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想知道一個產品的利潤點是多少。打個比方說一個產品全部成本是10元,我賣15元,那麼我的利潤點是多少
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15-10=5元。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那麼5÷10×100%=50%。
利潤佔比=利潤÷收入×100% =5÷15×100%=33.33%
利潤是5元。利潤點是33.33%
(1)一款產品要賺多少利潤擴展閱讀:
利潤率的主要形式有:
①銷售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收入總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銷售收入獲得的利潤,反映銷售收入和利潤的關系。
②成本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成本總額之比。它表明單位銷售成本獲得的利潤,反映成本與利潤的關系。
③產值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總產值之比,它表明單位產值獲得的利潤,反映產值與利潤的關系。
④資金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資金平均佔用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資金獲得的銷售利潤,反映企業資金的利用效果。
⑤凈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凈利潤(稅後利潤)與銷售凈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銷售收入獲得稅後利潤的能力,反映銷售收入與凈利潤的關系。
參考資料:網路—利潤率
❷ 做生意多少利潤才算正常,超過多少利潤算暴利
做實體行業的20%到40%都算是正常利潤,超過40%算暴利。如果看A股市場,5%就算正常了。初期的互聯網行業,虧損也算正常。
個人投資者,要先看回報率。結合回報率再看利潤率。
回報率低於10%,無法進場注意回報率的分母是你的初期投資。作為個人投資者,你做創業,背後沒有人替你燒錢,需要快速回本。我比較推薦,重點參考回報率。它決定著這事能不能做。 回報率如果低於10%,一般是不能做的。
假設100萬本金,一年營收30萬,利潤10萬。利潤率高達33%,但是10年才回本。投了個寂寞。
年回報低於10%的話,20年的收益才到5%。這類投資,類似於購買房產、長租公寓,還行。初期投資後,永久持有,對利潤的要求很低。 做生意很操心,如果跑不贏銀行理財,就不值得做。
我們家做酒店,對賭收益18%。酒店租賃物業,租期通常8-20年。 回報率18%是底線。
超過40%算暴利先潑一盆冷水,我們目前接觸到的實體行業,純利潤超過40%的幾乎沒有。綜合看下來,上市公司裡面,銀行和騰訊超過了40%的利潤率(如果我沒記錯)。
完全合法、合規上稅的, 如果純利潤達到40%,它的毛利至少70%。 實際情況呢?我做電子商務的朋友,純利潤5%。
泡泡瑪特快被資本捧上天了,它從18年到20年的稅前利潤率也在24 36%之間。
我個人認為,純利潤長期超過40%的產業,本身是不 健康 的。他可能得到了某些隱形資源,否則就是過度侵佔 社會 經濟利潤。比如某上市葯企,毛利高達90%。長此以往,必遭反噬。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交流。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做生意多少利潤才算正常?這個問題很寬泛,行業不同,利潤率不同,同行業在不同地區利潤率不同,在同行業下不同的細分業務利潤率不同,但不管什麼情況下,都有一個公認的趨同的利潤率。
在弄清利潤率之前,我們首先要分清兩個概念。毛利率和凈利潤率。
所謂毛利率,是指銷售收入減去直接成本後的利潤。通過毛利潤,是發現一種商品或生意是否值得做的可行性的基礎指標和前提。如果一項生意毛利潤低,你會覺得做下去沒意義。
