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最好的晶元公司
中國最好的晶元公司是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公司是中國晶元晶圓代工企業之一,在國內,基本代表了國產晶元的前沿技術,將以億計的晶體管、三極體、二極體等與電阻、電容基礎電子元件連接並集成在小塊基板上,成為復雜電路功能的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通常稱為晶元。
公司建立了14納米FinFET技術、28納米PolySiON和HKMG技術、40納米標准邏輯製程低漏電技術、65/55納米低漏電和超低功耗技術等主要研發平台,登記在子公司名下的專利共8122件,其中境內專利6527件,包括發明專利5965件,境外專利1595件,擁有集成電路布圖設計94件。
優秀的晶元公司英特爾公司成為設計和生產半導體的科技巨擘,為全球日益發展的計算機工業提供建築模塊,這些產品為標准計算機架構的組成部分。英特爾公司在客戶機、伺服器、網路通訊、互聯網解決方案和互聯網服務方面為日益興起的全球互聯網經濟提供建築模塊。
高通無線通信技術(中國)有限公司,晶元十大品牌,創於1985年美國,其在CDMA技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而聞名,專注於3G晶元組、系統軟體以及開發工具和產品的綜合型國際企業。高通十分重視研究和開發,並已經向100多位製造商提 供技術使用授權,涉及了世界上所有電信設備和消費電子設備的品牌。
全球10大晶元設計企業,中國哪些企業榜上有名?
1、英特爾
英特爾公司成立於1968年,是半導體行業和計算創新領域的全球領先廠商。英特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晶元製造廠商,它擁有了幾十年的生產歷史,從英特爾推出全球第一個處理器之後,就對我們的生活作出了重大的改變,同時也引發了之後的信息技術革命。
2、高通
高通成立於1985年美國,是較大的無生產線半導體生產商、無線晶元組及軟體技術供應商,是目前5G研發、商用與實現規模化的推動力量之一,致力於發明突破性基礎科技,變革了世界連接、計算和溝通的方式。高通晶元事物gpu性能強,在游戲過程中很占優勢。兼容性好,是移動cpu里兼容性最好的。
3、英偉達
英偉達始創於1993年美國,是全球知名的電腦顯卡供應商,也是較早推出圖形處理器技術。Nvidia的晶元架構能夠在通用性和效率之間實現一個很好的平衡,而在這個基礎上,一套易用且能充分調動晶元架構潛力的軟體生態則會讓Nvidia在機器學習模型社區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4、聯發科技
聯發科技是台灣上市公司,始創於1997年,是一家專注於創造橫跨信息科技、消費電子及無線通信領域的IC解決方案的現代化企業,目前已經是全球第四大半導體公司,旗下研發的晶元一年會驅動超過15億台智能終端設備。
5、海思
海思是華為技術公司旗下的從1991年就開始專注於製造消費電子、通信等領域的光網路芯的企業,海思晶元雖然大多數自用,但僅是華為手機的銷量,已經讓海思曾經在國內手機晶元市場超過高通,還曾進入了全球半導體前十大供應商,可見海思實力有多強。
6、博通
博通是全球基礎架構技術供應商,創立於1991年美國,專注於提供半導體和基礎設施軟體解決方案,擁有產品組合多樣性、良好的執行力與運營、工程深度等多種優勢。 博通的ETC晶元的占市場份額七成,但ETC占博通收入只有可憐的10%左右,ETC晶元在博通集成公司收入佔比可以說微不足道,忽略不計的。
7、AMD
AMD創立於1969年美國矽谷,在2006年時收購了晶元巨頭ATI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微處理器設計和製造的大型跨國公司,從成立以來,去多諸多突破性的行業創新,公司始終處於半導體產品領域的前沿。
8、TI德州儀器
TI始於1930年的美國,總部位於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以開發製造半導體和計算機技術而聞名於世,75年來TI公司卓有成效地推動著社會發展。從默默無聞地開發德州油田到在全球市場占據領先地位,TI 在其員工理念的指引下逐步發展壯大。
9、ST意法半導體
ST意法半導體是義大利的SG微電子公司與法國Thomson半導體公司合並而成的,成立於1988年,是目前世界較大的半導體公司,旗下不僅有知識產權含量高的專用產品,還有多領域的創新產品,如安全性智能卡晶元、高性能微控制器等。
10、NXP
NXP源自於荷蘭,前身是飛利浦旗下的分支公司,是全球性汽車半導體品牌,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總部位於荷蘭Eindhoven。nxp電源管理晶元可以開發新的工藝、封裝和電路設計技術,也將出現性能更好的設備,進步功率密度,延伸電池壽命,減少電磁干擾,增強電源和信號完整性,進步體系安全性,讓國際各地的工程師可以立異國際。
網路-英特爾、網路-高通、網路-NVIDIA、網路-聯發科、網路-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網路-broadcom、網路-AMD、網路-TI、網路-意法半導體、網路-恩智浦半導體公司
十年後哪家公司會成為中國晶元製造業的龍頭?
