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目前農業秸桿的利用方式主要的哪些並簡述其利用原理。
1 引言
「十一五」期間,要把我國各個城市建設成為富強文明的現代化城市,就要堅持以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為重點,促進我國城市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及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我國秸稈資源十分豐富,據統計,全國年產各類農作物秸稈達5.7億噸,其數量相當於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其中90%被焚燒。每年「三夏」和「三秋」時節,我國城郊農民在田間焚燒秸桿的現象相當突出,不僅浪費了秸桿資源、污染了環境,其形成的持續煙霧還嚴重干擾了運輸秩序,造成飛機不能正常起降,高速公路被迫關閉,同時也給防火安全工作帶來很大隱患,給人民生產生活帶來很大影響。
秸桿是巨大的污染源,同時也是巨大的資源,經濟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生態平衡為代價,不能只顧眼前利益,不看今後發展,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對秸桿的綜合利用近年來已日益受到各級政府的關注,國家環保總局根據《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還專門出台了《秸桿焚燒和綜合利用管理辦法》,圍繞其綜合利用進行技術創新,開發其利用的有效途徑,這是符合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村可再生資源利用的戰略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一問題,已經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各級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禁止焚燒秸桿的措施,如成立「禁燒工作隊」進行巡查、罰款等,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從長遠看,如果每年都採取這些只堵不疏的措施,光治標不治本,而且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因此,建議政府本著「標本兼治、綜合利用」的原則,採取行政引導、技術扶持和資金投入相結合的措施,大力提倡和推進秸桿的綜合利用。
2 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推進秸桿綜合利用的有效機制
要做好秸桿綜合利用工作,關鍵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有效的推廣機制。建議農業、農機、科技等部門密切配合,分工協作,共同抓好這項工作。一是加強政策引導,逐步實現秸桿綜合利用由行政強制性向群眾主動性的轉變;二是從長計議,加大資金投入;三是充分發揮農技推廣部門的主力軍作用,加強技術指導服務,開展技術示範和推廣工作。
3 依靠科技,加大秸桿綜合利用的力度
秸桿綜合利用開展較好的石家莊、徐州等市的經驗表明,要有效解決秸桿綜合利用問題,只有依靠科學技術,走商品化、產業化開發之路。目前,可大力提倡和推廣的技術比較成熟的秸桿利用方式主要有:秸桿做飼料,尤其是秸桿壓縮飼料,容量大、體積小,不僅適口性好,而且可長期保存和長途運輸,便於商品化和出口創匯;秸桿做燃料,即在有條件的村鎮建立秸桿氣化站,以秸桿做原料,在缺氧狀態下進行受控制的高溫熱解反應,使植物纖維素、木質素分解成一氧化碳、氫氣、甲烷等小分子可燃氣體,用過濾裝置去除可燃氣體中的灰份、焦油等雜質後,由供氣系統送入農戶家中,使農民像城裡人一樣用氣做飯、取暖、洗澡,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秸桿做基料,即利用秸桿為基料生產食用菌,短期內增加農民收入;秸桿做建築原料,指用秸桿作主料,生產「五防」(防重壓、防變形、防潮濕、防燃、防蟲蛀)輕體建築材料,用作隔斷牆,成本低、效果好。此外,還可探索開發以秸桿為原料的一次性衛生筷、快餐盒等利用方式。
2003年,農業部把實施重點地區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利用作為2003年為農民辦的11件實事之一。在北京、天津、石家莊、鄭州、西安、濟南、成都、南京、上海、重慶10個大城市郊區,北京首都機場、天津機場、西安咸陽機場、成都雙流機場、南京祿口機場五個重點機場周邊,京珠(北京—鄭州段)、滬寧、濟青、西寶、成渝五條高速公路沿線建設50個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區,並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0.67萬km2。2003年,全國機械化秸稈還田面積達15萬km2,比上年增加0.179萬km2,青貯秸稈1.4億t,氨化秸稈5 650萬t,建設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488處。其中,10個重點省(市)秸稈機械化還田利用面積達到9.30萬km2,佔10省(市)種植面積的31%,比上年底增加3.24萬km2;秸稈綜合利用面積達到14.5萬km2,佔10省(市)種植面積的48%。
