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安徽風光與物產的資料
1、安徽風光
安徽黃山
黃山位於長江下游、安徽省的南部,是我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黃山,千峰競秀,萬壑流雲,尤以松、石、雲、泉聞名於天下,被譽為中華大地上的「黃山奇觀」。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游過黃山之後曾做出過「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評價,其意是說,去游覽過泰山、華山、衡山等五大名山以後,就不去看別的山了;如果去過黃山以後,那五大名山也可以不去看了。
一位外國友人游過黃山以後,贊譽黃山風光:「黃山風景居世界風光之冠。」
2、安徽物產資料
安徽農業生產優勢明顯,能源、原材料工業基礎較為雄厚。
農業綜合發展的條件優越,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於多種作物生長,農產品品種齊全,南北方作物兼而有之,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籽、烤煙、茶葉和黃紅麻。開發性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潛力巨大。
多年來,安徽一直是大宗農產品調出省。土特產品有「祁紅」、「屯綠」、「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霍山黃芽」、「岳西翠蘭」、「舒城蘭花」等名牌茶葉,碭山酥梨、蕭縣葡萄、水東蜜棗、懷遠石榴、徽州雪梨、三潭枇杷等名優水果。
(1)六安有多少種農產品擴展閱讀:
1、安徽氣候
安徽省在氣候上屬暖溫帶與亞熱帶的過渡地區。在淮河以北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屬亞熱濕潤季風氣候。
其主要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春暖多變,夏雨集中,秋高氣爽,冬季寒冷。安徽又地處中緯度地帶,隨季風的遞轉,降水發生明顯季節變化,是季風氣候明顯的區域之一。
春秋兩季為由冬轉夏,和由夏轉冬的過渡時期。全年無霜期200~250天,10℃活動積溫在4600~5300℃左右。
年平均氣溫為14~17℃,1月平均氣溫零下1~4℃,7月平均氣溫28~29℃。全年平均降水量在773~1670毫米,有南多北少,山區多、平原丘陵少的特點,夏季降水豐沛,占年降水量的40~60%。
2、人口
2014年,安徽省常住人口6082.9萬人,比上年增加53.1萬人。城鎮化率49.2%,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
全年人口出生率12.86‰,比上年下降0.02個千分點;死亡率5.89‰,下降0.17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6.97‰,上升0.15個千分點。
Ⅱ 安徽的風光與物產有哪些
首推文房四寶的
1、「宣紙」。
2、「徽墨」(其實歙硯也很有名)。
另外安徽也是個產茶大省:
1、有六安瓜片、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等。
2、古井貢酒、口子酒也非常有名。
安徽地處中國東部近海內陸,山水雲集:
1、北有平原。
2、西有大別山。
3、中有江淮丘陵。
4、南有皖南山區。
(2)六安有多少種農產品擴展閱讀:
作為肥西首屆荷花文化節的主會場,三河國際荷花博覽園一期3000畝荷花已經綻放。據了解,三河國際荷花博覽園目前有200多個荷花品種,其中包括「中國太空蓮」「印度紅女神」「泰國白花觀音蓮」「澳洲藍睡蓮」和「澳洲粉紅睡蓮」等品種。
隨著荷花競相開放,再現了「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畫面,為遊客創造「人在荷花叢,心在山水間」的自然觀光場所。
據了解,該項目在實現生態價值、旅遊價值的同時,今年2月5日,還聯合合肥工業大學生物工程研究院,成立了合肥荷花藍藻生態工程研究院,致力於修復巢湖水體生態、凈化水質、抑制藍藻生長、恢復生態平衡。
據項目負責人王自兵介紹,通過前期的水體修復治理,截止2018年6月,三河國際荷花博覽園的水生昆蟲由原來的5目5科12種增加到共有9目15科25種,逐漸形成了水生昆蟲棲息地。
據介紹,荷花濕地恢復了污染水域的食物鏈結構,打造了巢湖周邊花鳥魚蟲生機勃發、和諧相處的美麗景象,為當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
