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果樹種質資源的鑒定、評價和研究遵循什麼條件
調查、收集和保存種質資源,既為鑒定、評價和研究種質資源提供了方便材料,也是收集和保存種質資源的前期目標。總的來說,對種質資源進行鑒定、評價和研究要遵循以下幾點:
1.取樣的代表性
一般應選取生長健壯、發育正常的植株或組織器官進行鑒定和研究,否則,評價的依據和准確性大受影響,此外,取樣的數量應在允許誤差范圍內盡可能少。
2.取樣的典型性
根據鑒定、評價和研究的目的,選取形態、發育和表現正常且典型的植株或組織器官,以提高鑒定、評價和研究的易行性和准確性。
3.盡量減少環境誤差
要使鑒定、評價和研究的種質資源處於同樣或類似(於原產地)的環境條件下,從而使其性狀充分表現,消除或減少因環境而導致的誤差。
4.正確分析性狀間的關系
果樹是個有機整體,性狀的表達往往受內外很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對種質資源進行鑒定、評價和研究時,要對性狀及性狀間的相互關系做出正確的判斷,使鑒定、研究結果可靠,評價准確。
5.先進技術和多種方法的綜合應用
鑒於果樹這一多年生生物體的復雜性及各種實驗方法和技術都有其局限或缺陷,因此,在鑒定、評價和研究種質資源時,應綜合應用多種方法,同時,引用先進的技術,從而使鑒定和研究簡便、可靠,評價准確、迅捷。
如前所述及,果樹種質資源的描述、鑒定、評價和研究尚未規范化和科學化。因此,下面僅參考性地列出對果樹種質資源的性狀進行鑒定、評價和研究中目前較普遍採用的項目。
(一)果樹種質資源的植物學性狀鑒定、評價和研究
盡管植物學性狀包括與經濟價值有關(如果實外觀性狀)或不直接相關(如葉形、樹皮狀態)的眾多性狀,但對果樹的植物學性狀進行評價和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分類的需要。當然,考慮到果樹為多年生經濟植物,因此,在進行植物學性狀的鑒定、評價和研究時,也應將涉及到的與經濟價值直接有關的性狀作為主要和重點鑒定、評價和研究對象。
果樹植物學性狀主要包括如下內容,具體對落葉果樹種質資源進行描述、研究和評價時,可擇項進行。
①樹體樹姿 樹高 樹干 樹皮 ②樹枝多年生枝 一年生枝(新梢) 二次枝 加長生長 加粗生長 枝組 營養枝 果枝 ③葉葉形 葉緣 葉尖 葉基 葉厚 托葉 葉柄 葉脈 葉色 葉面 裂葉 ④芽葉芽 花芽 鱗片 ⑤花雌花 雄花 花冠 花瓣 花柱 花色 花梗 花序 雄蕊 雌蕊 ⑥果 果形 果個 果梗 果面 果味 果皮 果肉 萼窪 梗窪 果汁 種子 果心 食用狀況 ⑦根 形態 結構 分布 類型 數量 長度 根皮率 菌根
(二)果樹種質資源農業性狀的鑒定、評價和研究
果樹種質資源的農業性狀是指與農業生產和栽培活動有關的、直接涉及或影響果樹生命活動和經濟價值的生物學性狀。鑒定、評價和研究果樹種質資源的農業性狀,既是收集、保存果樹種質資源的主要目的,又是利用果樹種質資源的基礎,同時也是,果樹種質資源學的主要內容。
1.果樹種質資源的物候學
果樹表現出的性狀是其遺傳特性決定、並受環境影響的綜合效應,果樹的物候學就是一個典型的綜合性狀。了解果樹種質資源的物候期,是種質資源鑒定、評價和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業生產上採取栽培管理措施及利用果樹種質資源的基礎。
對落葉果樹種質資源進行物候學鑒定、評價和研究,包括兩個大的方面。一是在年復一年的果樹生活史中,果樹在一年四季中隨季節變化的規律,如生長期和休眠期;另一方面即果樹的某一性狀在年份中表現的具體日期,如綻葉期、花期、果實成熟期和採收期、落葉期等。
2.果樹種質資源的產量性狀
對果樹種質資源進行產量性狀的鑒定、評價和研究,是果樹種質資源學及利用果樹種質資源的主要內容,也是種質資源農業性狀的基礎和根本所在。果樹種質資源的產量性狀除豐產性外,還包括穩產性、早果性、產量構成因素(如結果枝百分率、果枝結實數、單果重等)以及產量形成和持續的經濟壽命等性狀。