晶元指內含集成電路的矽片,體積很小,常常是計算機或其他設備的一部分。是由大量晶元體組成的,是當代社會科技上最偉大的一項發明。
今年以來,隨著中美晶元戰爭的加劇,導致全球的電子晶元產業鏈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很多行業都出現了晶元短缺的態勢,其中汽車產業受到的影響將會更大。因為由於雙碳的目標,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迅速,從而對於晶元的需求將會持續上漲,但是由於晶元的短缺,很多家汽車企業都出現了停產的現象,這對於公司的發展無疑是帶來了一定的困擾。而且,晶元的應用不僅僅只是汽車行業,它幾乎應用於所有產品,近到我們生活中的常用設備——微波爐,遠到軍事設備——國防工業,基本上現在只要是用電的東西都會涉及到晶元這個東西。目前只是在汽車行業的影響比較大,汽車工業最大的瓶頸就是晶元短缺,嚴重影響了生產。而且,如果中美的晶元戰爭沒有得到一定的緩解,那麼後期的話不僅是汽車產業受到影響,而且也會波及到其他產業。由此可見,晶元對於發展是多麼的重要,所以發展晶元產業刻不容緩。
下面給大家盤點10家晶元龍頭企業
新潔能:功率半導體晶元和器件設計龍頭該公司年底或將會推出SiC 二極體系列產品,是公司未來市場發展的主要方向。其次,公司還曾是我國半導體功率器件十強企業之一,主要在半導體晶元和功率器件的研發設計及銷售。其次,目前該公司的產品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汽車電子、5G和光伏新能源等領域,公司的未來發展有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觀點:公司是是我國功率半導體晶元和器件設計龍頭
斯達半導:IGBT里邊的龍頭股該公司是我國IGBT領域領軍企業和唯一進入全球前十的IGBT模塊供應商,其次,該公司的IGBT產品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電子、家用電器等領域,是電力行業的CPU。自成立以來。公司把市場為導向,技術為支撐,從而不斷的研究出更加優秀的半導體晶元。
觀點:該公司是IGBT里邊的龍頭股,目前,該公司的IGBT是我國產品線最集全的供應商,其次,公司的產品未來將會走向替代國產的趨勢,而且加上晶元被市場炒作時,該公司是最有希望受到青睞的一個企業。
上海貝嶺:電子晶元的龍頭企業國內智能電表領域品種最全的集成電路供應商,計量晶元在國家電網及南方電網統招市場的出貨量均排名第一。公司的當前經營模式是經過轉型而來的,具有一定的核心競爭力。當前,該公司始終跟隨電子市場的趨勢,使得公司的電子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公司的電子產品在未來的估值價值有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觀點:該公司是電子晶元的龍頭企業,其次,該公司與一些知名晶元廠商之間建立起來良好的戰略性關系,從而使得公司的營銷網路體系得到了完善。
北方華創:半導體設備龍頭企業該公司是世界級半導體設備後備軍,目前,半導體相關領域產品是該公司的主要經營業務,而且公司的半導體產品的發展得益於5G的不斷推進和半導體需求的不斷增長,相信未來公司的業績將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觀點:該公司是我國半導體設備龍頭企業,其中半導體設備的營收佔6667%左右,是該公司目前最主要的業務和估值來源,其次,公司的部分產品成功打破了國外市場的壟斷,後期有望提升市場份額。
中芯國際:晶元圓代工龍頭企業世界第三的晶元先進代工,該公司主要從事集成電路晶元圓代工等業務,目前該公司的集成電路晶元圓代工在世界上占據首位。其次,隨著晶元產業的不斷發展,對於集成電路晶元圓代工的需求將會呈現上漲的趨勢,這對於公司的發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觀點:該公司是我國晶元圓代工龍頭企業,其次,公司旗下子公司在全球上擁有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元圓代工,是我國技術最先進和規模最大的國家。而且該公司在行業高景氣中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長電科技: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的龍頭企業世界前三的先進晶元封裝,是我國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的龍頭企業,主要的經營業務是集成電路製造和技術服務。其次,公司在關鍵應用領域中擁有行業領先的半導體高端封裝技術優勢。
觀點:作為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的龍頭企業,該公司通過不斷的優化公司治理等,相信該公司的未來發展將會與中芯國際協同發展的前景廣闊。
