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產品經理讀哪些書
《用戶體驗要素: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設計》要素、戰層、范圍、結構、框架、表現等基礎概念出自此書,PM必看。
《給產品經理講技術》重要工具書,包含互聯網開發相關術語、常識、技能等。非計算機專業的產品經理必備。
《極致產品》紅衣主教的武林秘籍。就沖「作者周鴻禕」這五個字,必看它!
《產品經理進化論:AI+時代產品經理的思維方法》AI產品經驗分享。作者是浙大軟體工程專業,本書重點看和AI相關的內容。產品經理必讀。
《數據產品經理必修課:從零經驗到令人驚艷》大數據產品知識技能和工作經驗分享。作者是中科大計算機專業博士,分享內容很專業。
《產品經理數據修煉30問》數據產品經理工作經驗分享。閱讀時注意保持數據思維以及多重思維模式的切換。
《產品研發管理:構建世界一流產品研發管理體系》介紹產品開發管理的概念、方法和案例。適合高管或團隊負責人閱讀。不適合新人。
《B端產品經理必修課:從業務邏輯到產品構建》2B產品工作介紹。內容全面,通俗易懂,適合新人閱讀及2C轉2B方向的產品經理參考。
《上癮:讓用戶養成使用習慣的四大產品邏輯》這本書是講套路的。還有一本姊妹篇叫《成癮》,有興趣的可以對比著看。
《如何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時間管理的經典著作,影響持久。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教你快速提升工作效率。
《首席產品官1:從新手到行家》高人經驗分享。作者是3721的產品經理,從基層做到CEO,經驗寶貴,需認真精讀。
《電商產品經理寶典:電商後台系統產品邏輯》電商基礎知識。內容全面,如果做電商產品無論老鳥還是新人都有必要讀一讀。
《快速轉行做產品經理》入門和轉行的重要參考。互聯網內部轉崗是熱點也是難點,如果您有想法一定要看看。
《產品經理必懂的技術那點事兒》App開發知識掃盲。作者是app開發轉PM,留心常用術語,用心體會作者工作思路。
《產品經理面試攻略》產品經理求職面試知識匯總。內容全面,多位產品工作者經驗匯總,極具價值。
《矽谷產品:36講直通世界級產品經理》國外互聯網產品工作經驗分享。作者曾在Facebook、Instagram等公司任職。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產品經典名作。心理學,講述了集體心態中行為無異議、情緒化和低智商等特點。
《失控: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產品經典名作。20年前成書,講述機器、系統、生物和社會,互聯網發展的"先知預言"。
《產品覺醒:產品經理的視角與方法論》針對互聯網商業和產品的評論與思考,有實踐有洞察。言語犀利,風趣幽默,泛讀。
《從點子到產品:產品經理的價值觀與方法論》適合新人入門。閱讀時,著重注意作者行文與表達,提高詞彙量,服務於工作溝通。
《產品經理修煉之道》Pmcaff創始人費傑作品。工作15年以上的PM都知道PMcaff。內容略顯過時,學習思路。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2.0版》本書成就了蘇傑也搞暈了2代產品人,爭議和思考超越作品本身。1.0版本也可以看看。
《絕密原型檔案》Axure原型設計。
《產品心經:產品經理應該知道的60件事》老人新作。作者還寫過一本《神一樣的產品經理》,沒讀過,不好評論。
《結網@改變世界的互聯網產品經理》懷舊作品。作者是糗百創始人也是老產品經理王堅。收藏價值大過實際價值,泛讀。
《產品經理全棧運營實戰筆記》主講互聯網運營。作者是自媒體人,本身是做運營工作的,蹭「產品經理」的熱度。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李開復積勞成疾、死裡逃生的感悟。現今風氣不正,加班過勞猝死時有發生,多保重身體!
