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如何整合利用社區資源
擴展閱讀
怎麼下載石油騷動修改器 2025-01-05 12:28:49
四川石油焦增碳劑多少錢 2025-01-05 12:09:07

如何整合利用社區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2-02 18:06:01

❶ 如何整合社區資源,優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運營機制

其實整合社區資源就好比數據整合,用到的就是「大數據思維」;
數據整合後需要數據分析,這是核心的東西,數據的分析才能體現你需要優化的具體事宜,比如數據反映出社區人員比較關心的那些東西,比較喜歡議論的那些,資源利用率低或高的哪些,分析出這些數據之後才能有的放矢!

❷ 如何整合社區服務資源使其發揮最大效益

關鍵詞:整合 社區服務資源 發揮 最大效益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3)26-583-02 加強城市社區建設是新形勢下堅持黨的群眾路線, 做好群眾工作和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的重要內容。(剩餘4351字)

❸ 淺析如何整合社會資源開展社區服務工作

但是,僅僅立足於社區服務主體各自職責的履行還遠遠不夠,整合社會資源、創設資源共享機制能夠為完善社區服務提供新的視域。
關鍵詞:社區服務 資源整合 共建互助 資源共享機制一、社區服務的概念及社區服務的提供主體
(一)社區概念的界定
有人把社區比喻為城市的「神經末梢」,意在體現社區在城市發展中的基礎性地位。誠然,社區作為城市的基本單元,一方面是國家行政權力在城市延續的最底層,起到了傳遞和檢驗公共政策的作用;另一方面社區作為整合社會資源的平台與載體,又從一個獨立的空間推動著社會的發展。上世紀80年代初,社區服務對於社區工作者來說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詞彙,如今,社區服務已然成為社區建設的龍頭和社區工作的核心,足可見社區服務事業突飛猛進的發展。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完善「社區服務」內涵的過程,盡管不同學者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出發對「社區服務」進行了不同的概括,但社區服務的基本原則、本質屬性和重點領域是不變的。筆者認為,社區服務是在政府的支持與引導下,以街道和社區居委會為平台整合各種社會資源,依據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提供的各種服務性產品和服務性活動。社區服務的提供主體包括政府、社區、非營利組織和企業。
(二)社區服務的提供主體1.政府政府要對社區服務的總體發展做出規劃設計,在社區服務宏觀政策制定上進行分類指導,對社區服務所需的組織、人員和基礎設施做出安排。政府應利用其充分的經濟資源和行政資源協調各方利益,為各方實現目標提供資金支持。政府還要制定各種界定性政策、導向性政策和扶持優惠性政策,並用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監督政策的落實。
2.社區居委會
社區居委會是社區服務的實施者。在「社區服務」開展以前,社區居委會在社區服務方面的職能並不多,主要是進行普法宣傳、計生、治安、掃盲等方面的工作。隨著政府和企業將社會職能逐漸剝離,社區服務成為社區居委會的主要工作。由於社區居民的生活需求不盡相同,各種社會組織的價值取向不盡一致,所以社區居委會還擔負著協調各方利益的職責。社區居委會需要使社區服務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使各種組織的優勢在社區內充分發揮。
3.企業企業是社區服務的提供主體之一,主要完成的是「私產品」的提供。企業提供社區服務最大的優勢在於便利,能夠就近解決居民所需。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服務的質量和內容都有更高的要求,所以近年來企業更加重視社區市場的投入,並且在一些地區以「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了公共物品的提供,以提高企業的品牌價值。
4.非營利組織
「社區非營利組織是指活躍在社區,以滿足社區居民的不同需求為目的,由居民自主成立並參加,不以營利為目的,主動自願承擔社區公共事務和公共福利事業,向社會提供服務的社區中介機構」。非營利組織的服務范圍極其廣泛,可以覆蓋到社區服務的任何一個領域,在實踐中例如社區垃圾清理、職業中介、崗位技能培訓、青少年活動中心、殘疾人工作站、社區文體活動等都是由社區非營利組織提供的。非營利組織通過這些服務的提供,彌補了政府、社區以及企業的缺位。
二、整合社會資源開展社區服務的新模式——創設共建互助聯合會
當前,全國各地的社區服務普遍存在服務資源無法有效整合、服務資金缺乏長效保障機制、服務場所緊張、服務項目與居民需求不相適應等問題。帶著這些問題,筆者探訪了北京市T街道L社區,該社區轄區總面積0.8平方公里,駐區范圍內有中央、市、區屬單位以及「兩新」組織135家,其中市區屬單位13家,中小學校3所,個體門店63家,私營企業56家。鑒於社區面積大、資源豐富的實際特點,該社區提出了依託社區共建開展社區服務的思路並在黨建協調委員會、黨員活動站的基礎上創設了名為「共建互助聯合會」的新型組織。
(一)共建互助聯合會簡介
1.組織宗旨
L社區共建互助聯合會(以下簡稱互助會)由社區范圍內的單位和居民自願組成,互助會的宗旨是以轄區所有單位和居民的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目標、共同發展為紐帶,通過互助會的模式,為社區、單位、居民三方之間搭建起相互溝通與聯系的平台,創建交流與合作的載體,從而實現社區、單位、居民資源共享、信息共用、雙向服務、多方協作、互利雙贏的共建格局,帶動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2.組織結構
互助會下設理事會,由社區黨委、社區居委會和成員單位的人員組成,負責具體工作的開展。理事會負責承擔各項日常工作,包括:負責各項共建互助活動的部署、實施、總結等有關工作;每年舉行一次會員評優活動,並予以適當獎勵;統籌、協調、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受理、登記轄區單位入會申請;完成理事會其他工作。
3.活動形式及內容
一是社區黨委、社區居委會、社區服務站將為會員單位提供各項社區服務,並將社區居民和轄區單位的需求與服務進行對接,通過會議、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向會員單位通報地區各項工作進展情況,為會員單位提供政策信息、導向服務等,為地區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
二是舉辦企業經營、管理、法律、信息化等方面的培訓和講座。根據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熱點、難點問題,社區可有針對性地邀請工商、稅務、勞動等職能部門參加,以現場交流、互動討論的形式為企業答疑解難,幫助企業健康發展。
三是舉辦會員沙龍。沙龍活動將邀請會員單位、社區黨員、居民代表參加,圍繞推動科學發展、促進和諧社區建設等方面開展主題論壇,參加人員可根據自身情況做主題發言,促進社區、單位、居民三方的經驗交流,為三方搭建信息平台。