聖邦股份:模擬IC行業龍頭中國模擬IC晶元設計龍頭,該公司的主要經營業務是模擬半導體設計,其次,由於該公司擁有較強的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因此通過多年的不斷發展,公司在市場上搶佔先機,不斷拓展公司在市場上的份額。
觀點:該公司作為模擬IC行業龍頭,緊跟市場的發展趨勢,不斷拓展公司的業務,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條件,其次,公司專注於模擬晶元的研究開發,使得公司在多個領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條件。
中環股份:光伏矽片領域的龍頭世界級大矽片潛力後備軍,其次該公司供應光伏新能源材料在世界上具有領先的地位,半導體矽片、半導體功率等是公司當前最重要的經營業務。在光伏新能源領域中,公司重視技術創新,不斷研發出新一代的電池技術,這對於該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觀點:該公司作為我國光伏矽片領域的龍頭,在半導體產業領域中,與優秀企業進行戰略性的配合,從而使自身的技術和質量控制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其次,目前公司在邏輯晶元和存儲晶元也取得了較大進展,未來公司的估值價值有望翻倍上漲。
TCL集團:顯示龍頭企業世界前四的半導體顯示,其次,公司的主要經營業務為半導體技術以及材料。目前,公司把半導體顯示以及材料作為公司的核心主業,使得公司更加有優勢鞏固自身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觀點:作為顯示龍頭企業,公司在半導體光伏和半導體材料業務中進行一定的布局,目前布局的新賽道成效顯著,從而使得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得到成功的建造。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沿著電子產業鏈逆流而上,展望未來,公司的發展前景廣闊。
中微公司:半導體設備龍頭該公司是世界級半導體設備的後備軍,當前,該公司主要在半導體設備行業中深究發展,其次,該公司經過多年的不斷發展,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纍,而且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強大,未來增長可期。目前,由於數碼設備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泛半導體產業持續成長,從而對公司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發展空間。
觀點:作為半導體設備龍頭,該公司的刻蝕設備空間巨大,其次隨技術的進步,諸多新興領域的市場規模將有望進一步擴大。
光電子晶元上市公司的龍頭
晶元行業是一個產業,而不是某一個企業,這裡面所涉及的上下游企業比較多,有半導體材料,晶元設備,晶元設計、晶元製造、晶元產品封測等多個環節。這裡面任何一個環節對技術的要求都非常高,而且很復雜,單憑一個企業不可能完成晶元所有程序的製造。
所以具體10年之後,哪些晶元企業有機會成為我國晶元行業的龍頭,不應該從某個企業獨立去分析,而是要從多個環節中當中的優秀企業去分析。我們就按照晶元製造的上下游從上到下來分析一下哪些企業有這樣的潛力。
1、晶元設計代表企業:華為海思和紫光集團。
處理器代表企業:華為海思。
中國晶元設計跟世界其他國家仍然有較大的差距,目前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華為海思,華為海思在一些關鍵晶元設計上已經處於世界先進水平。比如手機cpu,華為海思的麒麟系列已經達到了世界前5的水平,其中麒麟 980 處理器與蘋果的 A12 處理器均採用了台積電的 7nm 工藝,是目前世界上少數採用 7nm 工藝的廠商之一。此外華為在ISP晶元、人工智慧晶元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優勢。
存儲器代表企業:紫光集團。
紫光集團是清華大學旗下的高科技企業,是國內的存儲晶元設計龍頭,目前紫光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集成電路企業,全球第三大手機晶元企業;在企業級IT服務細分領域排名中國第一、世界第二;
2、半導體材料:浙江金瑞泓和南京國盛電子。
浙江金瑞泓,它是國內半導體硅材料行業的龍頭,目前是我國大陸唯一具有硅單晶錠、硅研磨片、硅拋光片、硅仆延片、晶元製造的完整產業鏈的半導體企業。
南京國盛電子,這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五十五研究所下屬單位,主要從事高性能半導體硅外延片的研發、設計、製造和加工,多年來市場佔有率一直穩居第一,是國內領先的硅外延材料供應商。
