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好的理財產品有哪些
1、貨幣基金、銀行活期寶等產品,收益率約3%。余額寶、餘利寶是貨幣基金產品,與它們類似的貨幣基金有非常多,可以直接到基金公司的APP上進行購買,好處就是省掉了中間的導流費用,收益率直接提高了。除了直接購買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很多銀行都提供了活期寶產品。這種產品和貨幣基金看起來是一樣的,隨存隨取,收益率約為3%-4%。
2、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3-5%。銀行理財產品已經為人們廣泛熟知,以收益率高、期限靈活得到了很多用戶的喜愛。銀行理財的期限通常在30天到1年,收益率3-5%。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很高,可以認為不會出現本金和利息的損失,是一個十分有價值的產品。
3、銀行智能存款產品,收益率4-5.5%。2018年下半年開始興起銀行智能存款產品,得到了非常多朋友的熱捧和追逐。在京東金融、支付寶、小米金融等APP都上線了銀行智能存款產品,京東金融最高3-5年定期存款利率5.45%,支付寶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4.9%,小米收益也差不多。這類創新性銀行定期存款享有銀行存款保險條例保護,安全性高。
拓展資料:
怎麼買銀行理財產品?
1、看產品的風險等級
目前銀行的理財產品按風險等級來劃分的話,大致可以分為五種:謹慎型、穩健型、平衡型、進取型、激進型。一般前兩種是沒有什麼風險的,優點是穩穩當當,即使是收益有風險的話,本金一般不會有損失。後三種的風險相對高一些,但是收益會更加明顯。
一般在購買產品前都會有一個問卷測試,看看你是屬於哪個類型的投資者。一般的規律是收入越高的人越傾向於積極地投資,收入低的人比較喜歡謹慎投資。
2、看產品的類型
投資者一定要注意不要在自己不懂的領域投資,所以要格外關注產品是什麼類型的。就拿基金來說: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型基金等等就要好好區別了。如果你去完全不懂股票,就要看清楚了,最好是不要選擇股票基金。自己擅長哪個領域就投資哪裡。
3、分散投資
之前我們也講了,除了四大行之外還有很多的銀行,各個銀行的理財產品不一樣,收益也不一樣。我們可以對比之後,選擇更好的。但是不能把寶全部押在一塊,萬以出現風險,那就是全部虧損了。
買銀行理財產品注意什麼?
1、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問題
對於任何投資來說沒有百分百的安全,只要是投資必定伴隨風險,收益越高風險也越大。而對於銀行理財產品來說相對而言風險較低,由銀行風控團隊審核的理財項目在把關上更加嚴格,不過也不一定就不會出現問題,而是出現的概率相對而言很低。國家規定超過50萬的存款不被保障,銀行也有可能倒閉。
新手投資人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看到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的理財產品往往比較擔心,生怕風險太大會出現問題。實際上投資者不必過於擔心,在銀行理財市場基本上沒有出現過產品本金虧損的情況,而且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能達到99%以上。部分結構性產品及風險等級為r3級或以上的產品收益不確定性較大,風險等級為r2的非保本類產品則可以放心購買。
2、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手續費
銀行理財產品的手續費包括申購費、銷售費、管理費、託管費等,一般來說銀行不收取申購費,不過其它費用還是要收的,每樣費用大多不超過投資金額的0.3%,總費用通常不超過0.6%。
但是一般銀行在測算理財產品收益率的時候已經把這部分算進去了,也就是說銀行測算出理財資金的收益率,扣除各種手續費,剩下那部分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預期收益率」。所以,按照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就能算出你實際獲取的收益,不必考慮手續費的問題。
㈡ 哪種理財,本金基本上不會虧本
大家都知道,理財是有風險的,可能會損失本金,所以保本理財很受投資者歡迎。那麼目前市場上有哪些保本理財?下面就來簡單聊一聊,請看下文。
保本理財有哪些?