《三體》大劉經典科幻。生活如此艱難,需要一點浪漫。職場也是黑暗森林,藏好自己,為了生存。
《人性的弱點》產品設計者必須深諳人性之善惡,具同理,可共情,否則作品易出奇葩。若不足,當讀之。
《產品之旅:產品經理的方法論與實戰進階》小白產品經理入門。新手攻略,知識覆蓋面全,比較通俗易懂。
《產品經理方法論》周鴻禕推薦。方法論形而上學,不接地氣,這本算是不錯的,沒有太多廢話。
《瞬間之美:web界面設計如何讓用戶心動》通過30多個故事講解設計原則在Web應用界面設計中的實際應用,打造最佳用戶體驗。
《簡約至上:互動式設計四策略》講述簡約原則。簡約而非簡單,把細節做到位。
《在你身邊,為你設計》騰訊的用戶體驗設計有獨到之處,這本書就是騰訊的幾位產品經理寫的,推薦閱讀。
《設計之下:搜狐新聞客戶端用戶體驗設計》新聞資訊類產品設計必讀。真實還原新聞客戶端設計場景,極具參考價值。
《移動設計》移動互聯網產品設計參考。除了介紹技能和工具使用,還包含很多優秀的設計思路。
《產品經理手冊 原書第4版》裝B利器。書名高大上,內容沒鳥用。翻翻就行了,適合擱電腦邊唬人或墊桌腳。
《攀爬之路:產品經理成長工作手冊》小白入門書。內容和其他書大同小異,看在美女作者的面子上買來讀讀吧。
《別讓產品死於運營:產品運營進階指南》互聯網產品運營知識介紹。作者是新加坡人,這本書主要看理論,不要糾結實操。
《產品五部曲:快速構建互聯網產品知識體系》口水書。和其他入門書一樣,內容大而全,缺乏深度,1年經驗PM半小時可以讀完。
《產品管理部規范化管理工具箱》奇葩!看到書名我下巴都快掉地上了,恨不得趕緊買一本看看內容!不可描述,
《產品戰略規劃》奇葩!作者說是寫給董事長、總經理、總監等高管的,我覺得他是腦子進水了。
《Yes!產品經理 (上下冊)》奇葩。十年前的老書,老太太的裹腳又臭又長!我是被它坑了,你也可以下水試試。
Ⅱ 《產品思維:從新手到資深產品人》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產品思維:從新手到資深產品人》(劉飛)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FHLjz79lR1V5iUR9z0P-4w
書名:產品思維:從新手到資深產品人
作者:劉飛
豆瓣評分:7.1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年份:2019-6
頁數:256
內容簡介:
暢銷書《從點子到產品》作者全新作品!
深度理解用戶,實現用戶價值,持續產品迭代,產品思維是每一個產品人的底層能力!
知乎224900人關注、446579次贊同、「產品經理」話題優秀回答者寫給產品人的進階指南!
滴滴出行長篇委員會副主席Anya、豆瓣商業產品負責人王彪作序推薦。三節課創始人布棉、職人社創始人黃海均、無碼科技產品經理邱岳、最美應用創始人馬力、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快刀青衣、貝殼找房產品總監馬力,聯合擊掌推薦!
劉飛在產品上的思考相當有深度,在這本書中,他把工作中最常見的名詞,做了深入的分析,每一部分都值得細細品讀。
——布棉,三節課聯合創始人
劉飛是經驗豐富的實戰派產品經理,《產品思維》通過完備的知識框架、詳盡的產品案例,深入淺出地剖析產品思維的一切,可以助你蘆銷打開產品之門。
——黃海均,職人社創始人、終身產品經理
在《產品思維》中,劉飛把產品思維提煉和總結出來,毫無保留地分享給我們,著實幫助我重新梳理了一些概念。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產品經理或想要了解產品思維的你,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
——邱岳,無碼科技產品經畝哪理、二爺鑒書出品人
劉飛的這本書,深入淺出,對於產品經理的產品思維培訓很有幫助。期待更多的朋友通過劉飛的書,了解產品思維,成為產品經理,一起為中國的互聯網產品、信息產品做一點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馬力,知群 CEO、最美應用創始人
劉飛的這本書,將產品人嘴裡每天掛著的關鍵詞進行了非常細致的拆分;還將很多心理學理論和作者真實的產品實戰經驗結合在一起,非常有可讀性。我相信這本書對感覺到自己遇到瓶頸的產品經理和想要培養產品思維理解底層邏輯的產品新人,都非常受用。
——快刀青衣,得到APP、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
