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能告我的玉米深加工都有什麼副產品·產品的銷路都是那些行業·建一個玉米深加工企業至少要投資多少錢
玉米深加工的主要產品是玉米澱粉和玉米酒精,玉米澱粉的主要副產品是蛋白粉和玉米油,玉米初加工產品主要包括:玉米澱粉(70%)、玉米蛋白粉(5.5%)、玉米纖維飼料(21.3%)、玉米油(3.2%),而酒精的主要副產品是DDGS,也就是酒糟經過乾燥等處理.DDGS是非常好的蛋白飼料.
目前我國玉米深加工的利潤不是很大,主要是由於玉米的原材料價格比較高,在東北要1500左右,而玉米深加工產品的價格也不是很高,而且需求不好。目前深加工的利潤基本也就是一頓幾十元錢。不過過段時間,隨著經濟好轉,需求增加,情況會有好轉,深加工還是有比較光明的前景的。
我國玉米深加工的企業主要是在東北三省和淮北黃淮地區,山東,河南,河北等省份。
至於要投資多少錢,那具體要看情況了,你在哪裡建廠,規模多大,投資都不一樣的。
『貳』 通化經濟開發區的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
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是被國家農業部和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範單位」和「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示範區」榮譽稱號的特色產業園,園區規劃面積400公頃,是開發區加快推進地區建設、實施長白山特色山珍及其他農副產品優勢資源轉換、科教興農和全方位開放戰略的核心基地,園區規劃出「農副產品加工區、中葯材加工區和配套服務區」三個區域,通過市場帶動工廠,發展特色農副產品交易展示、保健品、化妝品及長白山特產深加工等項目,加快形成產業集聚、產品集約,加速產業鏈的豐富和延長。 (1)園區綜合管理功能中心
包括園區的財務結算中心和公共保障物業服務功能。規劃在園區人員入口南側,與農產品交易區從建築結構上規劃為一體,建築面積7680m2。
(2)特色農產品加工區
特色農產品加工區集中在灣灣川內,為保健品加工區、山珍特產加工區、糧油食品加工區、中葯原料加工區四大片區。共佔地215.84公頃,占總建設規劃面積的55.09%。
(3)園區批發交易功能區
規劃在渾江東岸,201國道邊,園區人員主入口兩側,分為長白山特產交易區和農產品交易區兩個功能部分。佔地15.72公頃,占總建設規劃面積的4.01%。
(4)物流區
在渾江北岸,與通化縣交界設置園區車輛出入道路。物流區規劃冷凍冷藏區、物流庫房區、農產品包裝區三個功能區。佔地27.99公頃,占總建設規劃面積的7.14%。
(5)科技孵化區
規劃在灣灣川內,規劃標志廣場、科研中心、科技展示廳、加工車間四大功能。佔地10.8公頃,占總建設規劃面積的2.76%。
(6)居住區
在農產品交易區南側,規劃員工公寓和專家公寓。佔地8.89公頃,占總建設規劃面積的2.27%。
(7)沿江文化公園和綠化
規劃在渾江東岸和北岸,沿江20米范圍內,在渾江的下游設置一座攔江橡膠壩,沿江岸規劃建設以長白山特色植物、地方風情構成的文化公園。整個規劃區域內道路綠化、隔離綠化、廠房周邊綠化,佔地52.16公頃,占總建設規劃面積的13.31%。
(8)道路工程、公共設施
園區內道路工程佔地32.01公頃,占總建設規劃面積的8.17%。公共設施共佔地22.45公頃,占總建設規劃面積的5.73%。
三、發展前景
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總計投資19.1億元(不含加工企業投資),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7.3億元,工程預備費17323萬元。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保守估計(按30家企業入住)平均每家企業投資5000萬元,總投資預計15億元。
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各功能區達產期,年正常經營收入合計約160億元,其中成本約139億元,毛利潤約20.9億元。其中,年稅金2億元(營業稅稅率按5%計算,城市建設維護稅按7%計算,教育費附加按3%。計算為簡化計算,採用綜合稅率,按銷售收入的10%計算)。因此,2015年示範區正常達產期稅後利潤約為18.9億元。隨著示範區已有發展基礎的奠定,示範區規模與效益將有進一步的提升,預計以後每年可按5%--10%左右的速度遞增,到2020年經營收入可達250億元以上。 現代服務中心區規劃面積100公頃,是開發區根據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特點和未來走向,利用地域優勢,合理配置資金,從而推進城市化建設進程得重要園區。現代服務中心區規劃建設「五市一區」,通過運用現代化集中管理、健全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進一步加強優勢互補、區域聯動以及商業、服務業的協調發展。 一、地理概況