3.果樹種質資源的品質性狀
品質和產量一起,是果樹農業經濟性狀構成的主體,是現代農業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果樹種質資源鑒定、評價和研究中以及對果樹種質資源利用上的依據和根本。果樹種質資源的品質性狀包含外觀品質(果形、果個、果面、果色、果個勻稱度和果實外觀新鮮度等)、鮮食品質(汁液、果肉質地、可食部分比例、果實香味或異味、糖酸含量及比例、單寧、石細胞等)、加工品質(制罐、干、脯、汁、酒、漿、醋等)、營養品質、貯運品質及烹食品質等。
4.果樹種質資源的抗逆性和適應性
如前所述,農藝的文明進程使得包括果樹在內的作物產量和品質大幅提高,同時使其遺傳一致性和基因范圍的狹窄程度越來越高,並導致種質的大量流失,尤其是抗性和適應性強的種質。和其它農作物一樣,收集、保存果樹種質資源,並進而進行果樹種質資源的鑒定、評價和研究,其主要內容和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豐富種質抗性和適應性的多樣性,為利用種質資源(抗性和適應性)、服務於生活在多變而漸劣環境中的人類奠定基礎。果樹種質資源的抗(逆)性和適應性包含抗寒性、抗旱性、抗澇性、抗鹽鹼性、抗病性、抗蟲性、越冬性、耐熱性、耐營養瘠薄性、耐濕性及耐(大氣、地下水等)污染毒害性等。
5.果樹種質資源的其它農業性狀
鑒於果樹的特殊性,還有一些農業性狀雖與經濟價值不直接相關,但在進行果樹種質資源的鑒定、評價和研究時應引起高度重視,如果樹根系的固地性、採用嫁接繁殖時的親和性、果樹砧木或品種適於何種繁殖方式及其易繁性、砧木的矮化性或品種的緊湊性或短枝型性狀等。
(三)果樹種質資源的生物分類學、生態學和遺傳學性狀的鑒定、評價和研究
由於果樹與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果樹本身的遺傳特性與生態環境影響的綜合效應引致了果樹生活史的表達。因此,結合現代理論和先進實驗技術,在對果樹種質資源進行鑒定、評價和研究時,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生物分類學
為了了解果樹種質資源、尤其是栽培和品種的起源、演化及分類等,利用組織解剖學、生理生化學等理論和技術,從形態和解剖結構及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進行果樹種質資源的鑒定、評價和研究。
2.生態學
果樹種質資源的鑒定、評價和研究,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確定其在各種生態條件下的適應性,以及生態條件對果樹種質資源的效應和影響,從而有利於了解果樹種質資源的起源、演化、分布及對果樹種質資源的收集和妥善保存。
3.遺傳學
應用遺傳學知識和現代實驗技術,對果樹種質資源進行染色體數目、形態、分帶、核型及同工酶分析,並比較物種間的細胞遺傳學差異,是果樹種質資源鑒定、評價和研究的重要內容和主要依據之一。
由於果樹種類繁多,特性各異,故具體到某一樹種或品種資源進行鑒定、評價和研究時,可分別對待,增減項目。
『貳』 打算做一個種質資源庫系統,有什麼好的推薦么
該系統用於作物種質資源的信息化管理,採用條形碼或電子標簽為每一份種子建立唯一標識,實現育種資源的動態出入庫管理與預警提醒、遠程查詢檢索,促進育種資源的妥善保管。 支持所有資源信息查看、系譜圖查看、存儲位置和數量一目瞭然。同時支持種質資源信息、系譜圖、位置數量等的多條件快速查詢檢索。高效方便,無紙化智能化管理查看種質資源信息。我推薦托普的。
『叄』 種質資源怎樣進行收集
有目標地匯集種質資源,是資源研究工作內容之一。收集可以通過普查、專類收集、國內徵集、國際交換等途徑進行。收集後的種質資源要置於適當條件下保存。
