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注塑出來產品要多久才能定型。
注塑出來產品要多久才能定型?
正常情況下西諾模具一般都是等產品靜止24小時以後尺寸才是穩定的
24小時以後才對尺寸進行檢測
⑵ 注塑機生產產品的周期如何計算
產品結構如果不是比較特別的話,注射時間大概6秒,保壓時間10秒,冷卻時間25秒,開模加上頂出也就是3秒,機械手取件的話3秒,如果人工取件6秒。
非色差原因需調整立式注塑機工藝參數時,盡可能不改變注塑溫度、背壓、注塑周期及色母加入量。
調整同時還需觀察工藝參數改變對色澤的影響,如發現色差應及時調整。盡可能避免使用高注射速度、高背壓等引起強剪切作用的注塑工藝,防止因局部過熱或熱分解等因素造成的色差。嚴格控制料筒各加熱段溫度,特別是噴嘴和緊靠噴嘴的加熱部分。
(2)注塑70g產品要多久擴展閱讀:
生產中常常會遇到因立式注塑機某個加熱圈損壞失效,或是加熱控制部分失控造成料筒溫度劇烈變化從而產生色差。
這類原因產生的色差很容易判定,一般加熱圈損壞失效產生色差的同時會伴隨著塑化不均現象。而加熱控制部分失控長燒常伴隨著產品氣斑、嚴重變色甚至焦化現象。因此生產中需經常檢查加熱部分,發現加熱部分損壞或失控時及時更換維修,以減少這類色差產生幾率。
要選擇與注塑產品容量相當的立式注塑機,如果立式注塑機存在物料死角等問題,最好更換設備。對於立式注塑機模具澆注系統、排氣槽等造成色差的,可通過相應部分模具的維修模來解決。必須首先解決好立式注塑機及模具問題才可以組織生產,以削減問題的復雜性。
⑶ 關於注塑成形周期估算
【注塑成形周期估算】注塑成型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成型周期主要由儲料時間、注射保壓時間、冷卻時間、開合模時間、頂出取件時間組成、製品冷卻與螺桿計量儲料是同時進行,在計算成型周期時取兩者中較大值(冷卻時間一般包括了儲料時間)。
儲料與注射保壓時間要根據聚合物性質,製品形狀及品質要求(外觀、尺寸等)而定,它與注射壓力、注射速率、螺桿轉數、背壓及溫度等許多因素有關,應保證質量前提下尋求最短時間,在估算注塑件儲料時間時,一般取注塑機最大塑化能力(g/s)的65%到
85%之間來計算。注射過程通常分為3段(慢—快—慢),在估算時:
T=W/20~50%V+t
T:注射總時間;
W:射膠總量(製品單件重量x取數+水口重量);
V:注塑機最大射出速度;
t :螺桿起動和停止所需的一個時間基數;
80T~200T取1~2S;200T~500T取2~3S;500T~1000T取3~4S;
保壓時間為從模腔充滿後開始,到保壓結束為止所經歷的時間。保壓時間的選擇一般取決於產品對外觀收縮以及尺寸和變形的要求:
冷卻時間指保壓結束到開啟模具所經歷的時間。冷卻時間的長短受製品形狀、壁厚,
模具冷卻水的設計、模具溫度、熔體的性質等因素的影響。在保證取得較好製件質量前提下,應當盡量縮短冷卻時間。當製品一定時,模具冷卻水的設計是影響冷卻時間長短的關鍵因素。冷卻時間見下表:
開合模的時間受機台大小,模具結構等因素影響,模具上的抽芯結構(行位),開合模齒條傳動機構,三板模(細水口)機構等都會影響到開合模時間,一般80T~200T取4~8S,200T~500T取6~10S,500T~1000T取8~15S。
頂出取件時間受頂出速度,頂出行程,取件方法(自動、人工、機械手)的影響,自動掉落一般只用於外觀要求不高(內部件)較小的製品,頂出時間一般取0.5~2S。機械手取產品時,在產品離開模具范圍後,模具就可以開始閉模動件,項出取件時間一般為3~8S,人工比機械手取產品一般要多出1~3S。
一般主要以類似產品為參考來估算成型周期。
⑷ 請教:塑膠產品的注塑成型周期如何估計
(Zt)成型周期 完成一次注射模塑過程所需的時間稱成型周期,也稱模塑周期。它實際包括以下幾部分: 成型周期:成型周期直接影響勞動生間率和設備利用率.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應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量縮短成型周期中各個有關時間.在整個成型周期中,以注射時間和冷卻時間最重要,它們對製品的質量均有決定性的影響.注射時間中的充模時間直接反比於充模速率,生產中充模時間一般約為3-5秒. 注射時間中的保壓時間就是對型腔內塑料的壓力時間,在整個注射時間內所佔的比例較大,一般約為20-120秒(特厚製件可高達5~10分鍾).在澆口處熔料封凍之前,保壓時間的多少,對製品尺寸准確性有影響,若在以後,則無影響.保壓時間也有最惠值,已知它依賴於料溫,模溫以及主流道和澆口的大小.如果主流道和澆口的尺寸以及工藝條件都是正常的,通常即以得出製品收縮率波動范圍最小的壓力值為准.冷卻時間主要決定於製品的厚度,塑料的熱淚盈眶性能和結晶性能,以及模具溫等.冷嘲熱諷卻時間的終點,應以保證製品脫模時不引起變動為原則,冷卻時間性一般約在30~120秒鍾之間,冷卻時間過長沒有必要,不僅降低生產效率,對復雜製件還將造成脫模困難,強行脫模時甚至會產生脫模應力.成型周期中的其它時間則與生產過程是否連續化和自動化以及兩化的程度等有關.
⑸ 注塑機生產產品的周期如何計算
注塑機生產產品周期時間:
合模時間+射膠保壓時間+冷卻時間(含熔膠時間)+開模時間+抽芯時間+頂出時間+取件時間,預估每一個動作時間,加在一起就是產品周期時間。
⑹ 開一副注塑模具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開一副注塑模具一般要一個月左右。
開注塑模具要注意:
注意以下幾點:
1、塑料模具材料的後處理不需要,因為:塑料軟,不需要硬度等什麼特殊的要求,且熱處理過程可能造成模具變形。
2、模具中的冷卻(通水通道)與產品大小、形狀、塑料性質、保壓時間等因素相關。
3、模具的形腔內粗糙度等級要達到「鏡面級」,不然產品難以脫模,產品頂出時需力過大造成產品損壞。定位銷、合模面及其它部位的粗糙度均有標准規定。
4、塑料模要有足夠的剛度,不然在合模保壓時產生變形,引起「飛邊」。
5、塑料模要選擇合理的排氣位置及其量的控制。不然引起塑料注不滿而產品「缺料」。
6、注射道要選擇合理,使料能均勻到達每一處(流徑相等),並要有足夠的貯量,保證塑料在收縮過程中補給塑料。
7、每種料的收縮系數不同,模具要有合理的收縮率。
8、選擇合理的脫模方式,選擇合理的頂桿位置與數量,保證在頂出過程中產品不損壞。
9、模具與注塑機固定方式要合理,要可靠牢固,防止合模時變位而引起事故。並要拆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