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什麼是生態資源的價值
擴展閱讀
哪個授權產品定製口碑好 2025-01-14 20:36:01
40美元的石油怎麼來的 2025-01-14 20:21:44

什麼是生態資源的價值

發布時間: 2022-02-13 15:39:26

Ⅰ 生態系統的生態價值

主條目:生態價值、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
生態價值是區別於勞動價值的一種價值。指的是空氣、水、土地、生物等具有的價值,生態價值是自然物質生產過程創造的。它是「自然-社會」系統的共同財富。無機環境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而隨著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生物多樣性的價值也逐漸被人類發現。 生物多樣性指的是一定范圍內動物、植物、微生物有規律地結合所構成穩定的生態綜合體。這種多樣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與變異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
生態系統多樣性是指不同生境、生物群體以及生物圈生態過程的總和。它表現為生態系統結構多樣性以及生態過程的復雜性和多變性。保護生態系統多樣性尤為重要,因為無論是物種多樣栓還是遺傳多樣性.都是寓於生態系統多樣性之中,生態系統多樣性保護直接影響物種多樣性及其基因多樣牲。
潛在價值
潛在價值指的是人類尚不清楚的價值。
直接價值
直接價值包括對人類的醫葯、仿生、文藝、旅遊等非實用意義的價值。
間接價值
間接價值亦稱「生態功能」,指的是對生態環境起穩定調節作用的功能,常見的有:濕地生態系統的蓄洪防旱功能、森林和草原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遠大於直接價值。(穩態與環境125~126)

Ⅱ 論生態文明時代的資源環境價值

摘要 生態文明時代的資源環境價值,以資源環境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生態系統的使用價值為尺度,按其保障發展、保護資源的功效不同,區分為生態價值和生產力價值兩種形式。生態文明建設中應努力實現兩種價值的平衡。資源環境承載力是界定生產力價值實現的最高上限和生態價值實現的最低下限的有效工具。

一、生態文明的時代特徵

(一)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進程的新階段

文明是人類這一智能生物主體以自然資源環境為對象,在不斷解決人與自然之間矛盾的過程中發展和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不僅代表人類社會進步和開化的狀態,也代表著人類從認識自然、依從自然的蒙昧狀態,逐步發展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自主創造狀態的過程。

以生產力水平為標志,人類文明進程迄今基本經歷了漁獵文明、農耕文明和工業文明三個時期。盡管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文明程度不同,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全球化的趨勢出現,人類文明開始逐漸融合、趨同。人類文明發展所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在不同地區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現,而自然環境的整體性特徵決定了生態環境問題的全球性,這使得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共同面臨著環境問題的巨大壓力,共同面臨著生態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因而轉變發展方式、緩和人地矛盾成為人類共同的訴求。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1987年《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續發展」一詞,到1992年裡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大會上《21世紀議程》中正式提出可持續發展理念,標志著人類文明一個新時代——生態文明時代的來臨。

(二)生態文明的時代特徵

文明的發生發展以人地關系的變化為主線。在文明發展的不同階段,人與自然的關系有不同的哲學表達。馬克思說過:「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是文明的活的靈魂」。漁獵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是用主、客體二分的思維框架,去解決人與自然之間的倫理問題,人和自然的關系被兩極化,從環境中心論到人類中心論,人從崇拜自然、信奉拜物神教,逐漸被作為價值核心「自由」存在,而自然則退居從屬地位而失去「自然性」,到工業文明時期表現尤甚。工業文明的發展觀和相應的發展實踐帶來的是嚴重的資源危機、生態環境危機,相應的結果必然是人類生存危機。因此能否持續發展成為當今的時代主題。