這是劉飛第二本產品經理方向的書,相比《從點子到產品》對整個產品方法論的闡述,《產品思維》這本書更聚焦在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本書圍繞用戶價值和產品思維的深入闡述,相信一定能幫助大家更快速的成長。
——劉炯,貝殼找房產品總監
產品思維,是每一個產品人的底層能力,也是幫助他們從新手進階到資深產品人的核心能力。
實戰派產品經理、滴滴出行司機方向前產品負責人劉飛,將產品經理工作中必須要面對的認知盲點和實踐痛點掰開揉碎進行講解,毫無保留地分享了產品新人迫切需要卻很難在公開渠道獲取的知識。
《產品思維》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認知用戶」講述如何建立用戶模型,即深度了解用戶,洞察用戶核心需求;第二部分「創造價值」核心講述在了解用戶模型的基礎上,如何做出高質量的決策,實現產品和用戶的價值;第三部分「產品落地」則講述了一些通過迭代快速驗證產品決策有效性的方法。
本書既對產品經理相關理論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釋,也對案例進行了多維度的分析,讀者能夠從實際應用的角度理解經典的陪耐游產品思維,實現個人能力的精進與躍遷。
作者簡介:
劉飛,資深產品人,滴滴出行司機方向前產品負責人,點我達前產品專家,嘟嘟美甲聯合創始人,錘子科技產品經理。在知乎累計446579次贊同,224900人關注,「產品經理」話題下的優秀回答者。虎嗅網、36kr、雷鋒網、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知乎等媒體專欄作者,通過「在行」平台線下幫助200餘位產品學員進階。
Ⅲ 《從點子到產品產品經理的價值觀與方法論》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從點子到產品》(劉飛)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OCouRGae7i_lT5yTe48g9A
書名:從點子到產品
作者:劉飛
豆瓣評分:7.1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1
頁數:236
內容簡介:
《從點子到產品:產品經理的價值觀與方法論》以產品經理的方法論與價值觀為主線,講述氏灶飢了產品經理在從點子到產品的過程中應該考慮的問題、思考問題的思路,以及如何解辯春決問題的方法。第一部分主要講述從粗略的點子到具體的方案,要經歷的步驟。第二部分主要講述如何落實方案,以及如何進行用戶研究、需求分析和產品設計。第三部分主要講述在落實方案的過程中要掌握的方法和管理技巧。最後一部分主要講述產品經理在工作和成長過程中要考慮的一些問題。
作者簡介:
劉飛
哈爾濱工殲返業大學計算機碩士,點我達產品專家,前錘子科技產品經理、嘟嘟美甲聯合創始人。在知乎累計有 280000 贊同,「產品經理」話題下的優秀回答者。虎嗅網、36kr、雷鋒網、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媒體專欄作者。開有微信公眾號「劉言飛語」。 經歷了許多產品的興衰起伏,擅長用通俗易懂的故事與大家分享經驗心得。
Ⅳ 從點子到產品:產品經理的價值觀與方法論
本書的產品依然注重於電商平台開發類產品,前幾章內容有些可以總結的經驗,以後的章節所闡述的問題很乏味,吸引不了讀者,果斷放棄。
劉飛
58個想法
內容簡介
>> 第一部分主要講述從粗略的點子到具體的方案,要經歷的步驟。第二部分主要講述如何落實方案,以及如何進行用戶研究、需求分析和產品設計。第三部分主要講述在落實方案的過程中要掌握的方法和管仔運理技巧。
>> 最後一部分主要講述產品經理在工作和成長過程中要考慮的一些問題。
第1章 點子與方案
>> 在產品尚未成型、什麼都沒有時,作為產品經理要有建立在對廳虛市場和用戶的理解上的雛形方案。在相對成熟的公司,也要清楚公司的產品是怎樣從簡單的點子和想法,藉由基本的產品框架和定義成長為了當前的狀態。這里提到的雛形方案,或者產品的框架和定義,可以稱之為產品模型和商業模式。
>> 產品模型涵蓋的內容不僅是基本的用戶需求,還包括整個項目的產品邏輯。這個邏輯試圖證明的是:無論從用戶角度,還是產品設計者角度,整個項目要滿足需求這件事是可以運作起來
>> 總的來說,在產品從0到1的過程中,最先要確定的就是關乎需求的邏輯是否在產品上、商業上行得通。
提出開發項目的終極問題——產品目標市場
>用戶到底為什麼要用你的產品?
>> 用戶到底為什麼要用你的產品?