4 秸桿綜合利用的主要方法
4.1 秸桿還田
在我國目前的經濟和技術條件下,還田做肥料仍是秸桿消化的主要渠道,其方式主要有直接機械粉碎還田、果園深埋培肥、地面覆蓋保墒肥地、生物菌漚制有機肥等。實驗表明,連續三年秸桿還田,可增加土壤有機質0.204個百分點,從而彌補磷鉀肥投入不足,提高耕地質量。因此,我國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廣播、報紙、電視等宣傳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大造聲勢,把秸桿還田的好處講深講透,讓農民群眾認識到這是一件利國利己的好事;另一方面,要做好秸桿還田的技術培訓和普及工作,培養技術骨幹,讓農民正確掌握基本技術要領,為秸桿還田工作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利用秸桿還田機械將秸桿粉碎埋入田中,增加了地壤的有機質,改善了地壤結構,節約了化肥,提高了產量。約能提高糧食產量10%~15%,節約投資3 050元,每畝增加經濟收入40~60元。但一是因為秸桿還田機價格較高,農機作業時向農民收取了一定費用,增加了農民負擔;二是耕地用的小型拖拉機及秸桿還田機質量不過關,土壤深翻不夠,影響播種質量,致使農民熱情不高,進行秸桿還田者甚少。建議有關部門一是對購買秸桿還田機和大型拖拉機者補助1 000~5 000元,提高其購買積極性;二是對秸桿還田者給予一定獎勵(如種子、農葯)減輕其負擔。
4.2 秸桿飼料
利用微生物對秸桿進行發酵,生產動物飼料。
4.2.1 青貯飼料
將收獲後的秸稈切碎後裝入青貯窖內,隔絕空氣,經微生物發酵作用製成飼料,其有效地保存了青綠植物的營養成份,含水量達70%,適口性好,消化率高,但貯藏技術要求高。在養羊、養牛較集中的地區,如黃洞、北陽等山區或牛場,建立青貯窖或青貯塔,發展青貯飼料,大規模養羊養牛,發展山區經濟。
4.2.2 微生物飼料
利用光合細菌、放線線菌、酵母菌、乳酸菌、麴黴菌等菌群,對秸稈進行發酵,將其中的纖維素、澱粉、蛋白質等復雜的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為動物易消化吸收的單糖、雙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質,利於動物採食,增加營養,刺激吸收。建一個1萬t工廠需投資30~50萬元,當年可收回投資。
4.2.3 顆粒飼料
秸稈主要由植物的細胞壁組成,易消化部分少,鈣、磷等元素含量低,牛、羊採食量小,消化率低。採用上海等地的顆粒飼料機械,將秸桿粉碎後,加入其他營養成份,製成顆粒飼料,利於牛羊育肥。
4.3 秸桿氣化
秸桿在缺氧狀態下加熱反應,可生產一氧化碳、氫氣、甲烷等可燃氣體,1kg秸稈氣化後可產生2m3可燃氣,美化了生活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
4.3.1 氣化站
投資30~40萬元的氣化站,可供300戶左右農戶用氣成本為0.07元/m3,售價0.1元,除家庭生活用氣外,還可在村裡利用余熱建浴池,提高經濟效益,解決農村「洗澡難」問題。氣化站投資較大,雖然省、市科技部門補助部分資金,但仍有一定缺口,可由集體經濟較好的行政村建設。
4.3.2 氣化爐
我國農民技師吳忠研製出的家用氣化爐,每台造價600元左右,每公斤秸稈可產氣2m3,適用於家庭,操作簡單、安全系數高,改進後可在部分農戶試用。
4.4 秸稈建材
將秸稈粉碎後和助劑、稀料混合,注模成形,生產各種高密度和中密度板材,也可直接生產出復合地板、傢俱、廚房用具及帶工藝性的浮雕門柱等模壓製品,用這些材料生產出的產品具有阻燃、防潮、隔音、不變形、不開裂、強度高的優點。四川大學又開發出秸稈/塑料復合材料,產品性能更優,成為「綠色材料」的代表。此類項目投資約100~300萬元。目前我國已有企業表示願意投資生產,應給予政策和資金扶持。
另外,秸稈還可生產可降解快餐盒、新聞紙和減壓包裝材料,也可用於食用菌生產等方面。如利用得當,可形成秸稈—飼料—養殖、秸稈—肥料—種植、秸稈—氣化—能源、秸稈—紙漿—紙產品、秸稈—板材—建築裝飾、秸稈—食用菌等多個產業鏈,初步消滅「秸稈污染」。
② 農作物廢棄秸稈怎麼綜合利用
玉米秸稈綜合利用技術
秸稈是寶貴的可再生資源,大力推廣秸稈還田技術是一項簡便易行的「富民工程」。為實現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秸稈的新突破,提出如下技術建議
1、
認清危害提高認識
焚燒秸稈不僅形成火災危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造成資源浪費形成環境污染。因此要堅決禁止。
