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查某種商品的世界總出口額,還有各國的情況啊
一般來說的話,用UN COMTRADE查詢可以查到的,具體操作如下:首先查一下你要研究的商品的HS編碼或者SITC編碼,把編碼寫到type那一欄,然後在下拉菜單里選擇進口國,出口國,貿易走向,年份,classification那一欄選HS as reported或者SITC as reported,點擊search就行了。
拓展資料:
出口額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國從國內向國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價值。出口稅是指出口國海關在本國貨物和物品輸往國外時對出口商或出境的個人徵收的關稅。出口稅的征稅對象不限於作為商品流通而進出境的外貿貨物,還可能包括旅客攜帶、托運或郵寄的物品。由於徵收出口稅會提高本國產品在國外市場的銷售價格、降低競爭力,因此各國很少徵收出口稅。出口稅是指出口國海關在本國貨物和物品輸往國外時對出口商或出境的個人徵收的關稅。出口稅的征稅對象不限於作為商品流通而進出境的外貿貨物,還可能包括旅客攜帶、托運或郵寄的物品。徵收出口稅的國家主要是一些發展中國家,其主要目的是增加財政收入、保障國內供應、保護本國資源等。近一個多世紀以來,國際市場競爭激烈,為免降低本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各國已很少使用出口關稅。但在某些情況下,它因具有保護作用而依然存在。我國也對極少數商品徵收出口關稅,主要集中在高耗能、高污染、資源型產品方面。
我國出口稅則為一欄稅率,即出口稅率。國家僅對少數資源性產品以及易於競相殺價、盲目出口、需要規范出口秩序的半成品和製成品徵收出口關稅。1992年,我國對47種商品計征出口關稅,稅率為20%-40%。現行稅則對108項商品計征出口關稅,主要是鰻魚苗、部分有色金屬礦砂及其精礦、生銻、磷、氟鉭酸鉀、苯、山羊板皮、部分鐵合金、鋼鐵廢碎料、銅和鋁原料及其製品、鎳錠、鋅錠、銻錠。出口商品稅則稅率一直未予調整,但對上述范圍內的78種商品實行0-20%的暫定稅率,其中51種商品為零關稅,14種商品稅率為10%及以下。與進口暫定稅率一樣,出口暫定稅率優先適用於出口稅則中規定的出口稅率。
⑵ 如何查找進出口企業的海關進出口數據
查找進出口企業的海關進出口數據步驟如下:
操作環境:MacBook,macOS(10。15。7)系統,谷歌瀏覽器(版本號:92。0。4515。131)
1、首先進入海關信息網,可以在網路搜索「海關信息網」進入。
2、進入海關網首頁後,沒有注冊賬戶的先注冊一下,然後登陸已經有賬戶的可以直接登錄。
3、登錄後在首頁的上方選擇「貿易統計」點擊進去。
4、進入貿易統計後,在左邊一排選擇你想要查詢的數據,這邊以查詢最多的「國家統計」為例。
a、點擊「國家統計」。
b、選擇你想要查詢的時間以及國家。
c、選擇你想要查詢的具體信息,是進口信息還是出口信息,或者進出口信息。
d、選擇統計方式,總量值是查詢該國的進出口總數量和總金額,按商品是指定查詢某個商品在某個國家的進出口數量。
注意一個賬戶每個月只有10次的查詢機會哦!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Customs Tariff)也稱關稅稅則。它是一國海關據以對進出口商品計征關稅的規章和對進、出口的應稅與免稅商品加以系統分類的一類表。裡面有海關徵收關稅的規章條例及說明;也有海關的關稅稅率表。
關稅稅率表的主要內容有:稅則號列、商品分類目錄和稅率三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和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需要,對進出口稅率進行較在范圍的調整,國務院各主管部門也相應調整了進出口管理措施。本書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2007年最新調整的進出口關稅稅率編制而成。本書為中英文對照版,大大方便了報關企業與個人准確地:將外貿單證中的英文商品名稱翻譯成規范的中文名稱,及時辦理報關手續。
⑶ 怎麼查一個進出口企業的海關進出口數據
1、之前報過的報關單都會有記錄的,可以查詢本公司報關資料的留存底樣。
2、單位如果查不到可以到海關統計局進行查詢列印。
3、出口貨物報關單是由海關總署規定的統一格式和填制規范,由出口企業或其代理人填制並向海關提交的出口貨物報關單申報貨物狀況的法律文書,是海關依法監管貨物出口、徵收關稅及其他稅費、編制海關統計以及處理其他海關業務的重要憑證。
4、用於確認貨物是否真正出口或者進口,是海關出具的進出口的正式憑證。其作用為:
1.)企業出口退稅;
2.)企業結匯核銷。
如何申辦進出口經營權
一、中國當前的外經貿企業主要有以下幾大類型:外貿公司(包括部委、省級外貿公司和地(市)縣級外貿公司)、生產企業、科研院所、商業物資企業和外經企業。按照進一步深化外貿體制改革的要求,政府有關部門進一步放寬了外貿經營權的限制。在目前仍實行審批許可制度的情況下,加快賦予符合條件的生產企業、科研院所和其他(含私營企業)有實力的經濟實體進出口經營權。此外,按照WTO的規章,中國獲准「入世」後要在三年內完成從目前進出口經營權審批制向登記制的過渡。
二、外經貿企業審批手續
(一)生產企業
1.進一步核定生產企業進出口經營權的審批標准目前對生產企業自營進出口權的審批標准已有了新調整,只要國有大型(特大、大一、大二)生產企業提出申請,即可辦理批准手續。另外,對於產品技術密集的機電產品生產企業的審批標准調整為年出口供貨額50萬美元,其他行業的生產企業調整為年出口供貨額100萬美元。對已批准具有進出口權的生產企業集團,其成員企業如符合上述條件,可單獨申請進出口權。
具體審批和程序是:生產企業向所在省(市)外經貿委(廳)和經貿委(經委、計經委)提出申請,經其共同審查取得一致意見後上報外經貿部和國家經貿委,外經貿部將按照國家經貿委的審查推薦名單,辦理批復手續。
2.適當擴大自營進出口企業的進出口經營范圍
(1)年自營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的大型自營進出口生產企業,經批准,可成立獨立的有限責任進出口公司,經營與本企業產品配套的相關或同類商品的進出口業務。
(2)具備設計、生產(含組織生產)、出口大型成套設備條件的大型自營進出口生產企業,經批准,可賦予與出口自產設備相關的工程承包權和設計、安裝、調試、操作等技術人員及售後眼務人員的外派勞務權。
3.對經濟特區內生產企業申請自薦進出口經營權試行自動登記制,經濟特區的生產企業,注冊資本200萬元以上,並已投入生產,均可向當地外經貿主管部門申請登記,外經貿主管部門應在15個工作日內對符合條件的生產企業予以登記,即取得出口自產產品和進口生產所需的機械設備、原輔材料的進出口經營權,可按規定到海關、商檢、外匯、工商、稅務等管理部門辦理有關手續。生產企業在申請自營進出口權的過程中,對外經貿主管部門的決定不服,可根據《行政復議條例》向外經貿部申請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