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完善企業的人力資源體系
建立完整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要遵守前後關系原則,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十二個步驟。
二、建立職等表
三、編寫職務說明書和完成
四、建立許可權劃分表(
六、制訂人力資源規劃
『貳』 企業如何利用人力資源管理發展壯大自身
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由於其管理的力度不同,對人力資源工作者的要求也不同。盡管現在很多企業都知道企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但真正把人才當成一種資源並視之為戰略高度的企業並不多。 有機制的問題,由於機制不靈活,尤其是某種機制下的決策者由於受到長期以來的影響,較難有突破性的舉措。譬如現在盡管是市場經濟,但其管理的思想還不夠開放,甚至用計劃經濟模式下的思維方式看待問題。 有理念的問題,知識的更新、社會的變遷,企業有點力不從心。我們經常看到企業對有貢獻的員工進行獎勵,其實對有業績的員工採取的獎勵方式的效用沒有兌現的方式好。因為兌現體現的是一種合理性、原則性和契約式的嚴肅性,也就是說這是員工應得的;而獎勵的方式體現的是政策性、不對等性、額外性和沒保障性,作為員工感到假如他再有類似貢獻的報酬還得取決於主管的「研究」。 有認識高度的問題,歐美企業一般對人才的重視程度普遍要比國內企業重視的多。不論從戰略的角度、工作的內容還是對人才的能力發揮方面。而很多國內企業看得較近。譬如,希望員工有工作經驗是吃其「老本」,挖人才是希望其能短時間內為企業帶來財富,培訓怕人才流失,對員工的忠誠度、成熟度、完美度及論資排輩、怕自己搶「飯碗」等認識偏差較普遍。因此,企業內的真正民主應從人性方面考慮,營造員工創業、創造價值的氛圍是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一個突破口。很多企業的老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兩三年後他在干什麼,也不知道某個員工兩三年後在干什麼,怎麼讓大家在公司「作長遠打算」呢?只能是短期行為,只能是「人往高出走」,只能是「一切為了自己」。 現在很多企業都在搞「學習性組織」,在一年前我們就認為「學習性組織」只是一個概念,只是一個題材。而這種概念、這種題材又是不完整的。試想,只有學習,學什麼?如何學?學了怎麼辦?當時我們就提出應是「學、教、練」相結合的組織,這樣才能成系統、循環。企業內的每個員工都在學習,其合成不等於是學習性組織,他們中的很多人學習可能就是為了離開公司的,員工的學習從短、中、長期都要圍繞著公司共同發展的目的,教、練也要圍繞著這同一目的,企業的組織才是健康的。一些企業的學習氣氛很濃,但做的又是老一套,有些企業領導很強調,但沒有足夠的空間讓員工發揮,又有什麼用?很多企業的學習圍繞著管理、經營,這本沒有錯。但忽略了一點,即員工的品質培養。員工的品質是公司最大的一種資源,我們往往用企業文化、規章制度等來籠統地概括,沒有深入地進行研究。譬如人的慾望、人的私心、人的惰性,它是客觀存在的,作為企業要求所有員工「大公無私」那是做不到的,但通過努力「先公後私」是有可能的,但通過怎樣的方法呢?值得研究。最近,江總書記在不同的場合一再強調在新形勢下要用新的方式方法做好思想工作,我覺得很符合實際情況。大家都知道「木桶效應」,即一個儲滿水的木桶,只要抽了一塊木條,木桶里就沒水了;假如木桶的頂端參差不齊,那麼水只能在頂端的最低部分。也就是說,現在的企業不是靠一個人、一種資源、一個廣告就能「長治久安」的,而是這個企業的每一個員工都要「精」。因為人是一種替代品,假如每個人的能力、素質都相當強,其整體的替代性就小,其核心的力量人力資本在相對量上取得優勢!因此,一些競爭激烈或高科技的企業要塑造的是「專家型」的群體或組織,人的強勢就會成為一種勝勢。文章來源:網路收集
『叄』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如何正確用人
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被日「經營之神」。他在用人方面有其獨到的理解。在《大眾投資指南》這本雜志2015年第8期中,發表了一篇題為《松下的糊塗用人智慧——70%原則》的文章。作者王懷祖 把松下幸之助的管理思想被總結為:糊塗用人智慧——70%原則。
70%原則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第一個70%是,70%原則聘用人才。
文中寫道,松下對70分左右的中上等人才較為偏好。松下電器創業之初,公司的名氣還不大,它只能吸收三井、住友、三菱等大企業所不要的人成為職員。
但是,松下認為,他的事業迅速成長,是這些被視為次級人才的人一手建造出來的成果。
他認為,「70分人才」有其獨特的優勢。