❹ 如何整合社區資源,助力社區科普大學發展

濟南市暨天橋區民生科普行動啟動社區科普大學老師在授課社區科普大學學員慶祝

分校成立十周年

2004年以來,市科協著眼民生科普新需求,積極探索新時期社區科普新途徑,大力開展社區科普大學創建工作,對促進全市公民科學素質提升發揮了積極作用。十年來,我市社區科普大學經歷了初創奠基、快速發展和鞏固提升三個階段,分校由最初的三所發展到170多所,覆蓋了全市近40%的社區,累計授課1.2萬多次,受眾50餘萬人次。濟南社區科普大學榮獲「泉城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著名品牌」、「濟南市志願者行動20周年優秀項目」。濟南科普大學講師團團長孫積漢獲得第五屆「山東科普獎」提名獎。

社區科普大學把課堂

設在百姓家門口

2004年,市科協確立了建立濟南社區科普大學的思路。在先行試點摸索經驗的基礎上,市科協確立了「兩級辦學、三級管理、七項完善」的辦學思路和創建標准:一是市區「兩級聯辦」,明確工作定位。即市科協建總校,社區辦分校。二是充分調動市、區、街道在建設科普大學工作中的積極性,形成「三級管理」的機制。總校成立辦公室,負責組建講師團、安排課程及市級分校的日常管理;區科協成立管理辦公室,負責本轄區分校申報、條件審核、日常巡查等工作;街道負責轄區內分校的教學管理等工作。社區作為分校駐地,負責教師聯絡、學員組織、教學反饋、意見整理、檔案匯總等工作,是具體教學工作的核心。三是建立健全社區科普大學工作制度,做到「七項完善」。即「有領導機構、有教學計劃、有穩定教師、有固定校舍、有固定學員、有規章制度、有教學檔案」。

工作方向一旦確定,重要的是以服務為引領、以管理為基礎,有力地推動工作廣泛開展。為此,市科協在師資力量保證上,堅持市科普大學總校負責全市招募講師團,進行教育內容總體調配,各分校因需施教;在物質支撐上,堅持市科普大學總校統一配置教學設備,統一保證講師團服務費用,統一組織編寫教學方案,分校負責日常工作的模式;在管理方式上,市、區兩級科協以巡查、抽查等方式,督導各分校完善管理制度,各分校負責學員組織,日常工作記錄,總校與分校共同考核評選金牌學校、優秀教師,形成了總校、分校協調一致的保障體系。

