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世界上最大的礦產品進口國是哪個
擴展閱讀
紙箱釘線什麼價格 2025-01-16 19:48:01
iphone怎麼免費用萬能遙控 2025-01-16 19:47:03
為什麼鑽石要永存 2025-01-16 19:44:49

世界上最大的礦產品進口國是哪個

發布時間: 2024-07-15 21:42:22

Ⅰ 目前主要的石油生產國、出口國和進口國是哪幾個

出口國1、沙特
石油工業是沙特經濟的主要支柱,為世界最大石油輸出國。近年來,沙受益於國際油價攀升,石油出口收入豐厚,經濟保持較快增長。政府大力建設和改造國內基礎和生產設施,繼續推進經濟結構多元化、勞動力沙特化和經濟私有化,努力擴大采礦和輕工業等非石油產業,鼓勵發展農業、漁業和畜牧業,積極吸引外資,保護民族經濟。 2、俄羅斯
俄羅斯是世界經濟大國,自然資源非常豐富。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品、金屬及其製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寶石及其製品、木材及紙漿等;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食品和農業原料產品、化工品及橡膠、金屬及其製品、紡織服裝類商品等。 3、伊朗
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胡齊斯坦為石油工業區與重要出海門戶。也發展煉油與石油化工,以及鋼鐵、機械等工業部門。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石油是伊朗的經濟命脈,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930億桶,佔世界總儲量的10%,居於世界第五位。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24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儲量的16%,僅次於俄羅斯,居世界第二位。

4、科威特
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現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968億桶,佔世界儲量的10.8%,居世界第四位。南部的布爾干油田為世界最大油田之一。天然氣儲量為1.49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儲量的1.1%。石油是科威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和國民經濟的支柱,財政收入90%以上來自石油。其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0%,占出口創匯的95%。1978年產原油11,000萬噸(1991年為631.5萬噸),為世界主要產油國之一。 5、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國,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國之一。尼原為農業國。七十年代起成為非洲最大的產油國,農業日漸萎縮。資源豐富。已探明有30多種礦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氣、錫、煤、石灰石等。迄今已探明石油儲量270億桶,居世界第九位,以目前開采速度可再開采30年。 6、瑞典
瑞典實行發達的私營工商業與比較完善的國營公共服務部門相結合的「混合經濟」,以高工資、高稅收、高福利著稱。 森林、鐵礦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資源,在此基礎上發展並形成了采礦冶金、林業造紙、電力和機械製造四大傳統工業體系。 作為一個具有豐富的木材、鐵礦、水力資源的國家,瑞典著重發展以出口為導向的工業化經濟。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2%的工業品出口到國外。 7、阿聯酋
以石油生產和石油化工工業為主,同時注重發展經濟多樣化。政府在發展石化工業的同時,把發展多樣化經濟,擴大貿易,增加非石油收入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當作其首要任務,注意利用天然氣資源,發展水泥、煉鋁、塑料製品、建築材料、服裝、食品加工等工業,重視發展農、牧、漁業;政府充分利用各種財源,重點發展文教、衛生事業,完成和擴大在建項目。 8、印度尼西亞
1968年以來,特別是80年代調整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後,經濟發展取得一定成就。第一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中,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通貨膨脹控制在10%以內。1994年4月進入第二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即經濟起飛階段。政府進一步放寬投資限制,吸引外資,並採取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旅遊、增加出口。 9、巴西
巴西擁有拉美最為完善的產業體系,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歷史上巴曾經一度是單一農業經濟國家,蔗糖、咖啡等為其主要經濟作物。20世紀初,巴西開始工業化進程。從五十年代起,巴西推行「進口替代」經濟模式,並依靠大量舉借外債獲得了經濟騰飛,其中1967-1974年經濟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0.1%,創造了「巴西奇跡」,並初步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其後近20年的時間里,巴一直為外債和通貨膨脹所困擾,經濟發展陷於停頓。 10、伊拉克
以石油業為主,農牧業也占重要地位。北部油區通過油管在黎巴嫩、敘利亞與土耳其的地中海港口輸出原油,南部油田通過油管至沙烏地阿拉伯的紅海岸延布油港輸出原油。有煉油與石油化工以及紡織、食品、煙草、水泥等工業。兩河平原的灌溉農業已有數千年歷史。主要農產品有小麥、黑麥、大麥、稻米、棉花、煙草、溫帶水果與椰棗等。椰棗輸出量居世界首位。畜牧業偏重在東北部地區,養值牛、羊、驢、馬,西南部乾旱高原上有游牧業。

