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主要包括氣候資源什麼什麼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什麼等
自然資源主要包括
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
以及
海洋資源
等.而
森林資源、草場資源
和
水產資源
都屬於
生物資源。
② 氣候資源,你了解哪些
氣候資源包括光照資源,熱量資源,水分資源等。我國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晴朗天氣多,光照充足,這些地區太陽能豐富,光照資源充足,可以考慮開發太陽能。我國南方地區熱量充足,農作物全年可以生長,水稻一年可以收獲三次,糧食產量高。但是北方地區熱量條件比較差,農作物熟制比較少。西北地區降水比較少,農業生產需要灌溉。
③ 氣候資源及其特點有哪些
嚴格地說,氣候資源是指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活動有利的氣候條件;其不利的氣候條件,常常引起氣候災害。因此,氣候條件,或者說氣候環境,應包括氣候資源和氣候災害兩個主要方面。現在,也有些人把氣候資源和氣候條件等同起來,把氣候災害包括在氣候資源內,把災害看作負資源。當然,氣候資源和氣候災害是矛盾的兩個方面,它們既相互制約,又相互轉化。因此,對氣候資源作這樣廣義的理解,也還是說得通的。
氣候資源有什麼特點呢?氣候資源是一種很特殊的資源。它和其他資源不同,主要有如下幾點:
(1)氣候是光照、溫度、濕度、降水、風等要素有機組成的。其資源的多少,不但取決於各要素值的大小及其相互配合情況,而且還取決於不同的服務對象以及和其他自然條件的配合情況,不像黃金、煤炭等礦產資源那樣多多益善。例如,對農作物而言,溫度在一定范圍我國西北地區利用風能發電內是資源,過高可能成熱害,過低可能成冷害或凍害;降水在一定范圍內是資源,過多可能成澇災,過少可能成旱災。乾旱區光、熱資源雖很豐富,但水資源短缺,限制了光、熱資源的充分利用,使其價值大為降低。再如,陰雨天氣對某些農作物的生長也許是有益的,但對旅遊、曬鹽業則可能帶來不便甚至是有害的;積雪覆蓋保護某些作物的安全越冬,是有益的,而使牛羊吃草困難,又可能有害了。
(2)氣候有時間變化。這種變化,有的具有周期性;有的周期性不明顯,變化規律難以捉摸。例如,氣溫的晝夜變化、季節變化,大都是日日如此,年年如此,周而復始,循環不已的。但某一天或某一季的天氣,卻不是年年如此的。至於某段時間的或多年的氣候變化,雖有一定的范圍,但變化比較復雜,難以准確預測。因此,氣候資源的利用,必須因時制宜。中國最古老的農書《氾勝之書》一開頭就說:「凡耕之本,在於趣時。」《孟子》也說:「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這都說明,栽種作物要掌握時機。如果錯過時機,資源稍縱即逝,就白白地浪費了。
(3)氣候有地區差異。一方面,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氣候,和其他地方的氣候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氣候資源的利用,還必須因地制宜。《氾勝之書》說「種禾無期,因地為時」,意思是種穀子沒有固定的日期,隨地方不同而定時間;另一方面,世界上有些地方,盡管彼此相距很遠,氣候雖不完全相同,但卻相似。因此,作物可以引種,牲畜可以引養,利用氣候資源的經驗,可以相互交流。
(4)氣候資源是一種可再生資源。氣候資源不像黃金、煤炭等礦產資源,開采一點就少一點,終將有開采完的時候。而氣候資源歸根到底來自太陽輻射,如果利用合理,保護得當,它將與太陽同壽,可以反復、永久地利用。
(5)氣候是人力可以影響的。這種影響,有有意識與無意識之分。由於氣候條件與其他自然條件密切相關,人類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在改造自然過程中,常常自覺或不自覺地改變了氣候條件。例如,種草種樹,蓄水灌溉等可以使氣候變好;而毀林毀草、排干湖沼等則可以使氣候變壞。都市化和工業化污染大氣,使降水酸度增大,氣溫升高,可能導致氣候產生長遠的、大規模的、對人類生存有巨大影響的變化。人類有意識改善氣候,目前多限於在小范圍內進行。例如,營造防護林,設置風障,建造排灌設施、玻璃溫室、塑料棚等。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類改造氣候的能力將日益提高,所能改造的范圍將日益擴大,所能改造的方面也將日益增多,甚至能把某些不利的氣候條件改造成為有利的氣候條件,把某些氣候災害改造成為氣候資源。
④ 氣候資源的介紹
氣候資源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可以為人類的物質財富生產過程提供原材料和能源。是指能為人類經濟活動所利用的光能、熱量、水分與風能等,是一種可利用的可再生資源,也是我國的十大自然資源之一。包括太陽輻射、熱量、水分、空氣,風能等。
⑤ 自然資源的種類:氣候資源、 、 、 及 等。
自然資源就是天然存在的可以直接用於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包括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生物資源、礦物資源以及以山水自然風光為主的旅遊資源等。
⑥ 什麼是氣候資源
氣候資源是人人都受其恩惠、影響的一種自然資源。每一個人,不論自覺還是不自覺,都直接或間接地在適應它、利用它、改善它,同時破壞它。
⑦ 氣候資源包括什麼急!!
