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東南亞盛產棕油,請問世界上棕油出口量占第一位的國家是
東南亞盛產棕油,請問世界上棕油出口量占第一位的國家是?, 天然橡膠,油棕,錫的產量和出口量均佔世界首位的國家是?
馬來西亞
世界上新聞紙的產量和出口量占第一位的國家是()A.瑞典B.巴西C.加拿大D.俄羅
加拿大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廣闊,它是世界上新聞紙的產量和出口量占第一位的國家.根據題意.
故擾如選:C.
東南亞天然橡膠的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的國家是
泰國
棕油產量最多的國家?
棕櫚油是世界油脂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它在世界油脂總產量中的比例超過30%。
棕櫚油是從油棕樹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來的,果肉壓榨出的油稱為棕櫚油( Palm Oil),而果仁壓榨出的油稱為棕櫚仁油(Palm Kernel Oil),兩種油的成分大不相同。棕櫚油主要含有棕櫚酸(C 16)和油酸(C 18)兩種最普通的脂肪酸,棕櫚油的飽和程度約為50%;棕櫚仁油主要含有月桂酸(C 12),飽和程度達80%以上。傳統上所說的棕櫚油僅指棕櫚果肉壓榨出的毛油(Crude Palm Oil, CPO)和精煉油(Refin棕櫚樹ed Palm Oil, RPO),不包含棕櫚仁油。它被人們當成天然食品來使用已超過五千年的歷史豎李悉。棕櫚油的原產地在西非。1870年,棕櫚油傳入馬來西亞。
油棕是一種四季開花結果及長年都有收成的農作物。油棕的商業性生產可保持25年。
油棕是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產油植物。在馬來西亞,目前每公頃油棕最多可生產大約5噸的油脂,每公頃油棕所生產的油脂比同面積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一般的馬來西亞已到成熟期的油棕,每年每公頃平均產量是3.7噸毛棕櫚油。
棕櫚油是植物油的一種,能部分替代其它油脂,可代替的有大豆油、花生油、向日葵油、椰子油、豬油和牛油等 。由於棕櫚油與各種油脂的相互關系,棕櫚油的價格也是隨著世界一般油脂價格的遊走而浮動,同時,棕櫚油價格的波動幅度也很大。
棕櫚油在世界上被廣泛用於烹飪和食品製造業。它被當作食油、鬆脆脂油和人造奶油來使用。象其它食用油一樣,棕櫚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進健康。棕櫚油是脂肪里的一種重要成分,屬性溫和,是製造食品的好材料。從棕櫚油的組合成分看來,它的高固體性質甘油含量讓食品避免氫化而保持平穩,並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適合炎熱的氣候成為糕點和麵包廠產品的良好佐料。由於棕櫚油具有的幾種特性,它深受食品製造業所喜愛。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是全球主要的棕櫚油生產國余乎,這兩個國家的棕櫚油產量佔全球產量的80%以上。
中國是棕櫚油的完全進口國。
埃及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的產品是