Ⅱ 美國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為什麼還要大量進口礦產品

本土開采成本大於外購成本是主要原因吧

Ⅲ 世界各國資源分布格局是怎樣的

礦產品種類繁多,分類方法也不少,但最基本的分類是兩種:金屬礦物和非金屬礦物;燃料礦物和非燃料礦物。世界礦物原料消耗中,非金屬礦物,尤其是砂石料等,所佔的比重最大。這些礦物分布廣泛,價格低廉,大多是就地生產,就近消費,投入國際市場的比例極低,大約只有總產量的5%左右。金屬礦物和某些天然肥料礦物的地域分布則較相對集中,在世界市場上的貿易量頗大,足以引起國際貿易界的重視。

世界上應用較為廣泛的礦物約有80多種,其中的鐵、銅、鋁土、鉛、鋅、鎳、磷酸鹽、錫和錳等9種,具有產值大,國際貿易量較多等特點,地位相當重要。

世界礦物開採的集中性明顯,70~75%集中在10餘個國家裡,特別是少數幾個工業發達國家。前蘇聯和美國是世界上采礦業規模最宏大的兩個國家,前者約佔世界礦業開采值的18%,後者約佔世界的15%。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估佔世界的11%。澳大利亞和南非的采礦業,規模也很大。發展中國家,采礦業發達、規模較大的有中國、智利、尚比亞、扎伊爾、秘魯、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等國家。

鐵礦石是鋼鐵工業的最重要原料。它的開采、冶煉和貿易等,與鋼鐵工業的興衰緊密相連。

全球的鐵礦石資源是相當豐富的,本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鐵礦石資源總儲量8,000多億噸。目前,全世界鐵礦石的探明儲量約為3,500億噸。高度集中是鐵礦石在地域分布上的最大特點。鐵礦資源主要集聚於10多個國家裡。前蘇聯鐵礦石的探明儲量是1,140億噸,佔世界鐵礦探明儲量的30%多,是目前地球上探明儲量超過1,000億噸的唯一國家,比居世界第二位的巴西要多近400億噸,為美國鐵礦石探明儲量的6.5倍。除前蘇聯外,依次排列的順序是巴西、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和波利維亞,以上7國的鐵礦石儲量計佔世界鐵礦石總儲量的90%。另外,法國、瑞典、英國、委內瑞拉、南非、智利、德國和賴比瑞亞等也是世界鐵礦石儲量較為豐富的國家。

由於經濟發展的需要和采礦技術的不斷提高與完善,世界鐵礦石的產量幾乎是直線上升。本世紀50年代初期,年產量是3億多噸,到80年代,鐵礦石產量增至8億多噸,30年間,增長近3倍。目前,每年的鐵礦石產量超過5,000萬噸的,有前蘇聯、巴西、澳大利亞、美國、中國和加拿大等6個國家。此外,印度、法國、瑞典、南非、賴比瑞亞和委內瑞拉等國的鐵礦石產量也較多,大都在2,000~3,000萬噸。1981年,世界鐵礦石總產量是8.745億噸,其中,前蘇聯生產2.424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27.7%,位居世界第一。巴西鐵礦石產量增長最快,本世紀50年代初為300多萬噸,到80年代已超過1億噸大關,1981年的產量是1.066億噸,佔世界的12.2%,列世界的第二位。澳大利亞居第三位,1981年產量達0.938億噸,佔世界的10.7%。

