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農產品較好的品牌有哪些
綠運農場,是一個有社會擔當、有情懷、有溫度的科技化農產品品牌,由一群富有使命感和責任擔當的,在農業、無線技術、垂直電商領域的佼佼者返鄉開創。秉承良心、專業的品控,綠運建立了完善的品質保證體系,以規范化、規模化、品牌化、標准化運營的農業服務平台為核心,為廣大百姓提供更高品質性價比高的健康食材,致力於全面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此外,為了更快的推動農業現代化,綠運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求真務實的引導一大批愛農業、活力強、有文化的青年人返鄉創業,共同投身到鄉村振興建設,用實際行動詮釋社會責任感和品牌使命感。
自2015年成立以來,綠運先後在四川、貴州、陝西、湖南、福建等國家精準扶貧地區開啟了數千畝徐香彌猴桃、紅瓤蜜柚、羅漢果、文旦柚等有機果品的培植,以及原生態老樹茶、蕨粉、黃菌、藍竹筍、野生彌猴桃、黑木耳等數十種純天然珍貴食材的尋找與採摘、科學培植、匠心製作,所有食材皆可追根溯源,吸引了逾千人的青年返鄉,投身到鄉村振興建設中。
綠運摒棄了傳統電商平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營銷哲學,將更多的精力傾注於產品的品控與用戶的消費體驗,
通過運用短視頻、直播等新形式,最大化的提升農產品的流通效率,建立可靠的農業誠信體系,以為廣大百姓提供最為極致的品質生活體驗為目標,吸納了眾多擁護者。
目前,已為10餘家知名企業開辟了專屬內供直銷渠道,已累計為2萬余名會員提供了優選生活服務,年銷售額逾數千萬,並保持著100%的年均增長率。
中國已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站在時代的浪潮之巔,綠運人秉承「以終為始·不忘初心」核心價值觀,期待與您一道,凝心聚力,共話未來。
『貳』 國內有哪些大品牌的農產品
農產品分為初級農產品,初加工農產品,深加工農產品,不同農產品的品牌和品牌主體有很大差異。
初級農產品一般是地方政府或是協會打造的區域性農產品,例如煙台蘋果,平谷大桃,壽光蔬菜、陽澄湖大閘蟹、遷西板栗等。基本都是地方+產品的模式在推出,打造過程較為緩慢,投資大,需要政府或是協會持續輸出品牌理念才能打造出來,基本是找專業的品牌公司進行打造。但是這類產品品質把控一直都是問題,好不容易打造出來的區域品牌,但是區域內的供貨和冒名產品一直杜絕不了。
初加工農產品,這類產品一般是企業多一些,需要工廠進行產品的初加工,有簡單的分選,或是產品的處理等等,針對的是B端采購商或是采購食材的消費者,品牌有新希望六合系列、金鑼冷鮮肉系列等等,多為深加工品牌中的分支。
深加工,這類產品主要是面向消費者居多,都是已經加工好可以吃的,這類產品的品牌還是比較多的,就不一一列舉了。
國內農產品品牌在國內做的還行,主要是因為國內市場大,但是國際品牌就很少,主要在於我國農產品的產品質量不穩定,品牌化發展不深入,還需要多多藉助一些像社員網這類做農業品牌機構,從公司到產品戰略再到品牌一步一步做好。
『叄』 通化經濟開發區的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
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是被國家農業部和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範單位」和「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示範區」榮譽稱號的特色產業園,園區規劃面積400公頃,是開發區加快推進地區建設、實施長白山特色山珍及其他農副產品優勢資源轉換、科教興農和全方位開放戰略的核心基地,園區規劃出「農副產品加工區、中葯材加工區和配套服務區」三個區域,通過市場帶動工廠,發展特色農副產品交易展示、保健品、化妝品及長白山特產深加工等項目,加快形成產業集聚、產品集約,加速產業鏈的豐富和延長。 (1)園區綜合管理功能中心
包括園區的財務結算中心和公共保障物業服務功能。規劃在園區人員入口南側,與農產品交易區從建築結構上規劃為一體,建築面積7680m2。
(2)特色農產品加工區
特色農產品加工區集中在灣灣川內,為保健品加工區、山珍特產加工區、糧油食品加工區、中葯原料加工區四大片區。共佔地215.84公頃,占總建設規劃面積的55.09%。
(3)園區批發交易功能區
規劃在渾江東岸,201國道邊,園區人員主入口兩側,分為長白山特產交易區和農產品交易區兩個功能部分。佔地15.72公頃,占總建設規劃面積的4.01%。
(4)物流區
在渾江北岸,與通化縣交界設置園區車輛出入道路。物流區規劃冷凍冷藏區、物流庫房區、農產品包裝區三個功能區。佔地27.99公頃,占總建設規劃面積的7.14%。
(5)科技孵化區
規劃在灣灣川內,規劃標志廣場、科研中心、科技展示廳、加工車間四大功能。佔地10.8公頃,占總建設規劃面積的2.76%。