引種是收集種質資源的一條重要途徑,一些國家長期堅持國外引種頗見成效。美國從1776年起即開展有組織的國外引種,僅1839~1979年就引入各種作物的種質資源43.8萬余份。蘇聯全蘇作物栽培研究所,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考察了50多個國家,獲得各種作物的品種資源13萬份。
收集的特點和范圍
種質資源的收集具有廣泛性和長期性的特點。以收集種質資源為目標的引種、與引入良種用於生產不盡相同。種質資源的收集,無論從目的或范圍來說都更為廣泛,著眼於為培育質量更高的新品種提供充分的物質基礎。收集的范圍包括栽培品種中當前栽培和過去栽培的品種;地方品種,近緣野生種、野生種,以及具有潛在利用價值的類型,雜交優系,芽變系等等。種質資源的收集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為充分發掘有用的種質資源,提高收集的效果,要了解它的起源、傳播及分布:預測生產和育種實踐對種質資源的需求。
收集的方法
種質資源收集工作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備,了解情況,制定計劃,避免盲目性。收集的過程中要按資源調查和引種的要求,填寫調查項目記載表。對資源的名稱、特性、產地、立地條件等詳加記載,同時應攝影並採集標本。
果樹種質資源可供收集的材料有接穗、插條;苗木,根櫱,以及種子等。不論收集苗木、枝條或種子,都必須保證純正和具有正常的生活力。收集的時間應在一年當中適宜繁殖的時期進行。一般以冬季引入苗木或休眠枝條,經短期貯存後,春季進行栽植或高接。夏季引入接穗,由於氣溫高,包裝及長途運輸不便,芽接後影響成活。在自然條件發生特殊變化的年份,提供了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收集某些特殊類型的可能性。如在病害發生嚴重的年份收集抗病類型;在冬季嚴寒的年份收集抗寒類型等等。
收集後的工作
資源收集之後,要隔離繁殖,經觀察若干年後才能入圃保存。從國外引入的種質資源,更要嚴格檢疫,經檢疫後再進行隔離試種或高接觀察,防止危險病蟲傳入蔓延。
種質資源的登記
引入種質資源的編號、登記工作十分重要。編號應按統一規定。中國習慣於採用引入年份加引入順序的編號方法。美國從1898年起對從國外引入的各種作物,不分種類統一編植物引種號(Plant Introction Number),簡稱P.I.Nu.編號。日本採用永久編號法,不同作物按種類編號,以六位數字表示;科、屬、種各用兩位數表示。同一作物按品種編號,也採用六位數字,前兩位數代表從何處引入,後四位數為品種編號。從保存名單的編號上,就可以看出該資源材料的分類地位和引入地區。除編號之外,還要在特製的資源引種卡片上進行登記,記載資源的編號、收集途徑和時間、檢疫情況、繁殖及保存情況等有關內容。歐、美許多國家早已採用電腦貯存資料,80年代以來,中國發展也很快,電腦存貯,便於查詢、利用和交流。
『肆』 國家植物種質資源系統是怎樣的
美國建立了「國家植物種質資源系統」,保存種質33萬份。該系統的組成如下:國家種子貯藏實驗室、地區引種站、國家種質資源實驗室、植物探險家、作物咨詢委員會、種質資源信息網。該系統致力於保存各種作物的遺傳特性,從世界各地系統地搜集種質資源,並對其進行保存、鑒定和分類,使之能為人們有效地利用。該系統由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服務中心負責協調,參加單位有聯邦、州、私人組織和研究單位。該系統關於作物種質遺傳特性的數據資料,通過國家種質資源實驗室的計算機,傳送到農業部的計算機中心,國立種子貯藏庫的遺傳基因的資源信息則保存在農業部計算機中心。該中心可隨時向民間研究人員提供這些檔案資料。