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4TB大容量高速固態硬碟怎麼買長江存快閃記憶體的PCIe4.0 SSD 好物排行榜
在追求高性能與大容量存儲需求的時代,長江存儲成為了一個重要角色,尤其是當4TB PCIe4.0 SSD價格逐漸親民之時,市場上的選擇變得豐富且誘人。本文將為您推薦8款採用長江存儲快閃記憶體的國產4TB PCIe4.0 SSD,旨在幫助您找到理想的存儲解決方案。
排在首位的是聯芸MAP1602+自封裝長江存儲3D TLC NAND 1/光威弈PCIe4.0 SSD 4TB。光威弈系列作為國產晶元方案的先鋒,早在2018年便推出,採用白色電路板、聯芸MAP1602主控與嘉合勁威自封裝的長江存儲3D TLC NAND,無獨立緩存設計。作為長江存儲的鑽石級合作夥伴與首個推出國產存儲的企業,嘉合勁威的封裝品質更勝一籌。這款SSD價格合理,性價比與產品質量皆佳,是首選之選。
第二位是雷克沙ARES 戰神系列 PCIe 4.0 SSD 4TB,搭載聯芸MAP1602+江波龍自封裝長江存儲3D TLC NAND,同樣無獨立緩存。作為國內存儲產品製造商的代表之一,雷克沙的品質與聲譽使其成為高端SSD的象徵。
緊隨其後的是梵想S790 PCIe4.0 SSD 4TB,價格低廉,採用第三方封裝長江存儲3D TLC NAND,質量與前面兩款相近。價格優勢使其排在第三位,是預算有限用戶的選擇。
移速PCIe4.0 SSD 4TB與梵想S790方案相似,價格競爭激烈。移速敢於在TBW上標高,成為其特點。愛國者P7000Z PCIe4.0 SSD 4TB,價格雖高,但採用第三方封裝長江存儲快閃記憶體,與前幾款在配置上無明顯差異。
海康威視C4000 PCIe4.0 SSD 4TB採用英韌 IG5236 主控與第三方封裝長江存儲3D TLC NAND,提供4GB獨立緩存,附贈散熱器。愛國者P7000D PCIe 4.0 4TB SSD固態硬碟方案與價格與P7000相同,但具體快閃記憶體信息不明。
市場上的4TB PCIe4.0 SSD選擇眾多,本文僅推薦幾款具有代表性的產品。追求質量和可靠性的用戶可優先考慮光威弈PCIe4.0 SSD與雷克沙戰神系列。預算有限的用戶則可選擇價格更為親民的產品。游戲愛好者們,當面對日益增大的游戲體積時,4TB PCIe4.0 SSD將成為理想之選。在本文推薦的8款產品中,相信總有一款能滿足您的需求。歡迎分享您的觀點。
❷ 致態長江存儲TiPlus7100怎麼樣
兩個字:出色。致態TiPlus7100的讀取速度達到了每秒7000MB,這意味著文件的傳輸速度非常快,能大大提高諸如3D建模、視頻渲染等工作的效率。而且致態TiPlus7100採用了長江存儲新一代TLC快閃記憶體顆粒,能提供可靠的數據存儲性能,不用擔心重要數據丟失。兼容性方面的表現也不錯,不管是筆電、台式還是PS5,都能將致態TiPlus7100用作自己的擴展儲存。總的來說,對數據傳輸速度和存儲安全性有需求的人來說,致態家的TiPlus7100值得入手一試。
❸ 長江存儲的致鈦PC0055怎麼樣
2022年2月8日更新
升級體驗:戴爾G3 3579筆記本的NVMe固態硬碟與內存升級記</
追求性能提升的我,近期將長江存儲的致鈦PC005 1T固態硬碟納入了我的筆記本裝備,這款國產新秀憑借卓越的速度和經礦老闆認可的耐用性,成為了我的首選。配備散熱片後,即使在大負載運行下,發熱控制也相當出色,我為支持國產而自豪。
原本的戴爾G3 15.6寸筆記本,原裝128GB SATA固態硬碟,在安裝Visual Studio 2019等大型軟體後,空間變得捉襟見肘。同時,與同學聯機玩Minecraft時,內存也顯得捉襟見肘。於是,我決定對內存和固態硬碟進行升級,三星PM981 256GB和威剛萬紫千紅8GB內存條成為我的明智之選。PM981是970EVO的OEM版,性價比高,盡管店保而非官方質保,但提前詢問生產日期,確保購買新出廠的產品至關重要。
在升級之前,我詳盡查閱了官方技術文檔,確認主板M.2介面支持PCIe 3.0×4通道,兼容2280規格的固態硬碟。戴爾G3 3579的技術規格圖顯示,這款主板有一個支持PCIe 3×4的M.2介面,最高支持512GB,完全符合PM981的規格,如果主板只支持PCIe 3×2,那麼選擇西數SN500等產品會更合適。
更換過程雖然有一定挑戰,但遵循服務手冊的步驟,我小心翼翼地卸下基座護蓋。需要注意的是,服務手冊中的某些指示可能有誤,比如某個螺絲無需擰下,只需輕輕撬起即可。記得在操作前斷開所有外部設備的連接,以免妨礙拆卸。
硬碟更換過程簡單直接,斷開電源後,主板右下角的SATA介面處就是待更換的對象。新固態硬碟輕松安裝,只需對准介面插入,然後固定螺絲。PM981在高負載下會有發熱,我額外加裝了散熱板,確保日常使用溫度保持在40度以下,極限測試下也保持在50度以內。
升級系統時,我選擇重裝,以避免可能的遷移問題。如果嫌麻煩,可以考慮讓賣家預裝。使用微軟工具製作啟動盤,插入U盤,啟動電腦後進入BIOS,選擇U盤作為引導項,即可開始Windows 10的安裝過程。
安裝完成,我進行了CrystalDiskInfo和CrystalDiskMark的測試,讀寫速度表現出色。特別是內存升級後,系統運行更加流暢,無論是軟體開啟速度還是多任務處理能力都有顯著提升。
添加內存條同樣輕松,只需斷開電池和電源線,找到空閑的內存插槽,輕輕插入,確保接觸良好,金屬夾夾緊,再連接電源和後蓋。開機後,BIOS界面顯示內存成功識別,系統順利進入,升級完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