凈利潤是在毛利潤減去你的管理成本及銀行利息,減去應交納的各種稅費後的利潤。也就是說你經營的最終成果。只有這個指標才是反映真正賺錢了多少,凈利高,說明賺錢效益明顯。但凈利率也不能偏離公認的凈利潤太大,偏離值越大,這項生意也不能持久或者說這個銷售價格不能持久。
從題主提問來看,做生意多少利潤才算正常,是指凈利潤多少。根據各行業來看,每個都有不同,但大致有個標准。我認為,稅務部門有個核定應稅所得率,這個是根據各行業平均的凈利潤而綜合考慮的。具體各行業的凈利潤大約為
1、農林牧漁業凈利率約為5%。
2、製造業凈利率約為8%。
3、批發和零售貿易業約為4%。
4、交通運輸業凈利率約為10%。
5、建築業凈利率約為10%。
6、飲食業凈利率約為8%。
7、 娛樂 業凈利率約為20%。
8、銷售轉讓不動產等約為15%。
9、其他行業凈利率約為10%。
以上各行業凈利率僅供參考,當然,也有超過比較多的,應該說屬於暴利。如果相差較遠的,那就是微利。
所以,日常做生意為了獲得一定的利潤,微利生意應薄利多銷,重點在銷售上多動心思。如果是暴利,就要認識到暴利原因及特色,應重點精益求精,質量上更上一層樓方面下苦功夫。
如果你經營的一項毛利率特高的項目,但是凈利潤都很低,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就要在管理上查找原因。
1、是不是銀行利息過多吞噬了利潤。解決辦法是盡量湊集資金還貸,利息減少了,也就多賺了。
2、是不是管理費用過高吞噬了利潤。解決辦法是管理費用分項目列出,分金額大小列出,橫向縱向比率分析,你會發現問題出在哪,再針對之該砍則砍,該減則減。也許節約就是利潤。
3、如果是管理人員薪酬過高吞噬了利潤。解決辦法是績效考核辦法,薪金辦法上不完善,造成薪酬與業績或某項管理上不匹配以而出現不合理支出。
4、如果是稅負率過高。解決辦法是對財務人員業務水平及對政策的理解力,財務制度執力力上進行分析,你會發現問題原因。
5、當然,還有其他原因。
只能說說我知道了,我了解的。
我們普通電商類賣衣服,跑量模式大部分人的純利潤只有5-10%,什麼概念就是夏天一般一件衣服賺的三五塊錢,個別的賺的十來八塊錢!
某手那些直播跑量型電商利潤率更低,大約3-5%,很多人都是一件衣服賺二三塊錢的玩!
個別實體店可以做到大約20%左右的利潤
綜合一個行業正常的純利潤率大約就是10%這樣吧,超過20%純利潤率的我覺得都是暴利行業了!
做生意多少利潤才算正常,超過多少利潤算暴利?
說幾句:
目前我國沒有《反暴利法》,暴利標准缺失,很多是在憑感覺辦事。
換言之,就目前來說,只要不是採取違法違規的不正當手段(例如商品或者服務的差價率超過市價格管理部門規定的差價率,再如商品或者服務的利潤率超過市價格管理部門規定的利潤等)獲取非法利潤,做生意賺的都算正常,都不算暴利。不過,這樣也導致了很多問題。
所以,在這里我建議制定《反暴利法》。
雖然,很多年前我國有《制止牟取暴利的暫行規定》。在這部文件中,界定了暴利與合理利潤的標准。但操作不便。
比如《規定》第五條載明:「某一商品或者服務價格水平不超過同一地區、同一期間、同一檔次、同種商品或者服務的市場平均價格的合理幅度……」問題是整部規定卻沒有對什麼是合理幅度作出科學合理的規定。同時,究竟什麼是市場平均價格?在該部法規中也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行政主管部門很難對於每一件商品給予標准性的定價。
這也導致實踐中一些混亂,包括前段時間的口罩。
新冠肺炎病毒主要通過口水飛沫傳播,口罩就成了阻斷病毒傳染最有效的防具之一。於是乎,原本毫不起眼的口罩,需求劇增,一「罩」難求,價格飛漲。一場關於要不要價格限制的爭論亦隨之而起。
反對者認為限價扭曲了市場機制,不僅人為擴大了供給缺口,並且帶來更多的假冒偽劣和黑市交易。他們堅信高價格能夠刺激廠商增加產出。對於那些趁機索要高價的商家,不應指責他們發國難財,反而要表彰他們為緩解供應所作的努力。
支持限價者認為病毒突發且迅速蔓延,人命關天,口罩成了戰略性物資。在這樣的特殊時刻,市場嚴重失靈,因此需要政府介入。如若聽任價格上漲,不僅會釀成貧者命賤的人道危機,而且會造成 社會 動亂。
孰是孰非?爭論不休。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我國沒有《反暴利法》。
也正因為我國沒有出台《反暴利法》,刑法典中沒有暴利罪的解答,到處可見暴利欺詐行為。有些企業亂漲價,一盒月餅成本價僅值十幾元,擺上櫃台後身價增幾十倍,生活中的其他暴利現象也是屢見不鮮。
