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人痴迷「中國神器」,這兩樣夏天離不了,為何中國人卻不怎麼用了
現在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各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變得越來越普遍,中國作為「嘩緩世界工廠」,產品出拍轎口越來越多,只不過中國出口的產品多為一些日常用品,技術含量不算非常高,而這些年中國國貨的輸出,在外國越來越受歡迎。
首先是中國的美食,火鍋 老乾媽等等,外國人也紛紛被俘獲,還有一些中國的特色產品,在國外也受到了歡迎,比如馬應龍痔瘡膏,川貝琵笆膏等中國傳統產品,在國外也賣得很好,而最近由於疫情的影響,中國的連花清瘟膠囊在國外更是暢銷品。
❷ 為何說每個美國家庭都離不開"中國製造"
「特朗普政府如果對中國商品加征600億美元關稅,將對美國人產生從頭到腳的影響。」美國紐約《每日新聞》報日前一篇報道指出。美國零售行業領導者協會近日在給總統特朗普的一封公開信中,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信中說,超過41%的服裝、72%的鞋類和84%的旅行用品都是在中國生產的,「對這些產品徵收關稅將是對每個美國人征稅」。
連日來,接受記者采訪的美國民眾,以親身經歷表達對美中貿易戰的擔憂,希望兩國合作而不是對抗。
「美國政府這樣做,最後埋單的是美國普通消費者」
復活節期間,彩蛋必不可少。「48個裝,14.99美元。」家住弗吉尼亞州亞歷山德里亞的勞瑞·普洛恩,3月31日帶著自己的兩個女兒,在沃爾瑪超市購買了一大袋復活節彩蛋。袋子上清晰地標注著「中國製造」。「我並不清楚明年這些彩蛋會賣多少錢,但是我不希望它漲價。」她說,「我們一家生活並不寬裕,如果東西都漲價了,那就只能少買一些,最不高興的應該是我這兩個孩子。」
埃里克·貝格斯是一位事業有成的好轎美國交通建設公司高管,育有一兒一女。作為一名「健身控」,他在運動服飾和鞋上非常捨得花錢,「我的很多鞋都是上百美元一雙,基本都是中國製造的。如果要漲價,我可能得少買新鞋了。」貝格斯有些無奈。
美國人日常生活最離不開的,其實是一些看似不起眼,但卻離不開的小電子產品。眾所周知,蘋果手機的一大耗材就是充電數據線。在蘋果商店,一根長1米的數據線售價為19美元,而在美國電商亞馬遜的網站上,功能、長度相同,排在第一名的產品來自中國生產的安克,售價只有7.99美元,亞馬遜上用戶評分最高星級為5星,有3363位用戶為它打出了4.5分的高分。2016年年底,安克在美國3000多家沃爾瑪實現開架銷售,在宜家、百思買等知名品牌連鎖店也有貨架。很多美國民眾認為,一旦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這些來自中國、與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電子產品價格將上漲,「美國政府這樣做,最後埋單的是美國普通消費者。」
生於美國加州的紐約聖若望大學生物系大四學生劉凱文,對中美貿易戰可能導致許多中國製造的日常生活用品漲價友搭肆深表擔憂,因為「每個美國家庭都離不開『中國製造』。」有報道指出,美國人平均每年在衣服鞋子上的花費超過1000美元,劉凱文認為,這一數字在紐約會更高,而這其中一半以上可能都來自「中國製造」。「在紐約上學的開銷已經很高了,如果支出又要上漲,肯定沒人開心。」
普洛恩、貝格斯和劉凱文的擔憂不無道理。美國鞋類經銷商和零售商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美國從全球進口了23.8億雙鞋,價值251.4億美元,美國本土製造的鞋僅有2500萬雙。其中,從中國進口的鞋類數量最多,達17億雙,價值140億美元。該協會稱,如果關稅提高,一雙價值67美元的中國產靴子將漲價30美元,一雙售價160美元的耐克運動鞋價格將躍升至200美元甚至更高。
歷史上,美國對進口鋼材加征關稅就曾有失敗案例。2002年,時任總統小布希對進口鋼材實施8%至30%不等的關稅,但它並未刺激鋼鐵產業的就業,一年半之後匆匆結束。
「商業合作需要尋找共同點,不能我行我素。」來自亞利桑那的綠卡基金市場營銷總監魯迪·維特對記者說。中美經貿關系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則兩利,斗則俱傷,這是兩國有識之士的共識。維特的這番話,正是對這一共識的最好注釋。
