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結轉產品成本一般多少
擴展閱讀
天天理財哪個產品好 2025-01-16 17:02:04

結轉產品成本一般多少

發布時間: 2024-07-21 07:37:54

⑴ 結轉已銷售產品的實際生產成本65000元

結判缺如轉已銷售產品的實際生產成本65000元
會計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65000
貸掘啟扮凳:庫存商品65000

⑵ 什麼情況下需要結轉成本結轉多少呢

結轉成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車間加工月末完成產品成本結轉。在月末,把所需的製造費用轉入生產成本,在把已入庫的成品和半成品的成本轉出生產成本,那麼生產成本的余額就為在產品的金額了,待下月在產品轉出時,再將對應的生產成本轉出至庫存商品或是半成品就可以了。結轉分錄為:借:庫存商品,貸:生產成本
第二情況,銷售商品,結轉銷售成本。按照銷售商品的名稱及數量,分別從庫存商品中結出其平均成本價,算出總成本,然後 做會計分錄為: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
拓展資料:
1、商品銷售成本的結轉,有隨銷售隨結轉和定期結轉兩種做法。隨銷售隨結轉即在商品銷售的同時結轉成本,定期結轉一般在月終一次結轉成本。此外,對非商品銷售的發出商品的計算和結轉,包括加工商品發出、商品短缺等,採用隨發生隨結轉的方式。對其計算的單價確定有兩種方法:一是採用逐日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商品明細賬的當日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二是採用定期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期初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
2、結轉成本計算要看用的是存貨計量的哪種方法。存貨計量有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四種,這四種都會影響庫存商品金額,影響庫存商品金額就會影響主營/其他業務成本的金額。加權平均法公式為:加權平均單價=(期初結存存貨實際成本+本期收入存貨實際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期收入存貨數量)移動加權平均法公式為:加權平均單價=(收入存貨前結存存貨實際成本+本期收入存貨實際成本)/(收入存貨前結存存貨數量+本期收入存貨數量)
3、本期發出存貨實際成本=本期發出存貨數量*加權平均單價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發出成本,但較繁瑣;如果存貨收發業務較多、且存貨單價不穩定時,其工作量較大。在物價持續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於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利潤偏高。個別計價法的成本計算準確符合實際情況,但在存貨收發頻繁情況下,其發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較大。

⑶ 會計分錄:7.結轉本月已售產品的生產成本44000元。

借:主營業務成本44000,貸:庫存商品44000。
期末,企業應根據本期銷售各種商品、提供各種勞務等實際成本,計算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所以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等科目。
拓展資料
會計分錄亦稱"記賬公式"。簡稱"分錄"。它根據復式記賬原理的要求,對每筆經濟業務列出相對應的雙方賬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在登記賬戶前,通過記賬憑證編制會計分錄,能夠清楚地反映經濟業務的歸類情況,有利於保證賬戶記錄的正確和便於事後檢查。
每項會計分錄主要包括記賬符號,有關賬戶名稱、摘要和金額。會計分錄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簡單分錄也稱"單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和另一個賬戶的貸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復合分錄亦稱"多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與幾個賬戶的貸方,或者以一個賬戶的貸方與幾個賬戶的借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
所謂業務鏈法就是指根據會計業務發生的先後順序,組成一條連續的業務鏈,前後業務之間會計分錄之間存在的一種相連的關系進行會計分錄的編制。
此種方法對於連續性的經濟業務比較有效,特別是針對於容易搞錯記賬方向效果更加明顯。
所謂記賬規則法就是指利用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進行編制會計分錄。
需要指出的是,為了保持賬戶對應關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經濟業務合並在一起,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為了反映經濟業務的全貌,也可以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⑷ 您好,請問月末銷售成本怎麼計算啊

1.銷售成本的計算方法有選進先出,移動加權平均,還有加權平均等方法一般企業核算均使用加權平均方法,
2.一般企業採用的結轉產品銷售成本是:加權平均成本法;
產品銷售成本其實就是月末庫存產品的加權平均單價,
加權平均單價=(期初庫存成本金額+本月入庫成本金額)/(期初庫存數量+本月入庫數量)再用本月銷售的數量乘以本月的銷售產品的加權平均成本;
3.會計分錄:
a.產品入庫
借:庫存商品:**產品
貸:生產成本
b.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產品;
c.銷售時;
借:應收賬款/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⑸ 結轉本月已銷產品成本350000元,求會計分錄

結轉本月已銷產品成本350000元,會計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350000
貸:庫存商品
350000
「結轉」,是會計工作中重要的具體業務,通常它是把一個會計科目的發生額和余額轉移到該科目或另一個會計科目的做法,這個做法叫結轉。
結轉的目的大體有四個:
1、是為了結出本會計科目的余額;
2、是為了計算本報告期的成本;
3、是為了計算當期的損益和利潤的實現情況;
4、是為了保持會計工作的連續性,一定要把本會計年度末的余額轉到下個會計年度。
會計分錄亦稱「記賬公式」。簡稱「分錄」。它根據復式記賬原理的要求,對每筆經濟業務列出相對應的雙方賬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在登記賬戶前,通過記賬憑證編制會計分錄,能夠清楚地反映經濟業務的歸類情況,有利於保證賬戶記錄的正確和便於事後檢查。每項會計分錄主要包括記賬符號,有關賬戶名稱、摘要和金額。會計分錄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簡單分錄也稱「單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和另一個賬戶的貸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復合分錄亦稱「多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與幾個賬戶的貸方,或者以一個賬戶的貸方與幾個賬戶的借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
三要素
一,記賬方向(借方或貸方)
二,賬戶名稱(會計科目)
三,金額
種類
根據會計分錄涉及賬戶的多少,可以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
簡單分錄是指只涉及兩個賬戶的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
復合分錄是指涉及兩個(不包括兩個)以上賬戶的會計分錄
方法
層析法
層析法是指將事物的發展過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和層次,逐層遞進分析,從而最終得出結果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層析法進行編制會計分錄教學直觀、清晰,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其步驟如下:
1、分析列出經濟業務中所涉及的會計科目。
2、分析會計科目的性質,如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等。
3、分析各會計科目的金額增減變動情況。
4、根據步驟2、3結合各類賬戶的借貸方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增加或減少),來判斷會計科目的方向。
5、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編制會計分錄。
此種方法對於學生能夠准確知道會計業務所涉及的會計科目非常有效,並且較適用於單個會計分錄的編制。
業務鏈法
所謂業務鏈法就是指根據會計業務發生的先後順序,組成一條連續的業務鏈,前後業務之間會計分錄之間存在的一種相連的關系進行會計分錄的編制。
此種方法對於連續性的經濟業務比較有效,特別是針對於容易搞錯記賬方向效果更加明顯。
記賬規則法
所謂記賬規則法就是指利用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進行編制會計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