一個企業、一個行業要 健康 發展,必須把利潤放在合理的位置。追求過高利潤是急功近利,不會持久。
目前我國雖然有《價格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壟斷法》等一系列法律,卻依然缺少一部比較具有權威性和針對性很強的《反暴利法》。
為了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公平競爭,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市場價格穩定,應盡快制定《反暴利法》,規范暴利行為的認定標准、處罰方法,並通過立法把取得的利潤確定在一個合理的幅度以內。
通過稅收手段來遏制價格壟斷及價格畸高經營行為,對經營者獲取 社會 平均利潤以上的部分徵收80%的反暴利稅。並禁止企業通過實施壟斷經營、散布虛假信息、哄抬物價、掩蓋財務賬目等手段獲取暴利,企業有此行為,除徵收超過 社會 平均利潤部分80%的反暴利稅外,還應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對經營者進行行政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如果出台了《反暴利法》,消費者和有關部門就能運用法律武器來抑制暴利行為,維護市場均衡和防止價格欺詐。同時,政府對市場價格虛高的調控也不必過度依賴行政干預,而可以轉化為法律框架內的執法行為。
做生意多少利潤才算正常,超過多少利潤算暴利?
對這個問題我是深知熟解,本人在商店長期擔任店長兼會計,一干就是五年。在八十年代前我國還是計劃經濟,那個時候的商品經濟利潤是薄利多銷,再暢銷的貨物其物價始終如一的不變。大商品貨物加百分之八的利潤收益,中型的商品貨物加百分之十的利潤收益,小商品加百分之十五的利潤收益。比如說商店進了一輛自行車,該車進價是150元,到商店零售價加百分之十的利潤,這輛自行車的零售價就是165元。
後來我國在改革開放政策的號召下,隨著城鄉的經濟不斷搞活,我國的市場也都變成了市場經濟。那就是只要顧客願意買,價格是活的,能高能低,隨行就市。從此我國的貨幣交換經濟一律面向 社會 大眾。
特別是房地產行業常出現爆利增長,有時一夜猛增到每平方米幾千元。比如北京市的房價前兩年每平米還是3萬元,現在猛漲到每平米十萬多元。就連邯鄲市的房價也漲的不慢,前兩年房價還是每平米7千元,現在也漲到了10000多元。
綜合上述,現代化的 社會 實行的是市場經濟,國家沒有出台商品價格的限制。導致了我國的房地產始終是爆利行業。
關於利潤,馬克思有精闢的論斷。
馬克思說:資本家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大膽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他就保證到處被使用;
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
時隔多年,這些論斷仍不失其正確性。經濟活躍之下,企業正常的的利潤在20%左右。
超過50%,必然有假貨泛濫。
超過100%,必然是鑽了法律空子。
再以上,就不用提了。
至於一件衣服,比方說xxT恤出廠價40,工廠有20%也就是8塊/件純利,已經不得了啦。
至於到消費者手中是120元/件,這裡面有物流成本,房租成本,銷售人員工資,庫存成本,亂七八糟費用。一年算下來,零售商有20%純利,也是燒高香了。
不要相信哪個生意有多高的利潤。這個得綜合看。
做生意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利潤率,但整體上看,如果超過50%或者超過100%的利潤率,就應該說是暴利行業了?現將行業利潤率一般分析如下:
1、在第一產業:
農林牧漁的利潤率在30%~40%左右,農業是國家的支柱產業,在這個行業,國家還有許多價格保護機制的。
2在第二產業:
一般製造業的行業利潤率在16%以上35%左右,就算是一個比較穩定,運行良好的行業了。
3、第三產業服務業:
相對利潤率是比較高的,因為服務業是輕資產,一般利潤率在40%~60%,甚至有的行業會更高。
上述行業都是正常的,一般正常情況下經濟利潤率!至於一些壟斷行業,暴利行業,那就是特殊情況,就得就事論事,自然要特殊分析!
