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發現三無產品找哪個部門
擴展閱讀
我的世界2400鑽石怎麼領 2025-04-06 15:35:49
如何購買財經股民資源 2025-04-06 15:10:40

發現三無產品找哪個部門

發布時間: 2025-04-05 23:40:19

⑴ 發現三無產品應該向哪個部門舉報

法律分析:發現三無產品應該向當地工商局部門舉報。可以撥打消費者投訴熱線投訴,也可以撥打當的工商部門和質檢部門的電話來進行舉報。三無產品一般是指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以及無生產廠家,來路不明的產品。另一種說法是三無產品是無生產廠名,無生產廠址,無生產衛生許可證編碼的產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十三條 可能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工業產品,必須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未制定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必須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禁止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標准和要求的工業產品。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⑵ 鑒定三無產品到哪裡去鑒定

法律分析:三無產品市場監管理局,如果相關產品是廠家在生產並進入流通,或商家在出售中,均可向市場監督管理局等相關部門舉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五十四條 對「三無產品」的處罰包括:

1、責令改正。

2、責令停止生產、銷售,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罰款;有包裝的產品標識不符合規定,情節嚴重的,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

3、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有違法所得的)。要在此范圍內規定處罰標准,超過的部分無效,如果還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額不足20000元,該處罰是超越法律的行為,是無效的,可以起訴到法院,要求法院認定工商部門的處罰行為違法。

⑶ 三無產品向哪個部門舉報

法律分析:依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購買到的產品是屬於三無產品的,消費者可以到消委會或者工商部門投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六條 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是依法成立的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

第三十七條 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

(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

(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准;

(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

(四)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

(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

(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會履行職責應當予以必要的經費等支持。

消費者協會應當認真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監督。

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費者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及其章程的規定,開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活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⑷ 三無產品打什麼電話舉報

法律分析:買到三無產品的投訴辦法是:1、向商家投訴,要求退貨或者更換;2、撥打12315的投訴電話;3、通過信函、傳真、簡訊、電子郵件和12315網站投訴平台等形式投訴。

法律依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

第十一條 消費者投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有明確的被投訴人;(二)有具體的投訴請求、事實和理由;(三)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

第十二條 消費者通過信函、傳真、簡訊、電子郵件和12315網站投訴平台等形式投訴的,應當載明:消費者的姓名以及住址、電話號碼等聯系方式;被投訴人的名稱、地址;投訴的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投訴的日期等。消費者採用電話、上門等形式投訴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應當記錄前款各項信息。

⑸ 怎麼投訴三無產品

法律分析:買到三無產品的投訴辦法是:

1、向商家投訴,要求退貨或者更換;

2、撥打12315的投訴電話;

3、通過信函、傳真、簡訊、電子郵件和12315網站投訴平台等形式投訴。

法律依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 第十一條 消費者投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明確的被投訴人;

(二)有具體的投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三)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

第十二條 消費者通過信函、傳真、簡訊、電子郵件和12315網站投訴平台等形式投訴的,應當載明:消費者的姓名以及住址、電話號碼等聯系方式;被投訴人的名稱、地址;投訴的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投訴的日期等。消費者採用電話、上門等形式投訴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應當記錄前款各項信息。

⑹ 買到三無產品打什麼電話投訴

法律分析:依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購買到的產品是屬於三無產品的,消費者可以到消委會或者工商部門投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七條 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

(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

(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准;

(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

(四)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

(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

(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會履行職責應當予以必要的經費等支持。

消費者協會應當認真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監督。

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費者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及其章程的規定,開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