他們與頂尖人才相比,自身有不足,所以一般希望藉助團隊的力量使自己成長,使自己能夠很好地完成主管安排的任務,因此,一般很容易融入團隊。而且,他們更有與「頂尖」者較一較勁、追逐「頂尖」者的動力。同時,70分的人,更容易認為他們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與主管和公司對他們的培養和器重是分不開的,會心存感激,更加忠誠於公司。
第二個70%是, 70%原則使用人才
主管在用人的時候,常常有所顧慮,因為不清楚這個人是不是能夠勝任這項工作。松下認為,對員工是否能夠勝任一項工作的判斷,最多隻能把握到70%,剩下的30%就只能在他做的時候才能發現。正如談戀愛與結婚一樣,談戀愛最多也只能了解對方的70%,剩下的30%只能在結婚之後才會慢慢發現。既然如此,主管為什麼要為不清楚這位員工是否能夠100%勝任這項工作而發愁呢,如果知道這位員工有70%的可能性勝任這項工作,那已經很不錯了,就應該讓他去做這件事,在做的過程中再去考察剩下的 30%。
第三個70%是,70%的原則信任員工
松下覺得,主管應該有很寬廣的胸懷,不要為一兩個害群之馬而整天不開心,並且喪失對所有的員工的信任。如果公司的員工中70%是值得信任的,主管就應該相信的員工的整體,就應該以此為基礎對公司進行管理。
第四個70%是, 70%的原則發現員工的優缺點
松下認為,一個主管要懂得去欣賞你的下屬,應該以70%的眼光去看員工的優點,以30%的眼光去看員工的缺點。在陽光下看人,而不
『肆』 檔案怎麼從當地人力資源處轉移到公司,公司是私企
需要公司開一個「調檔函證明」,拿著這個證明去當地檔案局拿出檔案,交到公司人事,她們就給安排了,或者直接交到公司的檔案代管處。
『伍』 如何做好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現代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要想真正發揮作用,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是熟悉企業的業務:
二是能夠掌握和應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手段; 三是在企業中具有良好的個人信譽;
四是懂得如何推動和領導企業的變革與重組。 員工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上述條件,可通過擁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供建設性的戰略服務。
讓人力資源部門在企業中真正發揮作用。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在企業中真正發揮作用,具體來說,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強人力資源環境的管理,創造一個積極的人力資源環境。
1、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與企業的目標聯系起來。企業要根據自己的戰略目標對組織進行設計、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的調配,確保企業獲得高技能的員工、確保企業建立起能夠促使員工行為與企業的戰略目標保持一致的報酬系統。
2、確保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符合國家和地方的法規,依法辦事。
3、通過流程和工作設計來增強對員工的激勵性,提高員工滿意度,同時力爭實現顧客服務、質量、企業勞動生產率的最優化。
第二、注重人力資源的獲取與准備。 要想在當今這種動態環境中取得成功,我們必須善於幫助我們的員工做好應對各種變化一一既包括產品市場上的變化,也包括勞動力市場上的變化的准備。企業必須招募、培訓、集結一支多元化的勞動力隊伍,以確保公司具備能夠最好地滿足顧客需要的各種各樣的技能。為了做好這一點,我們將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註意將公司的人力資源規劃企業的經營戰略決策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人力資源准備是企業戰略實施的關鍵,員工不論職位高低,都是產生效能的源泉。所以,企業應注意配備符合戰略思想需要的員工隊伍,將他們培訓好,分配給他們適當的工作,並加強宣傳教育,使企業務層次人員者晰立起與企業的戰略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人員的配備和培訓是一項龐大、復雜和艱巨的組織工作。人力資源部門本身人員的素質在很多時候都會成為企業戰略和人力資源戰略實現的瓶頸,所以人力資源管理應該首先解決自身部門的人力資源問題。
