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申請(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的認證,需要什麼資質材料走那個機構部門求指引教導…謝謝!
申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都應當到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先由縣級或市級農業部門審核,再往上報。
無公害認證需要的材料(一式三份):
1、《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申請書》(請仔細閱讀申請須知)
2、資質證明文件(申請為個人的提交身份證復印件)
3、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質量控制措施
4、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操作規程
5、生產過程記錄檔案(復印件)
6、《無公害農產品內檢員證書》(復印件)
7、《產地環檢報告》和《產地環境評價報告》或者《產地環境調查報告》
8、《產品檢驗報告》
9、其他相應材料
「公司+農戶」或「協會+農戶」形式的需提供公司或協會和農戶簽訂的購銷合同範本及對農戶的管理措施或協議文本2~3份、農戶花名冊;有商標注冊證書的,提供商標證書的復印件。
10、《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報告》
11、《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現場檢查報告》
其中材料1~9由申請人提供,材料10由市縣級、省級、分中心和部中心共同填寫完成,材料11由省級提供。
綠色食品認證所需材料(一式三份):
1、首次申請需提交以下材料:
(1)《綠色食品標志使用申請書》
(2)《企業及生產情況調查表》
(3)保證執行綠色食品標准和規范的聲明
(4)生產操作規程(種植規程、養殖規程、加工規程)
(5)公司對「基地+農戶」的質量控制體系(包括合同、基地圖、基地和農戶清單、管理制度)
(6)產品執行標准
(7)法定資質文件復印件(包括營業執照、使用商標注冊證、國家強制要求辦理的有關證書等)
(8)企業質量管理手冊
(9)申請產品預包裝標簽或其設計樣張
(10)產地環境質量監測報告
(11)產品檢驗報告
(12)現場檢查評估報告(附現場檢查照片)
(13)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報告(附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表)
(14)其他材料
其中1-9由申請人提供,10、11由綠色食品定點檢測機構提供,12、13由省綠色食品辦公室提供。
基本就是這樣
❷ 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證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是為保障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安全而實施的政府質量安全擔保制度,屬於政府行為,公益性事業,不收取任何費用。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採取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相結合的方式,產地認定主要解決產地環境和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安全控制問題,是產品認證的前提和基礎,產品認證主要解決產品安全和市場准入問題。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審批事項是對申報種植業、畜牧業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項目進行審核,審核其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是否符合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相關標准和規范的要求。 四性:公益性、普遍性、公正性、專業性。
公益性:
1、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公眾利益所在。
2、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國家利益。
普遍性:
1、保障基本安全。
2、滿足大眾消費。
3、示範普通農民。
公正性:
1、非歧視合格評定。
2、中立的第三方行為。
專業性:
1、農業生產技術。
2、認證檢測技術。
3、質量認證和管理方法。 ①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完成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包括產地環境監測),並頒發《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
②省級承辦機構接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申請書》及附報材料後,審查材料是否齊全、完整,核實材料內容是否真實、准確,生產過程是否有禁用農業投入品使用不規范的行為;
③無公害農產品定點檢測機構進行抽樣、檢測;
④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所屬專業認證分中心對省級承辦機構提交的初審情況和相關申請材料進行復查,對生產過程式控制制措施的可行性、生產記錄檔案和產品(檢測報告)的符合性進行審查;
⑤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根據專業認證分中心審查情況,組織召開「認證評審專家會」進行最終評審;
⑥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頒發認證證書、核發認證標志,並報農業部和國家認監委聯合公告。
2002年,農業部啟動了「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其中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經過5年的不斷努力,認證企業和產品的數量與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無公害農產品(畜牧業產品)認證方面,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畜牧業產品認證分中心依託全國畜牧總站承擔具體認證工作,各地也相繼成立了認證工作機構,全國共有無公害畜產品認證檢測機構66家,從事無公害畜產品認證工作人員上萬人。初步形成了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對完整的無公害畜產品認證體系,為無公害畜產品認證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從2003年開始實施認證工作以來,無公害農產品(畜牧業產品)產地認定、產品認證數量逐年增加,規模逐步擴大。2003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370個;2004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1527個;2005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1628個;2006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1663個;2007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3303個。截至2007年底,全國共認定畜牧產地8491個,認定規模達43.2億(頭/只)。(見表1)
2003年,認證畜牧業產品253個,企業241家,產量267.6萬噸;2004年,認證畜牧業產品1050個,企業964家,產量412.79萬噸;2005年,認證畜牧業產品538個,企業495家,產量135.41萬噸;2006年,認證畜牧業產品643個,企業583家,產量260.04萬噸;2007年,認證畜牧業產品1585個,企業1029家,產量340.79萬噸;2008年8月31日前,認證畜牧業產品1352個,企業928家,產量260.2萬噸。截至2008年8月31日,全國共認證畜牧業產品5569個,企業4184家,總產量1676.83萬噸。(見表2)
在全面加快發展、不斷擴大總量規模的同時,農業部加強獲證監管,保證了無公害農產品質量安全穩定可靠。2007年在農業部開展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中,無公害畜產品抽檢合格率達100%;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的例行監督抽檢中,無公害畜產品合格率也是100%。在各地開展的無公害畜產品監督抽檢中,獲證的畜產品質量也是保持在較高水平。畜牧業產品認證分中心始終重視認證的無公害畜產品質量,並提出「質量與數量並重,質量第一」的工作原則。每個申報產品必須經省級工作機構組織進行現場檢查,同時分中心對每年申報的產品按5%的比率進行現場核查。這也充分保障了認證產品的質量水平。
一直以來,畜牧業產品認證分中心十分重視開展專業培訓,提高認證水平。在配合好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培訓安排和滿足各地無公害畜產品培訓需求的同時,分中心也精心組織策劃了專業性強、涉及內容廣、師資力量雄厚的技術培訓班。先後組織現場檢查員培訓、認證技術培訓、標准化生產培訓等5次,培訓人數達500人。參與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全國檢查員、內檢員培訓數十餘次,累計培訓畜牧專業檢查員、內檢員3000餘人。
❸ 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區別
