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信託產品在哪裡買比較好
購買信託的途徑有以下幾種:
1、在信託公司購買:投資者可以前往當地的信託公司的營業點或通過信託公司的官網直接購買信託產品並簽訂合同,但是在特定的信託公司購買信託產品的選擇范圍比較小,因此買前需確定好要買的產品及公司;
2、在銀行購買:現在很多銀行都和信託公司有合作,在銀行購買信託產品選擇范圍會比較大,且銀監會對銀行代理信託產品的監管都比較嚴格,在銀行購買信託產品安全性更高;
3、在理財機構購買:現在很多理財機構都會代銷信託產品,投資者可以通過第三方理財機構購買,但是在選擇理財機構前一定要確認清楚所選的理財機構是否安全可靠。
4、銀行代銷是投資者購買信託產品的常用渠道,一方面因為銀行的客戶資源較多,另一方面投資者對銀行也較為信任。通過銀行購買代銷的信託產品,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續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託募集資金的成本。
(1)信託產品從哪裡來擴展閱讀:
信託產品 是指一種為 投資者 提供了低風險、穩定收入回報的 金融產品 。 信託品種在產品設計上非常多樣,各自都會有不同的特點。 各個信託品種在風險和收益潛力方面可能會有很大的分別。
一般來說,有實力的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在收益上面會比較有吸引力。不足之處就是產品的選擇上面比較單一,只能選擇這個信託公司的產品,而且也比較難做比較。
信託公司經常跟銀行合作,而且很多的銀行產品也是直接對接的信託資產。在銀行買信託產品,而且銷售規模比較大。銀監會對這塊監管比較嚴格,在銀行看到的信託基本額度都是在300萬以上。不過這塊需要注意飛單的情況發生,要認准產品到底是銀行自己代銷的,還是客戶經理自己找來的。
『貳』 應該去哪裡買信託
購買信託產品之信託產品到哪裡買到?
目前,國內信託產品主要通過信託公司直銷、銀行代銷、第三方理財機構代銷三種模式。三種模式各有優劣,互為補充。
1、信託公司直銷:直接到信託公司購買,信任度較高,直接在信託公司簽訂合同,這對於大多數初次購買信託產品的人,是很有必要的。 缺點是產品單一,產品選擇面較窄,經常會買不到合適稱心的產品。
2、銀行代銷: 銀信合作曾經是信託公司最主要的發行渠道之一。很多銀行的理財產品也是直接對接的信託產品,但是銀行拿去了不少利潤。優點是銀行可以幫助篩選一次信託產品。但是隨著銀監會對銀行理財產品尤其是代銷產品監管越來越嚴格,目前銀行已經很少有信託產品,即使有,也幾乎沒有300萬以下額度的信託產品。而且要注意,很多銀行的理財經理賣的信託和有限合夥基金都不是銀行審批的,而且自己從外面拿的,也就是所謂的飛單。
3、第三方理財機構:第三方理財機構正逐漸成為信託代銷的主流。一般來說,第三方理財機構能夠代銷幾乎所有信託公司的產品,產品選擇面較廣,而且一般第三方理財機構會非常重視客戶的二次銷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第三方理財機構可以站在比較中立的角度幫客戶選擇合適產品。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三方公司專業度不是很強,銷售人員為了個人收入會以信託的名義推薦一些有些合夥項目,而且標榜收益更高,這是比較有風險的,識別產品是有限合夥還是信託產品,只要看產品名稱里有沒有信託字樣即可!
具體可以參考我寫的網路經驗 http://jingyan..com/article/af9f5a2dd7440c43140a4590.html
『叄』 信託業的起源
信託制度起源於英國,是在英國「尤斯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幾個世紀了。
英國「尤斯制」(Use)是信託制度的前生。尤斯制的創設,要上溯到13世紀的英國封建社會。那時候宗教徒習慣死後把自己的土地捐獻給教會,這使得教會的土地不斷增多。但根據英國當時的法律教會的土地是免徵役稅的。教會的土地激增,意味著國家役稅收入的逐漸減少。這無疑影響到了國王和封建貴族的利益。於是,13世紀初英王亨利三世頒布了一個《沒收條例》,規定凡把土地贈與教會團體的,要得到國王的許可,凡擅自出讓或贈與者,要沒收其土地。作為對這個新規定的回應,宗教徒對他們的捐獻行為進行了變通。他們在遺囑中把土地贈與第三者所有。但同時規定教會有土地的實際使用權和收益權,這就是「尤斯制」。
但是,現代信託制度卻是19世紀初傳入美國後,在傳入美國後信託得到快速的發展壯大起來的。美國是目前信託制度最為健全,信託產品最為豐富、發展總量最大的國家。
我國的信託制度最早誕生於20世紀初,但在當時中國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情況下,信託業得以生存與發展的經濟基礎極其薄弱,信託業難以有所作為。
我國信託業的真正發展開始於改革開放,是改革開放的產物。1978年,改革初期,百廢待新,許多地區和部門對建設資金產生了極大的需求,為適應全社會對融資方式和資金需求多樣化的需要,1979年10月我國第一家信託機構——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經國務院批准同意誕生了。它的誕生標志著我國現代信託制度進入了新的紀元,也極大促進了我國信託行業的發展。