員工技能的高低也會對公司的戰略實施產生很大的影響,員工技能的發展和培養依賴於企業完善的培訓體系。每個人都要經過嚴格的訓練,才能成為優秀的人才。如果不接受訓練,一個人即使有非常好的天賦資質,也可能無從發揮。人力資源管理有很多的工具和技能,這些工具和技能對於人力資源的戰略規劃和實現都非常必要,所以人力資源部門必須努力學習和提高,從自身技能上保證人力資源戰略的實現。人力資源管理技能往往是人力資源是否能夠在企業獲得應有地位,是否能夠幫助企業獲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陸』 如何實現對人力資源的變更
首先,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在設計本企業勞動合同的過程中就需要有高瞻遠矚的眼光,提前預設員工崗位變更的條款或者相應的補充協議,並與勞動合同構成一個有機組合整體,一旦有員工崗位變更的需要就可以直接簽訂相應的補充協議或者相應的條款。
其次,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自願簽訂的,是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確定的基礎性文件,那麼針對員工崗位變更的事宜也應當堅持平等協商的方式,用人單位與員工應當在自願協商的基礎上簽訂崗位變更協議,以尊重彼此的權利,同時也避免了不平等、不自由協商而被法院撤銷的風險。
再次,員工崗位的變更應當體現出合理性,不能體現合理性的,請勿輕易變更員工的崗位。比如一個員工本身就在從事法律工作,企業如果變更他的工作崗位,讓其做圖紙設計工作,那麼此種崗位的變更就沒有體現出合理性,因而會被拒絕,強行變更則會引發不必要的糾紛和爭議。
同時,針對員工崗位的變更,企業應盡量把握員工崗位變更的主動權。對於員工崗位的變更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是企業主動提出崗位變更,二是員工主動提出崗位變更。但無論是哪種情況下的崗位變更,企業作為用人單位應當盡量掌握主動權,以使得人盡其用,物盡其材。
另外,無論那種情況下的員工崗位變更情形,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崗位變更應當在達成一致意見後及時簽訂崗位變更協議,以此固定下來雙方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以及職責關系,避免因沒有簽訂書面協議而進行口頭約定的情況的發生。
另另外,企業的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及時掌握最先進、又合法有效的員工崗位變更技巧,使得員工崗位變更工作既能保證工作的質量,又能提高工作的效率,迅速實現員工崗位變更,及早投入新的用工狀態之中,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最後,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針對特殊的員工,如果需要進行員工崗位職責變更的,需要掌握對特殊員工的崗位變更方法。特殊員工之所以特殊,往往是因為這些員工要麼是特殊技術與技能的掌握者、要麼是具有某些社會關系的影響、要麼是有一些特殊的情況。因此針對這些特殊的員工崗位的變更需要掌握的特殊的方式方法,使得崗位的變更工作順利開展。
『柒』 如何進行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
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只有使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才能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也就是說:人的最大使用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有效技能,人的有效技能=人的勞動技能×適用率×發揮率×有效率
人力資源管理就是通過提高人的技能的適用率、發揮率和有效率,達到人盡其才、人盡其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潛能,最終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要實現這個目標至少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轉變觀念,更新管理理念