在人地矛盾危機重重的時候,我們需要從哲學的視角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重建人與自然的關系。自然是孕育人類的空間基礎與物質能量基礎,是人類永遠的家園。人類不過是處在食物鏈末端的一個普通的生物群體,只是人類具有智能這一特性,使其具備了締造文明的能力,也使其在人地關系中成為主宰,而將自然作為被動的客體。自然成為人類文明的基石,卻失去其自身存在與發展的獨立性、自我性。自然家園毀滅,人類文明焉附?生態文明時代的哲學靈魂,是對自然生態系統發生、發展的哲學表達。在這個系統中,要尊重自然本身固有的存在與發展規律,要視自然萬物與人平等、共生、共同發展,改變以人類自我為中心的思維與行為方式,把自然視作在生態系統中與人類平等的主體,而不僅僅是勞動對象。當自然做為人類文明的來源的時候,人類不應只從中索取,更要保護和促進自然的發展,這是人類必盡的義務和責任。

因此,我們需要重建人地關系,重建新時代的文明發展方式。新的文明應以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環境平等、共生、持續發展為宗旨,文明形態不僅表現在人類社會的物質、精神、制度成果上,也表現在自然資源環境的存在與發展狀態上。這種把生態持續發展視作與人類社會持續發展同等重要,並在人類文明建設中推動生態持續發展的文明,稱之為生態文明。因此生態文明建設要以自然資源環境為基礎,以科學技術為手段,在以自然資源環境為對象創造和享受社會財富的同時,促進自然資源環境的循環、更新、穩定、持續發展,形成共生、包容、協調、統一的人地關系。這不僅僅是認識上的進步,更意味著行為方式的全面改變,是人類文明進程的歷史必然。

二、生態文明時代的資源環境價值問題

(一)生態文明時代資源環境價值理論創新

生態文明時代亟需解決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就是自然資源與環境的價值問題。

一般意義上的價值,是指自然物的用途或積極作用,即使用價值,是物的自然屬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勞動,是商品的基本屬性之一,是商品生產者之間交換產品的社會聯系的反映,是為解決商品交換標准而提出的概念和界定的計量工具。勞動價值論以生產商品的平均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格,而效用價值論則以補償消耗等量資源的平均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格。無論勞動價值論抑或效用價值論,都是以人類社會活動為出發點,以人類的主觀視角來探討和判斷人類生產活動的對象或產物有沒有價值、價值的大小,而對資源環境的價值也出於資源環境是否參與到人類社會生產活動過程中,是否經過人類勞動,是否對人類有用來判斷。

現代社會發展對傳統理論提出兩個挑戰,其一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勞動和勞動創造價值的范疇及其作用問題的質疑;其二是對於有些自然物質以及環境,因為沒有參與社會勞動,沒有在商品交換中體現出實體性,導致部分價值(使用價值,未進入計價、交換)的缺失,造成的惡果是對資源環境的無節制使用卻沒有相應補償,導致資源環境的惡化與破壞。

理論的缺陷和實踐的需求急需資源環境價值理論創新。勞動價值論以勞動決定價值立論,效用價值論以物質滿足人類需求的程度決定價值立論。生態文明時代的資源環境價值理論應建立在人地和諧、「天人合一」的基礎上,以資源環境對自然生態系統、社會生態系統的使用價值為尺度,尋求保障發展、保護生態平衡的促進經濟、社會、生態協調可持續發展。

自然生態系統的各種物質、能量及其所處環境,有些需要通過人類勞動,有些根本不需要經過人類勞動,都能夠被人類利用,只要能夠被人類利用,就具有使用價值。資源環境不僅對於人類具有使用價值,同時對於自然生態系統也具有使用價值,這是創新資源環境價值理論的根基和出發點。生態文明時代,資源環境價值不再僅僅體現為人類從事商品交換活動的計量工具,還體現為人類健康生存的基本環境質量保證,以及維持自然生態系統自身平衡與發展的功能。按其保障發展與保護生態的功效不同,資源環境價值可以區分為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