初中地理
天然橡膠和棕櫚油的產量,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的國家是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的錫、天然橡膠和棕櫚油產量均居世界首位。
你給的裡面沒有和題目相符的答案
如果在那四個裡面選最大的
那就是
B印度尼西亞
❷ 天然橡膠,油棕,甘庶,咖啡,可可,亞麻,橡膠,劍麻具體產地與國家
天然橡膠:世界生產量的70%集中於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
油棕:以馬來西亞為中心悄飢畝.馬來西亞全國的油棕種植面積為約20000平方公啟森里,1995年佔世界生產量的51%
甘蔗:2002年順序為巴西(28.0%),印度(21.7%),中國(6.4%),但地區順序為亞洲(43.5%),南美洲,北美肢升洲
咖啡:主要產地有巴西,哥倫比亞等中南美國家,越南,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衣索比亞,坦尚尼亞,肯亞等非洲國家
可可:非洲佔了全世界可可總生產量的2/3,剩下的1/3為亞洲和南美洲所平分.順序為:象牙海岸(35.6%),迦納(13.5%),印度尼西亞(12.4%),奈及利亞(12.1%),巴西(6.2%),喀麥隆,厄瓜多,多明尼加,馬來西亞,哥倫比亞
亞麻:順序為:加拿大,中國,印度,美國,衣索比亞,孟加拉國,俄羅斯,烏克蘭,法國,阿根廷
劍麻:現在主要產地為佛羅里達至加勒比群島,巴西,以坦尚尼亞為中心的非洲國家,亞洲
❸ 油棕之國是那個國家
06年之前讓渣清是馬來西亞,但06年之後印度尼西亞的棕櫚油產量則超梁衡過了馬來西亞。從種植面積上看,印度尼西亞的種植面積一直都比馬來西亞多,06年之前坦前是因為單產沒有提上去,所以現在的油棕之國應該是印度尼西亞。
❹ 油棕分布在哪些地方
幾內亞灣沿海的多哥、達荷美、奈及利亞,從南到北延伸1~200千米范圍內的地勢低平,炎熱多雨,植物生長繁茂,到處都有茂密的油棕林。
油棕,又叫油棕擱,是棕櫚科常綠喬木,高4~10米,果實含油量很高,人們就叫它油棕。它形狀有點兒像椰子,又叫它「油椰子」。棕櫚科油棕屬的一個種,熱帶木本油料作物。單位面積產油量特高,故有「世界油王」之稱。
每株油棕樹長有10個左右的大果實,每個重約20公斤,鮮果肉和果仁含油量達46%~55%。改良後的新品種油棕,果大肉厚,核小殼薄,畝產油265公斤,含派槐陸油量相當於花生的5倍,明改椰子的6倍,葵花籽的7倍,菜籽的10倍,大豆的12倍,棉籽的24倍。人們公認它為一種高產木本油料作物,被譽為「世界油王」。
植株高大,屬單子葉植物。根為須根系,由初生根、次生根、三生根和四生根組成,後兩者為主要吸收根。莖直立,不分枝,圓柱狀,莖粗30~40厘米,老樹高達10米以上。葉片呈螺旋狀著生於莖頂。肉穗花序,雌雄同株異序,少量出現雌雄混合花序。雌花序由許多小穗組成,每個小穗著生6~40朵雌花,呈螺旋狀排列於小穗上,受精後約6個月果穗成熟。每穗有果1000~1500個,穗重10~15公斤,最重可達50公斤以上。果實由外果皮、中果皮、內果皮和核仁組成。成熟的中果皮又稱果肉,鮮果肉含油率50%左右,棕油即由果肉榨取。內果皮又稱核殼,由堅硬緻密的石細胞組成。核仁富含油脂和蛋白質,鮮核仁含油率約50%,棕仁油即從核仁榨取。油棕定植後第三年開始結果,6~7齡進入旺產期,經濟壽命20~25年,自然壽命長達100年以上。在高溫多雨的東南亞地區,全年開花結實,每公頃產油4~6噸。
