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海洋的食物資源有哪些介紹
地球上的海洋是生命的搖籃,從第一個有生命力的細胞誕生至今,仍有20多萬種生物生活在海洋中。從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從植食動物到肉食動物,加上海洋微生物,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海洋生態系統,蘊藏著不可限量的生物資源。據估計,全球海洋浮游生物的年生產量(鮮重)為5000億噸,在不破壞生態平衡的條件下,每年可提供給人類夠300億人食用的水產品,可以說這是一座極其誘人的食物寶庫。
在很久以前,人類就已經開始食用海洋食品了。古埃及人曾在尼羅河和地中海上捕魚,並試圖在池塘里進行人工養殖,因為魚類是他們蛋白質的最佳來源。古希臘人也廣泛地利用魚類和貝類,包括海水和淡水中的,他們將魚類和貝類製作成美味的罐頭以及咸干魚。
㈡ 海洋有什麼資源
一、生物資源
據統計,海洋中有魚類、貝類等動物和藻類等植物20餘萬種。在古代,生活在海邊的人們就捕魚蝦,以海洋生物作為食物的重要來源。到20世紀80年代,海洋水產品產量已達到 6 000多萬噸,佔世界水產品總量的85%以上。水產品作為人類的食品,潛力還很大。
例如,僅南大洋的磷蝦,據統計常年可維持在幾十億噸,若每年捕幾億噸,即可滿足全人類對水產品的需求。許多海洋生物還是重要的醫葯原料和工業原料。貝殼、珊瑚可加工成很受歡迎的工藝品。海鳥糞是極好的肥料。
二、礦產資源
人們最熟悉的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氣。海底石油已探明的藏量佔世界總藏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海底固體礦物如煤、鐵等已發現的有20多種,其中多金屬結核平鋪深海底,總量達1萬億噸以上,含有錳、鐵、銅、鈷、鎳等多種金屬。
三、化學資源
海水中有豐富的化學物質,如氯化鈉、鎂、澳、碘、鉀、金、鈾等。其中氯化鈉總儲量可達4億億噸;鈾的儲量約40億噸,是陸地儲量的四千多倍。
四、動力資源
海洋中的波浪、潮汐、海流等都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利用波浪、潮汐、溫差、鹽度差可以發電。據估計,僅潮汐一項每年可能的發電量就比人類有史以來已消耗的能量總和還要大 100倍。
五、水資源
海水本身就是重要的資源。海水可以在工業上用於冷卻,在生活上用於沖廁等。在陸地淡水資源越來越緊缺的情況下,海水取之不盡,海水淡化的前景越來越大。
六、空間資源
當今,陸地已全部被人類佔有,許多資源已感不足,而人口還在不斷地增長。只有海洋和宇宙空間是兩個待開發的領域。
比較來說,海洋對人類活動更為現實一些。事實上,人們在海洋空間利用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如圍海造地、灘塗利用、淺海養殖、跨海架橋、開鑿海底隧道、海洋運輸、建人工島、發展海洋旅遊業等。隨著科學技術和海洋開發利用的發展,海洋將越來越成為人類活動的空間。
㈢ 魚類,貝類屬於()資源
魚類貝類屬於生物資源,鈉鹽,鉀鹽屬於礦產資源,波浪,洋流屬於能量資源,錳結核,石油屬於能源資源。
㈣ 海洋生物資源包括什麼和什麼
魚類資源
它是海洋生物資源中最重要的一類,如1981年世界海洋漁業捕獲量為6670萬噸,魚類為 5757萬噸,占 89%。魚類中以中上層種類為多,占魚類捕獲總量的70%左右。主要是鯷科(Engraulidae)、鯡科(Clupeidae)、鯖科(Scombridae)、鰺科(Carangidae)、竹刀魚科 (Scomberesocidae)、胡瓜魚科(Osmeridae)和金槍魚科(Thunnidae)等的種類;底層魚中,產量最大的是鱈科 (Gadidae),其次是鮃鰈類。 經濟魚類中年產量超過100萬噸的約10種。這10種中,除狹鱈(明太魚;Theragra chalcogramma)、大西洋鱈(Gas morhua)為底層或近底層種外,其餘8種都是上層魚類,它們是遠東沙瑙魚(Sardinops melanosticta)、沙瑙魚(S.sagax)、毛鱗魚(Mallotus villosus)、鮐(Pneumatophorus japonicus)、智利竹?魚 (Trachu-rus murphi)、 秘魯鯷(Engraulis rigens)、沙丁魚(Sardina pilchars)、大西洋鯡(Clupea hareugus)。