(二)資源環境的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

資源環境的生態價值。生態是自然生態系統存在的形式和運動的狀態。自然生態系統作為一個獨立存在的主體,依靠自身的組織機制,通過空氣、水、陽光、土壤、生物等生態要素的運動,完成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的過程,維持自然生態系統平衡發展。這一過程無需人類勞動的參與,依靠自然本身的機制實現,創造價值的「勞動者」是自然生態系統本身。資源環境對於自然系統來說沒有經濟學意義上的生產力價值,但卻有著維持自然生態系統平衡和發展的生態價值。

生態價值的實現是保證人類擁有充足的資源、良好的環境的前提條件,為人類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與生存需要的「維生價值」。

資源環境的生產力價值。生產力是在人類利用資源環境的社會生產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當資源環境進入社會生態系統,成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本要素(生產資料與勞動對象),經社會物質生產過程的加工,最終形成人類社會文明的物質財富基礎,其效用或價值體現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資源基礎與環境基礎。資源環境這種相對於社會系統、相對於人類生產勞動的使用價值,稱之為生產力價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資源環境開發利用的程度,促進了生產力價值的實現,資源環境生產力價值實現的過程正是文明進步的過程。

(三)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的對立統一

資源環境具有相對於自然主體的生態價值和相對於人類主體的生產力價值,首先具有生態價值,然後才具有生產力價值,生產力價值依附於生態價值存在。二者統一於資源環境本身,互為矛盾,不可兼得,形成了對立統一的矛盾關系。

在文明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人地觀必然產生不同的資源環境價值觀,文明發展對資源環境的訴求不同,導致資源環境價值的實現不同。文明早期,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有限,自然為中心的人地觀使人們對自然充滿敬畏,以被動依賴為主,生產力水平最為低下,只能靠石器、動物骨角、樹枝等簡易工具,直接利用自然物質為生活資料,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微弱,生態價值得以保全。農業文明時期,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也不斷加深,慢慢出現了人定勝天的思想,隨著生產工具的改進,人類開始從被動依賴到主動開發利用資源環境,社會物質生產表現為利用畜力、水力發展農業、畜牧業,人類中心主義思想逐漸形成。在這個階段資源環境的生態價值與生產價值此消彼長,物質財富不斷增長的同時出現一定程度的生態環境問題。以蒸汽機、電動機、微電子技術為標志的三次技術革命,把人類帶人工業文明時代,在不到二百年的時間內,社會物質財富迅速積累,人口迅速膨脹,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使得人類對資源環境的開發利用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資源環境的生產價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實現,而伴隨出現的土地退化、水資源短缺、森林銳減、大氣污染、溫室效應等一系列的資源環境問題,生態價值嚴重損毀。

資源環境的雙重價值在文明發展過程中互為消長。人類中心的人地觀導致了資源環境價值實現的逆轉,生產力價值逐漸擴大,而生態價值日漸被侵蝕和忽略。生產力的進步實現了資源環境生產價值最大化,帶來人類文明的進步,卻使得生態價值大大降低。這是自然生態環境日漸惡化的根源所在。要形成協調可持續的人地關系、發展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需要合理處置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的矛盾關系。只有在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同時實現的前提下,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圖1)。

圖1

人類要在生態價值實現的過程中生存,更要在生產力價值的實現過程中尋求發展,發展是為了人類生存得更好。若生態受到破壞,生存質量無從談起,發展亦無從談起。因此文明發展在實現資源環境生產力價值的同時,更要確保生態價值的實現,這是自然與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三、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平衡

(一)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平衡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

傳統文明對資源環境的生產力價值已經實現了最大化,相應使生態價值大大受損,生態文明時代不可避免地要面對資源環境的價值平衡問題。生態文明時代,需要有效控制資源環境生產力價值的實現,生產力價值實現以不破壞自然生產系統自我修復能力,即不破壞生態價值為底線。生態文明建設中要在兩種價值實現中尋找一個合適的度,達到兩種價值同時實現最大化、最優化。

