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黃河有多少水資源
擴展閱讀
鑽石非ban哪個英雄好 2024-11-18 15:49:51

黃河有多少水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2-24 22:09:09

Ⅰ 黃河水資源主要集中在

如果是水能資源,就是上游,因為落差大
至於「水資源」我只能說黃河嚴重缺水,應該談不上什麼集中

Ⅱ 黃河的情況

工業污染物污染水體,被污染水體又破壞農業生態環境,在黃河流域的一些地區農作物因污水灌溉導致減產甚至絕收的現象時有發生。去年,山西省介休市松安村用被污染了的汾河水澆地,致使200畝玉米及楊樹死亡。2002年,青海省海東地區平安縣東庄村的近百畝小麥,引溉了污染的湟水後被活活燒死。村民告訴記者:「現在引湟水澆地,先要看河道里的水,水多了才敢澆,水少了灌進地里,苗子准燒死。」

在寧夏,造紙企業被公認為污染大戶,據統計,每年排入黃河的工業廢水多達6007.2萬噸,占寧夏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52.1%,其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的年排放量約6.57萬噸,占寧夏排放總量的79%,污染「貢獻率」居各行業之首。氨氮同樣成為黃河不可小覷的殺手,氨氮來自哪裡?來自於農田施用的化肥和噴灑的農葯。「九五」期間,寧夏化肥、農葯使用量比「八五」期間分別增長了35.6%和11.6%,這些農葯或化肥在給農作物提供養分或保護的同時,又通過不同方式流入黃河,對母親河造成污染。據環保專家介紹,在寧夏境內,氨氮對黃河的污染,甚至大過工業廢水對黃河的污染。
黃河治污並非一帆風順,企業治理廢水污染需要一定的投資,而對算帳算得「門兒清」某些企業來說,他們甚至不惜污染他人而使自己得到僅有一點眼前利益。去年冬季,寧夏部分完成治理任務的造紙廠,因生產成本增大擅自停運環保設施,或開開停停,造紙廢水污染出現反彈。這些企業的惡劣行為引起寧夏群眾的不滿,中寧縣、平羅縣、賀蘭縣當地群眾向環保部門反映污染企業的問題,在環保部門的監督下,問題得到解決。
黃河幹流近40%河段的水質為劣五類,基本喪失水體功能。隨著經濟發展,黃河流域廢污水排放量比上個世紀80年代多了一倍,達44億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斷發生。黃河上游的絕大部分支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中下游幾乎所有支流水質常年處於劣五類狀態,支流變成了"排污河"。

烏梁素海總排干是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境內通向黃河的一條主要排污渠道。記者看到在這條總排乾的沿線分布著許多造紙、焦化等企業,這些高污染企業規模大小不一,一旦環保設施停運或本身就無處理設施,大量污染物就會直排入黃河,影響下游供水安全。

今年年初,黃河包頭段遭遇空前嚴重的以揮發酚為代表的污染,揮發酚、氨氮等超標幾倍到幾十倍,由於包頭市生產生活的主要水源來自黃河,120多萬市民只能硬著頭皮飲"苦水"。記者在包頭市環保局上報國家局的信息中看到,造成這次黃河揮發酚污染的主要來源是烏梁素海總排乾的排放,而氨氮的污染主要來自寧夏和包頭。

工業污染一直是黃河水污染的"禍首"。從青海,經甘肅、寧夏,至內蒙古,黃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屬、造紙等高污染的工業企業林立,產生出了包括COD(化學需氧量)、氨氮、重金屬、高錳酸鹽指數以及揮發酚等在內的大量污染物。由於環保設施投入大,運轉成本高,沿黃重點污染源偷排現象仍比較嚴重,而一些"十五小"、"新五小"企業點多面廣,很難根除。根據黃河水資源保護局監測的結果,烏梁這里的水質為劣5類,主要是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汞嚴重超標。高錳酸鹽指數是衡量水中有機物的重要指標,指數過高,會導致消化道疾病,甚至肝癌發生;而氨氮則是水體中主要的污染物,在人體轉化為亞硝酸鹽後對人體有致癌作用;汞,劇毒物質,容易損傷腦組織和肝腎組織,從而導致死亡。當地老鄉告訴記者,這里的水常年惡臭刺鼻,不僅魚活不下去,而且,人呆久了,也會覺得頭暈。黃河許多支流在五六十年代水清魚躍,而今卻是河水渾濁、臭氣熏天。日趨嚴重的黃河水污染,嚴重破壞了黃河生態系統,導致河道中的水生物瀕臨滅絕。50年代蘭州市雁灘灘邊遍布紅柳、蘆葦,棲息斑頭雁、高原山鶉等十幾種水鳥,如今這些鳥種已沒有了蹤跡。60年代初,黃河甘肅段生長著花斑裸鯉、鯽魚、赤眼鱒等40餘種土著魚,如今魚類大大減少,有些已經絕跡。就連蘭州人引以自豪的蘭州特產青白石白蘭瓜,近年來也因澆了受污染的黃河水而品質下降。