近些年來,世界鋼鐵工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鋼鐵工業的地區分布也有較大調整,使鐵礦石的生產和貿易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目前,投放於國際市場的鐵礦石總量大約是3億噸,佔世界鐵礦石產量的35%左右,在國際貿易貨物結構中,是僅次於石油的第二位大宗貨物。目前,世界上鐵礦石的主要輸出國是澳大利亞,年輸出量達8,000萬噸左右,列世界第一位。巴西的年輸出量約為7,000萬噸,列世界第二位。加拿大、印度、智利、前蘇聯、賴比瑞亞、茅利塔尼亞、委內瑞拉和秘魯等,也是世界鐵礦石的重要輸出國。鐵礦石的主要輸入國是西歐的比利時、法國、德國、英國和荷蘭,以及東歐和中歐的波蘭,捷克等,日本是最大的鐵礦石輸入國之一。美國的鐵礦石資源豐富,年產量亦較多,但由於鋼鐵工業強大,鐵礦石的需求仍得不到滿足,每年要從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和智利等國輸入可觀的鐵礦石以供使用。中國的鋼鐵工業發展迅速,1992年年產量已突破7,000萬噸,本國鐵礦石資源尚富,但品位不高,多貧礦,每年得從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和朝鮮等國進口相當數量的鐵礦石。鐵礦石運輸不僅數量較大,而且往往是重洋相隔,距離遙遠,故除前蘇聯往東、中歐諸國的採用陸上鐵路運輸外,大多是由大型船舶通過海運完成的。

錳是工業的重要原料,在鋼鐵工業中的地位作用尤為明顯。世界陸地上的錳礦資源(金屬含量)有30多億噸,探明儲量約達16.2億噸。錳礦的分布非常集中,儲量在1億噸以上的有南非、前蘇聯和澳大利亞。其中,南非是世界錳礦儲量最富的國家,約達7.17億噸,佔世界錳礦探明儲量的44.3%;前蘇聯排行第二,儲量約為6.35億噸,佔世界的39.3%;澳大利亞的儲量是1.45億噸,佔世界的8.9%,居世界第三位。這3個國家的合計儲量超過世界探明總儲量的90%。

錳礦資源高度集中的儲藏分布,導致了生產上的相對集中性。前蘇聯是世界錳礦的最大生產國,雄居各國之首。其次是南非和澳大利亞。錳出口量最多的是南非,澳大利亞排列其後,印度、巴西和加彭等國也是世界上錳的生產國和輸出國。日來、西歐和美國等是世界上錳礦產品的主要進口國。

海洋底部儲存有大量的錳結核,廣泛分布於海面以下4,000~5,000米的大洋底部,厚度可達1米。現已探明,錳結核的分布以太平洋中部北緯6~20度,西經140~180度之間的洋底最為密集。全世界錳結核的估計儲量可達1.5~3萬億噸左右,且以每年大約1,000萬噸的速度增長著。

對於大洋底部錳結核的利用,目前,試制性生產已經獲得成功,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壟斷資本集團,業已組成聯合開發公司,正式進行開采和提煉。從海底錳結核中開發提煉錳金屬,需要高度發達的現代科學技術和驚人的資金,因此,目前這項事業完全被工業高度發達和資金雄厚的少數國家所控制和壟斷。