氣候資源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氣候資源 英文名稱:climate resources;climatic resources 定義1:生產和生活活動中可利用的氣候條件,是自然資源的一部分。 應用學科:大氣科學(一級學科);氣候學(二級學科) 定義2:能為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提供可開發利用的氣候要素的物質、能量和現象總體。 應用學科:地理學(一級學科);資源地理學(二級學科) 定義3:人類和一切生物生存所依賴的和社會發展可能開發利用的氣候要素中的物質、能量、條件及其現象的總體。 應用學科:資源科技(一級學科);氣候資源學(二級學科) 本內容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
求助編輯網路名片
氣候資源主要是指農業氣候資源和氣候能源。
目錄
氣候資源-基本定義
氣候資源-形成因子
氣候資源-特點氣候資源與其他資源相比的共同點
氣候資源與其他資源相比的不同點
氣候資源-歷史記載
氣候資源-存在問題
氣候資源-保護意義
氣候資源-相關區別
氣候資源-影響氣候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合理開發利用氣候資源
氣候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氣候資源與農業
氣候資源與旅遊
氣候資源與建築
氣候資源與交通
氣候資源與健康
氣候資源與體育
氣候資源-開發利用
氣候資源-對策建議
氣候資源-保護條例
中國氣候資源基本特徵太陽能資源豐富、光合生產潛力高
熱量帶多,亞熱帶和溫帶面積大
季風氣候顯著影響
下墊面復雜多樣
特殊地形的熱量效應
降水資源分配不均衡
雨熱基本同季
問題與挑戰
氣候資源-基本定義
氣候資源-形成因子
氣候資源-特點 氣候資源與其他資源相比的共同點
氣候資源與其他資源相比的不同點
氣候資源-歷史記載
氣候資源-存在問題
氣候資源-保護意義
氣候資源-相關區別
氣候資源-影響 氣候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合理開發利用氣候資源
氣候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氣候資源與農業
氣候資源與旅遊
氣候資源與建築
氣候資源與交通
氣候資源與健康
氣候資源與體育
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氣候資源-對策建議氣候資源-保護條例中國氣候資源基本特徵
太陽能資源豐富、光合生產潛力高 熱量帶多,亞熱帶和溫帶面積大 季風氣候顯著影響 下墊面復雜多樣 特殊地形的熱量效應 降水資源分配不均衡 雨熱基本同季 問題與挑戰展開 編輯本段氣候資源-基本定義
氣候資源是指能為人類經濟活動所利用的光能、熱量、水分與風能等,是一種可利用 氣候資源
的再生資源,也是我國的十大自然資源之一。包括太陽輻射、熱量、水分、空氣,風能等。它是一種取之不盡,又是不可替代的。氣候資源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可以為人類的物質財富生產過程提供原材料和能源。
編輯本段氣候資源-形成因子
氣候資源的形成因子不等同於氣候的形成因子,而是比其更復雜。因為氣候只是氣 氣候資源
候資源的來源與基礎。氣候還必需同一定的社會因子結合起來,才能轉變為資源。從70年代起,世界氣象組織開始將氣候看作是氣候系統的產物。氣候系統包括大氣、海洋、大陸、冰雪圈與生物圈等成分及其相互作用。換言之,氣候是地表層五大自然圈層相互作用的產物。當前人們所熟知的太陽活動、海溫、地溫、溫室效應、厄爾尼諾現象等都只是這個龐大的系統中的一些突出的環節。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的異常現象都有可能對氣候系統有所沖擊,進而影響到氣候的異常;但是卻不能決定整個系統的運轉,或者對氣候異常起決定性影響。當前,對氣候系統各成分及其相互作用尚沒有進行全面和精確診斷分析和作出預測的客觀條件,這也是氣候預報的准確率難以迅速提高的原因。但是,同樣的氣候卻可以有相差很大的利用效益,甚至也可能轉變成為災害。這主要決定於人們擁有的技術條件(如水利工程、作物品種等)和所採取的決策與管理措施是否正確和得力。這就說明了氣候從一種自然現象轉變成為一種資源是完全離不開社會因子的作用的。 因此,氣候資源的因子是一個既包含許多自然因子,又包括許多社會因子在內的龐大系統。至今人們還沒有能完全弄清這一系統的各個成員及相互聯系。因此,只能採取一些簡化的辦法。比如,進行理想化處理。如計算某種資源的潛力時,假設其它生產條件與資源均達到理想要求,只估計某一種氣候資源量所能達到的產量極限。如竺可楨估計光能在農業生產上的潛力。他認為,在每年只用一個季度的輻射量,光能效能以1%計,則長江流域單季水稻每畝可得941市斤產量。如提高光能效能達3%,則每畝可得2823市斤產量。 雖然這些簡化的辦法只能在一定條件下粗略描寫氣候資源的分布與豐度,但對於這一資源的數量仍可給出一個基本的概念,對於規劃與管理這一資源都是很有用的。