❺ 如何有效開發利用社區課程資源

隨著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問題逐步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強化現代課程資源意識,提高對課程資源的認識水平,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為促進學生健康而有個性地發展服務。
一、了解社區資源,繪製表格,統計重要的社區資源。
二、分析社區資源,有選擇地利用,需要的可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形成學校社區教育基地。
三、將社區的專業人士請進課堂,採用講座、組織和指導活動的形式參與綜合實踐活動。如:利用社區的歷史遺跡,開發以傳統教育為主題 愛國教育為主題的實踐教育資源,
四、讓學生走進社區,利用社區(鎮區)的凡人新事,開發以道德教育為主題 實踐教育資源。
五、利用社區的自然景觀,開發以生態教育為主題的實踐教育資源
總之,資源是實踐活動的源泉。沒有資源,綜合實踐活動就成了空談。我們只有充分開發利用社區資源,才能開發富有地方特色的實踐研究課題

❻ 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繪制社區資源整合利用圖

摘要 我已經看見了您的題目,正在給您整理信息,請稍等!

❼ 如何有效利用社會資源,促進社區發展

隨著改革的深入,社區將越來越多地承擔從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轉移分化出來的職能部門和任務,社區工作的面越來越廣,社區與居民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為提高社區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全面推進社區建設整體化進程,社區工作者還應做到「三創新」:
一、要有創新意識:
社區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城市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主力軍,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因此,社區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政府的形象。
1、要有大局意識。區雖是居民自治組織,實際上卻承接了從政府和部門分配下來的各項任務,一切工作最終都要沉到社區,由社區來貫徹落實,社區工作做得好,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就能得到及時宣傳、貫徹,黨和政府對人民的關心也能得到及時體現。因此,社區工作者時刻要想到黨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要站在黨和利益高度,站在人民利益的高度,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團結協作,實事求是把社區的「親民、愛民、為民」工作做扎實,為創造社區的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作貢獻。
2、要有責任意識。區工作系於全局,責任重大,社區工作者要樹立干一行、愛一行、樂意吃苦、樂意為人、率先垂範、廉潔勤政、無私奉獻精神,要有崇高的事業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始終不能忘記忘記自己的職責,始終不能忘記做好本職工作,從小事入手,從小事做起,樹好自身形象,增強自身責任,才能把凝聚黨心,民心的工作做好。
3、要有任務意識。社區工作是「市民社會」工程的「設計師」和「工程師」,擔負的社區黨建、社區治安、社區文化、社區衛生、社區環境、社區就業、等其它領域的任務,可謂社區是個「針鼻子」社區工作者就必須盡心盡力,忘我工作,了解社情民意,講究方法、講究技巧、講究藝術,從點滴做好、做實每件事,贏得社區居民的認同和愛戴。
4、要有發展的意識。社區工作要做到取信於民,凝聚民心,關鍵在發展。有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有群眾工作的基礎,有一定經濟實體作保障,有全社會廣泛參與,社區規劃要發展不是一句空話,要實實在在去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困難,財力、物力、人力從何而來?關鍵在發展。整合社區資源、夯實社區基礎是發揮社區功能,打造品牌社區、精品社區的關鍵所在,勢在必行。因此,實現社區資源共享和社區設施興建。從而加強溝通、增進了解、密切關系,對社區資源共享整合意識的形面必將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是有利於促進社區工作有序、完整、規范發展的有效途徑。
二、要有創新的思路:
社區規劃工作紛繁復雜,千頭萬緒,但它又可親可敬,實實在在,面臨當前新建社區的形勢雨季任務,社區工作者該干什麼,怎樣去干,要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和新的工作著力點。
1、制定社區建設的工作目標和實施方案。緊密結合自身工作的實際,從系統、層次、范圍、渠道拓寬服務領域,找准優勢和劣勢,分析原因,制定對策,發揮更大范圍、更深領域、更高層次的社區資源的整合力,實現一年打基礎,兩年上台階,三年促發展的目標任務。
2、激發居民的參與意識。強化思想發動、政策啟動、典型鼓動、服務驅動等行之有效的工作舉措,利用居民愛家、愛院的熱情,善於做工作,敢於做工作,學會做工作,調動起老百姓的積極性,激發居民的「主人翁精神」,社區工和才能從被動變為主動,從主觀變為客觀,從低效變為高效,從而達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這是群策群力搞好社區工作的前提。因此,社區工作者應盡一切可能、採取一切形式,發動、治安管理、環境保護等活動,培養社區居民的民主參與意識,為社區工作出謀劃策,貢獻力量。
3、調動和發揮駐區單位的積極性和參與性。著力解決從「單位人」轉為「社會人」的認識把「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口號,變為實際行動,社區工作者應努力增載入體,提供場所,創新方法,增添舉措,通過開展各種新穎的、可行的、切合社區單位和居民實際需要的活動有機地聯系起來,為社區的長足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4、從解決百姓鬧心,領導操心,人人關心的事情入手。一心一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從中追求社區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因此,社區工作者要立足於」便民、安民、樂民、親民、育民、助民」實效,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帶著追求,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居民「所急、所需、所盼」,及時解決居民的熱點、疑點、難點問題,始終不渝地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居民的心坎上,當好居民的貼心人。
三、要有創新的知識:
針對目前社區居民的文化素質、知識理念越高的要求,社區工作者文化水平、綜合能力、知識結構要有更大的提高,要不斷拓寬知識面,更新知識,補充技能,增長才幹,使學有所成、用有所長、做有所為,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
1、提高政策水平。隨著政府和各部門各項工作逐步深入社區,居民與社區的聯系也越來越多,政策、法律咨詢的范圍也越來越廣,社區工作者要不斷學習新政策、新方法,理解新政策、新法規,提高政策和法律水平,要吃透政策、熟悉程序、規范操作、了解情況、掌握動態、措施到位,以便更好地對政府、對居民負責。
2、提高專業技能。社區工作終究要實現辦事自動化、現代化。目前,社區許多工作出將逐漸納入微機管理、區域聯網,如:計生、社保、就業等、因此,社區工作者要掌握一定的微機知識和專業知識,熟悉各業務部門的工作,把握政策,服務居民。
3、提高寫作技能。社區不是一級政府,但也要經常向上級呈送各類匯報、總結、申請,為居民開具各類證明、初審居民的各類申請、請求等,所以,社區工作者應具備基本的公文寫作知識,規范公文寫作要求,以便用文字更准確地表達自已工作的全貌。
4、提高文體繪畫能力。隨著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豐富,社區文化活動已越來越多,這就要求社區工作者除了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外,還要有一定的文體繪專業知識,這樣才能使社區文化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得心應手,以實現社區工作者的一專多能、樣樣懂,門門通的要求。
總之,社區工作日新月異,年年都有新變化,社區工作者的整體素質、綜合能力也要年年有新提高,只有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社區和現代社區工作者。