據甘肅省環保局統計,黃河甘肅段年排放廢水2.37億噸,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已達到了1.41億噸,佔到廢水排放總量的59.5%。黃河流經甘肅四座城市,目前僅有蘭州市有4座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僅有15.8萬噸。而且蘭州市徵收的污水處理費只有每立方米0.2元,全市所收的污水處理費也只能維持一座日處理10萬噸污水處理廠的運行。

甘肅省環保局局長趙偉民介紹說,作為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目前蘭州市的污水管網普及率只有12.2%。較小的污水處理和收集能力遠不足以處理日益增加的城市污水排放量,致使黃河沿岸排污管、排污溝密布,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黃河。記者發現,這一問題許多沿黃城市都普遍存在。目前呼和浩特市的污水日排放量為23萬立方米,二級污水處理量為10萬立方米,污水處理率只有43.5%。去年,黃河寧夏段年排放廢水2.35億噸,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已達到了1.28億噸,占廢水排放總量的54.4%。

污染加重的黃河,不僅影響了沿河地區的工農業生產,更為嚴峻的是直接危及到了生態環境和沿黃百姓的飲水安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境內的烏梁素海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現在每年有5億立方米的廢水注入湖區,其中排入黃河有0.5億立方米。記者在烏梁素海看到,水體已呈現醬黑色。由於工業廢水,特別是農葯、化肥含量很高的農業退水注入湖區,使水域的富營養化加劇,水草、蘆葦瘋長,湖區明水面萎縮,湖底抬升加快。

巴彥淖爾市環保局局長楊介中介紹說:"烏梁素海水質目前基本處於劣五類,昔日的漁場現在已有19種魚類滅絕。2002年,找到的一條最大的魚還不足3兩重。如果不盡快採取措施治理,不僅危及黃河,而且這塊重要的濕地也會在20到40年間消亡。"

現代化黃河治理方法全面實施
黃河水利委員會關於「模型黃河」的工程規劃日前已獲水利部正式批准,至此,現代化治黃方略「原型黃河」、「數字黃河」、「模型黃河」規劃已全部得到批復,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按照「三條黃河」的現代治河思路,今後黃河治理將先通過對原型黃河現狀的分析,提出黃河治理決策的基本需求及物理參數,然後藉助現代化信息手段進行數學模擬,提出方向性方案,最後通過黃河模型反復進行實驗,為實際的黃河提供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有效的治理方案。

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姚文藝:舉個例子來講,在這個工程的優化設計中,通過模型實驗研究如果是優化減少一道壩的話,可以直接減少工程投資二、三百萬人民幣,再一個,每年通過洪水預演,了解哪個地方可能出現險情,在防洪預案中可以把這個堤段險情作為防汛重點,把老百姓轉移出去。

據了解,在2003年汛期部署指揮黃河防汛中,已經首次實現了「三條黃河」的聯動,並在防汛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按照「三條黃河」治理規劃,到2010年,將在黃河上形成較為完善的防洪減淤體系,確保標准內洪水防洪安全,使水資源得到有效管理,保證黃河在一般年份不斷流,使黃土高原面積達到12億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壩16萬座,使入黃泥沙減少3億噸。

