種營養豐富的無公害保健食品。1996年,奉化市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學會和《中國特產報》聯合命名為「中國芋艿頭之鄉」。
三北藕絲糖
三北藕絲糖,與三北豆酥糖齊名,是寧波的土特食品,清代時,曾作為貢品進貢朝廷,充任御食。
藕絲糖在柱狀外面,粘有黑芝麻或白芝麻,鬆脆香甜,不粘牙齒,老幼皆宜,製作藕絲糖絲孔密布、又脆又酥,又香又甜,風味獨特。
三北藕絲糖產自慈溪。相傳,清代雍正年間,慈溪沈師橋有位叫沈永年的糕點師傅,做得一手好糕點,並不斷創新,製作出了一種外形為柱狀,粗細如同人的中指、長不過三寸似的糕點又似糖點的食品。折斷來看,在這細細的的柱狀里,意整整齊齊排列著數十個細狀小孔,活似被折斷的藕,後人就把這種食品稱之為藕絲糖,因地處"三北",所以也叫"三北藕絲糖"。
三北藕絲糖自出產以來,聲名遠播,很快傳到京城。京都大臣嘗了從慈溪老鄉帶去的藕絲糖後,贊不絕口,順便敬獻給了慈禧太後。此時的慈禧太後已是年老體衰,而藕絲糖一入口即酥脆而化,香甜滿嘴,便連聲稱贊,立即責成地方官員每年向朝廷進貢,列為"御食",這樣一來,三北藕絲糖的名聲更大。
三北藕絲糖不只國內名聲大,在日本和東南亞一些國家也廣為傳揚。公元1905年,旅居日本、被尊稱為全國辦學三賢的愛國華僑吳錦堂先生回到故鄉慈溪。他在故鄉住了一段時間離開,慈溪的鄉親送給他一些慈溪特產,其中就有三北藕絲糖。他攜至日本時,正逢日本天皇大壽。在送賀禮的時候,吳錦堂特地放了幾盒藕絲糖。日本天皇從嚴沒有看見過這樣的糕點,便拿起一堂,眾人也都齊聲稱好,消息擴散到京都內外地人,不少日本商人便相繼到慈溪訂購,三北藕絲糖便從此名揚東瀛。
慈城年糕
寧波傳統糧食副食品,已有數百年生產歷史。寧波一帶民間有「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的民諺。
寧波年糕以優質晚糯米為主要原料,潔白如玉、柔軟滑糯,久煮不糊,進口不粘。寧波慈城鎮、餘姚三七市鎮現為寧波主要年糕生產基地,「塔牌」年糕還遠銷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和港澳地區。
奉化草莓
尚田鎮位於寧波組團式大都市最南端,是「中國草莓之鄉第一鎮」。尚田所產草梅果肉細膩、鮮紅光亮、硬度大、汁多、口感好。「奉冠」牌尚田草莓還被列為寧波旅遊推薦商品。
三北豆酥糖
寧波傳統名特糕點,名揚江浙地區和海外。三北豆酥糖已有很悠久的製作歷史,在100多年前始產於餘姚陸埠鎮。豆酥糖營養豐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胡蘿卜素等多種營養成分,並且能長久保持香、甜、酥、松的特點。
三北豆酥糖,是寧波慈溪一帶傳統食品,與三北藕絲糖齊名,名揚江浙地區和海外。製作豆酥糖,選料要求極為嚴格。豆酥糖經多道工序精心製作後,再用紙包裝得四方稜角分明,厚蒲均勻、底封不用漿糊,免得豆酥糖發潮。這樣,就能保持豆酥糖長久保存香、甜、酥、松特色,且老小皆宜。
餘姚榨菜
餘姚榨菜,浙江省餘姚市特產。餘姚市是我國著名的榨菜生產加工基地,是全國最大的榨菜生產加工基地,是農業部命名的「全國榨菜之鄉」。榨菜是餘姚市農業十大主導產業中產業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產業,全市截止2009年有榨菜基地面積12萬畝,年產鮮榨菜頭10億斤以上,加工產值12億元,全國市場佔有率達到60%,並出口10餘個國家和地區。
奉化水蜜桃
奉化水蜜桃被譽為「中國之最」,這是對水蜜桃這一傳統名果的歷史肯定。水蜜桃已形成了早露露、雪雨露、沙子早生、湖景蜜露、塔橋、玉露、迎慶等25個早、中、晚熟水蜜桃品種配套體系,水蜜桃供應期長達120多天。奉化水蜜桃素有「瓊漿玉露,瑤池珍品」之美譽,並以其果型美觀、肉質細軟、汁多味甜、香氣濃郁、皮薄易剝、入口即溶使人回味無窮的獨特品質,馳名海內外。
