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哪些領域世界第一
中國在製造、黃金生產、汽車產銷、電子產品、紡織等領域是世界第一。
目前,中國已建立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20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世界第一,部分產激首業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是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在原材料工業領域,2018年,中國共生產黃金513.9噸,產金量連續12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裝備工業領域,2018年1-10月,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118452台(套),同比增長8.7%。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工業野鉛做機器人市場。2018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連續十年蟬聯全球第一。2018年中國造船三大指標以載重噸計國際市場份額均超過40%,繼續保持世界領先。
在消費品工業和電子信息領域,2018年中國生產手機18億部,生產計算機3億台,生產頌衡彩電2億台。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產品生產國、出口國和消費國,2018年中國手機、計算機和彩電產量佔到全球總產量的90%、90%和70%以上,均穩居全球首位。
除此之外,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紡織大國,服裝、鞋帽等出口至全世界。中國還是世界最大的玩具生產出口國,世界市場70%以上玩具由中國製造。
B. 我國製造業增加值連續幾年位居世界第一
我國製造業增加值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
自2010年以來,我國製造業已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體量大,2012年到2020年,我國工業增加值由20.9萬億元增長到31.3萬億元,其中製造業增加值由16.98萬億元增長到26.6萬億元,佔全球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
體系完備,我國工業擁有41個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是世界上工業體系最為健全的國家。在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40%以上產品的產量世界第一。
競爭力增強,光伏、新能源汽車、家電、智能手機、消費級無人機等重點產業躋身世界前列,通信設備、工程機械、高鐵等一大批高端品牌走向世界。
我國製造業的重點領域創新取得重大突破:
重大工程捷報頻傳,「嫦娥五號」地外天體采樣返回、「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奮斗者號」萬米海溝成功探底,刷新我國深空深海探測新紀錄。「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開創了我國自主獨立全球衛星導航的新紀元。
世界首台百萬千瓦級水輪發電機組正式投產,標志著我國重大裝備製造實現新跨越。大國重器亮點紛呈,首艘國產航母列裝,C919大型客機試飛,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三峽垂直升船機投運,全球最先進的超深水鑽井平台建成運行。
世界首套8.8m超大采高智能化礦山裝備研製成功,特高壓輸變電、大型掘進裝備、煤化工大型成套裝備、金屬納米結構材料等都躋身世界前列,標志著中國製造水平不斷提升,我國製造業正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邁進。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工信部:我國製造業增加值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
C. 中國工業飛速發展,現在算是全球第一嗎
中國工業在全球處於什麼樣的地位,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質和量兩個方面去分別分析一下。
先從「量」的角度去看一下中國工業在全球的地位。
如果單純從量的角度去看,中國工業絕對屬於全球第一,我們看幾個數據就知道。
1、工業增加值。
2021年中國工業增加值達到372,575億元,按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平均匯率計算大約是57760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而排在第二名的美國,其工業增加值大約是4萬億美元左右。這說明目前我國的工業規模要比美國大出不少。
2、製造業增加值。
2021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規模達到31.4萬億元人民幣,大約是4.87萬億美元,這已經是我國連續12年位居全球第一。而2021年,製造業增加值排在第2位的是美國,其製造業增加值是2.38萬億美元,相當於我國的製造業增加值是美國的兩倍以上。
也正因為在一些核心設備上面跟國際頂尖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導致我們的晶元處於比較被動的地位,很多高端晶元仍然嚴重依賴進口,一旦被國外卡住了,對國內很多企業影響都是比較大的。當然晶元只是其中一個縮影,實際上除了晶元之外,我們在很多領域仍然處於比較落後的位置,比如數控機床、精密儀表儀器、發動機、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比如伺服器、控制器、減速器)、特殊材料、高端軸承等等。
也正因為在一些核心零部件上落後於西方國家,所以我們有不少工業產品核心零部件都嚴重依賴進口,結果導致我們生產出的工業產品利潤空間比較小,大頭利潤都被一些上游零部件供應商給賺走了。由此可以看出,雖然目前我國的工業規模非常龐大,但從質量以及競爭力上來看,我們跟歐美一些先進國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好在最近幾年我國一直在不斷加大對技術的研發力度,很多產品已經實現了技術突破,甚至有部分產品已經處於世界先進的水平,比如特高壓輸電技術、高鐵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5G技術、基因工程、激光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碼頭建設技術、核能應用技術、無人機技術等等。我相信未來隨著我國加大對技術的研發力度,再加上各大企業越來越重視研發,我國在很多領域的技術將會在未來幾年之內實現突破,到時我們跟歐美國家的一些技術差距會進一步縮小,甚至有部分技術會領先世界。
D. 【地理】目前,我國工業產品中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據國家統計局4日發布的數據,經過「十一五」時期的大發展,我國工業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目前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20種,其中,粗鋼、煤、水泥產量已連續多年野辯培穩居世界第一.
2009年,我國水泥產量已佔世界總灶游產量的60%.2010年粗鋼產量佔世界鋼產量的44.3%,煤炭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45%.
據國家統計局初步統計,去年,我國發電量達到42065億千瓦小時,是2005年的1.7倍;原煤產量32.4億噸,是2005年的1.4倍;化肥6740.6萬噸,是2005年的1.3倍;粗鋼6.27億噸,是2005年的1.8倍;水泥18.8億噸,是2005年的1.8倍;汽車1827萬輛,是2005年的3.2倍;微型計算機2.46億台,是2005年的3倍.
國家統計局表示,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去年超過日本,躍升為頌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占我國國民經濟40%份額的工業,為我國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不斷前移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
經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去年,我國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突破16萬億元,比2005年增加8.3萬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73.7%,平均每年增長11.7%,為同期世界平均增速的兩倍多.
2009年,中國製造業在全球製造業總值中所佔比例高達15.6%,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工業製造國.
在工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我國工業產品結構調整和優化也取得進展.以工業品出口為例,近幾年來,我國工業產品出口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中高端產業國際競爭力持續增強.在電工電器、高精密機床、工程機械、重型礦山等行業的出口產品中,成套設備、高附加值的產品占較大比重.
同期,我國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能源工業結構加速優化,高技術製造業規模不斷擴大,裝備製造業實力顯著提升,高耗能行業增速減緩,節能減排取得成效,淘汰落後產能,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此外,我國工業企業組織結構不斷優化,企業兼並重組步伐加快,中小企業發展迎來新的機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