吉林通化經濟開發區現代服務中心區,建設地點規劃在通化市江北區域。江北區域由哈尼河與渾江交匯分割為三塊項目建設用地,地勢平緩,較易開發。哈尼河左岸三面環山,一面臨河,坡度整體平緩,為打造商業、服務業集群提供了良好的建設環境;渾江西岸為通化市老站火車站,交通便利,商業繁華,是倉儲、物流項目開發建設首選地域。
二、園區框架
根據吉林通化經濟開發區現代服務中心區的版圖框架和產業輻射能力,共規劃建設「五市一區」,即生產資料交易市場、醫葯交易市場、百腦匯大市場、傢具交易市場、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和倉儲、物流區。
1、生產資料交易市場
生產資料交易市場以鋼材、水泥、煤炭、木材和生產企業用原料等為主要交易內容。市場建設在樓宇式貿易中心。
2、醫葯交易市場
醫葯交易市場以成品葯、中草葯、原輔料、醫葯內、外包裝生產材料等為主要交易內容,市場建設在樓宇式貿易中心。
3、百腦匯大市場
百腦匯大市場以品牌機、組裝機、筆記本電腦、各種商務電腦以及各種專業電腦和各種多媒體插件、電腦耗材等為主要交易內容。市場建設在樓宇式貿易中心。
4、傢具交易市場
本著促進貿易集中,增強輻射能力的總體規劃思路,傢具交易市場建設在樓宇式貿易中心的左側,佔地面2.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擬建7個標准貿易樓,均為2層獨立商鋪。建築面積1.75萬平方米,綜合賣場1座,3-5層,建築面積1.75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成為通化市及周邊地區最大的傢具交易市場。
5、農副產品交易市場
本著利用地域優勢的總體規劃思路,農副產品交易市場擬建在農業發展能力強的灣灣川地域,規劃佔地面積3.4萬平方米。
6、倉儲物流區
為了吉林通化經濟開發區工業經濟的迅速發展,提高區域經濟的承載能力,擬在通化火車站後側建立一座倉儲物流區,佔地面積3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園區將引進物流整合商、物流地產商建立貨物分撥中心和倉儲配送中心,為通化市和周邊地區內高附加值、時效性貨物提供倉儲配送、包裝加工、中轉分撥、增值保稅、信息代理等全程物流服務。
三、發展前景
計劃到2015年,現代服務中心區將完成年交易額200億元,利稅5億元。實現零售業、批發貿易業(含電子商務)、餐飲業、生活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等中心區主導行業的全面啟動運行。
『叄』 衡陽鋼管深加工產業聚集區的衡陽鋼管深加工產業聚集區簡介
湖南省首家以企業為依託舉辦的園區——衡陽鋼管深加工產業聚集區,依託全球先進品種最為齊全的鋼管生產基地、全球小口徑無縫鋼管產量最高、水平連鑄圓管坯產能最大、產品門類最齊的企業、世界專業無縫鋼管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鋼管生產基地、國內唯一一家大中小規格齊全的無縫鋼管生產企業——衡鋼集團(2008年衡鋼鋼管產量突破1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00餘億元、利潤4億元)而興建的園區,與衡鋼集團攜手打造世界鋼管之都。項目整體開發以衡鋼集團為主,按照標准產業區統一規劃,統一設計。通過招商引資、合作開發的方式,統一建設包括石油管加工、高壓氣瓶管加工、液壓支架管加工、鋼管彎頭加工、鋼管結構件加工、物流運輸等在內的14個項目。
衡陽鋼管深加工產業聚集區投資估算總額為15.4億元,衡鋼集團2007年投資4.6億元資金用於廠房建設,爭取用5年時間完成所有項目建設。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後,將實現年總收入78.43億,利稅7.06億,投資利潤率高達28.6%。2008年,衡鋼深加工產業聚集區已成為年產值達18億元的專業性配套產業園區。目前衡鋼深加工產業聚集區已建成總面積為13.8萬平方米的標准廠房6棟,第7座廠房也正在建設中。衡鋼的關聯產業由最初的小規模管材加工,發展到14個種類60多個品種,年管材加工能力發展到50萬噸,逐步形成了以衡鋼為核心的管材配套加工群。
到2007年底,衡鋼配套企業已達24家,總投資超過10億元,完成銷售收入突破12億元,實現稅收近億元。衡陽鋼管深加工產業聚集區計劃新增土地1000畝,再引進15~20個高效型、清潔型、可循環型鋼管深加工項目,預計「十一五」期末聚集區可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
衡陽鋼管深加工產業聚集區依託衡鋼集團,大力發展上下游產品,抓好配套協作,形成了一批產品相互關聯的企業群體,目前已有鴻成高壓氣瓶管、鴻鵬鑽桿等21家鋼管深加工及配套產業企業相繼入駐,全部達產後,年產值可超25億元,年稅金可超1.3億元。其中鴻騰公司項目總投資超2000萬元,達產後,可年加工石油管材15萬噸,年產值15000萬元,年稅金可達1500萬元。鴻成高壓氣瓶管項目由上海浦成公司投資,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達產後,可年加工高壓氣瓶管2萬噸,年產值30000萬元,年稅金1500萬元。 ① 2007年3月18日,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長徐憲平出席產業聚集區奠基儀式講話② 2007年4月15日,產業聚集區吊裝第一根廠房立柱