要從傳統的人事管理觀念、方式、方法轉變到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上來,從傳統的注重事務管理向「人本主義」管理轉變,從傳統的對人事分散性、事務性管理向現代的系統性、戰略性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轉變。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不僅強調人是投入到生產中的一種要素,而對其進行控制和使用,更強調人是企業擁有的一種寶貴資源,個別員工所擁有的專長可能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企業應把主要工作轉移到對員工的激勵和培訓上來,以提高員工適應現代市場競爭所需要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構建多元化薪酬分配機制,發揮薪酬的激勵調節作用
目前,企業的薪酬體系過於單一,過分強調了其保障能,導致其激勵性、調節性減弱,致使對企業作出重大貢獻的經營管理者、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導致人才流失。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要強化薪酬的激勵和調節職能,構建多元化薪酬分配體系。在薪酬分配上要向對企業發展起到關鍵作用的經營管理者、專業技術人員和科技人才傾斜,將管理、技術、知識等人力資本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納入薪酬分配體制,以建立有效的分配激勵機制。
(三)建立科學有效的人力資源配置機制,實現人力資源資本價值的最大化
企業在選人、用人等人力資源配置方面應打破人員身份、地域界限,實現人力資源市場化配置。特別是對企業發展急需的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和高級技術人才,應不拘一格,大膽引進,同時採取竟聘上崗等方式對企業內部人力資源進行優化配置。
(四)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源開發和員工工作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對員工進行有效激勵
現代企業應探索建立企業文化、經營理念和知識技能培訓協調統一的培訓開發機制,採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加強和開展不同層次的員工培訓,注重培訓效果。在員工工作績效考核評價方面,探索建立科學的具有目的、內容、方法、程序、標准和要求的量化考核體系、評價方式和方法,運用正強化和負強化手段把員工的績效考評與獎懲結合起來,真正做到依據員工的工作績效決定員工的崗位、薪酬、晉升和培訓,有效激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
(五)建立學習型組織,開展個人職業生涯規劃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哪個組織學習的快,哪個組織就能生存,哪個組織就能贏得競爭優勢。」美國學者指出,未來最成功的企業將是學習型組織,因為未來唯一持久的優勢是比你的競爭對手學得更快的能力。只有把企業建成學習型組織,才能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員工創新能力,為員工發展自我提供廣闊的空間,實現知識共享,提高企業的整體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希望上述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捌』 怎麼搞好人力資源調動
對於人力資源的定義,合易人力資源咨詢專家團比較認可的是以下觀點: 人力資源是指一定時期內組織中的人所擁有的能夠被企業所用,且對價值創造起貢獻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經驗、體力等的總稱。 這個解釋包括幾個要點: (1)人力資源的本質是人所具有的腦力和體力的總和,可以統稱為勞動能力。 (2)這一能力要能夠對財富的創造起貢獻作用,成為社會財富的源泉。 (3)這一能力還要能夠被組織所利用,這里的「組織」可以大到一個國家或地區,也可以小到一個企業或作坊。 HR六大模塊 人力資源管理六大模塊: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勞動關系管理
概述
目標是讓企業HR更好地進行人力資源的發展和規劃。系統重點是實現人力資源部門在員工素質管理、薪資管理、績效考核等方面的需求。
HR
主要就目前主流的E-HR系統來闡述其主要內容、所管理的方面,含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組織管理
主要實現對公司組織結構及其變更的管理;對職位信息及職位間工作關系的管理,根據職位的空缺進行人員配備;按照組織結構進行人力規劃、並對人事成本進行計算和管理,支持生成機構編製表、組織結構圖等。
人事信息管理
主要實現對員工從試用、轉正直至解聘或退休整個過程中各類信息的管理,人員信息的變動管理,提供多種形式、多種角度的查詢、統計分析手段。