今天,在世界不同地區,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對資源環境價值的追求存在差異。發達國家在深度挖掘了資源環境的生產力價值之後,實現了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現已經開始注重轉向生態價值實現。而發展中國家大多仍然處在工業化與城市化迅速發展的階段,對生產力價值的追求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全球性資源環境問題的出現,將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提上了文明發展的議程,生態文明時代如何協調和平衡區域乃至全球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關系,成為不可迴避的問題。

發達國家在快速發展階段,由於對人地關系的錯誤認識,以犧牲生態價值換取生產力價值,實現了自身的發展,在今後應當承擔更多的保護生態的責任和義務,發展中國家雖然面臨發展的壓力,也必須要兼顧生態環境問題,確定合理的生產力發展速度、生態保護的約束強度,在發展與保護之間尋求合適的合理的「價值平衡點」。面對生態問題全球化,不同發展水平國家形成有差別的共同行動,保護人類共同生存的家園。只有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處在一個合理的平衡位置,才可能確保自然生態系統與社會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二)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平衡的依據與途徑

人與自然構成統一的系統。自然資源環境是人類社會的承載體,以人為本的經濟、社會的發展,包括生產消費的所有環節,是資源環境所要承載的對象。承載力是指在確保生態可恢復與可持續,並滿足人類需求的前提下,一個地區、一定時期內的資源環境數量與質量,能夠承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需求的能力。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就是採用科學的方法,對資源環境各種要素指標及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評價,確定一個地區一定時期內的資源環境承載力閾值,用以指導確定承載對象活動的范圍、強度、規模等,通過對人口數量、經濟總量、排放總量的控制,實現資源合理開發利用。

可見,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中,一方面考量資源環境的數量、質量和空間分布,一方面考量社會需求的總量,同時考慮經濟社會進步、科學技術發展、文化背景、政策制度及管理體制和法制等因素對人類社會開發利月資源環境的方式、規模和速度等的影響,最終確定承載力大小。承載力大小實際上界定了生產力價值開發的最高上限值和生態價值實現的最低下限值,就是將資源環境開發利用控制在可承載的范圍之內,即保證實現資源環境生產力價值的同時也確保生態價值的實現。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可以作為平衡兩種價值的工具和手段,承載力閾值就是平衡生產力價值與生態價值的科學依據,因此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需要認真開展資源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

在資源環境兩種價值的實現過程中,人類不是消極等待,應該積極應對,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以科技進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生態保護能力,既要保障發展,又要保護資源,既要充分利用資源環境的生產力價值,又要確保資源環境的生態價值實現。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原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11年8期,作者與樊笑英合作撰文)

Ⅲ 生態價值什麼意思

同學你好
以前人們認為資源`環境是不具有價值的,但是現在為了保護環境,要求人們認同這些是有價值的,並為它們制定價格,讓人們有償使用這些,
(例如:一棵50年樹齡的樹,以累計計算,產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
吸收有毒氣體、防止大氣污染價值約62,500美元;
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
涵養水源價值37,500美元;
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繁衍場所價值31,250美元;
產生蛋白質價值2,500美元。
除去花、果實和木材價值,總計創值約196,000美元。)
白魚的生態價值姐姐就不知道了,估計是個不定值,以上的權當參考

Ⅳ 什麼是生態價值

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功能價值是巨大的,它屬於間接使用價值,主要與生態系統的功能有關。通常它並不表現在國家核算體制上,但如果計算出來,它的價值大大超過其消費和生產性的直接使用價值。根據資料,在全球水平上,生物多樣性提供的生命支持系統包括:

1.能量轉換,能量從太陽光到植物,再通過食物網進行再分配;2.有機物的貯存、釋放和再分配;3.養分循環,如氮、磷在「空氣—水體—土壤—生物」體系進行循環;4.水循環,凈化和分配水資源;5.氧分循環,通過植物和動物進行二氧化碳及氧氣交換。