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主持,浙江大學計算機系人工智慧研究所等12個協作單位聯合攻關,建成了「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數據系統」,獲1991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該系統貯存了141種作物、27萬份種質、1259萬個數據,總數據量達到590兆,是我國最大的農作物種質資源資料庫,數據量僅次於美國。這些單位合作完成了我國第一部《農作物品種資源信息處理規范》,為制定國家種質資源信息處理標准奠定了基礎。該系統適用於不同農作物和不同類型數據結構。通過設置高層管理控制層技術,在國內首次使用統一軟體管理141種作物種質信息。整個系統有87個功能模塊,307個子功能模塊,37000多行源程序,具有數據維護生成、查詢、報表列印、分類統計、數據連接變換等功能,並在微型機上首次實現了400個以上大樣本快速聚類分析和多元統計分析,開發了作物系譜分析、圖形分析、多欄位分類等功能,還建成了國家作物種質資源資料庫配套的印刷系統。此項成果對發展我國農業科學具有很高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當前,發達國家已把種質資源信息的存貯范圍由作物的基本情況等擴展到細胞組織和DNA結構。北歐有人曾提出的一個作物育種模式就包括DNA結構。目前,我國也正在把種質資源信息的管理范圍逐步提高到分子遺傳學水平。
『伍』 農作物種質資源庫軟體有哪些操作方法
種質資源管理系統又稱種質資源庫管理系統軟體、種質資源管理系統等,托普雲農的種質資源庫管理系統軟體系統主要用於小麥、玉米、水稻等作物種質及中間材料等育種資源的信息化管理。通過條形碼或電子標簽為每一份種子建立唯一標識,實現育種資源的動態出入庫管理與預警提醒、遠程查詢檢索,促進育種資源的妥善保管。
托普雲農種質資源庫利用儀器設備控制貯藏環境,長期貯存作物種質的倉庫。又稱基因庫。發掘和收集各種農作物品種種子,科學地加以貯藏,使種質在幾十年、甚至數百年之後仍具有原有的遺傳特性和很高的發芽力,對於品種改良,培育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新品種,並為生物學的理論研究提供豐富的種質和研究材料具有重要意義。
『陸』 種質資源庫是干什麼用的:國內有哪些比較好的農作物種質資源庫的儀器型號
種質資源庫即農作物種質資源庫,為了發掘和收集各種農作物品種種子,科學地加以貯藏,使種質在十幾年甚至數十年之後仍具有原有的遺傳特性和很高的發芽力而設計的一款培養箱。對於品種改良、培育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新品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國內,托普儀器生產的種質資源庫,受到各個農業工作者得喜歡,TPZY種質資源庫是目前最主流的儀器型號。
『柒』 怎樣進行蔬菜種質資源的鑒定、評價與利用
在廣泛收集保存種質資源的基礎上,各有關研究單位陸續開展了蔬菜種質資源的評價和利用工作。「七五」(1986—1990)、「八五」(1991—1995)期間,「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被正式列入國家科技重點攻關項目,其中包括蔬菜種質資源的收集、整理、繁種、入庫、編目和幾種主要蔬菜的抗病性鑒定及品質分析,這10年對蔬菜種質資源開始了系統的評價和利用工作(戚春章等,1995)。