>> 這里涉及兩方面的問題:用戶是不是有需求?你能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 思路是先定義了未來產品成為了大而全的平台應該是如何,再去倒推考慮現在的功能應該怎麼配合。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方式,但也是很常見的錯誤:先想一個結論,再去找能證明這個結論的論點。
>> 產品邏輯需要解決的問題:到底你設計的產品,能不能運行?做產品邏輯時應該掌握一種方法,那就是把所有想到的關系捋清楚,並且畫成流程圖或者結構圖,在紙上運行一遍,看是不是可以跑得通。
>> [插圖]
>> 市場的存在:指的是這個市場是否成熟。比如VR市場,目前尚未成熟,用戶群還是停留在只有少數極客的程度。但電商市場已然非常成熟,2015年雙十一的天貓總成交額接近千億元[插圖]。需求的存在:指的是需求出自臆想,還是真實的發現?我聽說過一個段子,講的是「如果你聽到身邊有人一拍大腿說,『要是有個XXX的產品就好了!』那這樣的需求肯定是真實存在的」,這不無道理。用戶的存在:指的是針對判定出的需求,用戶群到底存不存在。比如我們的確發現有定製高端生日禮物的需求,但這個需要有多少人會存在,他們是不是足夠成為支撐我們產品的用戶群,這
>> 些都是要考慮的。其次,再看需求滿足的邏輯是否合理。提供的可能:對於單方的產品(比如像新聞客戶端、搜索引擎)來說,服務和內容是我們官方提供的,那要考慮是不是從現實層面真的可以提供;對於多方的產品(比如像外賣平台、問答平台)來說,服務和內容則是由另外一端的用戶提供,他們有沒有意願也是要考慮的。發生的場景:若是只說用戶存在、需求成立,但卻找不到發生的場景,自然也是不合理的。比如想要提供服務的人和想接受服務的人在不同的地理區域,那就可能對接不上需求了。
>> 接受的意願:很多時候我們的產品只考慮需求本身的合理性,而不考慮用戶對它的接受程度。比如最常見的上門服務,若是各方面都很完備,但用戶總是有所顧慮,不願接受,那產品就不得不面臨悲劇收場。最後,要看產品模型創造的價值是否是正面的。以上三個層面,至少要在兩個不降低的情況下對另一個做提升。好的產品模型,應當是三個層面都有提升的。
>> 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2015年12月的一次公開演講中,提到:「創業成功需要具備四個要素:團隊、用戶體驗、成本和效率。」後三者就是互聯網產品創造價值的關鍵要素。效率:互聯網帶來的是信息化,信息化最大的價值就是提高了很多行業的效率。對於互聯網產品來說,能否讓一些事情變得更快捷、更有效率,讓用戶完成一件事更快是最重要的檢驗要素。成本:效率跟成本往往是對應的。如果提高效率,成本通常會降低。但如果效率提升了,成本卻也隨之提升,那麼要反思產品邏輯是不是欠妥、整個模式是不是並沒有給用戶帶來多大價值。體驗:在當今消費升級的時代,體驗也是很多產品的價值所在。能夠讓用戶在不耗費更多成本和時間的前提下享受更好的體驗,也能讓產品模型足夠穩
>> 固。這種檢驗可以對產品模型有大致的考量,也能大概知道,產品模型是不是值得真正做出產品去嘗試。
>>念伏梁 環境
>> :
>> 拓展
>> 合理性
產品的延展性
>時間上無法有突破(律師行業變化小);空間上局限也很大(律師行業比較有差異性、圈子小)。整體上,我們就判斷這個方向是暫時不具有延展性的。
那麼做什麼樣的產品是有延展性的呢?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小米科技。手機這個產品,雖然由於各種原因,也必然比常見的互聯網公司做得「重」,但是它在時間上,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是一把剪刀、一個梳子,我們知道五年前是這么用,五年後可能還是這么用。手機是不一樣的,我們可能隔幾年就更新換代,因而也想像不到五
>> 時間上無法有突破(律師行業變化小);空間上局限也很大(律師行業比較有差異性、圈子小)。整體上,我們就判斷這個方向是暫時不具有延展性的。那麼做什麼樣的產品是有延展性的呢?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小米科技。手機這個產品,雖然由於各種原因,也必然比常見的互聯網公司做得「重」,但是它在時間上,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是一把剪刀、一個梳子,我們知道五年前是這么用,五年後可能還是這么用。手機是不一樣的,我們可能隔幾年就更新換代,因而也想像不到五
>> 年後我們用的手機是什麼樣子的。
>> 那麼怎樣看待延展性呢?大概需要了解以下幾個問題。• 想要進入的市場的狀況是怎麼樣的?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市場競爭環境:所在的市場現在是怎麼樣的狀況?是巨頭和一大堆創業者都在打得火熱,還是沒人在關心、非常冷清?大家對這片市場的態度是怎麼樣的?相關的技術:有什麼技術會影響到這個市場的變化?在技術層面,對市場、產品的影響會有多大?比如會不會有一些發明顛覆市場的運作方式或者結構?相關的政策:有沒有相關政策會發生變化?是利好的還是利空的?