隨著工業發展,人口迅速增加,生產也高速發展,氣候資源的不足越來越嚴重。社會生產對氣候及其變化的敏感性、依賴性日益增強,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也日益顯露。氣候資源豐富的土地被超負荷地利用,並向氣候資源不足的乾旱半乾旱地區和坡地擴大種植,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大氣污染不但使空氣質量惡化,並將造成不可逆轉的人為氣候變化。這樣,氣候資源正面臨惡化,以致破壞的厄運。
編輯本段氣候資源-保護意義
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是一個關繫到社會和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以良好環境和生態系統平衡為前提的,要順利實施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在防災減災、資源利用與保護、氣候和環境監測保護等方面必須有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可取得良好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反之,則會遭受經濟損失,破壞氣候資源,甚至誘發氣候災害。
編輯本段氣候資源-相關區別
氣候是包圍地球的大氣圈的物理化學性質的總稱,屬於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的一部分。 氣候環境則只是對人類有影響的那一部分大氣的性質的總稱。 氣候與氣候環境在現代並不明顯存在著整體與部分的差別,而只存在著概念上的差別。 氣候資源則指能為人類合理利用的氣候條件(如光能、熱能、水分、風等)。
編輯本段氣候資源-影響
氣候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氣候資源是指大氣圈中光、熱、水、風能和空氣中的氧、氮以及負離子等可以通過開發利用為人類形成使用價值的氣候條件。氣候資源與其它自然資源一樣,能夠為人類生產與生活提供不可缺少的能量和物質。
合理開發利用氣候資源
可持續發展戰略強調社會經濟與生態的結合,依靠科技進步,協調社會經濟發展 氣候資源
和資源高效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使生產、生態和經濟同步發展。氣候資源對生物群落的形成和發展有著經常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保持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前提下,使用合理的氣候指標和充分利用氣候資源,既可獲得很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又可預防氣候災害。適宜的氣候是寶貴的資源,光、熱、水、風可無償提供給任何人。但是,氣候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資源的概念現在已開始改變,河流的污染使淡水資源的價值降低,氣候變遷改變了資源的恆定性。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農業、能源、交通、建築、經濟、商業、健康和生活已成為對氣候最敏感的領域,研究這些領域與氣候資源的關系,對合理開發利用氣候資源,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氣候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氣候能源主要指由太陽輻射分布不均勻所產生的風能以及直接可利用的太陽能。社會經濟發展是建立在對能源的高消耗基礎之上的,能源供應與環境保護是本世紀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根據有關部門預測, 能源的大量消耗、工業生產排放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的增加,產生的環境和氣候變暖問題已經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為此,節約、控制使用化石能源,尋找替代能源已刻不容緩。開發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不僅有利於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同時還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崛起和發展。
氣候資源與農業