對蔬菜種質資源的評價主要內容有植物學和農藝性狀的鑒定,包括根、莖、葉、花、果、種子等的形狀、大小、顏色、有無刺或茸毛等植物學特徵和熟性、產量、抗病性、產品品質等農藝性狀。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組織全國28個省(區、市)(西藏自治區、台灣省未包括在內)的專家共同制定了《蔬菜品種調查觀察記載項目及描述標准說明》和81種以種子繁殖為主要方式的《主要蔬菜地方品種目錄調查表》。由此,蔬菜種質資源的系統評價工作開始起步。「七五」期間,對菜豆、大白菜、黃瓜、辣椒4種蔬菜共5000餘份種質資源的11種病害(如炭疽、枯萎、病毒、霜霉、白粉等)和7種營養成分(如粗纖維、粗蛋白、醣、辣椒素、維生素C、茄紅素等)進行了鑒定。並在鑒定的基礎上進行了系統的評價。與此同時,還編輯出版了中國第一部《中國蔬菜品種資源目錄》。「八五」期間,又增加了茄子、豇豆、蘿卜等蔬菜的鑒定(李佩華等,1998)。
「九五」(1996—2000)期間,繼續開展了「蔬菜優良種質評價與利用」、「蔬菜優良種質評價與利用資料庫」和「蔬菜種質資源繁種入庫」等研究項目,完成了1000份普通白菜種質對TuMV的抗性、1174份豇豆種質對豇豆銹病的抗性和1059份菜豆種質對菜豆銹病的抗性鑒定;完成了514份大白菜種質的田間自然和室內控溫耐熱性鑒定;完成了556份普通白菜種質的耐抽薹性鑒定;完成了230份胡蘿卜的耐貯性鑒定。總計完成各類鑒定6535份次。完成了305份胡蘿卜種質的干物質、總糖、胡蘿卜素、維生素C的測定;完成了542份長豇豆種質的干物質、粗蛋白、可溶性糖和粗纖維含量的分析。為了確保各項鑒定數據的可靠性、可比性和有效性,在進行各項鑒定之前,研究確立了相應的統一、規范的鑒定方法、指標和標准。同時,對「八五」初評的35份菜豆、70份大白菜、70份辣椒、120份蘿卜、70份豇豆和35份水生蔬菜種質進行了多年多點綜合評價,提出了300份有特點的優良種質資源。獲得遺傳性穩定、有利用價值和效果的優異種質資源16份,其中大白菜抗病的3份,菜豆抗病的2份,辣椒抗病毒的3份,蘿卜抗病毒的3份,豇豆抗病的3份,水生蔬菜優質種質2份。
「十五」(2001—2005)期間,在國家基礎性工作項目、國家自然科技資源共享平台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農業部資源保護項目、省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蔬菜作物種質資源描述標准和規范的制定研究、標准化整理整合與共享試點建設,無性繁殖及多年生蔬菜作物種質資源標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試點等工作。有力地促進了蔬菜種質資源評價工作向更加深入、更加規范的方向持續發展。已制定了30餘種蔬菜種質資源的描述規范和數據標准。鑒定了225份白菜種質發芽期耐鹽性和122份白菜種質苗期耐鹽性。鑒定了189份蘿卜種質和300份白菜種質的耐抽薹性。完成了對106份番茄種質苗期抗細菌性斑點病,冬瓜、南瓜、瓠瓜、絲瓜等7種瓜類蔬菜124份種質抗根結線蟲,112份黃瓜種質抗灰霉病和菌核病,120份黃瓜種質抗南方根結線蟲,107份萵筍種質抗菌核病和160份萵筍種質抗霜霉病等的鑒定。同時,對268份白菜種質種質進行了對小菜蛾的抗性鑒定。
20年多來,累計對18種蔬菜進行了45204份次種質資源的抗病(蟲)、抗逆鑒定和質量分析,共篩選出各種優良和優異種質2500多份。
在全國性蔬菜種質資源的繁種更新和鑒定評價的基礎上,僅國家蔬菜種質資源中期庫和無性繁殖蔬菜種質資源圃,作為一個集資源保護、科學研究、社會教育與社會服務於一體的「國家蔬菜多樣性保護、研究與示範推廣中心」,每年接待國內外參觀訪問者數百人次。在滿足種質資源更新和研究用種需要之外,自初建以來,累計向國內外科研和生產單位分發蔬菜種質資源377批次,涉及75種(變種)蔬菜,16591份次。僅「十五」期間就向種質資源協作單位提供更新用種11608份,向國內外118個研究和生產單位分發46種蔬菜種質資源154批次,計5806份。促使優異基因滲透到全國各地育成的主要蔬菜新品種中,並推動了全國蔬菜產業的發展。目前,還有不少優異的種質材料被直接在生產上推廣應用。其中茄果類蔬菜中以辣椒的地方品種利用最多。如河南省永城辣椒、雲南省邱北小辣椒、河北省望都大羊角椒、福建省寧化牛角椒等干制的優良品種。