招聘管理
實現從計劃招聘崗位、發布招聘信息、採集應聘者簡歷,按崗位任職資格遴選人員,管理面試結果到通知試用的全過程管理。
勞動合同
提供對員工勞動合同的簽訂、變更、解除、續訂、勞動爭議、經濟補償的管理。可根據需要設定試用期、合同到期的自動提示。
培訓管理
根據崗位設置及績效考核結果,確定必要的培訓需求;為員工職業生涯發展制定培訓計劃;對培訓的目標、課程內容、授課教師、時間、地點、設備、預算等進行管理,對培訓人員、培訓結果、培訓費用進行管理。
考勤管理
主要提供對員工出勤情況的管理,幫助企業完善作業制度。主要包括各種假期的設置、班別的設置、相關考勤項目的設置,以及調班、加班、公出、請假的管理、遲到早退的統計、出勤情況的統計等。提供與各類考勤機系統的介面,並為薪資管理系統提供相關數據。
績效管理
通過績效考核可以評價人員配置和培訓的效果、對員工進行獎懲激勵、為人事決策提供依據。根據不同職位在知識、技能、能力、業績等方面的要求,系統提供多種考核方法、標准,允許自由設置考核項目,對員工的特徵、行為、工作結果等進行定性和定量的考評;
福利管理
福利管理系統提供員工的各項福利基金的提取和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定義基金類型、設置基金提取的條件,進行基金的日常管理,並提供相應的統計分析,基金的日常管理包括基金定期提取、基金的補繳、轉入轉出等。此外,提供向相關管理機關報送相關報表的功能。
工資管理
工資管理系統適用於各類企業、行政、事業及科研單位,直接集成考勤、績效考核等數據,主要提供工資核算、工資發放、經費計提、統計分析等功能。支持工資的多次或分次發放;支持代扣稅或代繳稅;工資發放支持銀行代發,提供代發數據的輸出功能,同時也支持現金發放,提供分錢清單功能。經費計提的內容和計提的比率可以進行設置。
美日HR管理模式的變化
一、美國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上的變化 一般來說,美國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在技術變化急劇的行業中更具競爭力。美國企業的提拔政策、工資政策,以及培訓政策等都能夠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特別是對人的潛力的挖掘以及創造性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尤其是美國企業的高刺激、高獎勵政策更是網羅了一批世界各地的精英。美國企業開發人力資源的綜合政策和各種刺激手段,以及不惜工本地吸收人才的做法大大提高了企業員工的素質。與此同時,任意就業政策、詳細的職務分工、嚴格的評估手段等對於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發揮個體的競爭力和降低企業的成本起了重要作用。 然而,這種管理方式也帶來負面影響:短期行為現象甚為嚴重,許多年輕人工作不到一年就更換了五、六次工作,這打亂了公司的長期培訓計劃,影響了公司發展戰略的實施。而且隨著收入差距的不斷加大,普通員工的流失率也在節節攀升,公司的經營效率必然會受到影響。還有,任意的就業政策也給許多員工帶來了嚴重的不安全感,降低了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 為了克服管理中的不利因素,一些著名的經濟學家、管理學家和實踐工作者紛紛加入到對日本企業成功原因和日本企業管理模式的研究中,推動了美國企業對日本企業人事制度的學習。他們認真研究了日本製造業就業制度、勞資關系以及全面質量管理的手段和方法。 如福特汽車公司和克萊斯勒公司(現為戴姆勒一克萊斯勒公司),在加強員工培訓、吸收一線員工參與管理等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與此同時,美國金融業和服務業也開始重視對人才的長期培養。20世紀80年代以後,美國的大公司普遍將人力資源管理放在公司發展戰略的高度來考慮,這被管理學家認為是80年代以來美國企業管理的一個最大變化。 由此可見,美國企業改變了原先漠視人力資源作用的態度,特別是在勞資關系、員工的培養和參與決策上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並將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上升到企業的戰略地位。 二、日本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上的變化 由於日本企業長期穩定的就業政策,員工的培訓以及政策的制定都有一個長期的計劃,這有利於提高工人的素質、技術水平以及知識的積累。而且勞資關系的全面合作也增強了員工的安全感和歸屬感,提高了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一般來說,日本模式在技術變化不大的行業,如製造業,則具有相對較強的優勢。 