單一從行業整體平均來講,一般利潤率達到16%以上,就算是一個穩健的,發展運行的良好的生意了!
如果你能把這個行業的利潤率提高到50%,甚至100% -200%,那絕對是一個暴利行業!
行業別不同,利潤率也不同。
假如純利潤是稅前10%的話,准備賠錢了,那些老闆都無薪給員工打工。
假如是稅後利潤10%的話,你比格力電器等許許多多的大企業賺更多。進入微利時代,大企業稅後有3-5% 就非常嚇人的好營業。
對暴利行業,是稅後利潤至少要有50%以上,不然不會產生暴利。 在暴利行業的潛規則里, 不到的費用、交際、龜費是非常嚇人……[捂臉][捂臉][捂臉]沒有三兩三,千萬別上樑山!
【靈獸山】觀點: 這個問題是不會有標准答案的,利潤是否暴利並不由毛利率高低來衡量。 利潤高低受到成本、競爭、能力、品牌和資金的影響,在生意運作中還有價格和銷量之間的邏輯關系,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即使是一個行業,毛利率也有很大的差別,從而影響到最終利潤。
一、產品力和品牌價值決定利潤高低每個行業的利潤不相同,餐飲業毛利較高靠翻台率賺錢,普通便利店毛利率在20%左右,依賴高周轉率積累利潤,但兩個業態費用都不低影響最終利潤。不過7-ELEVEn毛利率能達到35%以上,已經是便利店行業最高的,但也算不上暴利行業,這是 運營和產品力推動的。
蘋果電腦就是比其他電腦賣得貴,前面提到的奢侈品很多是國內代工廠生產的,可能成本只有500元,但售價可以達到2萬元。蘋果電腦和奢侈品都是因為其品牌價值高提升了其利潤,但這些都是它們在早期打造品牌時付出了更多成本,而在 後來產生的品牌溢價能力。
產品力好市場競爭力就很強,也就有了高利潤的基礎,但形成暴利也是很難的, 除非具有不可替代的稀缺性 。品牌價值能帶來更多的溢價,不過品牌維護和營銷的成本也是很高的,即使 幾倍的毛利率也難說其利潤是暴利。
二、具有網路效應的生意可產生暴利現在市場大部分的產品和生意,毛利率都維持在行業內的標准,利潤多少就要看自身本事了。從利潤的獲取上有一種邏輯兩種方式,是賣得貴還是賣的多,賣得貴代表毛利率高,賣的多毛利率一定會低。事實上這也是經營戰略 ,差異化戰略和成本領先戰略。
差異化的產品和生意因為賽道中競爭者少,具有先發優勢獲得高利潤幾率很高。 在這個基礎上如果具有了贏家通吃的壟斷能力,產品形成暴利幾乎已成定局。尤其在互聯網行業或者高 科技 創新行業,很多巨頭有市場支配能力自己有定價權。
比如醫葯巨頭經過多年投入研發出新葯上市,雖然前期投入成本很大,但在專利保護等護城河保護下,可以持續很多年的高利潤甚至暴利。而在這個過程中很難有競爭對手對其構成威脅,因為它們 有了網路效應,具有壟斷性贏家通吃的能力 。
三、更多關注用戶需求,設計好的產品和模式了解行業毛利率,提高產品和服務利潤是正常的商業行為。在創業還是生意中,最重要的是 圍繞消費者需求研發產品,構建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才是獲得超額利潤的基礎。
確定一個細分領域,找到目標客群找準定位,並圍繞需求研發打造產品,產品力和品牌價值永遠都是獲得高額利潤的基礎。從 用戶角度考慮解決方案,是構建商業模式的出發點,好的模式設計能將產品力和品牌價值放大 。盈利模式要依賴商業模式保護,將收入、成本和壁壘三個要素做好。
利潤能否最大化,也要得益於運營能力的強大。收入能力、成本管控、護城河能力都會影響盈利能力,最終還是會干擾的利潤指標。 缺乏用戶思維產品再好利潤也很難獲取和提高。
四、結語各行業毛利率都不一樣,但行業內的毛利率都很接近,但企業最終利潤是不一樣的。因為運營管理、成本收入等能力不同,要想獲得更高利潤是一個系統工作,需要各角度全方位提升。
做生意多少利潤才算正常,超過多少利潤算暴利?