其特點是色澤鮮艷、水分少、油性大、味芳香,其加工產品不僅內銷,還外銷到東南亞各地。瓜類中利用最多的是黃瓜,如長春密刺,因其具有早熟、豐產的特點,在保護地栽培中被廣泛應用。加工黃瓜品種如揚州乳黃瓜、錦州小黃瓜等則已成為加工的良種。中國豆類蔬菜的品種數量位居蔬菜種質資源中的首位,其中尤以東北的菜豆種質資源最為豐富,被推廣利用的品種也較多,如家雀蛋、大花皮、白羊角等品種,其品質優良,適於炒食或速凍加工。此外,還有江西省上饒菜豆,雲南省大理、保山的荷包豆等名優品種。根菜類的蘿卜,生食品種心裡美因其味甜、質脆、色美而著稱國內外,在華北、東北有栽培外,並被引至歐美各國。加工品種有浙江省蕭山蘿卜、江蘇省如皋60天蘿卜、如皋小圓蘿卜等,用其加工而成的蕭山蘿卜干、如皋蘿卜條等在國內享有盛譽,還遠銷海外。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利用莖用芥菜生產榨菜的國家,其中又以四川省栽培歷史最為悠久,浙江省生產量最多。芥菜類中的莖用芥菜品種如四川省涪陵的枇杷葉、鵝公包、三轉子以及浙江省海寧的半碎葉、全碎葉等都是加工榨菜的優良品種,已在生產上廣泛推廣利用。姜和蔥蒜類蔬菜中的大蔥是中國特有的調味品,其中山東省萊蕪片姜和大姜兩個類型是山東省的主要特產蔬菜;大蔥又以山東省章丘大蔥最為有名,主要品種有大梧桐蔥、氣煞風等,這些品種已被有關產區大量引種。被各地引種的優良品種還有大蒜中的山東省蒼山大蒜、蒲棵蒜、糙蒜、高腳子以及江蘇省太倉白蒜、徐州豐縣白蒜等;韭菜中的漢中冬韭、壽光馬藺韭等。水生蔬菜中的蓮、菱、茭白、水芹、蒲菜、水蕹菜等,均原產於中國。其中藕蓮品種中,著名的有江蘇省寶應貢藕,明朝以藕粉進貢而得名,目前仍被廣為栽培。另外還有浙江省江湖州的雙塘雷藕,其孔眼小、肉質細膩。湖南省湘潭的寸三蓮,是白蓮中的優良品種。茭白又以江蘇太湖的鮮茭最為有名,其加工品遠銷日本等地,它們都已成為當地的主栽品種。多年生蔬菜中被廣泛推廣應用的,黃花菜有山西省大同黃花菜、湖南省祁東的長咀子、河南省淮陽金針、江蘇省宿遷大鳥嘴等優質名產品種;百合有甘肅省蘭州百合、江蘇省宜興百合、浙江省湖州百合、江西省萬載百合等優良名產品種,不僅內銷,還遠銷東南亞和我國港澳等地(王素、胡是林,1995)。
此外,在進行全國性的蔬菜良種的搜集過程中,使一些已經丟失的地方良種失而復得,為進一步利用創造了條件,如在新疆自治區找到了已丟失的早熟、豐產的江蘇省南京市地方品種苜蓿園黃瓜和極早熟徐州葉兒三南瓜;又如重新發現了上海市楊行黃瓜、盤香豇豆、安徽省的泥里埋四葉椒等等。同時,還進一步發現了一批地方良種和特產品種,可直接擴大栽培或供有關省(區)市間引種利用。如四川省發現有坐果率很高,嫩莢重達20g的重慶烏莢菜豆;單株重達2.5kg的達縣雙尖萵筍;可於11月份收獲的南江冬豇豆;高抗病毒病且高產的珙縣90天和110天白蘿卜;以在短縮莖上叢生的膨大側芽供鮮食、深受當地群眾喜愛的芥菜新變種抱兒菜以及以葉柄供食的涪陵榨菜等。還有江西省吉安產長苦瓜,單瓜長可達1m,重750~1250g,肉厚、質佳、豐產,是其他地區所少見的品種。此外,還發現一些野生蔬菜和稀有蔬菜,可供進一步開發,如皖南山區特有野菜朱藤花,用其花蕾作湯用,味道鮮美;雲南省北部山區栽培的小雀瓜,採食其嫩瓜作蔬菜用;雲南省騰沖的野生紅茄,抗枯萎病,是茄子砧木的好材料;雲南省北部山區栽培的黒籽南瓜是黃瓜砧木最好材料,這一發現完全改變了由日本進口黑籽南瓜的局面(戚春章,1985)。
『捌』 什麼是農作物種質資源
農作物種質資源是指選育農作物新品種的基礎材料,包括農作物的栽培種、野生種和瀕危稀有種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創造的各種遺傳材料,其形態包括果實、籽粒、苗、根、莖、葉、芽、花、組織、細胞和DNA、DNA片段及基因等有生命的物質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