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各行業的毛利率標準是多少
各行業的毛利率標准都不一樣,下面為兩種測算結果:
一、根據國家稅務總局企業所得稅稅源報表統計數據測算。各行業平均利潤率測算結果如下:工業:7%;運輸業:9%;商品流通業(包括批發和零售):3%;施工房地產開發業:6%;旅遊飲食服務業:9%;其他行業:8%。
二、分不同地區進行測算。為了慎重起見和准確掌握實際情況,選擇山西、山東、廣東、黑龍江、重慶、甘肅等6個不同經濟發展程度的省市,對各行業平均利潤率進行測算。測算結果如下:工業:5%-13%;交通運輸業:9%-14%;商業(批發):4%-7%;商業(零售):4%-9%;建築業:6%-15%;餐飲業:8%-15%;服務業:9%-15%;娛樂業:15%-25%。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從構成上看毛利是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差,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將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實,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說,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
分類方式:
按商品大類分:單項商品毛利率、大類商品毛利率、綜合商品毛利率
按行業分:工業企業的產品銷售毛利率、商業企業的商品銷售毛利率、建造施工企業毛利率、交通運輸業毛利率、旅遊飲食服務業毛利率
按區域劃分:區域銷售毛利率、按項目劃分的項目毛利率
.
Ⅱ 食品毛利率多少算正常
食品毛利率29%到48%算正常。正常來說食品的毛利都是很高,如果是快消食品基本在40%左右,基本在29%到48%之間那個樣子,因為快消品主要是受上游原材料影響,同時因為是食品所以保質期是不長的,如果產品滯銷或者賣慢了都是會影響整體毛利和凈利潤率的,所以食品毛利率29%到48%算正常。
食品毛利率計算公式
成本毛利率等於銷售毛利除以主營業務收入凈額乘以100%其中,銷售毛利等於主營業務收入凈額,主營業務成本。售毛利率只考慮銷售收入與成本之間的差額,也就是毛利額;而凈利率還要在毛利額的基礎上減去其他期間費用和損益之後,再除以收入計算。毛利是「凈利」的對稱,又稱「商品進銷差價」,是商品銷售收入減去商品進價後的余額。
Ⅲ 毛利率多少是正常的
1、毛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
2、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3、不同行業毛利率也不一樣。一般來說,餐飲業的毛利率一般在35%—70%;商業一般在10—30%;大宗批發稅後毛利率在15%-20%;常規流通企業稅後毛利率在30%左右;零售企業稅後毛利率在45%左右。所以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也無法確定具體比率為正常標准。
Ⅳ 農產品的利潤無法控制,農業需要多少毛利率才有可能賺錢
農產品成本一般由以下費用支出項目組成: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如農具、行李袋、生產建築物的折舊費用等;種子、肥料、飼料、農葯、燃料、電力、機器耕作費用等勞動對象和低價消耗品的費用勞動報酬支出;生產管理費用。
由於農業生產的特殊性,在進行農產品成本核算時,還應考慮農產品成本的空間(地區、地塊)和時間(年)差異。要正確規定自行生產用產品的評價方法、工作、生產項目的共同生產費、周、副產品費用分擔方法等。
商家經營需要充足的利潤空間,高利潤可以改善生產條件和生活水平。在一定的利潤空間進行有序的競爭是一種很好的市長/市場運營模式。以豬肉為例,市場上的豬肉大部分會發熱4 ~ 6個月,養殖周期太短,飼料會產生體重增加的效果,這種豬肉味道不好,價格也不高。養殖周期適當延長,市長/市場豬肉翻倍,消費者也能承受。目前市場上豬肉不高的原因可能是豬肉供應太高,適當減產提高肉質可能情況不同。從這個意義上說,西方發達國家對西方建設的商業秩序受到沖擊的國家肆無忌憚。不是遏制中國崛起,而是莫羅借機會維持原來的商業秩序。
另一方面,如果利潤空間充足,也會有以質量和低廉的營銷模式參與競爭的商人。在社會財富那麼豐富、不平衡的情況下,以低價競爭的商家有更多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