然而,日本企業的就業政策同時也給企業帶來沉重的包袱,它使得許多日本公司機構臃腫,人浮於事,效率低下;而且優秀人才很難脫穎而出。同時,對於業務技術性較強的金融保險服務行業來說,「通才」培養帶來的負面效應是:在亞洲金融風暴中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再加上,激勵手段的單一,特別是收入差別的縮小嚴重影響和壓制了企業經理階層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國際市場的競爭不再直接取決於資源、資本、硬體技術的數量、規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賴於知識或有效信息的積累和應用。也就是說,這場殘酷的競爭將直接取決於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和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大小。 企業營銷利潤的壓力迫使日本企業對其終身僱傭制為基礎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進行反思。當今時代,企業所需人才比以往更為多樣化,在這種情況下,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更加突出,而這恰恰是日本企業最薄弱的環節。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許多日本企業也已經取消了終生僱傭制,年功序列制也逐漸被打破。原有的「按部就班、內部提拔」的規則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所以有人說,日本企業人事制度的「三大支柱」慢慢地倒下了兩根。 compensation 薪資 boon 福利 C&B 是HR 部門當中的一個組成模塊 完整的HR部門包括: 員工關系(ER) 薪資福利(C&B) 培訓(Training) 招聘(recruitting) 行政與溝通(Admin & Communication) 安全(包括公司保安系統,醫療,公司生產安全, 統稱Safety) C&B Manager 就是薪資福利部門經理
讓HR增值的四大機制
對企業來說,人力資源的素質和能力直接影響到工作的成績和效果,人操縱機器、人設計新產品、人提供新服務,更是由人來制定戰略,決定組織的目標。 企業人組織就是一個眾人組成的活人造實體的協調統一,也就是靜態結構及動態運作的協調團隊,其實質是具有共同趨向與特性的人際紐帶。如何在HR系統整合和過程管理中最大程度上達至人的持續增值與企業增效呢? 企業在資源允許的前提下應當不遺餘力地從四個方面著手: 1、提供工作的機制。 就是說企業的各級管理人員懂得如何用人,容許下屬員工一定的發揮空間,而不是命令式的干什麼,讓他們感到工作有樂趣和挑戰性,同時讓合理化建議成為「無間道」;同時,讓信任和尊重的成為共同工作的基礎。 2、提供培訓的機制。 就是說企業有一套完整的人員培訓計劃和體系,鼓勵員工在工作中和業余時間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巧和新方法,並通過規范的培訓使更多的員工認同企業的價值觀念,掌握必須的工作技能,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激發員工的上進心。 3、提供回報的機制。 在提供工作和學習機會的同時,讓員工實實在在感受到付出與回報(筆者這兩年在珠三角的調研信息分析,薪酬是員工去留和取捨的第一因素),因為人總不遺餘力地希望改善生存的現狀,提高生活的質量,只要一個企業的薪資待遇領先同行業或地區的基準競爭對手時,企業留人用人才會從被動變為主動。 4、提供晉升的機制。 人往高處走,這是人本的源動力,誰不想晉升加薪呢?晉升是人自我價值實現的具體表現,只有當員工認識到在本企業工作處在一個公平競爭的機制和環境中,員工自然會努力做出力所能及的業績。 正如筆者在《贏在過程》著作中強調: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約束性,但更重要的是能夠達到激勵性,關鍵點就在於員工從不自覺到自覺的過程中找到衡量點: 做什麼,如何做,做得好! 當前,企業正處在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和時候,所面臨著的是機遇更是挑戰;調動人的積極性和提升人的動力是首要問題。筆者在「鮮活」是HR管理的根本一文中指出:從激活到鮮活是HR管理的根本(人的「活性」所在)。以上四大機制的的「落地」和有效運用;才是HR持續增值的動力和保證。
HR的個人定位
