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黔貴農物產品展在哪裡
擴展閱讀
角磨機能改造哪些工具 2025-04-16 06:14:55
石油泄漏導致了什麼 2025-04-16 06:11:40

黔貴農物產品展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5-04-15 00:37:26

㈠ 2023貴州綠博園具體地址及交通指南

貴州綠博園是一處遊玩踏青的好去處,非常推薦小夥伴們在閑暇的時候前去遊玩打卡哦!那麼貴州綠博園的具體地址在哪裡?該怎麼去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景區地址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綠博大道

2、交通指南

(一)公交始發路線

1.綠博園1號公交專線

都勻客運西站—綠博園東門

首末班運行時間:7:30-19:00

線路走向:都勻客運西站→西部鋁材城→甘塘園區綠茵湖政務服務中心→市交警大隊→雲湖生態園→黔南經貿技術學院→格尼斯大酒店→黔勻和農產品物流園→馬家莊→綠茵湖水庫→都勻大劇院→御府灣(第十中學)→電信大樓→桃西園→紅旗新村→消防大隊→彩虹橋→四一四醫院→西苑(轉盤左轉)→平橋→雲都廣場→都勻七小→水廠→173→碧桂園風凰城→全民新村→綠博園東門往返運行。

2.綠博園2號公交專線

海咬公園—綠博園東門

首末班時間 8:00分—20:00分

線路走向:海咬公園→市公共交通總公司→沙井街→小圍寨→城南家園→火車站→貨場→大龍田→薛家堡→蒙家橋(南沙洲公園)→百子橋(市醫院)→大十字→大西門(中醫院)→四一四醫院→彩虹橋→消防大隊→伯爵花園→紅旗新村→棗園小區→電信大樓→第十中學→勻酒廠→烈士陵園→碧桂園→綠博園東門往返。

3.綠博園4號公交專線

靈智廣場—綠博園西門—綠博園東門

首末班時間 6:30分—18:30分

線路走向:(去向)靈智廣場→高速北出口→州公安局→東方記憶→三線建設博物館→毛尖廣場→劍江半島→都勻八小→雷缽寨→104地質隊→西山大橋→石油公司→小十字→州醫院→都勻三中→都勻四小→綠博園西門→烈士陵園→碧桂園→綠博園東門;

(迴向):綠博園東門→碧桂園→烈士陵園→綠博園西門→都勻四小→都勻三中→州醫院→小十字→石油公司→大十字→西山大橋→104地質隊→雷缽寨→都勻八小→劍江半島→毛尖廣場→三線建設博物館→北部星城→州公安局→高速北出口→靈智廣場。

4.綠博園5號公交專線

客運總站—綠博園南門—綠博園東門—客運總站

首末班運行時間:7:30-19:00

線路走向:客運總站--雲都廣場--都勻七小---雷缽寨--西山大橋--大十字--百子橋--風雨橋(南沙洲公園)--龍潭口(都勻三中)--都勻四小--綠博園南門--火把寨--秦漢影視城--茶博園--黔南醫專(勻都國際校區)--勻都國際--貴品萬國酒店---黔南印象--花椒地--綠博園東門--下洛邦--全民村--鳳凰壩--一七三--老年公寓--會雲橋--都勻七小--雲都廣場--客運總站(環線運營)。

(二)公交途經路線

途經綠博園東門公交線路(註:公交站台距離綠博園東門800米)

1.公交車快1線

雲宮花城—下洛邦(綠博園東門)—都勻一中

2.高鐵1號線

客運總站—下洛邦(綠博園東門)—高鐵東站

3.公交41路線

青雲湖公園—下洛邦(綠博園東門)—都勻一中

4.公交22路線

火車站—下洛邦(綠博園東門)—漢唐影視城

3、觀光路線

綠博園東門出發

觀光車環游路線東門—南門—東門

東入口遊客服務中心→慶雲館站→勻香園→中部展園→歡暢高谷→北部展園→荷風榭→西門橋頭→水上舞台→涵碧居→西南展園→南門遊客服務中心(換乘)→東南展園→祥雲館→綠博城市→東門遊客服務中心

綠博園南門出發

觀光車環游路線南門—東門—南門

南門遊客服務中心(換乘)→東南展園→祥雲館→綠博城市→東門遊客服務中心(換乘)→慶雲館站→勻香園→中部展園→歡暢高谷→北部展園→荷風榭→西門橋頭→水上舞台→涵碧居→西南展園→南門遊客服務中心