2、
依靠群眾綜合利用
秸稈是寶貴的可再生資源,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全市幹部群眾要積極推廣秸稈直接還田、過腹還田、秸稈飼料、生物菌漚制、果園覆蓋、食用菌生產等多渠道、多領域綜合利用技術,使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真正成為一項「富民工程」。
(1) 秸稈直接還田
秸稈直接還田是培肥地力的主要途徑,連續三年直接還田試驗證明:土壤有機質提高0.03%,全氮提高0.02%,小麥產量提高45公斤,玉米產量提高56公斤。因此可見秸稈還田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提高產量的措施之一。
(2) 過腹還田
隨著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我市養殖業規模不斷擴大,過腹還田既解決了飼料資源又可以得到養分齊全的有機肥。
(3)
建造沼氣池
在農村建造沼氣池既能有效充分利用秸稈,又能節約能源,戶均節約燃料和照明開支500元以上。
(4)
生物菌堆漚秸稈還田
生物菌堆漚秸稈是一項轉化秸稈的新途徑,它能使秸稈快速發酵,在20—30天之內就能使秸稈轉化成高效優質有機肥。一般有機質可達30—60%。
(5) 高溫堆肥
高溫堆肥也是一項轉化秸稈的措施,秋季時將秸稈收集到一起,待來年雨季封垛高溫,積造成優質堆肥。可利用其做各種作物的底肥,省工省力,又能得到養分齊全的無公害肥料。
3、 秸稈還田利國利民。
綜合利用秸稈最大的受益者是農民自己,所以要樹立科學利用,利國利民的新觀念,增強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的主動性。
③ 農業生產廢棄物集中處理方式有哪些
發酵前堆肥場地無需硬化,一次性加入專利微生物發酵菌劑後,無需翻堆,2周左右完成無害化處理,一般4-8周即可得到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微秸寶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智能堆肥系統,既解決了農作物秸稈的處理難問題,又在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前提下,製作出完全腐熟的高校有機肥,一舉多得。是農業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及循環農業的最佳實踐方案,是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最佳行動方案。
④ 農作物秸稈利用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現在農村的秸稈都用來發酵做飼料了,減少了養殖的成本,秸稈經微生物秸稈發酵劑發酵後,質地變得柔軟,並具有酸香酒氣味,適口性明顯提高,增強了牛的食慾。與未經過處理的秸稈相比,一般採食速度可提高43%,採食量可增加20%以上。
發酵秸稈黃貯飼料的具體步驟:
按照發酵200斤秸稈飼料為例說明:
1、准備材料:1斤農-盛-樂秸稈發酵劑菌液、60斤水、170斤秸稈、30斤玉米粉或麥麩;
2、製作方法:將1斤農-盛-樂菌液倒入60斤水中稀釋備用,將秸稈鋪開25-30厘米厚,潑灑菌液以及玉米粉,壓實,再往上鋪秸稈,潑灑菌液及玉米粉,水分大小以60%為宜,即用手緊握秸稈,感覺手上有水印但是沒有水成滴為准,如果太干,可以再潑些水,太濕,再加些秸稈;
3、秸稈發酵要注意:一定要壓實了,排出秸稈中的空氣,另外發酵的過程中要密封嚴,不能漏氣,以防秸稈被氧化腐爛。
發酵的黃貯飼料飼喂方法:
秸稈發酵飼料可與其它草料搭配使用,每頭牛每天飼喂量15~20千克,每隻羊每天飼喂量1~3千克。根據牛、羊長階段及體況的不同,可靈活掌握。由於畜體對發酵飼料有個適應過程,應從少到多逐漸增加飼喂量。
⑤ 秸稈綜合利用方法有什麼
秸稈的回收利用是我們農業方面要重點解決的,關於秸稈回收利用有幾種主要渠道就是飼料化、材料化、燃料化等,還有就是直接粉碎還田。
關於粉碎還田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今天說一下秸稈的燃料化,也就是秸稈炭化做秸稈炭,秸稈炭屬於是生物質能源,是清潔可再生能源。
平均一噸秸稈可以出0.25噸炭,一噸炭是1200左右,利潤很可觀。
秸稈炭的用處很多,炭基肥、煉鋼、採暖、取代傳統煤炭,燒烤等。
⑥ 秸稈如何處理與資源化