>> • 面向的用戶如何,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用戶群體目前是怎樣的?他們屬於什麼結構、有怎樣的特徵?這些屬性會發生變化嗎?對於不同年齡、不同領域、不同國家地區的用戶,有沒有拓展性?• 產品邏輯的拓展性如何?首先,對於當前的需求,可以實現的產品方案是單一的,還是多樣的?對於這些方案,可以做的事情夠不夠多?是不是基於它們還能開展更多服務、實現更多功能?其次,對於當前的用戶可以滿足的需求除了目前考慮到的部分,還有更多嗎?如果用戶沉澱下來,能否發掘他們更多的需求並滿足?最後,對於當前的垂直領域,可不可以擴展到相近的領域(比如從美甲到所有美容業)?如果擴展到這個領域,產品邏輯上可復用的部分是不是足夠多?• 商業模型的拓展性如何?賺錢的方式有一種,還是多種?每種商業模式的邏輯都成立嗎?對於目前的用戶,使他們成為付費用戶或者說產生商業價值的可能性會因為某些因素發生變化嗎?
>> 團隊
>> :
>> 實施合理性
>> 「為什麼是你們做」這句話,應該是我們在分析任何需求、實現任何產品前都應該問清楚自己的。這句話包含兩個意思。其一,你們有能力做出這個方案嗎?能力可能是多面的,不僅是產品設計的能力,還有技術能力、運營能力,還包括資金的情況。其二,你們比其他人做有足夠的優勢嗎?就是在各種所需的能力上,每項跟其他競品團隊的能力有多少差距?
>> 成長建議Ⅰ
>> 要點反思• 點子落地之前,務必先「紙上談兵」一回。• 說服身邊最理性的人和最吹毛求疵的人認可你的想法。• 證明你們的團隊可靠,跟證明方案本身的可靠同樣重要。
第2章 找到產品核心價值
>> 第2章找到產品核心價值
>> 產品經理的經典書籍《用戶體驗要素》
>> 圖2-1展示的就是用戶體驗要素的模型。雖然模型里用的詞是「用戶體驗」,但在完整的產品設計上,這也是合情合理的一套方法論。核心價值其實就是戰略層里包含的目標,也是最基本的底層支撐。要設計的功能,都要基於這個價值去做。
>> [插圖]
>> 圖2-1 書中的用戶體驗要素模型示意圖找出核心價值的原因有三:第一,發現核心價值,能夠選擇綜合考量下來最優的功能。能夠創造價值的功能很多,但核心價值意味著對產品來說,這樣的功能性價比最高,或者是最受用戶認可、最有商業價值、對公司
>> 最有利。第二,基於相同的核心價值設計的功能,邏輯統一。邏輯一致的功能可以互為補充,用戶群體相似、需求也相似,能讓價值產生增益。而零散的功能,成本高,往往吃力不討好。第三,有單一的核心價值能夠讓用戶對產品產生認知。想要依靠多種價值打動用戶在初創階段往往特別困難。產品起初強調核心價值和核心功能,可以讓用戶更理解這個產品能解決什麼問題。很多產品是大雜燴,用戶可能都發現不了自己想要的功能,因此很快就流失了。
>> 「解決問題」是產品價值所在
>> 做產品時,一定要避開這些「黑魔法」。不要以暫時的效果作為目標,以破壞用戶的感受為代價,過於「熱心」,有事沒事撩騷用戶,黏住用戶
>> 確保產品真正解決問題