這些功能構建的氣候環境給人類創造了一個適宜的生存條件。而這些功能的發揮,需要系統內許多物種的聯合行動和相互作用。在生態系統內部,各個物種在提高人類的生存及生活質量中都有特殊作用。例如,蜜蜂等傳粉者是生態魔術師,它們使大多數植物的繁殖成為可能;蜻蜓等是害蟲的天敵,因而也可以利用生物多樣性進行病蟲害的生物防治。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將降低生態系統服務的頻率和容量。區域內物種的減少將極大地阻礙生態系統的循環,整個系統將變得不穩定。這種不穩定性將減弱系統對極端環境和災害事件(如洪災、旱災)的抵抗能力,並降低區域生產力。如果沒有自然界提供的這些服務,人類將不可能生存,更別說繁榮發展了。

Ⅳ 什麼是生態資源的價值

你以血性之軀,風流在海與岸之間、紫的,瀟灑在水與天之間,遊人可乘小舟深入林中,高潮可以看到紅樹林的樹冠,陰森森黑黢黢

Ⅵ 現代自然資源的價值包括那三個部分

從理論上來說,自然資源的價值由三個部分來構成的,即自然資源的天然價值、人工價值(勞動價值)和稀缺價值。
天然價值是指:自然資源本身所具有的,未經人類勞動參與的價值。
人工價值是指:人類勞動附加在自然上所產生的價值部分。
稀缺價值是指:其價值量大小是完全由資源的市場供求狀況所決定。

Ⅶ 什麼是生態資產

生態資產指自然環境中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一切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化石能源、水、大氣、土地以及由基本生態要素形成的各種生態系統,其價值表現形態包括生態服務價值和資源、能源自身價值以及通過人類活動所提供的資源產品價值。生態資本的概念源於國際上的自然資本(nature capital)。1948年美國學者Vogt在討論美國國家債務的時候第一次提出自然資本,他指出自然資源資本的耗竭會降低美國償還債務的能力。Vogt在這里所講的自然資本是指自然資源的價值。隨著這一概念的拓展,不僅包括自然資源的價值,也包含生態服務價值。1996年Daly將自然資本定義為能夠在現在或未來提供有用的產品流或服務流的自然資源及環境資產的存量。

R· Costanza在1997年明確提出了自然資本的概念,認為資本是在一個時間點上存在的物資或信息的存量,每一種資本存量形式自主地或與其它資本存量一起產生一種服務流,這種服務流可以增進人類的福利。我國對於生態資本概念的研究主要是從生態系統的視角出發,當前很多研究混淆了生態資產與資本的概念,但事實上二者存在很大的差別。生態資本是能產生未來現金流的生態資產,具有資本的一般屬性,即增值性。生態資本通過循環來實現自身的不斷增值,而生態資產則更多地以形態轉換來體現其價值並實現價值的增值。簡單來講,生態資產與生態資本的實體對象是一致的,但需強調的是,只有將生態資產盤活,成為能保值或增值的資產,才能成為生態資本,經過資本運營實現其價值,這一過程就是生態資產資本化。生態資產轉變為生態資本需要有一個資本化的過程。生態資產通過人為開發和投資盤活資產轉為生態資本,運營形成生態產品,最終通過生態市場實現其價值。生態資產形態和價值的不斷變化致使生態資產不斷增值,整個過程稱為生態資產資本化。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中,能否實現區域生態資產存量轉變為資本增量,完成生態資產的質變過程,對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Ⅷ 生態價值的簡介

