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互聯網公司,做產品好還是做運營好
每個人都有點看法,但其實並沒有什麼可比性。
如果一定要我選,我會選運營。但是運營是在產品的基礎上進行的,沒有產品,運營也就無從談起。
那我為什麼又會選擇運營呢?
什麼叫做運營?
對於一個互聯網公司,最重要的兩個元素是產品和用戶,而將兩者連接起來的一切行為,都可以成為運營。
現在互聯網行業火爆,擁有最多的人才和資本。
一個好的模式會有很多競品出現,一旦盈利模式確定甚至形成風口,就是你追我趕的情形。產品高度同質化,就算出現什麼好的創意,也很快會被模仿。
想如何從中脫穎而出,主要依靠的就是運營。
「吃雞」火爆之後,無數公司競相出品手游版本吃雞。不長的時間里,就出現了數款類似產品,其中騰訊自己就出品了三個,網易出了兩個。
這幾款吃雞游戲,從產品體驗上,沒有明顯差距。
騰訊由於微信的先天優勢,很快就把網易及其他一眾競品甩在了身後,現在的局面變成了鵝廠的內部競爭了。
目前態勢看,刺激戰場領先於全軍出擊。某種程度上來說,造成這點區別的,恰恰就是運營。
全軍出擊不知是不是由於有王者榮耀作為後盾有恃無恐,感覺相比刺激戰場更加穩扎穩打了一些。
可是這一步之差,如果不能快速的扳回來,就會形成馬太效應,恐怕就和一眾競品一起,泯然眾人矣。
總的來說,對於一個公司,產品運營沒有誰輕誰重,但是作為最接近客戶,最了解市場的群體,運營的話語權應該偏大一些。
❷ 互聯網行業,新媒體運營和產品這兩個崗位具體是干什麼的哪一個入行容易,哪一個薪資高呢
你這個問題太大。
舉個簡單的例子:
新媒體運營:運營也就是運作,經營,新媒體泛指包括微博、微信,頭條,網易等自媒體。常見的微信公眾號,微博大V賬號都是新媒體,運營也就是把賬號建立起來,通過文章,或者言論等得到粉絲,然後營銷付費等。
產品經理:依託產品,包括前期的市場調研,了解用戶和市場的需求,確定開發何種產品,選擇何種技術、商業模式等。根據產品的生命周期,協調制定策略。
兩者入行都簡單,最簡單的工作運營朋友圈,社群等建立維護。最基礎的工作,工資也就一般水平。晚六早九--裡面有學習的素材。
❸ 產品和運營哪個更有前景
產品生孩子,運營養孩子。
產品決定孩子出生時是否漂亮和健康,運營決定孩子成長中是否茁壯和優秀。
產品在業務中接觸到的是需求、設計、前端、後端、運營、測試等,製造出一個滿足運營需求的「孩子」;
運營在業務中接觸到的是推廣、渠道、營銷、商務、廣告、媒體等,培養出一個能在市場立足的「孩子」。
一個天生漂亮又健康的孩子,對運營來講培養起來會輕松很多,是不是很難說生孩子和養孩子哪個對孩子日後的成長影響更大?
