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產品約當產量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計算約當產量可分四步。
第一步、計算在產品約當產量
公式1:在產品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率(完工程度) ;完工率=(上道工序累計單位產品定額工時+本道工序單位產品定額工時*50%)/單位產品定額工時;
第二步、計算費用分配率(即每件完工產品應分配的費用)
公式2:費用分配率=(期初在產品成本+本期生產費用)/(完工產品產量+期末在產品約當量);
第三步、求出在產品的成本
公式3:月末在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費用分配率;
第四步、求出完工產品的成本
公式4:完工產品成本=完工產品數量×費用分配率。
(1)完工多少產品就有多少產品發出擴展閱讀
約當產量是指將期末在產品成本和本期發生生產費用的總和,按完工產品數量和期末在產品約當產量的比例進行分配,以計算本期完工產品成本和期末在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
在產品耗用各項生產費用的長度,分別與各種不同的因素成比例關系。如:耗用材料費用的多少與投料程度成比例關系;耗用工資費用和製造費用的多少與產品的完工程度成比例關系。因此,要分別成本項目計算在產品約當產量。
『貳』 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的方法有哪些
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分配的方法有7種,分別是:
(1)不計算在產品成本,適用於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
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是指雖然月末有結存在產品,但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少,價值很低,並且各月份在產品數量比較穩定,從而可對月末在產品成本忽略不計的一種分配方法。
為簡化產品成本計算工作,根據重要性原則,可以不計算月末在產品成本,本月生產費用全部視為完工產品成本,將本月各產品發生的生產耗費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
(2)在產品成本按年初固定數額計演算法,適用於在產品數量較多,但各月份之間變化不大的企業。
按年初數固定計算在產品成本法,是對各月在產品按年初在產品成本計價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各月月末在產品結存數量較少,或者雖然在產品結存數量較多,但各月月末在產品數量穩定、起伏不大的產品。
採用在產品按年初數固定計算的方法,對於每年年末在產品,則需要根據實際盤存資料,採用其他方法計算在產品成本,以免在產品以固定不變的成本計價延續時間太長,使在產品成本與實際出入過大而影響產品成本計算的正確性和導致企業存貨資產反映失實。
(3)在產品按完工產品成本計演算法,適用於月末在產品已基本加工完畢,只是未驗收或包裝入庫的情況。
(4)在產品成本按直接材料成本計演算法,適用於直接材料成本在全部產品成本中佔比重相當大的企業。
(5)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演算法,適用於各項消耗定額或成本定額比較准確、穩定,而且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化不是很大的產品。
(6)定額比例法,適用於各項消耗定額或成本定額比較准確、穩定,但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動較大的產品。
(7)約當產量法,適用於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大,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化也較大,產品成本中原材料費用和直接人工等費用比重相差不多的產品。
約當產量比例法是將月末在產品數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為相當於完工產品的數量(即約當產量),然後按完工產品產量與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的比例分配計算完工產品費用與月末在產品費用。
約當產量比例法適用范圍較廣,特別適用於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大,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化也較大,產品成本中原材料費用和工資及福利費等加工費用所佔的比重相差不多的產品。
(2)完工多少產品就有多少產品發出擴展閱讀
通過各項費用的歸集和分配,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生產費用已全部歸集在「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的各個產品成本計算對象中,將這些費用加上月初在產品費用,即為生產費用累計數。若月末無在產品,則在生產費用累計數則為本月完工產品成本;
若月末全部未完工,則生產費用累計數就是月末在產品成本,若月末存在一定量的在產品,則需將生產費用累計在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適當的分配。
企業應根據在產品數量的多少,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的大小、各項費用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額管理基礎的好壞等具體條件,採用合適的分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