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臨期食品一手貨源哪裡找
大概有這么幾個途徑:
1.大型商超 商超體系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食品的保質期超過三分之一,就不能上架了,剩下的產品就是臨期食品,會成為各大食品折扣區的商品。
2.電商平台的退換貨 每天在電商平台都會有沒有包裝、包裝破損的、食品過保質期三分之一的,這些就不能夠再進入倉庫了。對這類貨源感興趣的,可以聯系各平台的退貨組,這種商品的價格比較低,價值又比較高。
3.貨源平台查倉庫、找貨源、預約貨源 市場上也有臨期商品的APP,在這上面可以找到最新的,最便宜的貨源,一般拿貨都是按箱計算的,一般一箱的價格在3元—10元之間。
4.經銷商手裡真正進入臨期的食品 對於經銷商來說,當食品的保質期超過三分之二,各大超市就會拒收,更嚴格的超過二分之一就拒收了,因此可以從這些經銷商手裡以較低的價格收購。
2. 臨期食品進貨的渠道有哪些
臨期食品進貨渠道有以下2個:
1、網路渠道
大家可以去網路貼吧、58同城、公眾號、QQ群等渠道,搜索【臨期吧、臨期商品、臨期批發、臨期貨源】等相關的關鍵詞。
比如在網路臨期吧中,雖然活躍度不高,但是都有人會同步個人的微信號、微信群,包括相關商品的信息。你可以找本地的臨期商品群,也可以定向找飲料、牛奶等臨期產品的貨源。
2、當地供貨商
你可以去到本地的超市、賣場,裡面有許多商品都有官方的聯系方式,直接打電話說自己想拿點貨,一般會給你推薦本地的經銷商。
要麼就是在本地搜索一下食品批發部/商行,他們都代理了各大品牌的貨,負責給各個小超市供貨。
你可以和他們去談談臨期的商品,當然這個過程中肯定是有談判技巧的。但本質上,他們是樂意這么做的。
臨期商品需要注意的問題
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門道,村長也並非從業者,所以純屬和大家開拓眼界而已。
想要做好,還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導,對於想了解這行的,在這里提以下四個意見。
1.資金安全
但凡是在線上做交易,涉及到款項,都要慎重。尤其是一些臨期的商品,都要求吃大貨,500件或者1000件以上,就更要格外慎重了。
要防止出現不同批次的貨,或者貨不對版的情況。
2.食品安全
雖然臨期商品的成本極低,大貨可能就是1折,許多商品也在20元以內一件。
但還是要注意商品的臨期期限和品牌,越是沒聽過的小眾品牌,越要格外謹慎。
3.庫存安全
賣貨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選品,賣臨期商品依然要面臨這個問題。
所以在選擇臨期商品的時候,好賣的品不是任何時候都會有貨的,反而還要靠搶。
而一般的普通商品,件數弄多了,依然面臨過期的風險。
所以建議想做的可以在本地招募幾個代理或者合夥人,大家一份分攤降低風險。
3. 臨期食品從哪裡進貨
大型商超、廠家、經銷商。
很多大型商超會將部分臨期食品退還給供應商,以調換新貨;一些廠家產品同質化嚴重,銷路不暢,庫存積壓;個別經銷商放棄某一品牌的代理,選擇清倉。
過去,臨近過期的食品在商超、便利店會被降價促銷,吸引的多是中老年人。如今,隨著消費觀念的轉變,年輕人開始追求價格打折而美味不打折的消費體驗,購買臨期食品逐漸成為一種新風尚。
臨期食品注意事項:
1、查看食品包裝
消費者購買臨期食品,盡量選擇正規超市或商店,不要選擇無證經營店鋪或攤點。應檢查食品包裝,確保無破損、無漲袋、漏氣等現象。注意查看食品標簽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關鍵信息,確保產品在保質期內。如發現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銷售超過保質期的食品,應舉報此類違法行為。
2、留意貯存條件
注意臨期食品須放在標簽要求的條件下貯存。若發現需要冷藏或冷凍的臨期食品置於常溫下,則不要購買。
3、按需適量購買
消費者要科學理性消費,不要因為折扣和低價大量購買臨期食品,以免食品過期、變質造成浪費。購買後應在保質期內盡快食用。食用時發現食品超過保質期,或出現異味、口感異常時,切勿食用。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臨期食品
4. 臨期的護膚品有什麼渠道收購呢
臨期的護膚品收購渠道是庫存收購回收中心。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中國每個地區都有專業的化妝品庫存收購回收中心,用以回收臨期或者過期的化妝品,因此可以聯絡收購回收中心進行回收。臨期化妝品一般來說都是從品牌的各個銷售渠道,比如超市,專櫃沒有銷售完的回收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