銅在工業領域里,用途廣泛,是一種重要的原料和材料。世界銅礦資源比較豐富,陸地上的資源儲量(金屬含量)約為16億噸。其中,探明儲量大約為6.4億噸,比較集中地分布於美洲、非洲中部和亞洲北部。以國家論,高度集中在10餘個國家。探明儲量大於5,000萬噸的國家有智利、美國和尚比亞,其中,智利的儲量約為1.5億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23.4%,繫世界上銅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擁有世界第一大銅礦—丘基卡馬塔礦(儲量達6,935萬噸)和世界第二大銅礦—埃爾特尼恩特礦(儲量約是6,776萬噸),被稱譽為「銅的王國」。美國的銅礦儲量是9,100萬噸,佔世界銅礦總儲量的14.2%,位居世界第二名。尚比亞銅礦儲量是5,400萬噸,佔全球銅礦總儲量的8.4%,排行世界第三。前蘇聯、加拿大、扎伊爾和秘魯等國的儲量均在2,000萬噸以上。墨西哥,波蘭、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澳大利亞、南非和西班牙等國也有較多的銅礦儲量。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銅礦石的開采有較大發展,開采國家和地區增至40餘個,開采量亦不斷增加,1950年是227萬噸,1981年達到832萬噸,增長接近4倍。目前,銅礦石產量在50萬噸以上的國家有6個,即美國、前蘇聯、智利、加拿大、尚比亞和扎伊爾。長期來,美國一直是世界銅礦石產量最多的國家,從1961年起,年產量持續穩定地超過100萬噸, 1981年達153.8萬噸,占當年世界銅礦石總產量的18.5%,前蘇聯緊跟其後,自1964年起就超過智利,1981年年產量達114萬噸,佔世界的13.7%。智利現居世界第三位,1981年年產銅礦石108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13%。

近30年來,銅在工業上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銅的生產發展很快,1950年,世界精銅產量僅315萬噸,1981年達到965萬噸,增長3倍以上。美國、前蘇聯和日本,年精銅產量都在100萬噸以上。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精銅生產國,自60年代後期以來,精銅年產量一直保持在160~210萬噸之間,1981年是198.4萬噸,佔世界精銅產量的20.5%,居各國之首。但是,美國生產精銅所需的原料,除本國開採的銅礦石外,還得從智利、秘魯和南非等國家進口相當數量的銅礦石。前蘇聯屈居第二,1981年產精銅146萬噸,佔世界的15.1%。同年,日本生產精銅105萬噸,約佔世界的10.8%,列世界第三位,但所用的銅礦石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加拿大、澳大利亞、智利和扎伊爾等國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精銅生產國。

當今,世界上銅的進出口總量約為300萬噸,進口銅的國家很多,出口銅的國家很少;數量不大,但運銷范圍卻相當廣泛,這就是銅的國際貿易的基本特點。長期來,智利是世界上第一大銅的出口國,目前,年出口量約是80萬噸,主要銷往美國、英國、德國和日本等國家。尚比亞銅的出口量僅次於智利,列世界第二位,主要輸往「歐洲共同體」、美國和日本,部分運銷到中國等一些發展中國家。加拿大是發達國家中銅出口量最多的國家,每年出口量約為20萬噸,主要輸往美國、西歐和日本。前蘇聯所產粗銅和精銅均自給有餘,約有10%的銅銷往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澳大利亞也是發達國家中出口銅較多的國家之一,年出口量約為5萬噸,主要銷往日本和美國。此外,秘魯、扎伊爾等國也有部分銅出口外銷,主要對象是美國、西歐和日本等國家與地區。

世界鋁土礦資源比較豐富,總儲量約是400~500億噸,其中,探明儲量是350億噸左右。與銅礦石一樣,鋁土礦的蘊藏相當集中,主要分布在非洲(以西非為主,約佔世界總儲量的40%余)、大洋洲(儲量約佔世界的21%)、拉丁美洲(主要是南美洲的東北部,儲量佔世界的22%左右)和亞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以國家論,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的鋁土礦儲量都為80億噸左右,各佔世界鋁土礦探明儲量的22.8%,兩國並列世界第一。巴西鋁土礦的探明儲量是40億噸,佔世界的11.4%,居世界的第二位。牙買加的鋁土礦探明儲量約為20億噸,佔世界的5.7%,列世界第三位。印度、巴西、馬里、喀麥隆、蘇利南和蓋亞那等也是世界鋁土礦儲量較為豐富的國家。