對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標准。有的超過30%就能算暴利,有的超過100%也未必是暴利。就像房地產,如果繼續有30%以上的利潤,絕對是暴利。
那麼,為什麼會相差如此之大呢?是要看什麼類型的企業,什麼產品。如果是高 科技 產品,且企業在為研發這款產品過程中,投入十分巨大,如新葯研發,有的投入超過幾十億。這樣的產品上市以後,當然需要利潤很高了,利潤低,什麼時候回本,誰還有興趣去搞研發。所以,超過100%、200%的利潤,也難以稱作暴利。再如蘋果手機,新款上市時,價格那麼高,消費者不僅不說人家是暴利,反而排隊購買。為什麼?不就是新款手機的功能多、款式漂亮、用起來有檔次嘛。
相反,一些沒有技術含量、沒有檔次、沒有品味的東西,哪怕利潤很低,也可能被當作是暴利,會受到消費者拋棄。做生意也是如此,如果銷售的是檔次很高、品質很好、消費者很歡迎的商品,利潤高點無所謂,縱然是暴利,消費者也沒有多少議論。相反,銷售的產品沒有檔次,利潤再低,消費者也會有議論。所以,在選擇議論點時,一定要看產品本身。
❸ 想算一件商品能賺多少錢是哪個公式
兩個公式都可以。
1、(商品售價-商品進價)/商品進價*100%
是成本利潤率,即用商品進價*1式就可以算出賺了多少錢。
2、(商品售價-商品進價)/商品售價*100%
是銷售利潤率,即用銷售價*2式可以算出賺了多少錢。
希望能幫助到您!
❹ 電子產品的利潤空間有多大
mp3的利潤幾十到一兩百的都有.主要看哪種類型的機子.一般就算是認識的人介紹的他也會賺的,只是少賺一點而已,如幾十塊
mp4的利潤問題,在這里給大家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就拿愛可視前段時間上市的兩塊硬碟式mp4來說明一下高端產品,av500的30g機型和av700的40g機型,媒體報價分別均為5999元,實際零售價在5800元左右,而這個零售價也就是西安代理商創想數碼給其它公司的公司價,筆者了解到創想數碼公司這兩款mp4的成本價分別為5300元和5500元,也就是說一款高端mp4的利潤為300元到500元,不過筆者了解到北京的代理商,愛可視av500的成本為4900元,報價為5400元,利潤相比之下是一樣的,而價格方面北京則佔有很大的優勢。算算高端mp4經銷商的利潤,與一款筆記本差不多了,這也是由於相對快閃記憶體式低端產品來說成本較高而引起的。
低端快閃記憶體mp4的利潤空間就沒有高端硬碟式mp4那麼大了,由於成本低,價格低,利潤空間就很低,一款900元左右的mp4,經銷商的利潤在100元左右,幾乎與mp3差不多,這樣小的利潤使經銷商沒有多大動力去推它,好在廠商對這種類型的mp4重視程度都比較高,宣傳力度普遍還是比較大的。
❺ 各種商品的大概利潤是多少 (請盡可能的多的列舉)
單位. 批發 零售
555ML怡寶水 瓶 1.00 1.10 1.50 飲料 0.00
罐椰樹椰子汁 罐 1.00 2.15 2.30 飲料 0.00
罐裝王老吉 罐 1.00 2.875 3.20 飲料 0.00
200g星群夏桑菊沖劑 包 1.00 9.50 10.50 副食 0.00
200g佛龍板藍根沖劑 包 1.00 2.80 4.50 副食 0.00
140g百草堂板藍根沖劑 盒 1.00 3.00 5.00 副食 0.00
397g鷹嘜煉奶 罐 1.00 6.10 6.40 副食 0.00
罐裝康師傅冰紅茶 罐 1.00 1.70 1.90 飲料 0.00
統一綠茶-低糖 罐 1.00 1.55 1.80 飲料 0.00