「今後將繼續從水體監測、水體修復、荷葉秸稈利用、荷花葯用價值開發、荷花新品種培養等五個方面進行研究及應用推廣。」王自兵說。
Ⅲ 安徽風光和物產有哪些
1、祁門紅茶
祁門紅茶主產於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茶葉原料選用當地的中葉、中生種茶樹「櫧葉種」(又名祁門種)製作,是中國歷史名茶,著名紅茶精品。由安徽茶農創制於光緒年間,但史籍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陸羽的茶經。
2、太和櫻桃
太和櫻桃是產於安徽太和縣一帶的櫻桃,曾是貢品中的上品。太和櫻桃特點為成熟早,果核內無仁、含糖量高。櫻桃干色澤鮮紅,肉質細膩,味道甘美。
3、銅陵白姜
銅陵白姜,安徽省銅陵市特產,以「塊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質脆嫩,香味濃郁」等特色而久負盛名。鮮姜皮為白略呈黃色,姜塊成佛手狀,瓣粗肥厚。姜指飽滿,色白鮮嫩汁多,味辣而不嗆口。
4、萬佛湖
萬佛湖位於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萬佛湖鎮境內,集山、水、泉、石、崖、池、洞、林、花及水利設施,文化遺址於一體。
萬佛湖環湖皆山,有人工土壩、萬佛石林、摩崖石刻、幽谷新月、文家墩和龍王樹新石器遺址、梅山曉煙、龍柏山道、左慈釣台和觀音洞、人頭馬、翠竹嶺、白鷺洲以及梅嶺電站、溢洪道、牛角沖進水閘等幾十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5、白乳泉
白乳泉位於安徽省懷遠縣城南郊荊山北麓,因"泉水甘白如乳"而得名。白乳泉背依一荊山,面臨淮河,東與禹王廟隔河相望,西鄰卞和洞。
泉左建有望淮樓,登臨遠眺,景色壯美,泉水內含有礦物質,甘冽清口,烹茶煮茗,醇香可口。白乳泉水表面張力很強,水傾注杯中,能突出杯麵而水不外溢,並能浮起硬幣,蘇東坡曾將此泉譽稱天下第七泉。
Ⅳ 安徽省的主要農作物有哪些經濟作物有哪些
安徽主要農作物有:糧食種植、油料種植、棉花種植、蔬菜種植。經濟作物生豬養殖,雞、羊、牛養殖,稻漁綜合種養。
1、2018年,全年糧食種植面積7316.3千公頃,比上年減少5.5千公頃。
2、油料種植面積520.2千公頃,增加1.9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86.3千公頃,減少1.8千公頃。
3、蔬菜種植面積652.2千公頃,增加24千公頃。稻漁綜合種養面積160萬畝,增長77.8%。
4、全年糧食產量4007.3萬噸,比上年減產12.5萬噸,下降0.3%。其中,夏糧1607.5萬噸,減產37.2萬噸,下降2.3%,秋糧2287.1萬噸,增產38.5萬噸,增長1.7%。
油料產量158萬噸,增長2.2%。棉花產量8.9萬噸,增長2.9% 。
5、2018年末全省生豬存欄1356.3萬頭,比上年下降4.3%,全年生豬出欄2837.4萬頭,增長0.3%。肉類總產量421.7萬噸,增長1.6%。
6、其中豬牛羊肉產量269.7萬噸,增長0.9%,禽蛋產量158.3萬噸,增長2.3%,牛奶產量30.8萬噸,增長3.2%。
(4)六安有多少種農產品擴展閱讀
1、安徽是中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能源、原材料和加工製造業基地,汽車、機械、家電、化工、電子、農產品加工等行業在全國佔有重要位置。
2、2018年,初步核算,全年生產總值(GDP)30006.8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0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638.01億元,增長3.2%。
第二產業增加值13842.09億元,增長8.5%。
第三產業增加值13526.72億元,增長8.6%。
3、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9.6:47.5:42.9調整為8.8:46.1:45.1,其中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38.9%,服務業增加值佔比與全國差距由上年的9個百分點縮小到7.1個百分點。
4、全員勞動生產率68484元/人,比上年增加6654元/人。人均GDP47712元(摺合7210美元),比上年增加431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