喜高溫塵頃、濕潤、強光照和土壤肥沃的環境,但在季節性乾旱地區也有較大的適應性。溫度是制約油棕分布和產量的主要因素。年平均溫度24~27℃,年雨量2000~3000毫米,分布均勻,每天日照5小時以上的地區最為理想。年平均溫度23℃以上,月均溫22~23℃的月份有7~8個月,年雨量1500毫米以上,乾旱期連續3~4個月的地區能正常開花結果,但出現季節性產果。年平均溫度低於22℃,並有短期霜害的地區,果實發育不良,產量極低,不宜栽培。深厚和富含腐殖質的土壤最適於種植油棕。
油棕的栽培技術,在生產上用加熱處理法催芽效果最佳。可在38~40℃的發酵坑、暖房、恆溫箱或人工氣候室處理8~90天催芽。種子萌芽後即移植於過渡苗圃,長到5~6片葉再移入裝有肥土的塑料袋,培育12~14個月,選葉片羽裂早、開叉大、葉面積大、裂片多的壯苗定植。種植密度一般每公頃135~180株,植距8×8米或7×8米,正方形或三角形種植。三角形種植,可更合理地利用土地和空間,單位面積產量較高。雨季初期定植為宜。
植後1~4年為幼齡期,以營養生長為主。行間要控制萌生植物,種上豆科覆蓋作物或適當間作短期的經濟作物。根圈每年除草3~4次,並用雜草覆蓋。葉片盡量保留或修去少量老葉。二三齡時,每年每株施有機肥30公斤以上,化肥以氮肥為主,適當施磷、鉀肥。
六七齡進入旺產期,對水、肥要求強烈,一般每年每株施有機肥50公斤左右,硫酸銨或氯化銨2~3公斤,過磷酸鈣2~3公斤。硫酸鉀或氯化鉀1~2公斤。成齡樹根圈每年除草2~3次。
主要產品為棕油和棕仁油。棕油淡黃至棕紅色,是一種半固體油脂,含飽和脂肪酸50%以上,不飽和脂肪酸45%左右,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A和維生素E。精煉後油味清淡,不易酸敗,可作食用油、起酥油、人造奶油,可制高級肥皂、化妝品、洗滌劑、蠟燭、油漆、防銹劑、潤滑油、內燃機燃料,以及用於鐵皮鍍錫、鋼鐵淬火等。
棕仁油白色,含飽和脂肪酸80%左右,不飽和脂肪酸13%~20%,可作烹調油、人造奶油和糖果、點心、餅干、雪糕、麵包的配料,還可制高級肥皂、洗滌劑和潤發脂。
油棕的故鄉是非洲。奈及利亞曾經是世界上出產棕油最多的國家;獅子山的國徽上就有兩株高大的油棕樹;扎伊爾、象牙海岸等國也是盛產棕油的國家。
現在,油棕已傳播到了世界亞熱帶和熱帶的廣大地區,新建的油棕園比任何熱帶植物園都要多得多。馬來西亞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油棕種植面積不過80多萬畝,年產棕油10萬噸。到1975年,種植面積增加到900多萬畝,年產棕油120萬噸,出口近100萬噸,馬來西亞一躍而成為世界最大的棕油生產輸出國。
1983年世界棕油出口量為393.8萬噸。其中馬來西亞出口最多,為290.6萬噸,佔世界出口量的73.7%。1986年世界產棕油822.7萬噸。馬來西亞生產棕油最多,年產454.2萬噸,約佔世界總產的55.25%。
❺ 東南亞熱帶經濟作物種植的有利條件
東南亞熱帶經濟作物種植的有利條件?
自然原因:1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 給熱帶經濟作物種植帶來了充足的降雨和足夠的熱量(光照) 2臨近海洋,利於海洋的溼熱水汽進入東南亞,維護氣候穩定 3平原和丘陵地形,有利於熱帶經濟作物種植 社會原因:1充足勞動力 2發達海運 有利出口 3成熟的熱帶經濟作物種植管理園管理制度
影響東南亞熱帶經濟作物的地理條件有哪些?