①氣候中的光、熱、水、空氣等物質和能量,是農業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往往決定著該地的種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結構、熟制、配置與種植方式。而光、熱、水、空氣等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因此,各地區在制定農業發展規劃時,要注意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區的資源優勢,獲取最大效益。 ②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要合理和充分地利用氣候資源,挖掘農業氣候資源潛力,不斷提高對光照、熱量、水等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率。如廣泛採用間作、套種,發展生態農業、立體農業等。 氣候資源會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影響農業生產的氣候要素包括溫度和降水月年平均值、太陽輻射量、降水量的季節分配等。這些氣候要素往往決定一個地區的農業類型、種植制度、生產潛力、布局結構、發展前景,以及農、林、牧產品的質量、數量和分布等。
氣候資源與旅遊
旅遊業是投資巨大、收入豐厚的新興產業,其目的是給人提供特殊的物質享受和精神享 氣候資源
受,有助於人的身心健康。旅遊業離不開氣候,氣候是旅遊來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資源。首先是氣候現象本身的美。如,冬日雪景是最壯麗的自然景色,夏日雷電則是最驚心動魄的自然現象。秋高氣爽使人心情平靜,春暖花開使人感到生機盎然。其次,在特殊氣候條件下形成的特殊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更是旅遊的重要目標。甚至沙漠景觀也能使潮濕地帶的居民感到新奇不已。香山紅葉,洛陽牡丹更是馳名全國。最後,旅遊是一項人類活動,一般需要宜人的氣候條件。我國春光明媚的春季與天高氣爽的秋季,是旅遊最好的氣候條件。春遊、秋遊也在我國比較盛行,人們度假往往也選在這兩個季節。旅遊有大量戶外活動,是人類接近大自然的良好時機,因此,也是氣候十分敏感的一個行業。充分評價與開發氣候資源,無疑也是開展旅遊來的一項重要工作。
氣候資源與建築
①日照與街道方位。在進行城鎮規劃和建築設計時,充分考慮光照與街道方位的原因。建議聯系當地實際,比較街道方位不同的日照條件,選出最佳街道方位,再用理論指導實際生活。 ②風向與城市規劃。風向決定污染物的輸送方向,在常年盛行一種主導風向的地區,應將向大氣排放有害物質的工業企業布局在盛行風的下風向,居住區布局在上風向。在季風區,應使向大氣排放有害物質的工業企業布局在當地最小頻率的風向的上風向,居住區布局在下風向。
氣候資源與交通
海陸空交通運輸常需要穿越不同的氣候區,應盡量避開氣候災害,才能保證運行的安全和較大的經濟效益。公路設計和建設時應注意沿線的暴雨及泥石流、大風等出現的頻率和強度,以及凍土、積雪的深度等。橋梁設計和建設時應注意當地暴雨強度。機場應布局在距城市較遠、地勢較高的地方。
氣候資源與健康
人們生活在大氣層的底部,大氣中的四季嬗變、風霜雨雪都對人體產生各種影響,以至引起疾病。其中有些是氣候條件直接或間接致病的,例如中暑、凍傷、感冒以及慢性支氣管炎、關節病、心腦血管病等。此外,高山反應、空調病、風扇病等也與氣候有關。為了滿足廣大居民防病治病、健康長壽、提高生活質量的需要,現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氣象部門開展了人體舒適度、中暑指數、心腦血管病、胃腸道傳染病,以及紫外線強度、花粉濃度等醫學氣象預報。當然恰當利用氣候條件也能防病治病,如利用氣候條件作為鍛煉身體的手段,登山、冬泳、滑冰、滑雪等,以增強體質。氣候療養,如沙療、日光浴、空氣浴、冷水浴等防病治病的方式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天氣預報中諸如穿衣指數、登山指數等內容,對人們合理利用氣候資源,防病健身起到了指導作用。人類也是喜光動物,我們經常曬太陽和我們的居室內有較好的日照,不僅可以殺滅病菌,減少疾病,還可以幫助對鈣等微量元素的吸收,提高體質。
氣候資源與體育
人們合理地利用氣候資源開展體育運動,舉辦大型體育運動會更要考慮氣候條件,這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體育氣象專家研究總結了各種氣候要素對20種體育運動比賽的影響,以風、氣溫、降水、霧和氣壓等對運動員的體能和成績影響最大,因而東道主有義務向所有參賽者提供比賽地點的氣候背景資料,並在運動會進行當中及時提供天氣預報服務。
編輯本段氣候資源-開發利用
利用氣候資源最廣泛的是:農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商業、旅遊、醫療等部分。 氣候資源與其它資源不同,不能進入市場交易。在各種自然資源中,氣候資源最容易發生變化,且變化最為劇烈。有利的氣候條件是自然生產力,是資源;不利的氣候條件則破壞生產力,是災害。利用恰當,氣候資源可取之不盡,但在時空分布上具有不均勻性和不可取代性。故對一地的氣候資源要從實際出發,正確評價,才能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