在1981年,這10種魚的產量占海洋魚類產量的三分之一,可見它們在漁業上的重要地位。 從捕獲魚類的食物對象劃分:以食海洋浮游生物的魚類比例最大,約佔75%(其中食浮游植物的魚類約佔19%);食海洋游泳生物的魚類約佔20%;食海洋底棲生物的魚類約佔4%;剩下的1%則食各種類群的生物。 海洋魚類資源由於管理不當、利用不合理,有許多種的產量已出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如狹鱈、大西洋鱈、大西洋毛鱗魚、太平洋的鮐魚和秘魯鯷等。這說明世界傳統魚類的資源開發已經比較充分,有些種的開發已經過度,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要擴大魚獲量寄希望於發現和開發遠洋、深海的魚類資源。
軟體動物資源
是魚類以外最重要的海洋動物資源。據不完全統計,1981年世界海洋軟體動物資源采捕量約為469萬噸,占海洋漁業捕獲量的7.0%。其中頭足類(槍烏賊、烏賊和章魚)的年產量約為 130~150 萬噸。頭足類在大洋中(甚至近海區)常有極大的數量,能夠形成良好的漁場。但因對其種群結構及棲息移動規律了解較少,資源尚未很好開發利用,仍有較大潛力。自70年代後期以來,雙殼類的產量增長很快,僅牡蠣、扇貝、貽貝的年總產量就約 200萬噸,各種蛤類約120萬噸。
甲殼動物資源
1981年其產量為 310萬噸,在海洋漁業捕獲量中僅佔5%。但在經濟上很重要,特別是對蝦類(主要是對蝦、新對蝦、鷹爪蝦等屬)和其他游泳蝦類(主要是褐蝦和長額蝦科),1980年的產量已達170萬噸,比1976年的130萬噸,增長三分之一。蟹類產量也穩步增長,1975年約為40萬噸,1981年已超過80萬噸。南極磷蝦 (Euphausia superba)為主的浮游甲殼類每年約產45萬噸,可望有大的增長。蝦、蟹的市場價格超過魚類的很多倍,是目前頗受重視的一個類群。由於它們的壽命短,再生力強,因而已成為人工增養殖的對象。
哺乳類動物
包括鯨目(各類鯨及海豚)、海牛目(儒艮、海牛)、鰭腳目(海豹、海象、海獅)及食肉目(海獺)等。其皮可製革、肉可食用,脂肪可提煉工業用油。其中鯨類年捕獲量約2萬頭;
海洋植物
以各類海藻為主,主要有硅藻、紅藻、藍藻、褐藻、甲藻和綠藻等11門,其中近百種可食用,還可從中提取藻膠等多種化合物。當前世界海洋生物資源利用很不充分,捕撈對象僅限於少數幾種,而大型海洋無脊椎動物、多種海藻及南極磷蝦等資源均未很好開發利用;捕撈范圍集中於沿岸地帶,僅佔世界海洋總面積7.4%的大陸架水域,卻佔世界海洋漁獲量的90%以上。據估計,海洋中有機物平均單產為50克碳/米2·年,每年有200億噸碳轉化為植物;海洋每年可提供魚產品約2億噸,迄今僅利用1/3左右。海洋生物資源進一步開發利用的途徑為一開發遠洋(如南大洋)和深海的魚類及大型無脊椎動物,首先是水深200~2000米及更深處的資源。二開發海洋食物鏈級次較低的種類,如南極磷蝦資源。三大力發展大陸架水域的海水養殖和增殖業(如放養魚、貝類和蝦等),實現海洋水產生產農牧化。 此外,鯨類的產量每年約 2萬多頭,也是不可忽視的海洋生物資源。但已捕撈過度,破壞嚴重。 中國海洋捕撈業歷史悠久,但直到20世紀40年代,全國水產量每年只有50多萬噸。50年代有了較大提高,達200萬噸,60年代超過 200萬噸,70年代增到350多萬噸,但質量下降。渤海、黃海、東海的許多傳統性捕撈對象(如真鯛、小黃魚、大黃魚、鰳魚、鱈魚、鮃鰈類等)資源已嚴重衰落,出現了與世界各海域傳統漁場類似的情況
㈤ 海洋生物資源的資源分類
它是海洋生物資源中最重要的一類,如1981年世界海洋漁業捕獲量為6670萬噸,魚類為5757萬噸,占 89%。魚類中以中上層種類為多,占魚類捕獲總量的70%左右。主要是鯷科(Engraulidae)、鯡科(Clupeidae)、鯖科(Scombridae)、鰺科(Carangidae)、竹刀魚科(Scomberesocidae)、胡瓜魚科(Osmeridae)和金槍魚科(Thunnidae)等的種類;底層魚中,產量最大的是鱈科 (Gadidae),其次是鮃鰈類。
經濟魚類中年產量超過100萬噸的約10種。這10種中,除狹鱈(明太魚;Theragra chalcogramma)、大西洋鱈(Gas morhua)為底層或近底層種外,其餘8種都是上層魚類,它們是遠東沙瑙魚(Sardinops melanosticta)、沙瑙魚(S.sagax)、毛鱗魚(Mallotus villosus)、鮐(Pneumatophorus japonicus)、智利竹?魚(Trachu-rus murphi)、秘魯鯷(Engraulis rigens)、沙丁魚(Sardina pilchars)、大西洋鯡(Clupea hareugus)。在1981年,這10種魚的產量占海洋魚類產量的三分之一,可見它們在漁業上的重要地位。