③ 2007年3月18日,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長徐憲平,省經委主任胡衡華,衡陽市委書記徐明華為產業聚集區奠基揮鍬培土
④ 2007年2月25日,衡陽市委書記徐明華、市長彭崇古到產業聚集區現場辦公
⑤ 2007年2月27日,衡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段志剛主持產業聚集區協調會
⑥ 2007年3月18日,產業聚集區奠基儀式 (1)聚集區規劃的范圍
聚集區規劃范圍包括衡陽市西二環線以東,躍進水庫以西,黃泥塘村以北,衡鋼二連軋廠界以南相距約600m范圍內的的部分地塊,總面積約876畝。
(2)聚集區規劃內容
本規劃從聚集區的整體布局、產品方案、生產規模、生產工藝、配套公輔設施、能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建設進度、投資估算、經濟分析等方面進行了論述與分析,仔細權衡了聚集區開發與建設的各種相關因素,慎重提出了聚集區開發與建設的實施方案,並得出具有可行性的結論性意見。 ⑴立足於21世紀,高起點、高標准、高質量、高速度、高效益, 力求實現觀念的跨越、特色的跨越、產業發展的跨越,堅持以效益為中心,創造園區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⑵按照新型工業化及循環經濟的要求,強調園區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實現環境保護與友好;
⑶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提高園區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優化園區產品結構;
⑷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衡鋼整體資源優勢,滿足可持續發展需求;
⑸重視園區規劃方案的優化,工藝技術裝備瞄準世界先進水平,充分體現先進、適用、成熟、可靠、高效、經濟的原則;
⑹園區統一規劃,分步實施,規劃方案合理美觀,工藝流程先進順暢,物料運輸方便快捷;
⑺節約用地,拓展融資渠道,規避項目投資風險,確保園區各生產系統低成本運行。 ⑴區域原則
將聚集區規劃置於更廣泛的范圍內、更高的層次上加以考慮,聚集區的建設與發展應充分考慮並處理好與所在區域的關系,既要立足於區域基礎,又要突出、領先於區域發展水平,帶動和促進區域整體經濟的發展。
⑵特色原則
聚集區的建設與發展必須挖掘、創立、堅持自己的特色,使聚集區具有最大限度的個性和吸引力。本聚集區要堅持以鋼管產品深加工為特色。
⑶效益原則
鋼管深加工聚集區在發展進程中,不僅要追求經濟效益,而且還要注重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要追求三者的高度統一,要能為地方、企業的經濟發展助力。
⑷生態原則
鋼管深加工聚集區的發展要考慮與周圍環境的融合、共生,其開發與建設的強度要在不破壞當地自然環境的前提下,在當地生態環境承載力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應根據清潔生產的要求進行生產,各項指標要在能維持其生態環境質量及一定程度的生態平衡前提下予以確定。
⑸彈性原則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鋼管聚集區的規劃應提高其彈性與應變力,使規劃在情況發生變化時仍然能起到指導、控製作用。 ⑴依託衡鋼,服務衡鋼,走出衡鋼,形成50萬噸/年規模的管材深加能力,建成高效型、節約型、清潔型、可循環型的生態式鋼管深加工示範聚集區,發展成為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管材深加工基地,打造成管材深加工旗艦。
⑵堅持以管材深加工項目建設為中心,形成持續穩定發展的產業支撐,恪守項目是聚集區生命線的理念。
⑶按照市場化、國際化的要求,將聚集區打造成「環保聚集區」、「誠信聚集區」、「人文聚集區」,提升軟、硬環境,營造與「招商、安商、富商」相適應的「安全綠洲」,把聚集區建成管材深加工的最佳投資區。
⑷聚集區規劃投資密度高,單位面積產出效益好,社會效益突出。規劃投資強度目標150萬元/畝·年,規劃完成工業產值 556307萬元/年,利潤總額40138萬元/年,上交稅金28400萬元/年。提供就業崗位3920人。 ⑴綜合辦公樓、工業廠房、道路、鐵路、公輔設施、綠化景觀等整體開發由衡鋼與華菱合資建設,以衡鋼集團為主成立管委會,負責聚集區的建設和運營管理。