黃河治理方略
黃河對於中華民族的意義是包括長江在內的其它河流無法比擬的,她流經中國腹地,誕生了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既得益於黃河與黃土的哺育而生息繁榮,又受害於黃河與黃土相伴造成的黃河下遊河道「善淤、善決、善徙」而治水不止。在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史中,有很大的篇幅都與黃河治理有關。在歷朝歷代,治黃方略如何制訂均是我國安民的決策課題。倍受後人推崇的最早的治黃成功事例是傳說中的大禹治水。他改進了共工和鯀「 圍堵障水」的作法,採用「疏川導滯」之策,平息了水患。這一傳說,實際上是對先民治河的總結[1]。從周以後的文獻記載中,可證實防禦洪水的黃河大堤的雛形遠在春秋戰國時期以前即已存在。以後諸侯國家興起,可以組織更多的人力、物力,從一時一地出發,在大河兩側出現各自為政、甚至以鄰為壑的堤防。規模比較大的和比較長的就成為我國早期的長城了。文字記載十分確切的是在西漢漢哀帝即位之初賈讓提出的治河三策,是繼鯀、禹之後較早提出創見並且見於正史記載的重要治黃方略。賈讓當時面對的黃河下遊河道「河高出民屋」,已是「地上懸河」,堤防寬窄很不一致,布局更是混亂,所以他最不主張的下策是築堤治河。三策中的上策主張放棄舊有河道,人工改道北流。他認為「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載無患,故謂之一策。」中策主張開渠引水,分洪入漳。「此誠富國安民,興利除害,支數百歲,故謂之中策。」限於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賈讓三策均沒能認真實現。東漢王景的寬河行洪之策得到了大規模實施。他選定行河路線較優的線路,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修渠築堤,並利用沿河大澤進行放淤,取得了無重大改道變遷的成就,一直倍受後人贊賞。但是這種安瀾畢竟是相對的,大量的泥沙淤積,至少隋唐五代出現了泛濫決口,更不可能有「千年無恙」的史實。值得借鑒的是明朝潘季馴「束水攻沙」的治河理論與實踐。他主張南北兩岸「堅築堤防」,努力完善堤防系統,如用縷堤束水攻沙,用遙堤約束洪水泛濫,用格堤阻止灘區行洪並促進灘地落淤;為防禦大洪水,又修建滾水壩分泄水。並且在當時黃河南流的條件下,充分利用淮河之水,藉助洪澤湖的調節能力「蓄清刷黃」。潘季馴治河實現了由分流到合流,由治水到治沙兩個轉折,抓住黃河泥沙淤積這個根本問題,顯然這一點是很高明的。因此,在他之後的明、清治河舉措,多遵循他的治河原則。他的治河思想和方法甚至影響至今。但黃河河床仍繼續淤高,泥沙災害日益積累,以致於1855年發生了銅瓦廂決口改道的劇變。
黃河治理開發真正取得巨大進展是最近50年的事,黃河已開始變成為人們興利造福的河流。總結治黃成敗經驗和科學研究成果,認為採用「攔、排、放、調、挖,綜合治理」等措施,標本兼治,近遠結合,可以妥善解決泥沙問題;採取「上攔下排,兩岸分滯」的方針,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即形成一個防洪減淤的工程體系。顯而易見,如此治黃已將黃河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治理對策,人們對黃河的研究與治理實踐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昔日千瘡百孔的黃河大堤,而今變成了宏偉的「水上長城」,成為海河與淮河的分水嶺,在人們的努力下,取得了連續52年伏秋大汛不決口的奇跡和綜合治理開發的豐碩成果,治黃成就舉世公認。然而黃河畢竟是世界上最難治理的河流,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以來,歷經多少前輩的治河實踐,一直未能改變黃河這條泥龍恣意游盪的脾氣。史書上清晰出現著2600多年裡黃河泛濫1500次、改道26次的記載。下游決口泛濫范圍,北抵津沽,南達江淮,縱橫25萬km2。頻繁的決口改道,給兩岸群眾帶來了深重的災害。而今,隨著黃河流域人口急劇增長,經濟建設迅速發展和人類活動強度大大增加,母親河的憂患仍在。由於沖沙入海的水量大大削減,下遊河床不斷淤積抬高,行洪能力大大減弱,高灘灘面漫水機遇已與1855年銅瓦廂決口前的情況接近,河道已趨於預警高度,懸河形勢極為嚴峻;嚴重威脅著下游兩岸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另一方面,卻又生發出季節性斷流的災患,自1972年以來的27年中就有21年斷流,尤其90年代,年年出現斷流。影響到依靠黃河供水的城鄉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用水,不僅直接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還帶來了諸多的生態環境問題[2,3],如加重了河口地區土地鹽鹼化,河口濕地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使黃河三角洲日漸貧瘠。黃河斷流、洪澇災害的環境惡化相互交加,黃河安瀾中隱伏著危機,治黃事業無比艱巨又任重道遠。特別是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黃河的演變,對黃河治理和開發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治黃面臨著許多問題。如何使治黃事業更為符合客觀的自然規律和社會經濟規律,亟待於我們繼續探索和奮斗。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實踐基礎上,就黃河的治理方略述一管見。

