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紅減肥咖啡:成本8元賣298元,這種行為算不算暴利
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很多網紅產品,這些網紅產品有一些真的很不錯,但是有一些卻是一些垃圾產品,就好比現在的網紅減肥咖啡,成本8元錢,然後售價298元,對於這種暴利銷售的產品還有很多人追捧,這也是我不能理解的地方,那這種行為算不算暴利行為,又會存在哪些問題,下面我就這個問題說一下我的個人看法與想法,僅供大家參考討論。
問題分析對於網紅咖啡的問題成本8元錢,銷售298元錢,中間利潤290元,無論再高的銷售成本也是3700倍的利潤了,所以大家說算不算暴利呢?況且如果產品效果很好也還說得過去,可是效果大家可想而知,最後弄到自己全身都是毛病,希望大家從愛護自己身體的角度思考也不要讓自己再去嘗試這些所謂的網紅產品了,以上僅供參考。
2. 網紅減肥咖啡,成本8元賣298元,為何利潤會如此之高
減肥瘦身這個話題的火熱程度這幾年一直居高不下,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事業有成的同時又能夠保有讓人羨慕的完美身材,畢竟顏值加分對事業和人際關系也是很有幫助的。而往往很多人缺乏很好的自律去進行身材管理,即使去辦健身卡想要逼自己去減肥瘦身,結果也是新鮮幾天就開始掛二手網站賣健身卡了。這時很多商家看到了商機,開始研發和發售很多網紅減肥產品,例如減肥代餐,減肥奶昔,減肥咖啡等等,部分商家以讓消費者“躺著都能擁有完美身材”為宣傳點,大肆的推廣,不得不說得到了很多想要減肥瘦身的人士的盲目追從,這也讓一些無良商家開始動了歪心思。
一、8元成本的減肥咖啡賣到298元網紅減肥產品價格會稍微貴一些,這種情況在很多人的認知中是接受的,但是298元的減肥咖啡它的成本價格只有8元,這就讓人難以接受了,它的可怕之處不僅成本價格低,而且竟然在減肥咖啡中添加了國家禁止的西布曲明,這種葯物會導致使用者出現頭暈、惡心、失眠等症狀,不僅不能達到很好的減肥效果,還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傷害。這種可怕的減肥咖啡竟然能有800餘萬元的銷售額,不得不讓人後怕。在這個魚龍混雜的減肥瘦身產品市場,真的要擦亮雙眼,謹慎購買,以免體重沒下降,還增加了更多不可逆轉的身體損傷。
不是所有事情都有捷徑可走,就像減肥這件事。相比信那些天花亂墜的減肥產品廣告,不如多走幾步路,放下手機起身動起來。減肥還是要“腳踏實地”的好。你們覺得呢?
3. 想問下開個瘦一身店一個月能掙多少錢
開個減肥瘦身店一年利潤能賺多少錢?
首先讓我們從小型減肥瘦身店說起吧!
小型減肥瘦身店的面積一般都在80平米以內,我們暫且按60平米來算吧。像小型的減肥瘦身店一般都開在小區的周邊,屬於社區型減肥瘦身店,租金一般都不會很高,我們就按3000塊一個月來算吧!60平米的減肥瘦身店一般可以放五到六張美容床,如果老闆自己會做美容的話,請兩個美容師足夠,老闆充當店長與收銀的角色,忙不過來的時候也可以上去做。
兩個美容師一個月的工資,我算高一點按2500一個人算,一個月就是5000.;水電費春秋季一個月一百多,夏冬季因為要開空調,差不多一個月三百多,平均下來劃一個月200塊。總共加起來一個月的開支是8200塊。
小型減肥瘦身店的業績,一月份大約可以做三到四萬,二月份因為過年生意最,按一萬五算吧;三到六月份是旺季,大約一個月做個四萬的業績沒問題,五月份甚至可以超過五萬,七月到九月夏季生意稍微差點,也能夠做兩萬以上;十月到十二月十一年中生意最好的季節,四五萬一點問題都沒有。平均下來我來按三萬五來算吧!
這個業績產品的成本大約需要5000元,輔料的成本我們按500元來算,三萬五的總業績減去工資5000,水電費200,產品成本5000,輔料成本500,純利潤為24300元,除去一些其它的開支平均一個月23000的純利潤沒問題。
那麼年利潤就在24萬左右。
4. 現在開家瘦身店一個月的利潤能有多少
開減肥店的利潤還挺高的,我開的店是慕小腰,一個月好的時候能做十幾萬,一般至少也六七萬,成本差不多三四萬吧,利潤可以了。
5. 減肥葯利潤率近9000%是真的嗎減肥葯利潤是多少
最近網上爆出了假減肥葯的消息,據說利潤高達9000%,這一點確實讓人震驚,同時讓人後怕。那麼,減肥葯利潤率近9000%是真的嗎?減肥葯利潤多高?