鋁土礦是提煉鋁金屬的主要原料。現代社會里,鋁的需要量不斷增加,鋁土礦的產量也隨之不斷提高。20世紀50年代初,世界鋁土礦產量是700多萬噸,到80年代初,已增加到8,000多萬噸,30年左右時間即增長10倍多。目前,世界鋁土礦產量是8,700多萬噸。年產量超過1,000萬噸的有澳大利亞、幾內亞和牙買加。其中澳大利亞1981年鋁土礦產量達2,550萬噸,佔世界鋁土礦總產量的30%左右,居世界第一位。幾內亞是世界鋁土礦產量增長最快的國家,50年代中期只有50多萬噸,70年代後期迅速增至1,000多萬噸,1978年更超過了牙買加,1981年達到1,180萬噸,佔世界的13.4%,躍居世界的第二位。同年,牙買加產鋁土礦1,170萬噸,佔世界的13.3%,居世界第三位。此外,鋁土礦產量較多的國家還有前蘇聯、巴西、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

鋁及其合金具有質輕、堅韌、導電、導熱性強、化學性質活潑等特點,適宜作飛機、汽車和火箭等的結構材料,日用器皿亦頗多用鋁製成,還可以作建築材料及冶煉某些高熔點金屬之用。各國對鋁的需求與日俱增,世界原鋁產量也不斷增多。1950年,全世界原鋁產量僅150萬噸左右,1980年增至1,600多萬噸,增長近11倍,成為產量僅低於鋼鐵的第二大金屬。當今,世界上原鋁產量在100萬噸以上的國家有美國、前蘇聯、加拿大和日本。相當時期以來,美國一直是世界最大的鋁生產國,1980年產鋁465萬噸,佔世界當年鋁產量的29%左右,在世界各國中雄居首位。同年,前蘇聯的鋁產量約是240萬噸,佔世界的15%左右,名列第二。日本年產鋁109萬噸,加拿大產鋁107萬噸,分別佔世界的6.8%和6.7%,分別列為世界的第三和第四位。

由於鋁土礦、原鋁產量和消費量在地域分布上的不一致性,導致了鋁礦資源、生產和貿易上的嚴重脫節,並使鋁的國際貿易范圍擴大,數量可觀。目前,美國、日本、前蘇聯和西歐大部分國家是鋁土礦石的主要進口國。其中,美國進口量最大,一國即佔世界總進口量的40%左右,主要從牙買加、巴西、蓋亞那、蘇利南等拉美國家進口鋁土礦石。日本鋁土礦的進口量也相當大,約達600萬噸,礦石大都從澳大利亞、幾內亞、印度、印度尼西亞、以及一些拉丁美洲國家輸入。加拿大是目前世界上鋁出口量最大的國家,但其煉鋁業的原料,大部分要從南美洲的蓋亞那和加勒比海地區國家進口,經冶煉加工後再銷往國外。

目前,全世界鉛礦石資源的總儲量(金屬量)約為2.88億噸,較集中地分布在北美、澳大利亞和前蘇聯3個地區。儲量超過1,000萬噸的國家有美國、前蘇聯、加拿大、墨西哥和南非等6個。其中美國最多,列世界第一位,儲藏量是7,400萬噸,佔世界鉛礦石資源總儲量的25.7%。居第二的澳大利亞,儲量約為3,400萬噸,佔世界的11.8%。前蘇聯的鉛礦石儲量為3,300萬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11.5%,位列世界第三。全球鉛礦石探明儲量約1.27萬噸,大於1,000萬噸的有美國、澳大利亞、前蘇聯和加拿大4個國家。美國鉛礦石探明儲量為2,700萬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21.3%,繫世界鉛礦石探明儲量最多的國家。澳大利亞的探明儲量為1,800萬噸,估計佔世界的14.2%,為世界第二位。前蘇聯鉛礦的探明儲量是1,600萬噸,約是世界的12.6%,排列世界第三。