編輯本段氣候資源-對策建議
合理開發利用氣候資源的建議 中國在開發利用氣候資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相當明顯的成效。 氣候資源與區別
但從總體上看,全社會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識不強;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不相適應;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的規模和效益與實際可開發資源量以及其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潛在貢獻率差距較大。為此,必須進一步採取措施,加強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工作。 1、加強領導、強化氣候資源的管理 氣候工作、氣候資源的管理具有多學科、跨部門的特點。涉及氣象、海洋、農業、國土、能源、交通、環保、計劃等諸多領域和部門,而且涉及到如何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在統一規劃、統一組織、統一布局下,來合理開發利用氣候資源。因此,各級政府有必要進一步加強這項工作的指導和協調。要通過政府加強管理,增強全社會的氣候資源意識,拓寬氣候資源的利用領域,提高氣候資源的利用率,防止人類活動對氣候資源的破壞,努力實現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加大投入、提高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氣候變化的監測服務能力 氣候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也是極具應用價值的可再生資源。加強氣候變化的監測,不斷提高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氣候變化監測、評估和服務能力,對於拓寬資源的利用領域,增強預見性,促進環境、資源和生態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建議國家和各級政府將合理開發利用氣候資源納入社會和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計劃,加大投入。 要充分利用和發揮中國已有的大氣、海洋、陸地、生態等觀測系統的作用,通過整合和完善,建立現代化的氣候資源變化監測網路系統,加強氣候資源影響評估系統和氣候數值模式系統的建設,全面開展動態的氣候區劃分析業務和氣候影響評估業務,建立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的經濟和生態評價指標體系,對氣候資源敏感的開發利用工程開展氣候可行性論證和效益評價工作。 3、健全制度、促進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 要進一步促進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進一步健全法律法規,要制定鼓勵合理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及其它氣候資源的法律法規,提供更加優惠的產業政策。在有關政策的制定上,必須統籌兼顧其產業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要建立相關重大工程、重大開發項目的氣候可行性論證條例或規范。制定氣候系統資料共享的標准、政策和法規,保障全社會氣候系統觀測資料和信息的共享。 4、加強合作、不斷提高我國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科技水平 要加強農業生產、生態環境、城市發展、經濟建設等方面氣候資源總體承載能力的研究,深入分析研究其變化對環境、生態和社會經濟系統將產生的影響,積極開展氣候資源變化的研究,研究開發有利於環境、資源、生態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產業布局和發展模式,並注意從戰略的高度研究應對氣候資源變化的中長期行動策略和計劃。大力開發和改進氣候能源(太陽能、風能)利用技術,不斷研製氣候能源高效利用和經濟實用的產品。加強人工影響天氣的研究和新型高效作業工具、作業方式的開發研製。
編輯本段氣候資源-保護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第三十二條 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負責全國氣候資源的綜合調查、區劃工作,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進行氣候監測、分析、評價,並對可能引起氣候惡化的大氣成分進行監測,定期發布全國氣候狀況公報。 第三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區氣候資源的特點,對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的方向和保護的重點作出規劃。 第三十四條 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組織對城市規劃、國家重點建設工程、重大區域性經濟開發項目和大型太陽能、風能等氣候資源開發利用項目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