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論基礎
「生態價值」概念是「生態哲學」的一個基礎性概念,因而研究生態文明,必須弄清生態價值的含義。十八大報告中第一次使用了「生態價值」概念,標志著我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已經超越了西方建立在工業文明基礎上的不可持續的發展觀,成為與生態文明時代相適應的可持續的「新發展觀」。
「生態價值」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含義:第一,地球上任何生物個體,在生存競爭中都不僅實現著自身的生存利益,而且也創造著其他物種和生命個體的生存條件,在這個意義上說,任何一個生物物種和個體,對其他物種和個體的生存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價值)。第二,地球上的任何一個物種及其個體的存在,對於地球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平衡都發揮著作用,這是生態價值的另一種體現。第三,自然界系統整體的穩定平衡是人類存在(生存)的必要條件,因而對人類的生存具有「環境價值」。
對於「生態價值」概念的理解有兩點尤其值得我們關註:首先,生態價值是一種「自然價值」,即自然物之間以及自然物對自然系統整體所具有的系統「功能」。這種自然系統功能可以被看成一種「廣義的」價值。對於人的生存來說,它就是人類生存的「環境價值」。其次,生態價值不同於通常我們所說的自然物的「資源價值」或「經濟價值」。生態價值是自然生態系統對於人所具有的「環境價值」。人也是一個生命體,也要在自然界中生活。人的生活需要有適合於人的自然條件:可以生息的大地,清潔的水、由各種不同氣體按一定比例構成的空氣、適當的溫度、一定的必要的動植物夥伴、適量的紫外線的照射和溫度等等。由這些自然條件構成的自然體系就構成了人類生活的環境。這個環境作為人類生存須臾不可離開的必要條件,是人類的「家園」,是人類的「生活基地」,因而「生態價值」對於人來說,就是「環境價值」。
人與自然之間始終存在著兩種不同的基本關系:首先,從實踐論(人本學)的關系看,人是主體,自然是人的實踐和消費對象。在這個關系中,只有當自然物進入人的生產實踐領域,作為生產的原料被改造時,自然物才具有了價值。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這種人與自然之間的實踐關系所引發的後果,一方面使人獲得了生活資料,滿足了人的消費需要與慾望;另一方面也使自然物在人的生產與消費中被徹底毀滅,失去了其本來的存在性。其次,人與自然之間還有一種「存在論」的關系。在這個關系中,人與其他自然物種一樣,都是自然生態系統整體中的一個普通的「存在者」,它們都必須依賴於作為整體的自然系統才能存在(生存)。自然生態系統整體的穩定平衡是一切自然物(也包括人)存在的必要條件,在這個意義上說,自然物以及自然生態系統的整體對人的生存具有「環境價值」。
對人而言,自然所具有的「經濟價值」與「環境價值」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價值:自然的經濟價值或資源價值,是一種「消費性價值」。消費就意味著對消費對象的徹底毀滅,因而自然物對於人的資源價值或經濟價值是通過實踐對自然物的「毀滅」實現的;而「環境價值」則是一種「非消費性價值」,這種價值不是通過對自然的消費,而是通過對自然的「保存」實現的。例如,森林對於人來說,具有「經濟價值」和「資源價值」。要實現森林的這種價值,就必須把森林砍掉。只有如此,森林才能變成「木材」進入生產領域,以實現其經濟價值。與此相反,森林只有在得到保存(不被砍伐)的條件下,其對人才有「環境價值」。當人類把森林作為木材消費掉以後,森林以及它對人的環境價值也不復存在。這就使人類生存陷入了一個難以克服的「生存悖論」:如果我們要實現自然物的經濟價值(消費性價值),就必須毀滅自然物;而要實現自然的「環境價值」,就不能毀滅它,而是保護它。也就是說,人類不改造自然就不能生存;而改造了自然,又破壞了人的生存的環境,同樣也不能生存。解決這個生存悖論的唯一途徑就是,必須把人類對自然的開發和消費限制在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平衡所能容忍的限度以內。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減少人類對自然的消費,以維護自然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關於這一點,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為的是「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以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Ⅸ 什麼是生生態資源的價值經濟評價答案