分成三個階段: 1)把瑣碎的事情做專業。從菜鳥到總監都在說打雜,也意味著在企業裡面,HR人員是避免不了「雜役」、「救火員」的角色的。我們必須從打雜開始做起,甚至要把瑣碎的、繁雜的事情做得專業起來,從平凡中獲取專業的信息,打雜打出精彩的人生。諸如《杜拉拉升職記》等暢銷書,都能告訴大家如何從行政打雜變成HR高手。 2)把部門的事情做專業。在順利打雜的同時,部門中的事情不能落下。如何滿足公司的人力資源需求,有效地進行選、育、用、留,不僅需要我們在多年的實操經驗的基礎上,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各模塊熟練把握,又要能進行戰略的思考和部署,對企業內外部流程進行有效的整合。 3)把部門外的事情做專業。許多HR認為做好本職工作就好了,其他部門的事情就可以放一邊。抱有這種想法的人,發展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將會失去坐在戰略圓桌上的機會。現實中,這種現象比較普遍。如還有不少HR看不懂財務報表、不能熟知企業業務等。如果你是這樣的HR的話,你很難得到上司的信任,因為他們不敢將業務交給你這個不懂行的人!因此,作為HR人員,我們應主動去了解業務甚至細節,擴大知識面。只有這樣才能使老闆放心,使人力資源部門的地位得到提升。 套用一句話,HR們要在企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既是科學也是藝術。環顧今天的企業管理實踐中,人力資源管理在各個企業中的角色和定位千差萬別。有的還只是處理日常行政事務,有的則攀升至戰略夥伴;有的致力於制度的建立及完善,有的藏身於綜合管理部門的角落;有的稱兄道弟於各生產、職能部門,有的凌駕於各部門之上,成為公司政策的參謀者、制定者及執行者。在一片紛繁復雜,眼花繚亂之中,人力資源管理正在一片喧囂中慢慢成長。
『玖』 企業如何加強人力資源整合
企業並購的人力資源整合策略
並購是兼並與收購(Merger& Acquisition, M&A的簡稱,是指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一家企業通過獲取其他企業部分或全部產權,從而取得對該企業控制的一種投資行為。作為企業成長擴張的重要手段,並購活動通過改變企業的產權分布形式實現資源的重新配置,從而釋放出雙方企業的更大效率,實現企業的戰略發展。這種改變對物質資產是簡便易行的,而就企業中最重要也最特殊的資源一一人力資源而言,是最難操作的。兩家企業由於產業性質、文化背景和觀念、作業程序等方面存在的不同,對被並購或並購企業的組織與員工都會造成較大的影響或沖擊。因此,對並購目標企業的人力資源整合要有計劃、有策略地進行。
一、人力資源的穩定策略
並購活動的戰略意義不僅在於獲取目標企業的業務、關鍵技術或市場佔有率,更重要的是要獲得目標企業的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人才是企業運轉的血液。但是,並購活動會給並購雙方人員的工作和生活帶來較大的影響,尤其是目標企業的人員,他們對未來的預期感到極大的不確定性,現實受到威脅,從而形成沉重的心理負擔。因此並購企業如何穩定目標企業的核心人力資源,盡快消除其心理壓力,成為人力資源整合的首要問題。
(1)最高層管理人員的選擇
如果被並購企業的最高層管理人員十分優秀,並有繼續留任的意願,短期而言,留用該企業最高層管理人員是最佳的選擇。但是,實際情況往往是或者目標企業主管比較平庸,或者目標企業的優秀高層管理人員會另就高枝。並購企業必須能夠及時選派合適的人才擔任目標企業的高層主管,其不僅必須具備專業管理才能,還要有應付文化沖突整合和安撫人心的能力。新任的高層管理人員,在被並購企業人員心目中往往被視為並購企業的代表和象徵,他們採取的任何決定及對待人才的態度、行為均會被認為是並購企業的意思表達,影響目標企業人才的去留。新的領導團隊的能力與領導風格,將是帶動整個新的企業營運策略的執行和其期待的新組織文化彼此間相容性的一大關鍵。
(2)人員溝通
企業並購引起的壓力,常會使員工對企業未來的動向產生憂慮、不確定和憤怒而產生抗拒心理。最後即使接受這一現實,但伴隨而來的是失落感,對企業失去信賴,以自我為中心,不再為集體利益考慮或無法接受變革而選擇離職。這種焦慮和悲觀情緒一般是由於信息不充分造成的,充分的、必要的人員溝通可以在一定程度解決員工思想問題,振作士氣。因此,在並購宣布後,並購企業需派代表到目標企業,與該企業員工交流溝通,設法留住企業的核心人才。在合理的范圍內,為員工提供人力資源方面的資訊:誰是新任的最高層領導、未來經營方向如何等,還應澄清員工們的種種顧慮和擔憂,如裁員問題、福利狀況、個人的開發、發展等與員工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變動。通過人員溝通,並購企業力爭取得目標企業人員的認同和支持,努力消除雙方企業文化差異而造成的障礙和沖突,共建新的企業文化,充分發揮整合的效果。
『拾』 國企離職後檔案,公司人力資源部將個人檔案給我。我該到哪裡辦理檔案轉移,流程是怎樣的(需要提供什麼資
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後,單位直接把檔案給勞動者的,那麼勞動者可以存放在人才市場,也可以存放到戶籍地人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