❸ 中國產品後來大量進入普通美國家庭的歷史原因是什麼
改革開放全球化,中國加入WTO。
美國作為全球第一發達國家,幾乎在所有領域都是最發核岩達的。美國人日常衣食住行,其實大部分都是少數的跨國公司提供的。這些跨國公司出於成本考慮,將大量低端製造業外遷,比如蘋果,襲帶核心科技美國保留,生產則大部分由台灣富士康代工。別的也一樣,像耐克什麼的,大部分是東南亞國家製作,耐克自己只保留設計等核心。
對中國而言,中國人多,只有龐大的製造業,才能維持充分就業,所以製造業在中國經濟的比重一直很大,中國大陸出口的商品,幾乎都是「實物」---真真切切的衣服,鞋子,金屬配件...這些產品,西方並非不能做,而是由於低端,對他們來說,從中國買更劃算。所以,不止是美國,別的地方也大量流入中國的產品。
經濟互補。中國關系,有競爭有合作。不會很好,畢竟意識形態嘛。但是畢竟都是大國,經濟上的互補性挺強的。具體說,就是美國出口中國的,除了農業,其餘都是高附加值的產品。中國出口美國的,都是低附加值的產品。附加值改禪御很低,低到大部分中國工廠,如果以美國為主要市場,只要一次意外事故(就像東莞那個玩具廠),不論多大規模,基本除了倒閉別無二路。
歐美是現代玩資本的鼻祖,其實很多國內產業已經被歐美控制,不過人家是以控股的方式進入,就像什麼一汽,上汽,廣汽...你看路上跑的,都是人家的車標,這是高級玩法,中國進入美國,則是以有形的商品進入,非常低端,而且美國核心領域,對中國的防範非常嚴格,背景審查及其嚴厲。
目前中國的出口,就是走「物美價廉'的路線,在國外人家不太認可這個理念,就像蘋果,微軟這樣的科技公司,獲得的都是超額利潤,最常用的辦法就是申請大量專利,一方面和競爭對手拉開檔次,又可以限定後來者,消滅潛在的競爭者。
❹ 中國傢具出口量猛增,為何外國人偏愛中國傢具呢
因為國外的疫情還是非常嚴重的,導致外國許多傢具廠並鉛仿沒有開工,他們只能呆在家裡,所以讓中國的家居銷量猛增。
我國的傢具產業在國外佔了很大的市場,這也可以證明我國的傢具產業取得了比較的成功。因為我旦激凳國的家居產品的質量和價錢是非常劃算的,導致外國友人會更傾向於選擇中國的家居。
❺ 如果把美國人家中所有的中國製造的產品都扔掉,還能剩下多少東西
美國人家中的東西有很多,如果中國製造的東西扔了,所剩的東西會很少。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工廠,生產很多的東西,不僅僅對於美國來說每個國家的東西其中就有很多的中國知道還有世界上的很多的國家對於中國製造的東西還是很依賴的。
中國確實是世界上的工廠。每個人都會離不開中國知道的東西,對於美國人來說也離不開。從日本的節目可以看出中國製造的東西已經佔了很大的一部分。所以中國從、工廠是實至名歸。
❻ 美國家庭有多少中國製造
真的有很多中國製造,越是價格低廉的產品,越是中國製造,像服裝,百貨,箱包之類的。但目前的趨勢是你在美國真的也會發現越來越多MADE IN 越南,墨西哥,斯洛維尼亞,柬埔寨的產品。回過頭來說,有很多IT產品雖然沒標注made in chiina,但也是中國製造或組裝。貿易戰從全球角度講會導致雙輸的結果。
❼ 一個日本家庭里中國貨有多少
日本爆買熱潮的那段日子裡,部分人一味地追求「Made In JAPAN」。殊不知國貨很早就走向了世界,許多高端的商品都是出自中國之手,可以說在各個國家見到「Made In CHINA」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主打節能的LED燈也是中握薯國產的,目前LED的製品在中國占據了世界市場的最大份額。
轉移到一樓書房,開始調查衣物。
衣物專家表示,日本國內的衣服有8成以上都是中國製造,雖然以往的中國製造給人廉價的印象,但實際上在日本的服裝產業中,中國才是世界標准,許多的奢侈品牌都在中國生產。
專家隨手拿了一件主人公看起來有些高檔的西裝,一看標簽就找到了中國產。目前中國的縫制技術是世界頂尖的,許多高檔的衣物都出自中國之手。
沒錯,這位主人公的衣服幾乎都是中國制...大部分都被收走了。
在鞋子的生產量中,中國也是世界第一。主人公鞋櫃中28雙鞋子有13雙都是中國制。
家中的玩具幾乎都是中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