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人壽保險業務與理財產品哪個好
擴展閱讀
琦玥美是哪個公司的產品 2025-02-04 22:03:17
活動搭建費屬於什麼費用 2025-02-04 22:02:44
每個人的人脈資源有多少 2025-02-04 22:00:39

人壽保險業務與理財產品哪個好

發布時間: 2023-08-05 10:55:23

㈠ 保險公司的理財和銀行理財哪個好

若投資者追求高收益,那麼選擇保險公司的理財比較好,若投資者追求本金安全,那麼選擇銀行的理財比較好。保險理財風險高於銀行理財,同時預期收益高於銀行理財,並且保險理財投資期限比較長,通常都是幾年的投資期限。
投資者在購買理財時,要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產品,不要一味地追求收益。
拓展資料: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產品。
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及QDII型。
債券型:投資於貨幣市場中,投資的產品一般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收益的機會。
信託型:投資於有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或回購的信託產品,也有投資於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受益權信託的產品。
掛鉤型:產品最終收益率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如與匯率掛鉤、與利率掛鉤、與國際黃金價格掛鉤、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與道·瓊斯指數及與港股掛鉤等。
QDII型:所謂QDII,即合格的境內投資機構代客境外理財,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財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
QDII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簡單說,即是客戶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託給合格商業銀行,由合格商業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後將美元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後分配給客戶的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一般通過商業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可以購買。傳統渠道包括: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新興渠道包括:第三方理財機構、綜合理財服務機構。
個人理財產品融資便利貸款是指以借款人本人名義在中國銀行購買的個人理財產品賬戶內資產及其收益作為還款保障、以賬戶中止支付處理為主要控制手段、以一定折算率計算出融資限額,並由經辦機構向借款人發放的一定金額的人民幣貸款。

㈡ 保險理財和銀行理財哪個更好一點

保險理財和銀行理財的區別: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理財保險,是集保險保障及投資功能於一身的新型保險產品,屬人壽保險的新險種。經營投資類保險的保險公司充分利用其規模投資優勢及投資專家為保戶爭取最大的投資利益。
目前在我國開展的理財保險險種主要有分紅保險、投資連結保險和萬能保險。通過保險進行理財,是指通過購買保險對資金進行合理安排和規劃,防範和避免因疾病或災難而帶來的財務困難,同時可以使資產獲得理想的保值和增值。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新編金融法小全書(第五版)》

㈢ 銀行理財和保險理財哪個更靠譜

對保險理財比較了解喲,給您分析一下保險理財。

理財類保險,到底值不值得買?

對於每個家庭來講,理財方式五花八門,有儲蓄、保險、股票、債券、期貨、基金、房地產等等。

而理財類保險作為家庭資產配置的一種方式,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歡迎。

理財型保險,顧名思義,是一種理財兼顧保險作用的產品。

它有以下幾個特點:

1.保障功能相對較弱,在被保險人生存期間會按照條款約定得到某種收益,比如年金,即幾年返一次,或者一年返一次,在被保險人身故後只會退還保費;

2.繳費年限通常比較短,常見三年繳,五年繳,甚至躉交。

3.主打都是理財,收益,避稅,避債等等看似與傳統的保障型保險不同的功能,通常保費較高。

一、為什麼會有理財類保險出現?

由於國人普遍缺乏保險意識,保險深度(保費收入佔GDP之比)和人均保單件數遠低於其他國家,但是投資意識很強,因此保險公司為了迎合國人這種心理,推出了理財類保險的產品。

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曾經談到「不賣理財型保險產品,保險公司不好發展,光賣理財型保險產品,這個行業安身立命的基石也被動搖了」。其核心的意思,就是保險除了保障的核心功能之外,財富管理的作用也需要發展,保險公司只強調保障型產品業務,是很難生存的。

而現實的情況是,國內的理財型保險產品(多為兩全保險和年金保險)占據了90%多的壽險市場份額。由此可見,理財型保險承擔了很大一部分保險公司盈利的任務。

二、理財類保險產品本身存在的矛盾

理財類型保險的保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保費用來提供保險保障(例如身故返還等),而另一部分用來投資。

保險的本質是被保險人把部分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使被保險人本身需要承擔的風險盡可能降低,盡可能的減少意外事件所造成的低幸福度,而對於浮動投資收益(如萬能險和投連險)的理財類保險而言,被保險人用於投資部分的保費是希望賺取更多的收益,但由於收益的不確定性,被保險人實際上是冒了更大風險,在收益表現不佳時反而會給被保險人平添煩惱,所以說理財類保險的這兩部分功能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

三、理財類保險有哪幾種?

一般來說理財型保險分為分紅保險、萬能險、投連險。

分紅險:

分紅險產品通常由「主險賬戶」與「分紅賬戶」構成。

按照目前我國的規定,分紅險的投資標的有以下:

1.大額銀行長期協議存款;

2.國債;

3.AA級以上信譽企業債券;

4.國家金融債券;

5.同行業拆借;

6.證券一級市場(10%),證券2級市場(10%)

7.直接或間接投資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等。

分紅險的投資渠道決定了它的收益相對穩定,風險最小。

分紅險產品可以附加在任何傳統保障型保險產品上,常見產品形態如分紅型年金險、教育金、養老金等。

萬能險:

與分紅險產品類似,萬能險產品通常由「主險賬戶」與「萬能賬戶」構成。

不同的是,萬能險設立的投資賬戶,除了可以做債券投資外,還可以做股票投資,但其投資股票二級市場的比例不能超過80%。

萬能險通常有保險公司劃定最低收益率,投資收益與風險由保險公司與客戶共同承擔,風險性相對較小。

萬能險產品常見產品形態有兩全類產品。

投連險:

投連險基本主險責任較小,所交保費主要功能是用於投資收益。

投連險設立的投資賬戶,除了可以做債券投資外,其投資股票二級市場的比例可以為100%。

因此,投連險通常不做收益率保障,也有可能發生虧損,投資收益與風險由保單持有人承擔,所以風險性較高。

四、產品利益演示

分紅險產品:

判斷一款分紅險產品是否值得買的關鍵指標是根據保單條款約定的現金流計算的實際收益率。

我們以某款分紅險產品為例來看:

30歲,男性,投保某兩全分紅型產品,保額10萬元,保障期間至88周歲,繳費期間5年,年保費52930元,每年領取5000元生存金,88周歲如生存,獲得祝壽金,保費返還274650元。

五、理財型保險產品適合什麼樣的人群?

精算師認為,對於理財型保險,應更多的將其視為理財產品而非保險,如果需要的是風險保障,那麼還是購買傳統保障型產品更合適。

對於投資經驗豐富的消費者,可選擇購買高風險、高收益的投連險產品,並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購買時機、額度和繳費方法。如股票處於低位,將有較大概率拉升,可擇時購入股票型產品。

對於投資能力有限,風險承受能力有限,對保本有剛需又有強烈願望將較大儲蓄資金用於投資的消費者,可選擇購買分紅型保險。

而更注重保障功能的投保人可選擇分紅型或杠桿更高更直接的消費型傳統保險。

㈣ 銀行理財和保險理財哪個更好

看個人的考慮吧,銀行理財比較多有的理財產品可能收益高但風險也高,保險相對來說資金安全方面有保證相對的收益也比較低,所以說銀行理財和保險理財哪個更好還是看個人的看法。
銀行是依法成立的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保險公司是指依保險法和公司法設立的公司法人。保險公司收取保費,將保費所得資本投資於債券、股票、貸款等資產,運用這些資產所得收入支付保單所確定的保險賠償。
所以你的問題是指銀行買的保險好還是在保險公司買保險好,或者是問在哪裡儲蓄理財安全,如果是前者的話都是一樣的,我們要知道,保險推薦的保險產品其實是保險公司承保的,也就是說你在銀行買的保險其實也是保險公司提供的產品,如果是後者儲蓄理財哪裡安全的問題,就要看你買的是什麼理財產品了,總的來說應該是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風險比較小,但同樣的收益也比不上銀行風險高的理財產品,一分風險一分收益,自己看自己想。自己決定自己買。
保險理財產品
與不溫不火的保險市場相比,收益類險種一經推出,便備受人們追捧。收益類險種一般品種較多,它不僅具備保險最基本的保障功能,而且能夠給投資者帶來不菲的收益,可謂保障與投資雙贏。因此,購買收益類險種有望成為個人的一個新的投資理財熱點。
保險是一把財務保護傘,它能讓家庭把風險交給保險公司,即使有意外,也能使家庭得以維持基本的生活質量。保險投資在家庭投資活動中也許並不是最重要的,但卻是最必需的。
老百姓投保的誘因主要有:為可能的家庭生活意外的做出防範、養兒防老,不如投資保險等原因。我國城鄉居民可供選擇的保險險種多種多樣,主要有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兩大類。
家財產保險是用來補償物質及利益經濟損失的一種保險。已開辦的涉及個人家庭財產保險有:家庭財產保險、家庭財產盜竊險、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各種農業種養業保險等。人身保險是對人身的生、老、病、死以及失業給付保險金的險種。主要有養老金保險系列、返還性系列保險、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系列等。

㈤ 保險年金險和銀行理財哪個好

各有優劣,要看購買者的需求。一是銀行理財產品不帶有保障功能,而保險理財則具有保障功能;二是資金預期年化收益情況不同;三是支取的靈活程度不同。
拓展資料:
金保險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一次或按期交納保險費,保險人以被保險人生存為條件,按年、半年、季或月給付保險金,直至被保險人死亡或保險合同期滿。
是人身保險的一種,保障被保險人在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時能獲得經濟收益。年金保險按給付保險金的限期不同,分為三種:
1.終身年金保險,亦稱「養老年金保險」,或「養老金保險」。一般投保人是單位或團體,被保險人是該單位或團體的在職人員。按保險合同規定,投保人匯總交付保險費,直到被保險人到達規定退休年齡;保險人對已退休的被保險人按期或一次給付保險金,當被保險人死亡或已一次給付全部保險金,保險終止。
2.定期年金保險,按保險合同規定,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在合同期內交納保險費,保險人以被保險人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生存為條件,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規定的期限屆滿或被保險人死亡,保險終止。
3.聯合年金保險,以兩人或兩人以上的家庭成員為保險對象,投保人或被保險人交付保險費後,保險人以被保險人共同生存為條件給付保險金,若其中一人死亡,保險終止。另一種形式是,當被保險人全部死亡,保險才終止,這稱為聯合最後生存年金保險。年金保險可由政府通過立法形式辦理,屬於社會福利保險,也可由保險公司,通過簽訂保險合同辦理。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銀監會出台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於「個人理財業務」的界定是,「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我們一般所說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是指其中的綜合理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