1、不同搜頌的標准無公害食品標准包括生產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標准和規范的要求。除上述標准外,綠色食品還含有農葯和化肥,對含量和殘留的規定通常比無公害標准更嚴格。有機食品是食品工業的最高標准。2、不同的生產成本與沒有標准化要求的常規農業相比,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生產成本、環境技術要求、生產成本逐漸提高。即有機食品生產成本最高世粗鄭,綠色食品生產成本次之,無公害食品生產成本最低3、不同的認證機構無公害食品的認證機構是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綠色食品認證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實施。有機食品的認證機構有中國進出口質量認證中心環境認證部、國家環保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南京)或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產研究所(北京)。4、不同的產品質量無公害食品的產品質量基本安全,屬於我國普通食品中合格或質量較好的產品。綠色食品的產品質量是生產環境好、食品安全、質量高的產品。有機食品的品質是無凳此污染天然的,品質最高。
❹ 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在哪個部門
申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要到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先由縣級或市級農業部門審核,再往上報。
流程:
1、縣(區)級工作。縣(區)級工作機構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負責完成對申請人申請材料的形式審查。符合要求的,在《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報告》以下簡稱《認證報告》)簽署推薦意見,區級連同申請材料報送地級工作機構,縣級直接報送省級工作機構審查。不符合要求的,書面通知申請人整改、補充材料。
2、地級工作。地級工作機構自收到申請材料、區級工作機構推薦意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對全套申請材料進行符合性審查,符合要求的,在《認證報告》上簽署審查意見報送省級工作機構。不符合要求的,書面告之區級工作機構通知申請人整改、補充材料。
3、省級工作。省級工作機構自收到申請材料及縣、地兩級工作機構推薦、審查意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應當組織或者委託地縣兩級有資質的檢查員按照《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現場檢查工作程序》進行現場檢查,完成對整個認證申請的初審,並在《認證報告》上提出初審意見。通過初審的,報請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同時將申請材料、《認證報告》和《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現場檢查報告》及時報送部直各業務對口分中心復審。未通過初審的,書面告之地、縣級工作機構通知申請人整改、補充材料。
4、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對材料審核、現場檢查(限於需要對現場進行檢查時)和產品檢測結果符合要求的,自收到現場檢查報告和產品檢測報告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頒發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證書。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
註: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證書有效期為3年。期滿需要繼續使用的,應當在有效期滿90日前按照無公害農產品復查換證的要不得,進行復查換證
❺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怎麼辦理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辦理流程
1、縣級工作機構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負責完成對申請人申請材料的形式審查。符合要求的,報送地市級工作機構審查。
2、地市級工作機構自收到申請材料、縣級工作機構推薦意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的地級工作合並到縣級一並完成),對全套材料(申請材料和工作機構意見,下同)進行符合性審查。符合要求的,報送省級工作盯掘顫機構。
3、省級工作機構自收到申請材料及推薦、審查意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完成材料的初審工作,並組織或者委託地縣兩級有資質的檢查員進行現場檢查。通過初審的,報請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同時將全套材料報送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各專業分中心復審。
4、各專業分中心自收到申請材料及推薦、審查、初審意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完成凱敗認證申請的復審工作,必要時可實施現場核查。通過復審的,將全套材料報送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核處。
5、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自收到申請材料及推薦、審查、初審、復審意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對全套材料進行形式審查,提出形式審查意見並組織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專家進行終審。終審通過符合頒證條件的,由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頒發《無公害農產品證書》。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第六條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設立由有關方面專家組成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散冊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對可能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潛在危害進行風險分析和評估。
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結果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並將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及時通報國務院有關部門。
❻ 哪種商品質量認證三種以上
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三種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有四種:
1、無公害產品認證。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和規范的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並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未經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標志圖案。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辦理機構為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區分普通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的主要方法是看其在銷售時是否加貼全國統一的無公害農產品標志———揭開全國統一的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產品或包裝上留有16位防偽數碼,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查詢該產品是否為無公害農產品。
2、綠色食品認證。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商標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綠色食品標志圖案見。綠色食品標志是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注冊的質量證明商標,用以證明食品商品具有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的品質特性。綠色食品認證的辦理機構為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識別綠色食品應通過四位一體的外包裝。四位一體是指圖形商標、文字商標、綠色食品標志許可使用編號和綠色食品防偽標同時使用在一個包裝產品上。綜合商場、大型超市、食品店等處均可買到綠色食品。
3、有機食品認證。這一詞是從英文organicfood直譯過來的,其他語言中也有叫生態或生物食品等。有機食品指來自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標准生產加工,並且通過合法的、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我國目前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主要有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等。有機食品的目標定位為保持良好生態環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4、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