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產品的同質化以及非常嚴重,留給產品發揮的空間和創新已經不多,所以衍生出一個新的職位「運營型產品」或「產品運營」。越往後發展,因為同質化和激烈的競爭,運營越是大趨勢,越顯得重要,靠運營成功的產品要比靠產品成功的產品更多。
❹ 產品和運營崗位哪個好
經常會遇到這樣一個衍生問題:在公司里,運營和產品誰說了算?有些公司運營一直壓制著產品,有些公司則產品比較強勢,而這種強弱對比關系背後是由公司的業務形態決定的。互聯網界有「網路的技術」、「騰訊的產品」、「阿里的運營」這樣的說法,就正好與BAT各自的業務特點一一對應。「誰說了算」這個問題,在俞軍[1] 給淘寶當產品顧問時,給出了我認為的終極答案:「誰懂用戶誰說了算 」。實踐中,可以通過對比以下兩點來相對容易地識別出,在公司里究竟誰更懂用戶。►誰更資深:一個產品新人和一個工作5年的運營,那當然是運營說了算,反之亦然,這往往直觀地體現在崗位級別上。►誰對結果負責:只要高層是清醒、理性的,那麼把產品的最終結果交給誰負責,權責利就要對等,負責的角色就要有決策權。9.1.1 需求、功能到賣點如果說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體現在從需求到功能這個階段,那麼運營的核心能力就體現在從功能到賣點的階段:讓一個「有用」的東西「有人用」。就算我們都能很好地找到用戶需求場景,做出正確的產品功能,但不同產品的市場表現仍然會千差萬別。而造成差距的核心原因,就是講故事的能力。說白了,就是面對用戶時,應該說什麼?舉個例子,同樣是做攝像頭,一種講法是強調自己有1000萬像素、鏡頭用的是某某高科技材料;另一種是突出你和遠方的親人可以通過這個攝像頭聯絡感情。區別在於,後者是講這個東西對用戶有什麼用,能給用戶帶來多少
❺ 亞馬遜產品專員和運營哪一個好
產品專員好。
1、亞馬神態圓遜銷售運營招聘職位比產品專員低游塌了閉蘆100%,因此產品專員比亞馬遜銷售運營好找工作。
2、亞馬遜運營比較辛苦,時常加班。
❻ 在互聯網公司,是產品更重要還是運營重要
產品和運營都重要,重要在不同階段;產品是生命線,運營是馬拉松;好的產品是基礎,產品需要解決用戶、行業、乃至產業鏈的痛點、訴求;運營需要讓這些產品讓用戶了解、知道,並經常使用,就是我們常說的拉新、促活、留存。
❼ 項目經理,運營經理,產品經理哪個發展好,有前景
項目經理是項目活動的管理者,需要有異於常人的溝通協調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在PMP認證的項目管理定義中,項目管理就是將各種知識、技能工具和技術應用於項目活動中,以達到項目的要求。項目管理實際是很抽象的;
產品經理是產品的設計和構思工作的管理者,需要有創意,產品經理要懂一些運營和營銷;
運營經理是常務工作的經營管理者,需要對技術和產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與項目管理有共同點;
如果說哪個有前景,並沒有絕對的定論,要看個人的特點和適合的工作。
❽ 產品經理和淘寶運營哪個好呢,走了產品經理路線那以後可以幹嘛,還有走淘寶路線以後也可以幹嘛
都是互聯網行業崗位,一個是產品類崗位,一個是運營類崗位
產品類職位薪酬前景
產品類職位的漲薪幅度較為平均,而且在前期,其幅度要比其他類職位高出很多,所以在中等年資(3-5年)的階段,其薪酬水平可以秒殺其他各類職位。也正是因為「平均」,相應的,後期增長稍顯「疲態」。
職業分類:產品助理、產品經理、網頁產品經理、移動產品經理、數據產品經理、電商產品經理、商業產品經理、硬體產品經理、VR產品經理、金融產品經理........
職業現狀:近幾年最被熱捧的職位,李開復說它是CEO的學前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喬布斯和張小龍。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確實很重要,產品每次迭代是什麼樣很大程度上都是產品經理決定的!但是市場上絕大多數產品經理都是不稱職的,不乏濫竽充數之輩,但是這也和這個職業剛出現不久有很大關系。
工作內容:職責范圍貫穿產品整個生命周期,任何崗位的工作你都需要懂一點。最核心的職責就是規劃和設計產品並協調各方資源完成每個版本的迭代。大多數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基本上是畫原型、寫文檔、各種溝通和跪求、開會等。
未來發展:產品經理是一個對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的職位,未來它也許會朝著更專業化的方向發展,需要更多的有某一行業經驗並且懂互聯網產品的產品經理。
晉升路線:產品專員→產品經理→產品總監/產品部經理→COO
運營類職位薪酬前景
前期需度過很長一段「低薪事多」的「吃苦階段」,不過後期增長潛力巨大。
職業分類:內容運營、產品運營、數據運營、用戶運營、活動運營、商家運營、品類運營、游戲運營、網路推廣、運營專員、網店運營、新媒體運營、海外運營、編輯、客服
職業現狀:運營類的工作是行業內最雜、最錢少事兒多的工種。一直以來,運營的地位也不是很高,因為它和市場一樣屬於輔助性工作。
工作內容:可謂廣泛而龐雜,不同的細分崗位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側重。不過,運營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拉新、促活和留存這三點。通用的能力有文案、策劃、溝通和熟練各種工作軟體。
未來發展:運營很有前景,因為以後很少有純粹的互聯網公司,都會和傳統業務結合,所有會狠拼運營能力,未來和產品一樣,同時懂某個行業和互聯網的復合型人才更受歡迎。
晉升路線:運營專員→運營經理→運營總監→COO
推薦做產品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