3、晶元製造設備:上海微電子和中微電子。
晶元製造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而且需要很多高精尖的設備,目我國製作晶元的高端設備基本上都依賴於進口,不過目前我國也有一些企業技術已經取得一些突破,來10年將會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們來列舉兩個典型的例子。
光刻機設備生產商代表:上海微電子
上海微電子是在國家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推動下,由國內多家企業集團和投資公司共同投資組建的高科技企業,目前是我國光刻機的領先企業,能夠生產90納米工藝的光刻機。
除了上海微電子之外,未來我國還有可能誕生一家更加厲害的光刻機企業,因為目前中科院光電所已經研究出了光刻深度達到22nm級的技術,在經過曝光技術升級後可以應用製造10nm級晶元,關鍵是使用這一技術的光刻設備成本僅為國外同類設備的1/3,如果基於這個技術的光刻設備能夠實現量產,那無疑會打破目前ASML在高端光刻機壟斷的局面,不過目前這一技術什麼時候能夠用在晶元以及智能晶元製造上,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蝕刻機設備代表企業:中微半導體。
說到光刻機大家都熟悉,但說到蝕刻機可能很多朋友並不熟悉,但光刻機和蝕刻機都是生產晶元非常重要的設備,刻蝕機不同於光刻機。光刻機是激光將掩膜版上的電路臨時復制到硅晶圓片上,而刻蝕機是按光刻機在矽片上刻好的電路結構在矽片上進行微觀雕刻。
目前我國在晶元製造設備上呈現兩個極端,光刻機跟國際先進水平有很大的差距,但蝕刻機卻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而蝕刻機的主要代表企業是中微電子。目前中微半導體能夠提供7納米蝕刻機,這個水平目前也是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中微半導體也是台積電5大蝕刻機供應商之一。更關鍵的是中微半導體自主研發的5納米等離子體蝕刻機已通過台積電驗證,而且性能表現優異,這也是目前全球集成電路晶元上的最小線寬,預計2020年它將用於台積電世界上第一條5納米工藝生產線。
4、晶圓代工(晶元製造):中芯國際和華虹集團。
最近幾年中國在晶元製造方面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目前中芯國際、華虹集團在中低端晶元製造市場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其中中芯國際在高端晶元製造上也具有一定的能力。
目前,中芯國際最為先進並已投入量產的工藝是28nm工藝,2019年中芯國際有望投產14nm工藝生產線,而且未來隨著中芯國際從荷蘭進口7納米的光刻機,也有可能上線7納米工藝生產線。
5、封裝測試代表企業:長電科技
晶元並不是製造出來馬上就能使用,還需要經過封裝測試才能成為最終的成品。目前我國的晶元封裝測試技術水平和世界一流水平已經不存在代差,體量已經進入世界前三位,且發展速度顯著高於其他競爭對手。在晶元封測這個環節上,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企業是長電科技,長電科技成立於1972年,目前長電科技已成為全球知名的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
以上是目前晶元行業當中我國最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也是未來10年之內我國在晶元行業里最具潛力的企業。但是晶元行業的發展不是固定不變的,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更加先進的企業出來。不管怎麼樣,我們希望我國的晶元發展越來越好,能夠誕生越來越多的優秀晶元企業,這樣才能突破一些國家的封鎖,真正做到獨立自主。
國內做晶元設計的公司有哪些
光電子晶元上市公司的龍頭為水晶光電。
水晶光電,光電子晶元上市公司的龍頭股。在總資產收益率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劃分為847%、885%、827%、663%。海內光學光電子質料領先廠商,已經形成高端光學樹脂、3D成像、鏡甲等完整供給系統。
因為光的優越物理特性,在通信領域,光纜正在取代電纜;光晶元也開始取代電晶元,在硅基材料上實現光信號的傳輸。光模塊是傳輸過程中實現光通信系統中光信號和電信號轉換的重要器件,由光器件、功能電路和光介面等組成。目前,光晶元/光模塊的產業化尚處於早期階段,中國高端光晶元仍100%依賴進口,國產光晶元缺失為行業帶來了巨大發展機會。
:
1中國光晶元上市公司如下:
1)太辰光(300570):國內領先的通信網路物理連接設備製造商,打破歐美壟斷,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華工科技(000988):設立武漢雲嶺光電有限公司,主要將研發高速光晶元,目前華工正源在光晶元方面有一定基礎。