溪口千層餅
具有100多年歷史的特色小吃——溪口千層餅。寧波有不少特色小吃,其中奉化溪口的千層餅「天下第一餅」很有名氣。溪口千層餅是奉化三大特產之一,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創始人王毛龍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開始製作至今。如今溪口街頭,千層餅店眾多,其中「王毛龍千層餅店」有王毛龍第四代傳人王令棋經營,質量上層,生意興隆。
說起這餅,不能不提富有創新精神的王毛龍。這個溪口農民很會動腦筋,他摸索著改進了餅的加工方法,用黃泥製成專用烤爐,還增加了甜咸好幾種味道,做出的千層餅口味獨特,後來成了溪口名特產。
寧波湯圓
湯圓是寧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各地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與北方人不同,寧波人在春節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進湯圓的傳統習俗。
西店牡蠣
寧海特產牡蠣:號稱「牡蠣之鄉」的寧海縣西店一帶,已有700年的養殖史。這里出產的牡蠣,肉嫩、味美、蛋白質含量頗高。
西店牡蠣主產寧海縣西店鎮淺海,目前該鎮的20個沿海村均養有壯蠣,養殖面積達1。8萬畝,每年產量達12800噸。牡蠣養殖在西店已有700年歷史,據有關史書介紹,鐵江江中有兩個島嶼叫石孔雙山,宋朝石孔村進士馮唐英曾避亂於此。看見岩邊牡蠣盛生,就叫村民聚石養蠣,遂開養蠣先河。
西店牡蠣之所以鮮美,跟這里得天獨厚的水質有關。該地的海水鹹度在20‰以下,是適宜牡蠣生長的最佳水質。西店牡蠣素有「海牛奶」之稱,富含蛋白質、維生素、核黃素等營養成分。《本草綱目》載,牡蠣還有治虛弱、解丹毒、止渴等葯用價值。
餘姚楊梅
餘姚楊梅,顆大、色艷、汁多、味重,自古名噪海內外,其種植歷史至少已有兩千年,而且據境內河姆渡遺址的考古發現,七千年前就有野楊梅存在。由此贏得「餘姚楊梅冠天下」的美麗盛譽。1995年,餘姚被中央農業部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2004年被評為「楊梅原產地」。現有栽培面積8.2萬畝,常年產量2.5萬噸左右,是全國荸薺種楊梅主產區。在每年的6月中旬~7月初,餘姚市舉辦一年一度的楊梅節,在該市的三七市鎮、丈亭鎮、牟山鎮、馬渚鎮都會聯合舉辦「楊梅之鄉歡樂游」主題旅遊活動和楊梅山燈謎會、西山白楊梅品嘗等活動。
梭子蟹
梭子蟹寧波沿海一帶均有產。全年都可捕獲,但以七八月間最盛。梭子蟹生命力強,離水多時,尚能橫行,是寧波著名的海特產品。捕撈梭子蟹是寧波各地漁民傳統產品。梭子蟹每年春末夏初在沿岸產卵,幼體在淺水處索餌成長,一年即可成熟。冬季開始向較深海區回遊,成熟個體一般在250克左右,雄的可達500元,雌的則紅膏滿蓋,特別肥壯。
梭子蟹可鮮食、腌食。鮮食味甚美,佐酒下飯皆宜,是沿海一帶居民餐桌上常菜。腌食,就是將新鮮梭子蟹,投入鹽鹵中,數日後即可食用,俗稱「新風搶蟹」,最宜蘸醋而食,別有風味。梭子蟹亦可加工成蟹糊,就是將鮮蟹洗凈後,斬去小足,剝去蟹殼及內臟,斬成數塊,加鹽若干拌勻,裝人容器,最好速凍貯藏數天後即可食用,味道鮮美。過去漁民,因梭子蟹產量特高,捕獲數量大時,挑選膏滿活蟹,將黃剔入碗中,待凝固後,風吹日晾,名曰「蟹黃餅」,風味特佳,但產量少,一般居民難嘗此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