農作物秸稈是糧食生產的主要副產物,它通常是指農作物在獲取主要產物質後剩留下來的地上部分的莖葉或藤蔓,約占作物生物量的50%,主要是各種禾木科作物秸稈和豆科類作物秸稈,是一類極豐富的能直接利用的可再生纖維素資源。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報道,世界上種植的各類農作物,每年可提供秸稈約17億噸[1],我國是農業大國,農作物秸稈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由於農業連年豐收,糧食產量逐年穩定提高,各類農作物秸稈的年總產量達6億噸[2]。然而,在農業豐收,秸稈產量增加的同時,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傳統將秸稈主要用於燃料,建築材料及粗飼料的使用量逐年減少。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被利用的秸稈等農林廢棄物不足2%,我國目前秸稈的利用率為33%,其它大部分未加處理,經過技術處理後利用的僅佔2.6%[3,4,5]。年復一年,導致秸稈越積越多,農作物秸稈在收割季節集中焚燒的現象日益嚴重,負面影響很大,不僅污染環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煙霧彌漫,影響陸地交通和飛行安全,因此,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農作物秸稈天然資源,對當代農業的發展及環境保護,減少糧食及石油資源的使用,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農業秸稈纖維原料量多價廉,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農業秸稈纖維原料的轉化利用將為能源開發和發酵工業原料開辟新的來源,以實現資源持續利用,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秸稈作為農作物的副產物,其利用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但目前開發利用多數屬於粗加工,而精細加工的技術還有待於加強研究和開發。秸稈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及半纖維素,利用化學或生物技術轉化成可溶性糖,然後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可將可溶性糖轉化為有機酸等化工原料,從而可以實現秸稈的資源利用,同時也解決了環境污染的難題。
主要應用有:
堆肥處理
甲烷發酵
生產飼料
製取生物降解性塑料
發酵制氫
⑦ 農作物秸稈如何利用
如利用秸稈生產無甲醛系列秸板,廣泛用作高檔傢具、高檔包裝、高檔建築材料等基材;鼓勵農民擴大養殖規模,使秸稈成為牛羊粗飼料;利用秸稈氣化原理和技術,在農村推行秸稈沼氣工程等。發達國家為農作物秸稈的綜合開發利用找到了多種用途,創造性地採用了許多好辦法。
在舉行的「十二五」循環型農業發展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政策研討會上,專家提出單從產業鏈各個環節上看,秸稈變廢為寶的技術難題基本已被攻克。秸稈綜合利用的資源化、商品化程度低,原因不僅是秸稈利用的技術不完善,秸稈綜合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有待提高。
秸稈再利用,完善收儲運、提高利用率
秸稈還用於生物質發電、熱力生產供應等。蘭考瑞華環保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喬相鳴說:公司一年可以收購蘭考縣及其周邊秸稈近6萬噸,農林廢棄物30多萬噸,為當地農民創收8000多萬元,生產出來的熱電,既可以直接輸入國家電網,又可以用作冬季取暖。
河北邢台縣前南峪村秸稈氣化站,大量秸稈經過處理,變成可供農戶做飯、取暖用的清潔燃氣。村民王海群說,一斤秸稈換一立方米燃氣,每年能節省燃料開支3000元左右。氣化站平均每天消耗秸稈3000斤,產氣3000立方米,能滿足全村1456口人做飯用氣。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加強綜合利用提升耕地質量富裕農民生活秸稈有了新歸宿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人民日報生態論苑:用政策破解秸稈利用難題
⑧ 農作物秸稈怎麼利用,可以加工成什麼東西我要詳細的回答
兩年前,位於浙江嘉善素有 「中國甜瓜之鄉」稱號的馬家橋村,在收獲甜瓜產業帶來可觀收益的同時,也面臨每年大量甜瓜秸稈的處理問題。
為了破解這個難題,羅星街道啟動了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與宜葆農科合作,在馬家橋村和鑫鋒村實施「微秸寶」項目,進行秸稈的資源化利用。自項目啟動以來,馬家橋村建設了微秸寶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馬家橋示範基地,由村裡負責統一運輸,農戶每上交一噸秸稈就可換得300公斤有機肥料。
微秸寶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智能堆肥系統,通過固體好氧發酵技術,把秸稈、畜禽糞便快速變成高效有機肥料。使用方便,場地無需硬化,發酵過程不用翻堆,並可實時監控和控制發酵進程,受到全國各地使用者的好評。目前在上海、浙江、江西、甘肅等10多個省份都有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