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臭氧機詮釋臭氧
在1840年,德國科學家舒貝因在向慕尼黑科學院提交的報告中首次揭示了臭氧的存在。臭氧,以其英文名OZONE聞名,化學式為O3,分子量為48,與氧氣(O2)同屬氧元素的不同形態,由三個氧原子構成,又被稱為富氧、三子氧或超氧。臭氧的獨特性質使其在空氣中顯得與眾不同:它比氧氣重,呈現淡藍色,帶有草腥味,雷電過後常常能聞到其氣息。1ppm的臭氧相當於1.963mg/m3,其在標准狀態下密度為2.144g/l,而空氣密度則為1.293g/l。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遠高於氧氣,大約是氧的10至15倍,但在水中穩定性較差。
臭氧的化學特性使其易於分解,半衰期在參比狀態下大約為22到25分鍾,一小時內衰退率高達61%。在1%的臭氧水溶液中,半衰期約16分鍾,溫度和濕度的增加會使其穩定性下降。然而,這一不穩定性也恰恰是其優點所在,因為臭氧在工作中不會產生二次污染,這是臭氧技術廣泛應用的重要優勢。
臭氧以其強大的氧化能力而受到廣泛關注,它具備四大功能:氧化、滅菌、脫色和除味。尤其在滅菌消毒方面,臭氧表現出卓越效果。臭氧的高能量在常溫常壓下能迅速轉化為氧氣和單個氧原子,後者具有極強的活性,能有效殺滅細菌、病毒和病原體等微生物。根據國際衛生組織的比較,臭氧對大腸桿菌的殺滅效果優於其他殺菌劑,排名首位,依次為臭氧>O3>次氯酸>HClO>二氧化氯>ClO2>銀離子>ClO>高鐵酸鹽>Fe3+>氯胺>NHCl3。
(1)舒貝因哪個國家產品擴展閱讀
臭氧是世界公認的廣譜高效殺菌消毒劑。新一代綠色環保高科技產品活氧機,採用大自然空氣為原料以電子方式高頻高壓放電產生高濃度臭氧比氧分子多了一活潑的氧原子臭氧,化學性質特別活潑,是一種強氧化劑,在一定濃度下可迅速殺滅空氣中的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