⑵擬建管材深加工14個項目採用招商引進投資商與衡鋼(或子公司、分公司)合資建設,招商的對象要具有雄厚的經濟或技術實力,在國內外有一定的影響,最好是引進幾家在國際上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加入到聚集區,這樣可以提升聚集區的綜合實力和整體形象。招商可以引資也可以引進專有技術。每個項目組建一個在衡陽注冊的股份公司,保證新成立的公司產生的稅收上交當地。新公司衡鋼集團股份佔20-48%,以獨立法人建設、經營,工業廠房、辦公樓等以租賃方式向聚集區管委會交租金。 依託衡鋼集團,服務衡鋼集團,走出衡鋼集團,形成年產50萬噸鋼管深加工能力,建成高效型、節約型、清潔型、可循環型的生態式鋼管深加工示範工業聚集區,發展成為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鋼管深加工基地,打造成管材深加工旗艦。
『肆』 遼中南工業區的主要地區優勢是什麼
優勢:遼中位於沈陽一小時經濟圈內,是沈陽西部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板塊,具備最佳的區位優勢;交通條件得天獨厚;物產豐厚,人才雲集,具備投資發展的最佳資源優勢;產業發達,基礎堅實,具備最佳的產業優勢;政策優越,服務誠信,具備最佳的環境優勢。遼中縣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漁業生產先進縣、全國菜籃子先進縣、全國肉雞生產基地、全國瘦肉豬生產基地、全國農業標准化示範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這些都為農產品深加工產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幾年來,遼中縣積極實施工業立縣戰略,以項目為綱,環境為本,科學發展。目前,全縣已有各類工業企業50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100家;12個國家和地區在遼中縣興辦外商投資企業30多家,沈陽機床銀豐鑄造有限公司、遼冶重工項目、沈陽不銹鋼工業園、沈陽泵閥工業園、沈陽九星集團興建的30萬噸銅材生產線、沈陽久大集團改擴建的生產能力達到4萬錠的生產線等,都為遼中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推進作用。
遼中縣轄12個鎮、8個鄉:遼中鎮、於家房鎮、朱家房鎮、冷子堡鎮、劉二堡鎮、茨榆坨鎮、新民屯鎮、滿都戶鎮、楊士崗鎮、肖寨門鎮、長灘鎮、四方台鎮、城郊鄉、六間房鄉、養士堡鄉、潘家堡鄉、老觀坨鄉、老大房鄉、大黑崗子鄉、牛心坨鄉。
2005年1—9月份,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同比增長65.2%。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0.07%;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98.9%。工業增幅強勁。1—9月份,全縣全口徑工業總產值累計完成121.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71.3%,比去年同期增長34.9%;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31.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79.2%。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由年初的75戶增加到145戶。增加70戶,增幅為93.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實現8.17億元,同比增長41.7%。銀豐鑄造一期竣工投產以及投資額均為2億元的遼冶重工、遼健石化、九星30萬噸銅加工一期工程等項目的相繼開工,為我縣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農業經濟持續增長。全縣農業產值預計可實現44億元,同比增長9.1%。農作物播種面積130萬畝,糧食總產量預計10億斤,新建各類富民小區200個,發展壯大了12個種養業基地,建成了14個現代化農業園區。肉牛、生豬、肉雞飼養量分別為25萬頭、130萬頭和2000萬只,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8%、18%、6%。第三產業健康發展。1—9月份,全縣個體工商戶11853戶,從業人員14930人,注冊資金84321萬元。全縣私營企業592戶,從業人員8125人,注冊資金51988萬元。投資600萬元建成肖寨門、養士堡黃牛交易市場,投資100餘萬元改造了輕工市場和副食大廳,投資500萬元新建家家福超市,投資1000萬元新建了碧水灣賓館。全縣商品零售總額預計實現26億元,同比增長10.6%。 財政收入平穩增長。全年地方財政收入預計實現1.5億元,同比增長24.7%。
一、自然地理狀況
遼中位於遼寧中部,地處東經122°23′-123°6′,北緯41°12′-41°47′。行政區域隸屬沈陽,下轄20個鄉鎮。區域總面積1645平方公里,總人口53萬,其中非農業人口約10萬,勞動力資源豐富,約有剩餘勞動力11萬。遼中海撥5.5-23.5米,年平均日照2575小時,平均溫度8.1℃,平均相對濕度65%,平均無霜期168天。年平均降水量694毫米,可利用地下水資源5.9億立方米。土質肥沃,地勢平坦,全部為沖積平原。主要河流有遼河、蒲河、渾河等。