當前,全世界約有40多個國家(地區)開采鉛礦石,自70年代以來,年產量基本穩定在340~360萬噸之間。前蘇聯、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4國的鉛礦石的年產量均超過30萬噸,名列世界前茅。1980年,世界鉛礦石的總產量是359萬噸,其中,前蘇聯的年產量達59萬噸,佔世界鉛礦石總產量的16.4%,排列世界第一。美國年產量是56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15.6%,居世界第二位。澳大利亞列第三位,年產量為39萬噸,佔世界的10.8%。加拿大年產鉛礦石29萬噸,佔世界的8%,居世界第四位。此外,秘魯、墨西哥、摩洛哥和南斯拉夫等也是世界上鉛礦石產量較多的國家。

世界精鉛產量發展較快,50年代初,只有180萬噸,80年代初已增至530多萬噸,增長近3倍,生產國家也有30多個。現在,年產精鉛在20萬噸以上的有美國、前蘇聯、德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5國。多年來,美國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精鉛生產國,1981年世界年產精鉛531萬噸,而美國產106.8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20%多,冠各國之首。同年,前蘇聯年產80萬噸,佔世界精鉛總產量的15%,居第二位。德國年產精鉛約40萬噸,約佔世界的7%,列世界第三位。年產量在10萬噸以上的還有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西班牙和保加利亞等國家。

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是世界鉛礦產品的主要出口國,大都輸往日本和西歐市場。美國鉛的儲量和產量均較大,但國內需要量大,故仍需要進口部分鉛礦產品。前蘇聯鉛礦產品的生產量亦較大,除滿足本國需要外,尚有少量輸往東歐的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國。墨西哥、南斯拉夫、南非、巴西和秘魯等國也是世界鉛礦產品的重要出口國。日本和西歐諸國則是世界鉛礦產品的主要進口市場。

世界鋅礦資源儲量(金屬量)約為3.25億噸。其中,探明儲量是1.62億噸,較集中地分布在北美、大洋洲和前蘇聯等3個地區與國家。探明儲量超過1,000萬噸的國家是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前蘇聯和南非。其中,加拿大儲量最豐,約為3,000萬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8.5%。澳大利亞居第二位,探明儲量1,600萬噸,佔世界的9.9%。美國鋅礦探明儲量約是1,500萬噸,佔世界總儲量的9.3%,居世界第三位。前蘇聯和南非的儲量均為1,000萬噸左右,約佔世界的6.2%,並列世界第四位。再次是巴西,鋅礦儲量約是900萬噸,佔世界的5.6%左右。

當前,全世界開采鋅礦的國家有40多個,鋅礦石(含鋅量)的產量,1980年達617萬噸,比1950年的211萬噸,增長近3倍。1980年,加拿大產鋅礦石106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17.2%,雄居世界第一位。同年,前蘇聯產鋅礦石102萬噸,佔世界的16.5%,排行世界第二。澳大利亞,1980年年產鋅礦石49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7.9%,列世界第三位。秘魯產鋅礦48萬噸,略遜於澳大利亞,佔世界的7.7%,各列世界第四位。

鋅金屬可用於電鍍、鑄造和冶金等多種工業部門,使用廣泛。世界精鋅產量,自70年代起,每年以10萬噸左右的速度遞增,80年代已超過600萬噸。1981年,世界精鋅產量是619.8萬噸,其中前蘇聯生產最多,為106萬噸,佔世界的17.1%。其次是日本,年產是67萬噸,佔世界的10.8%。第三位是加拿大,年產量是61.8萬噸,佔世界精鋅總產量的近10%。其他生產精鋅較多的國家有美國、澳大利亞、西班牙、秘魯和墨西哥等,它們年產量都在10萬噸以上。

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南斯拉夫、南非、巴西和秘魯等國家是鋅礦產品的主要出口國。日本和西歐一些國家是鋅礦產品的主要進口國家。前蘇聯的鋅礦產品自給有餘,有少量輸往東歐國家。