減肥葯利潤率近9000%是真的嗎
成本不足1毛錢,利潤率令人咋舌地接近9000%;號稱「國外進口」,實際卻產自大山深處一個外人難以發現的地下倉庫……
29日,湖南省婁底市披露一起案值億元假減肥葯案。當地警方歷時半年多偵查,在阿里巴巴大數據協助下,於豫、皖、湘三省搗毀了銷售網路遍及20餘省份的有毒有害假減肥葯制售團伙。警方正在全力追繳流向全國的近百種「品牌」、十萬余盒假減肥葯。
記者調查了解到,中國有上億減肥葯消費者。正是利用了這一龐大的市場,近年來網上非法銷售減肥葯發展成一個黑灰產業,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生產車間藏匿深山,每小時產上萬粒有毒有害「減肥膠囊」,我們在購買減肥葯同時一定要看好生產廠家,防止遇上假減肥葯。
減肥葯利潤率為什麼這么高
據悉,1992年生、河南尉氏縣人張萌(化名),是這一有毒有害減肥產品生產團伙中年紀最小、卻是最賺錢的人。他組建減肥葯微商系統,設立「游戲規則」掌控全局,負責全國20餘省份的分銷。
張萌從吳榮等人處進有害減肥膠囊,並提供設計圖讓廠家生產包裝盒,再購買葯瓶自己包裝。為獲得更高利潤,他精心設計了十幾個「品牌」,「國外進口」「中草葯精華」是他新產品最常掛上的詞。
張萌交代,當有消費者質疑為何「中葯沒有中葯味」時,張萌就讓吳榮買來當歸粉,摻入原料做出中葯味。
牌子一多,漏洞百出。張萌給假減肥葯配套的包裝盒、葯瓶、防偽標識都是假的——二維碼掃出來是鞋墊。同一產品,包裝字體大小都不同,有的包裝上還有錯別字,包裝盒和葯瓶上的保質期也不一樣。
對於所售假減肥葯的危害,張萌也是心知肚明。為檢驗假減肥葯的效果,他會讓下線試吃。有一次,一下線試吃後,因葯性太強直接住院,但這並沒有阻止張萌繼續銷售有害減肥葯品。
警方表示,吳榮生產的假減肥葯成本不到1毛錢/粒,對外銷售3到5毛錢。張萌從吳榮等多個途徑進貨,轉手通過層層分銷,最高可賣10元一粒,利潤率高達900%-1900%。若利潤從吳榮的「民房工廠」算起,利潤率近9000%。
減肥葯怎麼辨別真假
一、必須有減肥產品的批准文號
1、所有的減肥葯品都必須有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文號:國葯准字。
2、所有減肥保健食品都必須有國家衛生部或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保健食品批准證書與文號:衛食健進字或衛食健字。
二、謹慎選擇減肥新產品
不是說新的就不好,主要是現在我國的減肥產品實在太多了,每年都有大量讓人心動的新概念、新產品會推出,同樣每年有差不多一樣多的品牌壽終正寢,減肥市場甚至已成為品牌炒作、策劃行業最大的樂土之一,但這種火熱情景所帶來的結果就是:每年都會被揪出好多違規產品,這些產品大多是上市不到三年的新產品,所以選用新產品時一定要對產品、企業、科研力量作更加深入地了解。
三、如是某跨國公司的減肥品牌,就一定要了解國際總公司的真實性
現在有的企業會謊稱自己是某某國際公司的中國公司,這樣的謊言是很容易識別的,您只要在網上搜一下這個品牌的英文商標,如是真的,一定會查到很多關於此產品的英文網頁,排在第一位的一般就是國際公司總站。
注意:因為是搜英文商標,其結果應該90%以上是英文結果,如搜到的中文結果更多就值得懷疑,要想辦法更深入地了解了
四、看一下產品的商標有沒有注冊
正規的實力保健品或葯品企業在產品投放市場前一定是先注冊商標的,所以如您購買的產品的名稱旁沒有一個?或TM,那你就得對此產品要更深入地了解了。
五、了解減肥產品的科研力量
一般成份復雜的減肥產品生產企業都有很強的科研力量,如有可能的話了解一下他們所說的科研人員是不是真的,如是很厲害的人物,在網上是一定可以找到他的詳細介紹的。
六、不要使用冠以祖傳秘方或名醫傳授等字樣的減肥葯品
這是有關法規明令禁止的宣傳語言,如真的是什麼秘方也不可以用這種語言宣傳的,如您看到這種產品,最大的可能就是地下工廠生產的三無產品。
七、如是網上購買,一定要查看有沒有ICP證、企業帳號和詳細地址
只有做好ICP證的網站才是經通信管理部門審核的可網上銷售的企業,在做ICP證前,必須對營業執照等各種合法經營證件進行審察,所以有ICP證的就一定是證件齊全的合法企業。註:不是ICP備案,ICP備案是非經營網站,個人也可以開辦。
ICP備案的格式舉例:京ICP備008888號(非經營性)
有ICP證的格式舉例:京ICP證008888號(可以經營)
6. 網紅減肥咖啡成本與售價相差太多,商品應該怎樣合理定價
對於一件商品來說,我認為最合理的定價方法就是在商品本身的成本的基礎上增加20~30%,如果上漲的幅度太大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會讓整個行業的發展前景面臨著一定的困難。如果差價太小的話,那麼很多商家都是沒有利潤可以獲得的,很快就會放棄這個產品的。
現如今市場當中的網紅減肥咖啡的成本其實是非常低的,但是售價確實是非常高的,這是一個利潤相當可觀的一個行業。這種情況的存在很好的解釋了,我們在網路上非常容易遇到減肥咖啡的廣告,畢竟他們在打一次廣告之後能夠獲得大量的收入,有利可圖之後,會一直持續不斷的進行打廣告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參與到其中,畢竟門檻是非常低的。
一、利潤太大的話,可能會迎來更多的競爭者。其實對於每一個行業來說都是如此的,因為太大的話會導致更多的競爭者進入到這個行業。以目前的市場的角度來看,網紅減肥咖啡的利潤是非常大的,肯定會導致更多的人進入到減肥咖啡這個行業當中。因為太大導致的另外一個問題,形成一個比較差的口碑之後,會毀了整個行業的。
現如今的市場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利潤太高導致很多人只是追求短期的利益,並沒有把售後服務以及質量放在最重要的位。很多人在銷售減肥咖啡的過程當中,只是把銷售的金額作為自身的唯一目標,並沒有想著真正為消費者考慮問題,很多人拿著大量的利潤,但是卻在禍害的整個市場,所以監管者必須要對這個行業進行一定的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