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光熱充足,降水豐富
地形:河流中下游地區地形平坦
水源:河流多亂喚扒,水源充足
土壤:馬來群島和印尼火山多,火山灰肥沃
巴西發展熱帶經濟作物的有嘩昌利條件
有利條件是
巴西高原主要土地都位於熱帶
土壤肥沃
還有就是臨海
交通便利
可以出口等
菲律賓生產熱帶經濟作物的有利條件
菲律賓有利的條件的地方鏈高也是最不利的地方。
他們那裡有利的地方也就是靠近熱帶,水果經濟最適合種植,當然了還有橡膠也不錯。
問題又來了,菲律賓的位置不好,每年的台風差不多都經過菲律賓的,而除了橡膠樹能低於一下不是特別大的強台風吹襲外,其他的經濟作物基本上都頂不住台風的吹襲。
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了。
東南亞熱帶作物對當地經濟發展的作用
東南亞的熱帶作物多是當地的優勢作物,用來為東南亞國家賺取外匯。這一點看,它促進了東南亞的經濟發展和對外交流。但是,熱帶作物畢竟是低端產品,利潤低。長期發展會使得經濟畸形。
東南亞熱帶環境
因為東南亞地區大部分屬於熱帶,氣候炎熱多雨.這里植物茂盛,稻田連片,盛產多種熱帶經濟作物和熱帶水果.
在東南亞茂密的熱帶森林裡,生活著可愛的大象和珍貴的孔雀.經過馴化的大象,還能幫助人們幹活哩!
由於這里氣候終年溼熱,人們的衣著簡單隨意.
東南亞產橡膠的有利條件
(1)東南亞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年降水量大,雨季長適宜於橡膠的生長;
(2)橡膠生產是勞動密集型農業,東南亞人口稠密勞動力較豐富;
(4)東南亞長時間種植橡膠,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當地人民也有種植橡膠的傳統習慣。
東南亞熱帶經濟作物中,有「世界油王」之稱的是______,其產品最大的生產國是______
東南亞熱帶經濟作物中,有「世界油王」之稱的是 油棕,其產品最大的生產國是馬來西亞,該國家主要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故答案為:油棕;馬來西亞.
❻ 東南亞重要農作物與分布
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各農作物在各國的分布如下:
越南:經濟作物有天然橡膠、黃麻、甘蔗、咖啡、茶、煙葉、胡椒等;
寮國:經濟作物有橡膠、咖啡、蟲膠、棉花;
柬埔寨:經濟作物有橡膠、胡椒、棉花、煙草、糖棕、甘蔗、咖啡、椰子;
泰國:經濟作物有橡膠、甘蔗、綠豆、麻、凍魚、凍蝦及各種熱帶水果;
緬甸:經濟作物有棉花、黃麻、橡膠、甘蔗、煙草、咖啡等;
馬來西亞:農業以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橡膠、油棕、胡椒、可可和熱帶水果等;
新加坡:新加坡國土狹小,自然資源貧乏,境內幾乎沒有礦藏,又無重要的經濟作物;
印度尼西亞:主要有橡膠, 咖啡, 棕櫚油, 椰子, 甘蔗, 胡椒, 奎寧, 木棉, 茶 葉等;
汶萊:種有小面積的水稻,還有橡膠、胡椒、椰子等熱帶作物;
菲律賓:椰子、甘蔗、馬尼拉麻和煙草是菲律賓的四大經濟作物;
東帝汶(1975年獨立):經濟作物有咖啡、橡膠、檀香木、椰子等。
❼ 蕉麻、油棕、橡膠、椰子的最大產地是哪個國家
蕉麻原產菲律賓,菲律賓最多段改。
油棕是馬來西亞。
橡膠是東南亞國家的重要經濟農作物,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都是產量大國。
椰子在東南亞或中國海南省、廣東部分沿海高燃歷城市都種植。印度尼戚搜西亞產量最多。
❽ 東南亞油棕產量最大的國家
馬來西亞是油棕產量最大的國家;泰國是東南亞天然橡膠最大的生產國
❾ 巴西的農產品中產品居世界首位的是
d;在拉丁美洲國家中,巴西為經濟發展最快、液罩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被稱為「巴西奇跡」。巴西從一個出口初級產品的農業國逐步發展成為工業、農業的國家。特別是在現代工業方面,鋼鐵、造船、汽車、鬧嘩鬧飛機製造等已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行列。巴西的蘆渣農產品咖啡、甘蔗、大豆、可可,油棕等產量居世界首位或前列,且有大量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