生態價值,是指哲學上"價值一般"的特殊體現,在對生態環境客體滿足其需要和發展過程中的經濟判斷、人類在處理與生態環境主客體關繫上的倫理判斷, 以及自然生態系統作為獨立於人類主體而獨立存在的系統功能判斷。
"生態價值"概念是"生態哲學"的一個基礎性概念,因而研究生態文明,必須弄清生態價值的含義。十八大報告中第一次使用了"生態價值"概念,標志著我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已經超越了西方建立在工業文明基礎上的不可持續的發展觀,成為與生態文明時代相適應的可持續的"新發展觀"。
"生態價值"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含義:第一,地球上任何生物個體,在生存競爭中都不僅實現著自身的生存利益,而且也創造著其他物種和生命個體的生存條件,在這個意義上說,任何一個生物物種和個體,對其他物種和個體的生存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價值)。第二,地球上的任何一個物種及其個體的存在,對於地球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平衡都發揮著作用,這是生態價值的另一種體現。第三,自然界系統整體的穩定平衡是人類存在(生存)的必要條件,因而對人類的生存具有"環境價值"。
對於"生態價值"概念的理解有兩點尤其值得我們關注:首先,生態價值是一種"自然價值",即自然物之間以及自然物對自然系統整體所具有的系統"功能"。這種自然系統功能可以被看成一種"廣義的"價值。對於人的生存來說,它就是人類生存的"環境價值"。其次,生態價值不同於通常我們所說的自然物的"資源價值"或"經濟價值"。生態價值是自然生態系統對於人所具有的"環境價值"。人也是一個生命體,也要在自然界中生活。人的生活需要有適合於人的自然條件:可以生息的大地,清潔的水、由各種不同氣體按一定比例構成的空氣、適當的溫度、一定的必要的動植物夥伴、適量的紫外線的照射和溫度等等。由這些自然條件構成的自然體系就構成了人類生活的環境。這個環境作為人類生存須臾不可離開的必要條件,是人類的"家園",是人類的"生活基地",因而"生態價值"對於人來說,就是"環境價值"。
人與自然之間始終存在著兩種不同的基本關系:首先,從實踐論(人本學)的關系看,人是主體,自然是人的實踐和消費對象。在這個關系中,只有當自然物進入人的生產實踐領域,作為生產的原料被改造時,自然物才具有了價值。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這種人與自然之間的實踐關系所引發的後果,一方面使人獲得了生活資料,滿足了人的消費需要與慾望;另一方面也使自然物在人的生產與消費中被徹底毀滅,失去了其本來的存在性。其次,人與自然之間還有一種"存在論"的關系。在這個關系中,人與其他自然物種一樣,都是自然生態系統整體中的一個普通的"存在者",它們都必須依賴於作為整體的自然系統才能存在(生存)。自然生態系統整體的穩定平衡是一切自然物(也包括人)存在的必要條件,在這個意義上說,自然物以及自然生態系統的整體對人的生存具有"環境價值"。
對人而言,自然所具有的"經濟價值"與"環境價值"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價值:自然的經濟價值或資源價值,是一種"消費性價值"。消費就意味著對消費對象的徹底毀滅,因而自然物對於人的資源價值或經濟價值是通過實踐對自然物的"毀滅"實現的;而"環境價值"則是一種"非消費性價值",這種價值不是通過對自然的消費,而是通過對自然的"保存"實現的。例如,森林對於人來說,具有"經濟價值"和"資源價值"。要實現森林的這種價值,就必須把森林砍掉。只有如此,森林才能變成"木材"進入生產領域,以實現其經濟價值。與此相反,森林只有在得到保存(不被砍伐)的條件下,其對人才有"環境價值"。當人類把森林作為木材消費掉以後,森林以及它對人的環境價值也不復存在。這就使人類生存陷入了一個難以克服的"生存悖論":如果我們要實現自然物的經濟價值(消費性價值),就必須毀滅自然物;而要實現自然的"環境價值",就不能毀滅它,而是保護它。也就是說,人類不改造自然就不能生存;而改造了自然,又破壞了人的生存的環境,同樣也不能生存。解決這個生存悖論的唯一途徑就是,必須把人類對自然的開發和消費限制在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平衡所能容忍的限度以內。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減少人類對自然的消費,以維護自然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關於這一點,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為的是"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以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