>> 「比起有100萬個普通粉,寧願要100個腦殘粉」[插圖]。用盡各種辦法把100萬人留在平台上,但並沒有解決他們的什麼問題,他們對你就毫無價值,長遠看不會繼續留在你的平台上,從商業價值上來看他們也幾乎不會產生付費意願。但如果你有100個腦殘粉,你能解決他們最實際的問題,他們會對你產生信任,不僅願意養活你和你的團隊,甚至還可以成為你的免費推銷員,讓你的口碑快速傳播開來,這裡面不會有水分——畢竟你真正解決了他們的問題。用戶的「量」不重要,「質」更重要。而要讓用戶真正跟你的產品產生很強的關系,自然就要看解決問題是不是夠好、夠快、夠准。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確保產品真正能滿足用戶需求。最尷尬的情況是,你費盡心思終於分析出的需求,精準無比,但做的功能卻撲了個空。
>> 成長建議Ⅱ
>> 在做產品時設計的功能不是為了投資人、不是為了老闆、不是為了理想,而是為了用戶。為用戶創造真正的價值,才是有意義的功能;而能為行業甚至全社會創造價值的產品,才是真的可以長青的產品。
>> 扎克伯格曾經說過一段話,值得大家參考:「在矽穀人們總是先決定要創業,再決定要做什麼,在我看來這是非常本末倒置的做法。對於真正創過業的人來說,他們知道創業本身是件非常難的事情,而真正讓你能夠堅持下去的是相信你在做的事情並且知道你在做的事情是在創造價值的。」
>> 要點反思• 解決不了問題的產品,只能靠補貼和紅包留住用戶。一旦遇到更大的紅包,用戶說走就走。• 問題解決得夠徹底,下次用戶會主動來找你。
第3章 MVP與痛點
>> 第3章MVP與痛點
>> MVP是埃里克·萊斯所著《精益創業》中提到的概念,它的目的是驗證兩件事:一是產品滿足了用戶需求;二是產品能夠創造商業價值。
>> 這恰好跟前文我們提到的,初創團隊的產品經理應該探討產品模型和商業模式對應。MVP就是驗證它們的手段。
>> 成長建議Ⅲ產品模型和對核心功能的設計像是指導思想,而MVP是實踐的方法論。很多產品經理沉醉於自己設計的美好幻想中,或者想法變來變去,或者埋頭設計出一套太過完整卻不實際的方案,但就是不盡快邁出第一步,驗證自己想法的對錯。
>> MVP很難一擊必中,創業團隊要在檢驗中判斷產品功能有沒有解決問題。如果及時發現問題,快速轉向,也許生機就在別處;但如果太過留戀自己的設想,一直死磕一個方向,可能下場就不怎麼好看了。
>> 要點反思• 大部分在等待功能完善、交互完美、界面出色才能一炮而紅的產品,往往都沒等到那一天。• 產品初期做設計要多做減法。• 初期把整體流程跑通時不用特別在意是不是用「互聯網方式」
第二部分 需求分析和功能設計
>> 需求分析和功能設計是產品經理日常工作的主要內容。關於如何分析需求、做功能設計,在這些年產品經理這一職業的發展中涌現出了海量的方法論。這一部分就以需求分析、用戶研究和用戶體驗這三塊比較有代表性的工作為例,講述做需求分析和功能設計時應有的思路。
第4章 深挖需求
>> 第4章深挖需求
>> 產品經理不應只關心浮於表面的需要,而是要關心需求背後的真正訴求。阿爾伯塔大學的一門關於軟體設計的課程中,用Want(需要)和Needs (需
>> 求)來區分這兩者,前者是「希望在產品中看到的功能」而後者是「確定的具體問題,留待產品解決的問題」。對於很多用戶表面的要求,以及形式上我們「看似」要滿足的需求,很多其實都值得商榷。對待這些需求,我們最需要做的是發掘更深處它們代表的是什麼、真正的問題在哪裡。
>> 基於場景深挖需求
>> 要點反思• 區分用戶表達的究竟是訴求,還是具體的方案。• 不斷假想自己是用戶,以及真正到用戶場景下體驗都是發掘需求本質的好方法。
第5章 用戶研究
>> 第5章用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