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般納稅人購進農產品抵扣稅率是多少
一般納稅人購進農產品抵扣稅率是11%。
一般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可以按照11%扣除率計算抵扣進項稅額。但是,如果一般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加工後的產品適用稅率是17%的,按照13%計算抵扣進項稅額。
一般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如何抵扣進項稅額:
1、從一般納稅人處取得專用發票;
2、從小規模納稅人處取得專用發票;
3、取得開具農產品銷售發票或收購發票;
4、購進用於生產、加工17%稅率貨物的農產品進項稅抵扣;
5、從流通領域批發、零售取得農產品銷售普通發票。
綜上所述,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
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的區別:
1、小規模納稅人年度應該徵收的增值稅銷售額小於或等於500萬,而一般納稅人年度應該徵收的增值稅銷售額大於500萬;
2、小規模納稅人會計核算不健全,對於增值稅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小規模納稅人不能做到正確的核算,而一般納稅人能進行健全的會計核算;
3、小規模納稅人不能按相關規定報送有關喊陪稅務資料,而一般納稅人能按相關規定報送有關稅務資料;
4、小規模納稅人可以向一般納稅人進行轉換,但是一般納稅人是無法轉換為小規模納稅人的;
5、小規模納稅人使用的法定徵收率為3%,特殊徵收率為5%,而一般納稅人使用的稅率為0、6%、9%以及13%這幾個檔位;
6、兩者的計算方法計算公式也不相同。
綜上所述,已抵扣進項稅額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發生條例第十條規定的情形的,應當將該項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從當期的進項稅額中扣減;無法確定該項進項稅額的,按當期實際成本計算應扣減的進項稅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鄭消蠢稅暫行條例》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橋陸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簡稱勞務),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增值稅。
B. 免稅農產品抵扣稅率
11%、17%。增值稅對購進農產品的扣除稅率為11%,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大御品,可以按照11%扣除率計算抵扣進項稅額;但是如果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加工後的產品適用稅率是17%的,按照13%計算抵扣進項稅額。免稅農產品是農業術語,指種植業、養殖業純畝、林業、牧業、水產業的初級農產品做仿森。
C. 出售雞蛋的稅率是多少
小規模納稅人經營農產品雞蛋按4%的徵收率徵收增值稅。13%是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稅率(計算增值稅時是銷項減去進項,最後實際的稅負不會是13%)。
以上是指購進雞蛋後銷售,如果是自己飼養的雞產的蛋,銷售時是免徵增值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六條第一款)。
(3)雞蛋免稅農產品抵扣多少稅率擴展閱讀:
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方法
(一)試點納稅人以購進農產品為原料生產貨物的,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可按照以下方法核定:
1、投入產出法:參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包括行業公認標准和行業平均耗用值)確定銷售單位數量貨物耗用外購農產品的數量(以下稱農產品單耗數量)。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依據農產品單耗數量、當期銷售貨物數量、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含稅,下同)和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扣除率(以下簡稱「扣除率」)計算。公式為: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扣除率/(1+扣除率)
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當期銷售貨物數量(不含采購除農產品以外的半成品生產的貨物數量)×農產品單耗數量
對以單一農產品原料生產多種貨物或者多種農產品原料生產多種貨物的,在核算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和平均購買單價時,應依據合理的方法歸集和分配。
平均購買單價是指購買農產品期末平均買價,不包括買價之外單獨支付的運費和入庫前的整理費用。期末平均買價計算公式:
期末平均買價=(期初庫存農產品數量×期初平均買價+當期購進農產品數量×當期買價)/(期初庫存農產品數量+當期購進農產品數量)
2、成本法:依據試點納稅人年度會計核算資料,計算確定耗用農產品的外購金額占生產成本的比例(以下稱農產品耗用率)。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依據當期主營業務成本、農產品耗用率以及扣除率計算。公式為: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主營業務成本×農產品耗用率×扣除率/(1+扣除率)
農產品耗用率=上年投入生產的農產品外購金額/上年生產成本
農產品外購金額(含稅)不包括不構成貨物實體的農產品(包括包裝物、輔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和在購進農產品之外單獨支付的運費、入庫前的整理費用。
對以單一農產品原料生產多種貨物或者多種農產品原料生產多種貨物的,在核算當期主營業務成本以及核定農產品耗用率時,試點納稅人應依據合理的方法進行歸集和分配。
農產品耗用率由試點納稅人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核定。
年度終了,主管稅務機關應根據試點納稅人本年實際對當年已抵扣的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進行納稅調整,重新核定當年的農產品耗用率,並作為下一年度的農產品耗用率。
3、參照法:新辦的試點納稅人或者試點納稅人新增產品的,試點納稅人可參照所屬行業或者生產結構相近的其他試點納稅人確定農產品單耗數量或者農產品耗用率。
次年,試點納稅人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核定當期的農產品單耗數量或者農產品耗用率,並據此計算確定當年允許抵扣的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同時對上一年增值稅進項稅額進行調整。核定的進項稅額超過實際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其差額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核定的進項稅額低於實際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其差額部分應按現行增值稅的有關規定將進項稅額做轉出處理。
(二)試點納稅人購進農產品直接銷售的,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按照以下方法核定扣除: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銷售農產品數量/(1-損耗率)×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13%/(1+13%)
損耗率=損耗數量/購進數量
(三)試點納稅人購進農產品用於生產經營且不構成貨物實體的(包括包裝物、輔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增值稅進項稅額按照以下方法核定扣除: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耗用農產品數量×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13%/(1+13%)
農產品單耗數量、農產品耗用率和損耗率統稱為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扣除標准(以下稱扣除標准)。
試點納稅人銷售貨物,應合並計算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
試點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取得的農產品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按照註明的金額及增值稅額一並計入成本科目;自行開具的農產品收購發票和取得的農產品銷售發票,按照註明的買價直接計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