二、交通能源狀況
遼中區位優勢明顯,距省會城市沈陽53公里,距沈陽桃仙機場75公里,大連港300公里,營口港(鮁魚圈)160公里,首都北京600公里。遼中位於遼寧中部七座工業城市的中心,恰好處於沈陽經濟區的范圍內,境內擁有各級公路共1015公里,其中省級公路192公里,縣級公路172公里,鄉級公路275公里,專用公路64公里,村級公路312公里。京沈高速公路、秦沈高速電氣化鐵路貫通境內。現有裝機總容量316.6兆伏安,6.6萬伏變電站19座。擁有日供水能力1.5萬噸的自來水廠和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遼河油田年產天然氣5億立方米,現有利用指標300萬立方米。通信發達,擁有、移動通信、光纖通信、數字微波等通訊手段。全縣實現城鄉電話程式控制化。
三、農業發展狀況
遼中縣耕地面積130萬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57萬畝,玉米種植面積39萬畝,大豆種植面積10萬畝,小麥及經濟田種植面積24萬畝。盛產水稻、玉米、大豆。糧豆年總產量52.6萬噸。葡萄、草莓、棚桃等水果年產量3萬噸。精養水面10萬畝,淡水魚年產量7.4萬噸,肉雞年飼養量3000萬只,肉牛年飼養量25萬頭,肉豬年出欄量100萬頭,白酒年產量10萬噸。遼中縣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漁業生產先進縣、全國菜籃子先進縣、全國肉雞生產基地、全國瘦肉豬生產基地、全國農業標准化示範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這些都為農產品深加工產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四、工業發展狀況
近年來,遼中縣積極實施工業立縣戰略,以項目為綱,環境為本,科學發展。目前,全縣已有各類工業企業50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100家。主要產業是鑄造、機加、石油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白酒釀造和稻米加工等。目前世界上已有12個國家和地區在遼中縣興辦外商投資企業30多家,遼中縣累計引進外資6000多萬美元。例如文華制衣有限公司,年出口創匯在1000多萬美元以上。目前,全縣有50多種產品被國家和省市評為名牌產品。
經過近一年來的努力,我縣已經新建一批大項目。例如,沈陽機床銀豐鑄造有限公司、遼冶重工項目、沈陽不銹鋼工業園、沈陽泵閥工業園、沈陽九星集團興建的30萬噸銅材生產線、沈陽久大集團改擴建的生產能力達到4萬錠的生產線等,都為我縣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推進作用。預計2005年全縣工業銷售收入實現16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實現40億元。
目前,全縣上下已經形成共識,按照新型工業化戰略要求,以小城鎮建設為突破口,結合沈陽市政府建設西部工業走廊的規劃,藉助工業開發大道建設,給我縣帶來發展契機,建設工業新城,形成給沈陽工業配套的鑄造機加產業基地,石油化工產業基地,有色金屬加工產業基地,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力爭經過「十一五」規劃的發展,工業增加值佔GDP55%以上,基本實現遼中工業化目標,壯大地方財政,實現遼中縣由目前的農業大縣向工業強縣轉變,從而帶動遼中縣各項事業的進步,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遼中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商貿旅遊業發展狀況
目前,全縣擁有集貿市場和批發市場27處,大型商場和專賣店等近百家,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0多億元。三星級賓館1家,其它賓館10餘家,洗浴、歌廳等休閑娛樂場所近百家。
蒲河公園規劃。為了提高遼中的城市品位,適應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縣委縣政府決定建設遼中縣蒲河公園,規劃中的遼中縣蒲河公園位於蒲河河道城區段兩岸,東岸堤長2480米,西岸堤長1850米,總規劃面積為76公頃,其中水面49公頃,陸地面積27公頃,蒲河緊靠遼中縣東側,自北向南,最後匯入渾河,蒲河遼中縣城區段的環境和景觀質量對遼中縣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搞好蒲公園景觀建設既能改善沿河生態環境,也為遼中人民提供了一處休閑娛樂、遊玩觀賞的綜合性文化場所。規劃中的蒲河公園以體現遼中的文化和地方特色,體現人與水的和諧,人與自然的融和的理念修建的。由於蒲河公園規劃設計科學合理,它不但不影響泄洪能力,也為遼中縣城帶來新鮮空氣,增添了自然景觀。歡迎投資者參加蒲河公園的投資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