燕塘原味酸奶飲品 盒 1.00 1.90 2.20 飲料 0.00
燕塘甜牛奶 盒 1.00 2.10 2.40 飲料 0.00
燕塘純牛奶 盒 1.00 2.10 2.40 飲料 0.00
燕塘草莓酸奶飲品 盒 1.00 1.90 2.20 飲料 0.00
益力多活性乳酸菌乳飲品 排 1.00 7.60 8.80 飲料 0.00
娃哈哈鐵鋅鈣奶 排 1.00 3.85 4.30 飲料 0.00
娃哈哈果奶(草莓) 排 1.00 3.30 3.80 飲料 0.00
娃哈哈樂酸乳(椰果) 支 1.00 4.80 5.30 飲料 0.00
美樂多酸奶 排 1.00 4.40 4.70 飲料 0.00
津威葡鋅酸奶A4× 排 1.00 2.50 2.80 飲料 0.00
可口可樂(罐裝) 罐 1.00 1.69 1.90 飲料 0.00
百事可樂(罐裝) 罐 1.00 1.69 1.80 飲料 0.00
罐百事七喜飲料 罐 1.00 1.75 1.80 飲料 0.00
雪碧汽水(罐裝) 罐 1.00 1.71 1.90 飲料 0.00
碧泉檸檬茶飲料 罐 1.00 2.30 2.60 飲料 0.00
500ML益力礦泉水 瓶 1.00 1.10 1.50 飲料 0.00
330ML益力礦泉水(普) 瓶 1.00 0.90 1.00 飲料 0.00
罐裝紅牛 罐 1.00 4.71 5.20 飲料 0.00
罐新奇士橙汁 罐 1.00 2.35 2.80 飲料 0.00
罐裝健力寶(橙) 罐 1.00 1.68 1.90 飲料 0.00
330ml楊協成荸薺飲料(罐裝) 罐 1.00 2.10 2.40 飲料 0.00
紫錦甘草梅 盒 1.00 7.50 8.50
紫錦鮮芒果 盒 1.00 6.50 7.80
紫錦脆子姜 包 1.00 4.30 5.50
紫錦開胃山楂 盒 1.00 5.80 6.50
徐福記酥心糖 罐 1.00 30.40 35.00
徐福記巧伯禮桶 罐 1.00 22.00 25.50
徐福記DODO棒棒糖 罐 1.00 23.00 28.00
徐福記督督瑞士糖 罐 1.00 34.00 39.50
徐福記DODO牛奶糖 罐 1.00 35.00 39.50
240g南方芝麻糊 包 1.00 3.55 5.00
480g南方芝麻糊 包 1.00 8.00 10.50
金海勝正中棒糖 包 1.00 13.00 18.00
雅士達鈣奶果味片 包 1.00 2.10 3.00
雅士達鈣奶果味片50G 包 1.00 1.40 1.90
540g金味7+1麥片(強化鈣鐵)× 包 1.00 17.50 19.50
金味豆奶燕麥(低糖) 包 1.00 13.50 16.00
四洲梳打餅(香蔥) 包 1.00 1.75 2.50
丹麥藍罐曲奇-中 盒 1.00 63.00 75.00
丹麥藍罐曲奇-大 盒 1.00 78.00 88.00
四洲甘大滋餅干條 盒 1.00 2.60 3.30
金必氏動物餅(紅豆味) 盒 1.00 2.20 2.80
金必氏動物餅-奶油味 盒 1.00 2.20 2.80
四洲金必氏椰子味 盒 1.00 2.20 2.80
金必氏動物餅-紫菜味 盒 1.00 2.20 2.80
嘉頓忌廉威化餅-花生 包 1.00 1.30 1.80
嘉頓忌廉威化餅-檸檬 包 1.00 1.30 1.80
嘉頓忌廉威化餅-士多啤利 包 1.00 1.30 1.80
四洲蛋糕(牛奶) 包 1.00 3.60 4.50
四洲蛋糕(香蕉) 包 1.00 3.60 4.50
四洲蛋糕(檸檬) 包 1.00 2.80 3.50
如果你出2000分,我可提供2萬種給你,200分是這么多了.
