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發明產品哪裡查詢
擴展閱讀
開發工具各控制項怎麼用 2025-02-01 17:30:37
延安地區石油井有多少米 2025-02-01 16:57:56

發明產品哪裡查詢

發布時間: 2023-09-10 19:43:34

㈠ 專利有哪些查詢途徑

(一)專利查詢的方式
1、可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網公開的資料庫中進行一般查詢;
2、可以委託專利檢索中心進行專業的查詢;
3、可以利用信件查詢,寫清楚您專利的著錄事項和要查詢的內容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受理處;
4、可以面對面的查詢,直接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當面咨詢;
5、還可以通過電話查詢,010-62356655,告訴咨詢員您的專利申請號、申請人、發明名稱就可以查詢。
(二)專業的專利查詢操作流程
1、選擇適合的專利資料庫
為什麼要選擇合適的專利資料庫?因為專利具有地域性,若創造發明者的技術或是技術延伸商品想要在某一個國家 排除他人 使用、出售與製造等,那麼就需要在該國申請專利保護。此外,由於專利資訊是一種鼓勵創造發明的技術揭露,因此各國家均會在該國申請或是已經核準的創造發明專利公開,也因此有了各國免費資料庫的出現。
然而,專利申請與布局常牽涉到數個國家。因此在不同免費專利資料庫分別檢索不僅浪費時間,還會因為不同資料庫所使用語言與語法的不同而有所誤差(每一國資料庫所使用語法均不相同)。所以選擇綜合性強、數據資料多的源文件庫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2、一般專利資料庫所包含的內容
以專利分析系統佰騰(BaiTeng Patent Search)為例,其中包含的專利資料庫為美國USPTO(公開庫、授權庫的英文資料全文)、歐盟EPO、日本JPO、韓國KPO、中國SIPO、德國(DE)、英國(GB)、法國(FR)與瑞士(CH)(英文書目資料)、與WIPO PCT等,而上述的專利資料查詢均可在統一的檢索語法與架構下進行。總而言之,這些專利資料庫藉由建構一個統一的檢索介面,讓使用者可以同步檢索多國專利,因此也讓專利檢索與分析工作變的較為簡單一些。
3、一般專利資料庫中所涉及的檢索語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整體或者局部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第五條 對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取或者利用遺傳資源,並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㈡ 產品專利怎麼查

產品專利查詢步驟如下:
1、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中國及多國專利審查信息查詢,點擊進入;
2、進入界面後選擇公眾查詢,不必要注冊賬號;
3、點擊進入閱讀一下注意事項即可,然後拉到頁面最下方,選擇同意以上聲明,點擊繼續;
4、進入界面後會看到很多待填寫的空格,只需要填寫產品的專利號即可;
5、輸入後,填寫一下驗證碼,再點擊查詢即可。
專利產品是指適合民眾使用的具有專利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的實用產品。製造專利產品,對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而言,是指作出或者形成具有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的產品;對外觀設計專利權而言,是指作出或者形成採用外觀設計專利的圖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設計方案的產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七條 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非職務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壓制。第二十四條 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在申請日以前六個月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喪失新穎性:
(一)在國家出現緊急狀態或者非常情況時,為公共利益目的首次公開的;
(二)在中國政府主辦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上首次展出的;
(三)在規定的學術會議或者技術會議上首次發表的;
(四)他人未經申請人同意而泄露其內容的。第三十五條 發明專利申請自申請日起三年內,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根據申請人隨時提出的請求,對其申請進行實質審查;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請求實質審查的,該申請即被視為撤回。
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自行對發明專利申請進行實質審查。第二十六條 申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應當提交請求書、說明書及其摘要和權利要求書等文件。
請求書應當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稱,發明人的姓名,申請人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以及其他事項。
說明書應當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准;必要的時候,應當有附圖。摘要應當簡要說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要點。
權利要求書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清楚、簡要地限定要求專利保護的范圍。
依賴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人應當在專利申請文件中說明該遺傳資源的直接來源和原始來源;申請人無法說明原始來源的,應當陳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