從捕獲魚類的食物對象劃分:以食海洋浮游生物的魚類比例最大,約佔75%(其中食浮游植物的魚類約佔19%);食海洋游泳生物的魚類約佔20%;食海洋底棲生物的魚類約佔4%;剩下的1%則食各種類群的生物。
海洋魚類資源由於管理不當、利用不合理,有許多種的產量已出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如狹鱈、大西洋鱈、大西洋毛鱗魚、太平洋的鮐魚和秘魯鯷等。這說明世界傳統魚類的資源開發已經比較充分,有些種的開發已經過度,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要擴大魚獲量寄希望於發現和開發遠洋、深海的魚類資源。 以各類海藻為主,主要有硅藻、紅藻、藍藻、褐藻、甲藻和綠藻等11門,其中近百種可食用,還可從中提取藻膠等多種化合物。當前世界海洋生物資源利用很不充分,捕撈對象僅限於少數幾種,而大型海洋無脊椎動物、多種海藻及南極磷蝦等資源均未很好開發利用;捕撈范圍集中於沿岸地帶,僅佔世界海洋總面積7.4%的大陸架水域,卻佔世界海洋漁獲量的90%以上。據估計,海洋中有機物平均單產為50克碳/米2·年,每年有200億噸碳轉化為植物;海洋每年可提供魚產品約2億噸,迄今僅利用1/3左右。海洋生物資源進一步開發利用的途徑為一開發遠洋(如南大洋)和深海的魚類及大型無脊椎動物,首先是水深200~2000米及更深處的資源。二開發海洋食物鏈級次較低的種類,如南極磷蝦資源。三大力發展大陸架水域的海水養殖和增殖業(如放養魚、貝類和蝦等),實現海洋水產生產農牧化。
此外,鯨類的產量每年約2萬多頭,也是不可忽視的海洋生物資源。但已捕撈過度,破壞嚴重。
中國海洋捕撈業歷史悠久,但直到20世紀40年代,全國水產量每年只有50多萬噸。50年代有了較大提高,達200萬噸,60年代超過200萬噸,70年代增到350多萬噸,但質量下降。渤海、黃海、東海的許多傳統性捕撈對象(如真鯛、小黃魚、大黃魚、鰳魚、鱈魚、鮃鰈類等)資源已嚴重衰落,出現了與世界各海域傳統漁場類似的情況。
㈥ 海參屬於,魚類,還是貝類,還是其它類
海參的種類極多,全球共有900多種,部分種類可以食用。海參是棘皮動物,屬於海鮮海產,不屬於魚類和貝類。具體來說,海參屬於動物界棘皮動物門海參綱海參屬。
㈦ 魚類和貝類是什麼關系
魚類和貝類屬於生物資源。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祝好!
有問題可以追問或者直接聯系我。
工作順利,學習進步哦!
滿意請及時採納,謝謝。
㈧ 海底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如各種魚類、貝類等( )資源
海洋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如各種魚類貝類等__生物__資源,海水中的鈉鹽,鉀鹽等__礦產__資源,波浪,洋流等__能量____資源,海底錳結核,石油等__能源___資源
㈨ 貝類屬於什麼垃圾(四種垃圾分類中的哪一種)
餐廚垃圾。廚余垃圾含有極高的水分與有機物,很容易腐壞,產生惡臭。經過妥善處理和加工,可轉化為新的資源,高有機物含量的特點使其經過嚴格處理後可作為肥料、飼料,也可產生沼氣用作燃料或發電,油脂部分則可用於制備生物燃料。
(9)魚類貝類屬於什麼資源擴展閱讀
廚余垃圾應當提供給專業化處理單位進行處理,嚴禁將廢棄食用油脂(包括地溝油)加工後作為食用油使用,嚴禁直接使用廚余垃圾飼養畜禽及魚類,嚴禁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廚余垃圾生產肥料。
2020年4月27日,新京報記者走訪海淀區學院路街道二里庄社區時看到,該小區正在試點運行的廚余垃圾資源化一體機,在社區內將廚余垃圾轉化為植物營養土,既滿足了居民家裡花草種植的需求,又能用於社區園林綠化。據了解,海淀區學院路街道率先在社區的居民活動中心試點引進廚余垃圾資源化一體機,該設備有效地解決了社區廚余垃圾收運環節瓶頸問題。
每天能自行處理1000公斤左右廚余垃圾,並轉化出100公斤左右營養土,營養土用於獎勵社區居民的垃圾分類工作,在社區內部形成「綠色微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