世界錫礦資源(金屬量)總儲量約為3,700萬噸,探明儲量接近1,000萬噸。錫礦分布相當集中,且很有規律,主要產於環太平洋錫礦帶。以地區論,東南亞、中國、南美和前蘇聯是世界錫礦的主要儲藏地區,其中東南亞地區的儲量即佔世界儲量的50%以上。探明儲量在100萬噸以上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中國、馬來西亞、泰國和前蘇聯。印尼錫礦儲量約為155萬噸,佔世界錫礦探明儲量的15.7%,是世界上儲量最豐富的國家。中國的儲量約為150萬噸,佔世界的15.2%,居世界第二位。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儲量均為120萬噸左右,是世界總儲量的12.2%,並列世界第三位。前蘇聯和玻利維亞的錫礦儲量亦大致相等,約100萬噸,各佔世界的10%,並列世界第四。

目前,全球有30多個國家生產錫精礦,1981年的產量是20餘萬噸。其中,馬來西亞產6萬多噸,佔世界精錫礦的近30%,獨占鰲頭。印度尼西亞年產量是3.5萬噸,佔世界的17%多,名列世界第二位。泰國年產錫精礦3萬余噸,佔世界的15%多,居第三位。玻利維亞年產量約為2.8萬噸,佔世界的近14%,排行世界第四。

錫具有多種用途,世界產錫國家和錫的產量都有所增加。1981年,世界錫產量達到23.8萬噸。其中,馬來西亞年產7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30%左右,列各國之首。泰國和印度尼西亞年產量均是3.2萬噸左右,各佔世界總產量的13.4%,並列世界第二位。同年,玻利維亞產錫2萬噸,佔世界的8%多,居世界第三位。中國、巴西和前蘇聯等也是重要產錫國家。

目前,錫的主要出口國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玻利維亞和巴西,以及中國等;錫的主要進口國是日本、美國和西歐國家。前蘇聯產錫量也不少,但國內需要量較大,不能自給,尚得從東南亞地區的一些國家進口部分錫金屬。

全世界陸地上鎳礦資源儲量(金屬儲量)約達2,067億噸,其中探明儲量5,418萬噸。探明儲量大於500萬噸的,有新喀里多尼亞(法屬)、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前蘇聯和加拿大等,法屬新喀里多尼亞儲量達1,361萬噸,佔世界探明鎳礦總儲量的25%余,居世界之首。加拿大的儲量是789萬噸,佔世界的近15%,居第二位。前蘇聯列第三位,儲量為735萬噸,佔世界鎳探明儲量的13.5%。

世界鎳礦石產量增長頗快,1950年僅12.2萬噸,1980年增至76.3萬噸,增加5倍多。目前,開采鎳礦的國家和地區有20多個,1981年產量達70.3萬噸。其中,加拿大產量最多,達15.5萬噸,佔世界的22%左右,居世界第一位;位居世界第二的是前蘇聯,年產量14.5萬噸,接近佔世界總產量的21%,新喀里多尼亞(法屬)產量是7.8萬噸,佔世界的11%多,居世界第三位;澳大利亞年產量7.5萬噸,佔世界10.7%,排列第四位。

當前,世界鎳年產量約是70萬噸,主要生產地較為集中。前蘇聯、日本和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等國鎳產量名列前茅。1981年世界鎳產量為70.1萬噸,其中前蘇聯產17萬噸,佔世界鎳產量的24%余,居世界首位;加拿大產量是10.9萬噸,佔世界的15.5%,名列第二;新喀里多尼亞(法屬)年產量約為7萬噸,佔世界的10%,名列第三位。鎳的主要出口國有加拿大、法屬新喀里多尼亞、澳大利亞,以及印度尼西亞、古巴、菲律賓、多米尼加等。鎳的主要進口國是美國、日本和西歐等一些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