❽ 社工該如何整合社區資源為低保家庭服務

1、政策上,根據當地的政策為低保家庭申請相關的補貼與救助
2、社區里,發動社區支援
3、案主自身增能,助其走出經濟困境
4。。。。募捐(這個不推薦)

❾ 如何統籌社區各類資源豐富黨建活動

緊緊圍繞「區域型統籌、網格型管理、活力型團隊、融合型聯系」四大主題,全面整合轄區各級各類服務資源,合力推動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不斷深化升級。
一是圍繞「區域型統籌」夯實服務基礎。跳出過去單位黨建的「內部循環」,依託「港橋」優勢,推行「區域型統籌」,實施「小區域大統籌計劃」,以「組織聯動、黨員聯管、設施聯用、口岸聯防、活動聯辦」為主抓手,把隸屬不同系統、掌握不同資源、聯系比較鬆散的各類優質黨建資源統籌整合起來,探索開展沿海社區、邊檢警區、港口港區「三區共築黨建橋頭堡」活動,促進區域內優勢黨建資源「開放共享」,形成整體服務合力。
二是圍繞「網格型管理」健全服務體系。改變過去黨委政府部門條條式「粗放行政」模式,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推行村居「網格型管理」,以150戶居民為單位,將全區劃分為296個管理網格,建立網格基本信息庫,在網格分布圖、樓棟圖上標示區分,把管理服務延伸到社會末梢。
三是圍繞「活力型團隊」壯大服務力量。注重從強化規矩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奉獻意識和服務意識出發,大力實施幹部「能力素質提升計劃」和「黨員成才計劃」,建立健全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全程質量控制體系、培訓項目市場選擇機制,扎實推進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全力打造一支「群眾工作能力強、發展經濟能力強、協調溝通能力強;致富群眾的幫手、為民服務的能手、善於競爭的強手、解決問題的高手、落實執行的快手」的「三強五手」型黨員幹部隊伍。
四是圍繞「融合型聯系」縮短服務距離。推行「融合工作法」,把黨員幹部推向一線,建立健全「紮根蹲點」和區領導聯系鄉街、部門、村居、企業、項目等制度,強化重點工作指揮部和領導小組工作模式,區四套班子領導掛帥12個重點工作指揮部和領導小組,區直、街道機關各部門將辦公室「位移」進村居、企業和項目現場,黨員幹部「下沉」一線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