編輯本段中國氣候資源基本特徵
太陽能資源豐富、光合生產潛力高
中國的太陽能資源除川黔地區外,其餘大都相當或超過國外同緯度地區,與美國相當,略高於日本。高值和低值中心處於22~35°N之間。即青藏高原高值中心,其南部光能接近世界上最豐富的撒哈拉沙漠,拉薩有「日光城」之稱。低值中心出現在四川盆地。我國主要農業區,作物生長期間的光合有效輻射量多,為作物高產提供了充足的光能。青藏高原生長期短,能為植物提供的光合有效輻射量為全國最低。
熱量帶多,亞熱帶和溫帶面積大
中國是世界上熱量帶最多的國家,由南往北相繼出現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 我國的氣候資源分布圖
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北溫帶。青藏高原還有高原溫帶、高原亞寒帶和高原寒帶。中國東部主要農業區面積較大,其中亞熱帶和中、南溫帶約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42.5%,其熱量與美國主要農業區相近似。≥10℃積溫,在40°N地區比日本略多,與地中海氣候地區相近;在30°N地區,比地中海氣候地區多500℃,比西亞、南亞、非洲等地少600~1000℃。
季風氣候顯著影響
熱量資源的季節變化十分明顯,大部分地區四季分明,農事活動依賴節氣的更迭十分敏感。中國東部與世界同緯度相比,冬季過冷,夏季偏熱,而且緯度越高越明顯,冬季比夏季突出。夏季偏熱,一年生喜溫作物(水稻、玉米等)可種植在緯度較高的東北地區,有利擴大喜溫作物種植面積和提高復種指數。但冬季過冷,卻使越冬作物或多年生亞熱帶和熱帶經濟果木林的種植北界偏南。這一熱量特點也是形成我國種植制度多樣性的原因之一。
下墊面復雜多樣
造成了氣候資源的再分配 中國山地丘陵約佔全國面積的2/3。境內地形復雜,較大山脈的走向、地形起伏、加上離海遠近等因素的影響,造成了光、熱、水資源的重新分配與組合,使得有些地區非地帶性的影響超過地帶性影響。有出現「氣候區地」現象和「十里不同天」的說法。例如,西南部金沙江河谷的巧家、華坪、元謀一帶,雖處於中亞熱帶范圍,但卻出現南亞熱帶氣候,≥10℃積溫高達7000~8000℃,最冷月平均氣溫在12℃以上,全年基本無霜。又如地處低緯高原的雲南,由於緯度增加和海拔高度增高相一致,使南北不到10個緯距的范圍內相繼出現熱、溫、寒帶的氣候及相應的植被。一般在海拔2300~2500米的高寒區,以耐寒作物為主,1300~1500米高度為中溫帶,為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區;1300米以下為低熱帶,為一年二熟或三熟區。中國境內有些東西走向或東北—西南走向的高大山脈,對北來冷空氣和南來暖濕氣流有顯著的屏障作用,是山體兩側水熱狀況顯著差異的分水嶺。例如大興安嶺兩側年平均氣溫相差2~4℃,≥10℃積溫相差300~1000℃,年降水量可相差100~200毫米,成為由農區向牧區的過渡地帶。天山山脈成為新疆分割為乾旱南溫帶和乾旱中溫帶的天然分界線。秦巴山系是標志中國南方與北方氣候的分界線,也是水分盈虧平衡為零的界線,它標志北方旱地農業與南方以水田為主的農業的交接帶,又是作物是否休眠越冬的分界線。尤其是該山體的屏障作用使四川盆地冬暖十分顯著,盆地1月平均氣溫比東部平原同緯度地區偏高3~4℃,≥10℃積溫多300~500℃,無霜期多40~60天,若經海拔訂正後的增溫效應,則相當於使四川盆地南移5個緯距的位置。山區的熱量資源隨海拔高度的變化很明顯。一般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氣溫下降0.51℃,≥10℃積溫減少170℃,生長期約減少4~6天。
特殊地形的熱量效應
也不可忽視。例如亞熱帶山區的一些山腰,冬季有逆溫現象,多存在暖帶和溫暖小區;一些大的水體(湖泊、水庫),對周圍有調溫效應,這都有利於果林和作物避寒越冬。但在低凹地形,冷空氣易堆積在谷底,形成冷空氣「湖」,使作物易發生霜凍害。
降水資源分配不均衡