2)華工科技(000988):華工正源在光晶元方面有一定基礎,但主要是在低速光晶元的生產研發方面。
3)通宇通訊(002792):公司主要從事光模塊,移動通信天線、動中通天線、射頻器件、光模塊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業務,致力於為國內外移動通信運營商、設備集成商提供通信天線、射頻器件產品及綜合解決方案。海特高新(002023):子公司海威華芯已建成國內第一條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6英寸第二代化合物半導體集成電路晶元生產線。
4)海特高新(002023):擁有國內唯一5G砷化鎵晶元生產線。
5)士蘭微(600460):在終端基帶晶元上,高通可被展訊取代。士蘭微的加速度計感測器目前已經進入了展訊的參考設計,18年加快向手機其他感測器的拓展。
福州瑞芯微、珠海全志、珠海炬力、上海晶晨、上海盈方微。目前來說,中國的IC晶元設計的公司,還不像因特爾、高通、蘋果、三星這樣有很大的名氣。
就拿平板/盒子晶元來說,國內的晶元設計公司中福州瑞芯微、珠海全志、珠海炬力、上海晶晨、上海盈方微在技術上和銷售量上國內算是都還不錯,在IC晶元業都算是第三梯隊的。
晶元設計:國內的十大晶元設計公司如下,按營收規模排序:華為海思/紫光展銳/中興微電子/華大半導體/智芯微電子/匯頂科技/士蘭微電子/大唐半導體/敦泰科技/中星微電子。
國內廠商僅有四家,北方華創、中微半導體、盛美半導體和Mattson。
(1)產品研發公司哪個好擴展閱讀:
晶元設計公司排名
中國前十強依次為華為海思、清華紫光展銳、中興微電子、華大半導體、智芯微電子、匯頂科技、士蘭微、大唐半導體、敦泰科技和中星微電子。
第一名:海思
海思在長時間內將是中國最大的晶元設計公司,大家用的華為手機裡面就有大量的海思處理器和海思基帶晶元,另外買的智能電視,安防系統也有海思的晶元,未來將隨著華為集團的增長而上升。世界第一名高通,2016年營收154億美元,是海思的35倍。
第二名:紫光展銳
展訊,銳迪科合並之後成立,目前是三星手機處理器和基帶晶元除自家產品之外的最大供應商,你買的三星手機,主要是中低端系列,裡面的晶元是紫光展銳的。
第三名:中興微電子
主要是自家的通信設備用的部分晶元,手機晶元也還是外購。
第四名:華大半導體
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整合旗下集成電路企業而組建的集團公司。在智能卡及安全晶元、智能卡應用、模擬電路、新型顯示等領域佔有較大的份額。目前華大半導體旗下已經有三個上市企業,包括A股上海貝嶺和港股公司中電控股、晶門科技。
第五名:智芯微電子
智芯微電子是國網信息產業集團全資子公司,涉及晶元感測、通信控制、用電節能三大業務方向,致力於成為以智能晶元為核心的高端產品、技術、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第六名:匯頂科技
匯頂科技是一家上市公司,該公司在指紋識別晶元設計領域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二,在全球范圍內僅次於給蘋果提供指紋識別晶元的AuthenTec。
第七名:士蘭微電子
LED照明驅動IC是其主要業務收入之一,還給家電企業提供變頻電機控制晶元。
第八名:大唐半導體
以智能終端晶元、智能安全晶元、汽車電子晶元為核心的產業布局。
第九名:敦泰科技
於2005年在美國成立,致力於人機界面解決方案的研發,為移動電子設備提供最具競爭力的電容屏觸控晶元、TFT LCD顯示驅動晶元、觸控顯示整合單晶元(支持內嵌式面板的IDC)、指紋識別晶元及壓力觸控晶元等。
第十名:中星微電子
佔領全球計算機圖像輸入晶元60%以上的市場份額。2005年,中星微電子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成功上市, 2016年初,中星微推出了全球首款集成了神經網路處理器(NPU)的SVAC視頻編解碼SoC,使得智能分析結果可以與視頻數據同時編碼,形成結構化的視頻碼流。
該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視頻監控攝像頭,開啟了安防監控智能化的新時代。
從事晶元設計業務的重點上市公司有:紫光國芯、匯頂科技、士蘭微(IDM)、大唐電信、兆易創新(存儲器)、全志科技、中穎電子(家電MCU、鋰電等)、北京君正、艾派克、富瀚微等。
以上晶元設計公司中,目前勢頭最好是的展訊跟RDA,華為海思的布局和前景最好,這三家算是國內技術、前景最好的。
中星微和炬力雖然也是第一批上市的,有些名氣,但下滑得比較厲害,前景一般。nufront算是新生勢力吧,離一線的技術和知名度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國民技術/君正之類布局太窄了。
網路-中國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