一、傳統銀行活期/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是很多人熟悉的理財方式,它的利息比活期高,期限越長利率越高,而且支持提前支取,只不過提前支取的利率比較低。根據央行基準利率,三年期存款利率為2.75%,上浮後最高3.5%左右。
二、提前贖回有風險
保本理財產品對本金的保證是有期限的,即在一定期限內對投資者所投本金提供100%保證。投資者在保本到期日,一般可以收回本金;一旦投資人提前贖回,不在保本范圍內了,存在本金損失的可能。
三、保本型理財產品也有浮動收益型
保本型理財產品分為保本保收益型和保本浮動收益型。投資者在選擇浮動收益型保本理財產品時,要注意分辨這個收益是否扣除相關費用。一款浮動收益的保本產品,在最終收益扣除產品管理費等相關費用後,也有可能變得不保本。
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㈢ 保本型理財產品有哪些
1、定期存款,銀行的定期存款到期之後,用戶可以取出自己的本金與利息。
2、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利率較低,但是每天也會有點利息,只是說比較少而已。
3、余額寶,支付寶旗下的余額寶是保本保息的,屬於貨幣基金。
4、零錢通,資金放在零錢通里不被使用時,可以自動賺取收益。
5、銀行發布的保本型理財產品,比如招商銀行的6906、8136等,各大銀行都有這方面的保本型理財產品。
拓展資料
所謂的保本保息,其實就是平台承諾保障投資者本金和收益安全。不過這個只是一個承諾,如果平台自身都無法運作下去了,那投資人一樣會自己承擔損失。
事實上,我國金融法規有明確規定,金融產品不允許承諾保本保息,但是許多平台為了吸引投資人群,就會宣稱自己的產品保本保息。做過投資理財的人都應該有這樣一個認知:任何投資都存在風險,哪怕是公認的安全系數最高的銀行,只不過著風險有大有小而已。
拿網貸ABC來說,網貸ABC現有業務模式為擔保、抵押。該模式是指通過引進第三方擔保公司對每筆借款進行擔保,或者要求借款人提供一定的資產進行抵押,因而其發放的不再是信用貸款。若擔保公司滿足合規經營要求,抵押的資產選取得當、易於流動,該模式下投資者的風險較低。尤其是抵押模式,因有較強的風險保障能力,綜合貸款費率有下降空間。但由於引入擔保和抵押環節,借貸業務辦理的流程較長,速度可能會受到影響。
從風控角度考慮,抵押類特別是房產抵押類P2P產品一直是投資人最信賴的理財選擇。特別是在央媽再次雙降,但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仍舊堅挺保持的前提下,這意味著房產抵押類P2P產品迎來更好的發展「契機」。畢竟樓市的火爆使得房產將進一步成為投融資市場的搶手抵押品。因此,以優質房產作為抵押物的P2P房產抵押項目的投資熱度會大幅升溫。
㈣ 銀行理財哪種比較安全
現在銀行的理財產品有二種類型:一種是銀行自己推出的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是貨幣基金。這在2018年4月之前,銀行的理財產品幾乎都是按照年化收益率償本付息,基本沒有銀行出現過理財違約現象。而到了2018年4月26日資管新規頒布後,對於銀行的理財產品做了一些調整,最主要的就是打破銀行對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
而對於投資者來說,不要輕信銀行銷售人員的推薦,盡量不要購買銀行代銷的產品。要做到以下幾點防範措施,才能確保你的投資資金安全:第一,在簽署理財產品時要認真閱讀,發售理財產品一定要是該銀行各稱。對於明顯有保單、第三方理財的產品要予以拒簽。不要光顧宣傳冊上面講的高回報率。
第二,按照規定,銀行只能發行已在理財系統進行登記並獲得登記編碼的理財產品,投資者可依據該登記編碼在中國理財網查詢產品信息,核對所購買產品是否為銀行發行的正規理財產品。如果查不到,那這個理財產品肯定是有問題,可以向監管部門進行舉報。第三,在簽訂理財合同時,應做好錄音錄像備案,避免發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