干濕界線與等降水量線相近 與全球比,我國降水量不算豐富。粗略估計,中國平均年降水量約為648毫米,較全球陸地平均年降水量800毫米約偏少19%,比亞洲平均年降水量740毫米偏少12%,在緯度相同的日本、朝鮮某些地區的年降水量比我國要多。中國降水的主要水汽來源於太平洋,年降水量的分布趨勢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等雨量線大體呈東北—西南走向。按這一走向的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線相當於半乾旱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25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線又相近於乾旱與半乾旱的分界線;橫穿東部的9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線是東部地區半濕潤與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降水量的區域分布極不均衡。西北內陸流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36.4%,年平均降水量僅為164毫米,全年總降水量只佔全國的9.5%;而我國東南部外流流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63.7%,平均年降水量達896毫米,其全年總降水量佔全國的90.5%。 中國降水量夏季多、冬季少,這是季風氣候的一個重要特徵。各地降水季節分配的差異很大,尤其北方雨季短,降水明顯地集中於夏季。因此,採取季節調水措施是防旱的重要對策之一。 氣候資源
雨熱基本同季
夏季光、熱、水共濟,氣候生產潛力大 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與降水的季節變化基本同步,這是農業氣候資源的一種優勢。夏季溫高雨多,光合有效輛射量大,為植物旺盛生長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氣候生產潛力高。各地雨熱同季的情況有所不同,中國北方,春季升溫快,夏季溫度高,6 氣候資源學
~8月≥10℃積溫佔全年的50%以上,同期降水量佔全年的60%以上。江淮及其以南地區,6~8月≥10℃積溫和降水量均佔全年的30~40%,雨熱同季時間長,故復種指數高。雲南和青藏高原地區,年內氣溫變化較平緩,降水集中程度高於溫度,水熱配合稍差,如雲南6~8月積溫只佔全年的20~30%,但同期降水量佔全年的60%以上;青藏高原6~8月積溫佔全年的55~65%,同期降水量佔全年的60~80%。 熱量和降水量的年際變化較大,易發生低溫冷害或旱澇。據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考證,中國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次的冷期和暖期,曾造成農牧界線南北來回推移;歷史時期氣候冷暖變化也曾引起單、雙季稻的種植界線南北變動兩個緯距。近百年來,我國≥10℃積溫變化有7~8年和2~3年的周期波動,尤以8年周期最明顯。本世紀初期各地積溫偏少,30年代中期開始增多,至50年代達到最高,隨後逐漸下降,在60年代中期曾有一短暫的回暖過程,目前在平均值左右擺動。近30年間,各地最暖年與最冷年的熱量狀況之差是:≥10℃積溫的差值約在500~1100℃之間;≥10℃持續日數的差值在30~60天之間。≥10℃積溫相對變率(積溫距平絕對值的多年平均與平均積溫的百分比)是,青藏高原為4~5%,東北、華北北部及西北地區大於3%,華南及雲南南部小於1.5%。熱量資源不穩定,可導致農業不穩產。例如,黑龍江省高溫年與低溫年的積溫偏差平均為±300℃左右,這個變化幅度可導致產量增產或減產30%左右。
問題與挑戰
多樣的氣候類型造就了中國豐富的生態系統類型與多樣的氣候資源利用類型。然而,在利用我國的氣候資源推進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一問題上,我們也不得不看到如下幾個顯著特點。 其一:由於中國以大陸性氣候為主的特點,北方的廣袤地域寒冷和水分不足常常成為生物生產的限制因子,豐富的光能資源與土地資源因此而得不到充分利用,制約著中國土地生產力的提高乃至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其二:氣候變化不僅僅是溫度的升高,還極有可能是極端氣候事件頻次的增加與強度的增大。 研究表明:未來的氣候變化會導致北方夏季風降水的年度間變異增大,意味著北半球的季風氣候區有可能遭受幾率更為頻繁且強度更大的洪澇或乾旱等極端氣候事件。我國大部分為季風氣候區,季風的進退直接影響著我國的洪澇與旱災,給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東亞季風以及東南和西南季風對我國的夏季降雨有著很大的影響,它們的變異必將導致我國農牧業生產的氣候災害損失加大,生產水平穩定提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⑧ 自然資源氣候資源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常見的氣象旅遊資源類型很多,主要有雨景、雲霧景、冰雪景、霞景、日月景、幻景、極光景等等。
(一)雨景
雨景是旅遊中經常遇到的一種自然景觀。雨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往往給周圍旅遊資源增添無窮的韻味。首先,細雨蒙蒙,使山石林木、小橋流水若隱若現,別具一番朦朧美或意境美。自古以來,我國形成了許多雨景勝跡,如峨眉山十景之一的「洪椿曉雨」,蓬萊十景之一的「漏天銀雨」,還有江南煙雨、巴山夜雨等。其次,雨滴聲聲,雨打「芭蕉」,「雨滴殘荷」,也會增添一份寧靜和韻律美。