綠博園西門出發

觀光車環游路線西門—南門—東門—西門

西門遊客服務中心→西門橋頭→水上舞台→涵碧居→西南展園→南門遊客服務中心(換乘)→東南展園→祥雲館→綠博城市→東門遊客服務中心(換乘)→慶雲館站→勻香園→中部展園→歡暢高谷→北部展園→荷風榭→西門橋頭(換乘)→西門遊客服務中心

㈡ 農作物在中國的分布

農作物在中國的分布:

一:稻穀

稻穀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我國種植稻穀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世界上產稻穀最多的國家。稻穀在全國糧食生產和人民生活消費中均占第一位。
稻穀按其對土壤、水分的適應性大小,可分為旱稻和水稻兩類,我國主要是水稻,旱稻種植極少。水稻按其品種不同,可分為秈稻、粳稻和糯稻;按其成熟期可分為早稻、中稻和晚稻。水稻在我國分布很廣,除了個別高寒或乾旱地區以外,從北緯18.5°的海南島到北緯52°的黑龍江呼瑪縣,從東部的台灣到西部的新疆都有分布。水稻的分布廣而不均,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大致分為兩大產區 :

(1)南方稻穀集中產區,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大地區,水稻面積佔全國的95%左右。按地區差異,又可分為三個區。
①華南雙季秈稻區。包括南嶺以南的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和台灣等五省區。該區屬於熱帶和亞熱帶濕潤區,水、熱資源豐富,生長期長,復種指數大,是我國以秈稻為主的雙季稻產區。海南等低緯度地區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長江流域單、雙季稻區。包括南嶺以北、秦嶺—淮河以南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陝南等地區。該區地處亞熱帶,熱量比較豐富,土壤肥沃,降水豐沛,河網湖泊密布,灌溉方便,歷年來水稻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佔全國2/3左右,是我國最大的水稻產區。該區以長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陽湖平原、贛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漢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為集中。長江以南地區大多種植雙季稻,長江以北地區大多實行單季稻與其他農作物輪作。秈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雲貴高原水稻區。本區地形復雜,氣候垂直變化顯著,水稻品種也有垂直分布的特點,海拔2000米左右地區多種植秈稻,1500米左右地區是粳、秈稻讓肢交錯區,1200米以下種植秈稻。本區以單季為主。

(2)北方稻穀分散區
秦嶺—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是屬單季粳稻分散區。稻穀播種面積佔全國稻穀總播種面積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主要分布在以下三個水源較充足的地區:東北地區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遼河沿岸;華北主要集中於河北、山東、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兩岸及低窪地區;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銀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綠洲地區。北方分散產區的水稻以一季粳稻為主,稻米質量較好。

二:小麥
小麥是我國僅次於稻穀的第二大糧食作物。我國也是小麥栽培最古老的國家之一,約有4500年的歷史。
小麥是溫帶性旱地作物,品種較多,耐旱、適應性強,我國大部地區適宜種植小麥,小麥可分為春小麥和冬小麥兩大類,我國以冬小麥分布面積最大,約佔小麥播種面積的80%以上。
(1)春小麥區
我國遲拿春小麥佔全國小麥總產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於長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氣候寒冷、無霜期短的地區,小麥只能在春天播種,當年收割,是一年一熟製作物。其中黑龍江、內蒙古、甘肅和新疆為主要產區。
(2)北方冬麥區
分布在長城以南,六盤山以東,秦嶺—淮河以北的各省區,包括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等省。是我國最大的小麥生產區和消費區,該區小麥的播種面積和產量均佔全國的2/3以上,有我國的「麥倉」之稱。
(3)南方冬麥區
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橫斷山以東地區。安徽、江蘇、四川和湖北等省為集中產區,大部分為棉麥和稻麥兩熟制。本區居民以稻米為主食,故小麥商品率較高。

三:玉米
玉米屬高產作物,經濟價值較高,是我國最主要的雜糧,在糧食作物中僅次於水稻、小麥,居第三位。產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對自然條件要求不嚴格,在我國分布很廣,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吉林、山東、河北、遼寧、四川產量最多。

四:其他作物
(1)高粱
高粱具有碼滑搭抗旱、耐澇、耐鹽鹼、適應性強的特性,所以在我國北方乾旱地區、澇窪及鹽鹼地區多有種植。高粱在我國分布很廣,以東北平原最為集中,其次為黃河中下游和淮北平原一帶。
(2)穀子
穀子是我國傳統糧食作物。穀子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需水量少,比小麥低1.5倍左右,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生長期較短。穀子容易儲藏,適宜作儲備糧,營養價值較高,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直至黑龍江的克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