(6)居住區
在農產品交易區南側,規劃員工公寓和專家公寓。佔地8.89公頃,占總建設規劃面積的2.27%。
(7)沿江文化公園和綠化
規劃在渾江東岸和北岸,沿江20米范圍內,在渾江的下游設置一座攔江橡膠壩,沿江岸規劃建設以長白山特色植物、地方風情構成的文化公園。整個規劃區域內道路綠化、隔離綠化、廠房周邊綠化,佔地52.16公頃,占總建設規劃面積的13.31%。
(8)道路工程、公共設施
園區內道路工程佔地32.01公頃,占總建設規劃面積的8.17%。公共設施共佔地22.45公頃,占總建設規劃面積的5.73%。
三、發展前景
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總計投資19.1億元(不含加工企業投資),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7.3億元,工程預備費17323萬元。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保守估計(按30家企業入住)平均每家企業投資5000萬元,總投資預計15億元。
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各功能區達產期,年正常經營收入合計約160億元,其中成本約139億元,毛利潤約20.9億元。其中,年稅金2億元(營業稅稅率按5%計算,城市建設維護稅按7%計算,教育費附加按3%。計算為簡化計算,採用綜合稅率,按銷售收入的10%計算)。因此,2015年示範區正常達產期稅後利潤約為18.9億元。隨著示範區已有發展基礎的奠定,示範區規模與效益將有進一步的提升,預計以後每年可按5%--10%左右的速度遞增,到2020年經營收入可達250億元以上。 現代服務中心區規劃面積100公頃,是開發區根據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特點和未來走向,利用地域優勢,合理配置資金,從而推進城市化建設進程得重要園區。現代服務中心區規劃建設「五市一區」,通過運用現代化集中管理、健全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進一步加強優勢互補、區域聯動以及商業、服務業的協調發展。 一、地理概況
吉林通化經濟開發區現代服務中心區,建設地點規劃在通化市江北區域。江北區域由哈尼河與渾江交匯分割為三塊項目建設用地,地勢平緩,較易開發。哈尼河左岸三面環山,一面臨河,坡度整體平緩,為打造商業、服務業集群提供了良好的建設環境;渾江西岸為通化市老站火車站,交通便利,商業繁華,是倉儲、物流項目開發建設首選地域。
二、園區框架
根據吉林通化經濟開發區現代服務中心區的版圖框架和產業輻射能力,共規劃建設「五市一區」,即生產資料交易市場、醫葯交易市場、百腦匯大市場、傢具交易市場、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和倉儲、物流區。
1、生產資料交易市場
生產資料交易市場以鋼材、水泥、煤炭、木材和生產企業用原料等為主要交易內容。市場建設在樓宇式貿易中心。
2、醫葯交易市場
醫葯交易市場以成品葯、中草葯、原輔料、醫葯內、外包裝生產材料等為主要交易內容,市場建設在樓宇式貿易中心。
3、百腦匯大市場
百腦匯大市場以品牌機、組裝機、筆記本電腦、各種商務電腦以及各種專業電腦和各種多媒體插件、電腦耗材等為主要交易內容。市場建設在樓宇式貿易中心。
4、傢具交易市場
本著促進貿易集中,增強輻射能力的總體規劃思路,傢具交易市場建設在樓宇式貿易中心的左側,佔地面2.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擬建7個標准貿易樓,均為2層獨立商鋪。建築面積1.75萬平方米,綜合賣場1座,3-5層,建築面積1.75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成為通化市及周邊地區最大的傢具交易市場。
5、農副產品交易市場
本著利用地域優勢的總體規劃思路,農副產品交易市場擬建在農業發展能力強的灣灣川地域,規劃佔地面積3.4萬平方米。
6、倉儲物流區
為了吉林通化經濟開發區工業經濟的迅速發展,提高區域經濟的承載能力,擬在通化火車站後側建立一座倉儲物流區,佔地面積3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園區將引進物流整合商、物流地產商建立貨物分撥中心和倉儲配送中心,為通化市和周邊地區內高附加值、時效性貨物提供倉儲配送、包裝加工、中轉分撥、增值保稅、信息代理等全程物流服務。
三、發展前景
計劃到2015年,現代服務中心區將完成年交易額200億元,利稅5億元。實現零售業、批發貿易業(含電子商務)、餐飲業、生活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等中心區主導行業的全面啟動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