然而,雨景作為一種美景,離不開季節的配合,春雨最令人神往,江南的春雨更為迷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雨景還需地形的配合,在一些地形起伏較大的山區,雨景的朦朧美更是多姿多態。
(二)雲霧景
山區雲蒸霧聚,變幻翻騰,歷來就是極具吸引力的勝景,所謂「山無雲則不秀」。黃山雲海為四絕之一。廬山瀑布雲「或聽之有聲,或嗅之欲醉,團團然若絮,蓬蓬然若海」,奇妙萬狀。蒼山的玉帶雲,三清山的響雲,泰山的雲海玉盤,都是奇景。
雲霧景常給人一種身處神仙境地、飄飄欲仙的美妙感受,在山地最為常見,主要是由多變的山地氣候造成的。
(三)冰雪景
雪景配合其他的自然景觀可構成奇異的冰雪風光。雪是純潔的象徵,雪景常把人間裝扮成一個純真無私的世界。自古以來,冰雪景一直是人們樂此不疲的旅遊活動內容。旅遊資源區中以雪命名的景點俯拾皆是,如九華山的「平崗積雪」,嵩山的「少室晴雪」,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西湖十景之一的「斷橋殘雪」等都是著名的雪景,足見雪在構景中所佔地位。世界上許多冰雪資源豐富的地方,先後建設起滑雪運動場,寓觀景與運動於一體,愛好者日眾。我國哈爾濱的冰雪、冰雕盛會是該地最有號召力的旅遊節目。
(四)霞景
霞是日月斜射光,經空氣色散使雲層呈現紅橙黃等彩色,多出現在日出或日落時,常與山地水氣、雲霧相伴隨,主要形式有朝霞、晚霞、彩霞、霧霞等。這種景緻瞬息萬變,五彩繽紛,對遊人很有吸引力。以霞景命名的景點,如泰山岱頂的「晚霞夕照」,浙江東錢湖的「霞嶼鎖嵐」,江西彭澤的「觀客流霞」等。
(五)日月景
日月景從本質上說屬於天文旅遊資源的一種,但由於日月景的觀賞與氣候、氣象、季節和地理環境有很密切的關系,且其景觀與其他天文旅遊資源相比,規律性很強,周期很短,觀賞手段十分簡單,因此在氣象旅遊資源中描述更為恰當。
日月景包括旭日、夕陽、滿月和殘月。遊人到高山、海濱旅遊,都希望能看到日出和日落的景色。有些名山已經形成固定的觀日點,如泰山的觀日峰,廬山的含鄱口,黃山的翠屏樓,峨眉山的金頂。遊人常披星戴月,在日出或日落前趕到上述地點。「旭日東升」是泰山奇觀之一,知名度極高。廬山的旭日景和夕陽景也極盡瑰麗,因有鄱陽湖水光的襯托,更是與眾不同。觀日以晴天和少雲天氣最佳,故需掌握天氣狀況和觀景時間,否則會徒勞跋涉。
月到中秋分外明,滿月象徵著圓滿美好,是人人都喜愛的,如西湖十景之一的「乎湖秋月」等。此外,日月景常常與霞景相伴而生,後者的映襯,使日出、日落景緻更為豐富多彩。
(六)幻景
佛光與蜃景,因其形成機理及成像性質的相似性,我們可以通稱為幻景。二者均由於大氣分子或其中的水汽分子對太陽光線的折射或反射作用而形成。所形成的景觀均為虛像,虛無飄渺,給人一種神秘怪異的感受,但二者出現的區域有很大差別。佛光,是山嶽頂峰出現的一種特殊的光學現象。蜃景則常見於海灣、沙漠、江河及湖泊的上空,有時在山頂也可以發生。
1.佛光景觀
佛光又稱寶光,廬山、峨眉山、泰山、黃山都是有名的觀賞佛光的名山.。峨眉金頂佛光是峨眉十景之一,在無風的晴天下午,日光透過雲層,便會出現以金頂上觀賞者的頭像為中心的七色光環,「光環隨人動,人影在環中」,景色之神異絢麗,莫可名狀。廬山佛光與峨眉山類似,當小天池霧氣彌漫之際,在太陽對方向的雲屏霧牆之上,會出現道道彩色光環。佛光的出現是雲霧中小水滴對光線的折射和衍射作用造成的一種光學現象,但由於各山的環境條件不同,佛光的出現次數及美麗程度也不同。峨眉山雲霧天數最多,濕度最高,風速最小,所以出現次數最多,也最美麗。泰山每年出現佛光七八次,而峨眉山金頂每年可以看到七八十次。
2.蜃景
蜃景即海市蜃樓,是空氣密度在垂直方向的變化而產生折射和全反射,導致遠處地面景物出現在空中或海面上空的一種幻景。(夢溪筆談)雲:「登州海中,時有雲氣,如宮室、台觀、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見,謂之海市。」又傳說中龍所生九子之一的蜃能吐氣為樓,故曰海市蜃樓。山東海邊蓬萊閣是最有名的觀看海市蜃樓之地。遊人立於閣前,凝望霧氣蒸騰的海面,會看到(夢溪筆談)中所述的種種幻景。它由隱達顯,由顯轉隱,持續幾分種到幾十分鍾。此外,廬山五老峰偶爾也可看到這種奇景。
(七)極光景
極光景指高緯度地區高空出現的
⑨ 氣候資源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氣候資源:是能為人類經濟活動所利用的光能、熱量、水分與風能等,是一種可利用的再生資源,也是我國的十大自然資源之一。包括太陽輻射、熱量、水分、空氣、風能等。它是一種取之不盡,又是不可替代的寶貴的自然資源,可以為人類的物質生產過程提供原材料和能源。
⑩ 氣候資源包括哪些氣候
氣候資源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是一種可利用的可再生資源,可以為人類的物質財富生產過程提供原材料和能源。氣候資源包括能為人類經濟活動所利用的光能、熱量、潮汐能、風能、太陽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