❻ 做批發一般利潤是百分之多少,零售利潤是多少
做批發現在就百分之幾,零售利潤在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批發(wholesaling) 是指將商品或服務售於那些為了將商品再出售或為企業使用的目的而購買的顧客時所發生的一切活動。
從這個角度講,一家麵包零售店向當地一家旅館出售糕點,該麵包店就是在經營批發業務。但是,將使用批發商這個術語來描述那些主要從事批發活動的公司。它不包括製造商和農場主,因為它們主要從事生產,同時,它也不包括零售商。
拓展資料:
批發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產生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使商品購銷量增大,流通范圍擴展,生產者相互之間、生產者與零售商之間直接進行商品交換,常有困難或不方便,於是產生了專門向生產者直接購進商品,然後再轉賣給其他生產者或零售商的批發商業,商業部門內部有了批發和零售之間的分工。批發業務一般由批發企業來經營,每次批售的商品數量較大,並按批發價格出售。商品的批發價格低於零售價格,即存在著批零差價,其差額由零售企業所耗費的流通費用、稅金和利潤構成。商業批發是生產與零售之間的中間環節。通過商業批發活動,使社會產品從生產領域進入流通領域,起到組織和調動地區之間商品流通的作用。還可通過商品儲存發揮"蓄水池"作用,平衡商品供求。
從國外批發業的發展經驗來看,批發與零售貿易的比率整體呈下降趨勢,然而批發商品交易額依然呈上升趨勢而且其在商品流通環節依然佔有重要的地位。
隨著商品流通改革進入縱深階段,批發萎縮對流通效率的嚴重製約已經從實踐層面對"批發無用論"做出了否定的論斷,效率與成本將最終取代環節數量成為衡量商品流通渠道環節合理與否的核心指標。我國批發業面臨著與生產環節、零售環節形成以效率為目標的協同機制,重振批發業的重大任務和使命。
批發企業需要解放思想,積極轉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及物流設施更好地為生產商和零售商服務,從而提高整體流通效率。同時,政府有關部門也需要糾正對批零結構調整的傳統政策取向,積極引導批發業的改革創新發展。
直接將商品或服務銷售給個人消費者或最終消費者的商業活動,是商品或服務從流通領域進入消費領域的最後環節。
特點
特點是直接為消費者服務,每筆交易數量小、交易次數頻繁,經營的消費品品種繁多,富有特色。
折疊編輯本段功能
零售業的功能是備貨、分類和組合商品,提供與商品銷售直接相關的各種服務,信息傳遞、娛樂休閑等。
簡介
商品零售業務主要是由各種類型的零售商和零售企業來經營。
最原始的零售經營形式有兩種:①以固定供應地點,擺攤設店的方式經營的坐商。②以串街走巷,流動售貨的方式經營的商販。
20世紀是零售業經營方式革新發展的變革時期。30年代前後,出現了大型的、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優質服務的百貨商店、超級市場;50年代為適應消費者對購物的多層次需求,出現了集百貨店、超級市場、餐飲、娛樂為一體的購物中心;60年代為降低成本獲取規模效益,提升競爭能力,連鎖商店應運而生;70年代為克服經濟"滯脹",突出價格優勢的倉儲商店迎合了消費者心態;進入80年代後,新技術革命特別是網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出現了以電子購物為特徵的郵購、電話購物、電視購物、網上購物等新型經營方式。零售業競爭加劇,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少數大型零售商控制大量份額,小型零售商基本走向專業化。
❼ 一般的數碼產品利潤在多少左右啊
正常情況下。如果是正品行貨的話。利潤就在30%左右,但是如果是走私水貨或仿品,那麼利潤就不可估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