『肆』 如何購買信託,去哪裡買
信託產品可以到銀行或者證券公司購買,最好是到信託公司直接購買。
拓展資料:
1.在購買之前要確定自己想要買的信託產品大概是什麼狀況,一定要了解一下這家公司的實力是怎樣的,可以作為參考,這個信託產品你到底值不值得買,還有公司員工的基本素質也可以充分體現出這家公司的真面目,這些都是需要觀察的。
2.在購買信託產品之前,要確定自己買的這個產品是什麼投資方向,根據投資的項目和利潤來源就可以確保項目的盈利程度以及是否可靠,同時也要預測到以後會面臨的風險,比如這個信託產品主要是用來投資股票的,那麼碰上了股市不好,就會帶來很高的風險,要謹慎投資。
3.在購買了信託產品之後記得關注這個產品的基本信息,了解一下運營情況,有一些人買了信託產品之後就放在那裡,不管了,過了很長時間才想起來,這中間出現了什麼問題都不知道,正常情況之下公司會按照季度披露一下自己的運營狀況,這個時候就要多加了解,一旦發現了問題盡快解決,急需止損,這樣才可以確保財產的安全。
4.信託(Trust)是指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進行管理和處分的行為。[1]
信託是一種理財方式,也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
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託人,受信於人的受託人,以及受益於人的受益人。
5.信託財產是指通過信託行為從委託人手中轉移到受託者手裡的財產。信託財產既包括有形財產,如股票、債券、物品、土地、房屋和銀行存款等:又包括無形財產,如保險單,專利權商標、信譽等,甚至包括一些自然權益(如人死前立下的遺囑為受益人創造了一種自然權益)。
6.信託目的是指委託人通過信託所要達到的目的,如委託人為了財產安全或為避免投資風險同時取得高額收益等。
7.受益權就是享受信託利益的權利。而受益權證書就是證明受益權的存在和內容的證件。如信託存款證書。
8.信託報酬是指作為受託人的信託部門在辦理信託事務後所取得的報酬。信託報酬的形式主要是手續費,也有少量存貸差異。信託報酬的多少,依據受託人付出勞動的多少和在信用中介中所起的作用大小,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雙方協商議定。
9.信託責任是指受託人對委託人/受益人負有的嚴格按委託人意願(而不是自己的)管理財產的責任。信託責任是在信託關系成立,受託人就負有信託責任,不得使自己的利益與其責任相沖突,不得以受託人的地位謀取利益,也不得因此所獲得利益除非委託人同意。
10信託責任是指受託人對轉移資產且不參與管理的人所承擔的責任。具體表現在監護人對立遺囑人,公司管理人對公司股東,管理人股東對非管理人股東,資產管理公司或信託公司對投資者都負有信託責任。信託責任是將受託人和受託資產載體,與轉移資產人及/或其指定的受益人聯系在一起的紐帶。
『伍』 在哪裡購買信託產品
1、信託公司:一般信託公司是自己開發的項目,項目有好有壞,選擇性差。2、銀行、券商:這類一般是代售信託產品,買信託較方便,但缺乏客戶跟進服務,專業度欠缺。而且銀行一般都會扣取其中的一部分收益。3、第三方理財機構:像比較大的第三方理財機構,在業界有一定影響的話。利得財富就屬於國內最大的幾家第三方理財機構之一,有嚴格的風控措施及完善的服務。
『陸』 怎樣購買信託產品,從哪裡購買
購買信託產品可以從信託公司直銷或銀行代銷處購買。
信託公司會建立財富中心或區域理財中心,並且在全國較為發達的城市設立財富分部。投資者可以去距離自己較近的信託公司網點進行簽約和購買。但缺點是,如果去一家信託公司,那麼只能買這家信託公司的產品,有時很難買到符合自己心理預期的產品。
除了信託公司的財富中心以外,銀行和券商也會代銷信託產品。銀行代銷有其網點多、服務優、客戶數量多等優勢。但是很多大型股份制銀行對信託篩選會有一定的標准和門檻,這也在客觀上拉長了客戶的決策周期。券商也會代銷一部分信託產品,但是比重相對較小。
相關信息
1.簽署信託合同,保障權益
在投資者確定認購信託計劃後,就將進行信託合同的簽署。簽署合同時,投資者一定要注意看清信託合同的各項條款和細則,比如產品名稱、稅費承擔、打款賬號、風險揭示等內容。
2.面簽雙錄,降低風險
所謂的面簽雙錄,就是對投資者購買信託產品簽署合同的過程進行錄音錄像,以此來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避免誤導銷售和違規銷售信託產品的情況發生。在面簽雙錄時,信託公司應當向投資者充分揭示項目信息及相關風險,而投資者則應當親自簽署信託合同等相關文件。
3.轉賬匯款,注意信息正確
投資者應當將認購資金轉入信託合同約定的募集賬戶內,且注意收款人賬戶名稱必須為信託公司的全稱,投資者還需要注意區分募集賬戶和信託專戶,以免匯錯賬戶。在轉賬完成後,投資者還應當注意留存匯款憑證。
4.信託產品,確認成立
資金募集完成後,信託產品便正式成立。對於未認購成功的客戶,信託公司將為其辦理退款手續。而因故未能成立的信託計劃,信託公司也會在10個工作日內將認購資金退還客戶。
5.收取確認書
信託產品成立後,投資者可以在信託公司的官網查詢到相關的公告信息,而信託公司一般也會在產品成立30個工作日後將《信託份額確認書》寄給投資者。至此,信託購買就完全部流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