2 減少入黃沙量的治本之策

眾所周知,黃河難治的症結在於沙多,而沙多的原因是黃土高原地區嚴重的水土流失。該地區西為祁連山余脈,西北為賀蘭山,東至管涔山及太行山,北起陰山,南抵秦嶺,共有64萬km2,海拔1000~1500m,相對高差100~300m,這是世界上黃土覆蓋最深厚、黃土地形最典型的地區。特殊的邊界條件下,中游暴雨是黃土高原土壤強烈侵蝕以及水土嚴重流失的動力因素,「愈沖愈陡,愈陡愈沖」[4],使黃土高原被切割得支離破碎,溝壑縱橫,每年來自黃土丘陵溝壑區的泥沙達10億噸左右,土壤侵蝕模數可達20000t/(a·5km2),大量泥沙入黃,致使一些水庫湮廢失效,下遊河道不斷淤高,防洪壓力日趨加重。不少人認為,黃土高原歷史上曾經是植被良好的繁榮富庶之地,希望通過植樹種草,改變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從而達到根治黃河的目的。但是也應認識到,黃河塑造出的華北大平原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帶,黃河早在遠古時期就是一條多沙河流。《左傳》引用周詩:「俟河之清,人壽幾何!」表明更早的年代黃河已是相當渾濁,因為黃河沙多的自然現象應該比這句周詩要早得多。她所流經的中游地區,特別是現代界定的嚴重水土流失區中的大部分地區,自古即是自然條件極為嚴酷、水蝕風蝕最為嚴重的地區。這可以《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為證:「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萃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該詩生動地描繪了2000多年前大暴雨後山洪暴發時黃土高原土壤強烈侵蝕的自然景觀。再如《禹貢》中所稱:「禹別九洲, 隨山浚川」,表明當時黃土高原地區土壤侵蝕已十分嚴重,大量泥沙入黃,使黃河下遊河道淤積日益嚴重,人們才會產生「隨山浚川」(亦即隨著山去導滯,疏浚上游的河道)的設想。原始的或常規的生產方式很難保證植物生長有良好的立地條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因此,也就難以達到具有一定覆蓋度的植被狀況[5]。無論如何,對古代黃河中游地區植被狀況的估計一定要考慮自然氣候的制約影響。《詩經·大雅·雲漢》描述了周宣王時大旱多年的情景:「旱既大甚,滌滌山川,旱魃為虐,如�NFDA4�如焚」。也就是說大地旱得好象起火燃燒,山川乾枯。顯然如此乾旱的氣候之下,很難存在良好的植被。

我們認為,對於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保持,必須跳出傳統框框,採用現代工程措施,如修築控制性攔沙工程、淤泥壩系及必要的擋土牆,變溝壑為平地;也包括人工定向爆破等措施,使一座座高聳的峁峁梁梁填充溝壑,變坡地為相對平原。同時,輔以必要的生物措施。這些措施把經多年治理如今僅占黃土高原地區總面積約20%、而入黃泥沙卻占總入黃沙量80%左右的水土嚴重流失區,改造成一片片錯落有致的相對平原[6]。在這種失去了侵蝕地理環境的「平原」之上,水土流失被遏制,該地貌類型區入黃泥沙可減少70~80%(實際上入黃泥沙不可能也不需要減少100%,否則將會使下遊河道遭受較強的沖刷,特別是給河口三角洲地區帶來很大麻煩)。

只有從最基本的流域單元入手,通過工程措施改變水土嚴重流失區的侵蝕地理環境,才是黃河治本之策,而且這決非很久之後才可能實現的事情,只要立即動手,分步實施,10多年足矣。在這些具備涵養水源條件的人造「黃土平原」上,再採取相應的生物措施,不遠的將來就不難實現「再造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區」的宏偉目標。從現有的技術經濟條件來說,這完全是可行的。面向21世紀我國經濟發展向西部戰略轉移,從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的角度講,這也是十分必要的。

3 與外流域調水結合的綜合治理方略

相傳我國上古之時,「湯湯洪水方割,盪盪懷山襄陵,浩浩滔天」。然而,歷經滄桑,黃河近代水資源日趨貧乏,其水量僅佔全國河川徑流量的2%,大量資料表明,水少是黃河下遊河床不斷淤積升高的主要動力因素,也是黃河難治的另一症結。模型試驗發現,洪水機遇減少是黃河下游近些年河床萎縮、過洪能力很低的主要原因[7]。從水資源角度講,黃河是惟一流經乾旱缺水的西北、華北地區的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流域內地域廣闊,環境多樣,土地與礦藏豐富,因水資源貧乏而制約著發展,因此黃河治理不僅要考慮防洪,而且還要考慮水資源問題。花園口以上多年平均徑流深77mm,相對於全國平均徑流深276mm的28%,黃河下游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屬長期性、區域性、資源性缺水,因此,緩解黃河下游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是開源,即從外流域調水濟黃,增補黃河有效水資源量,這是適應發展的長期戰略措施。為此可利用黃河以南所處的優越地理位置,基本上沿南水北調中線方案線路,自漢江丹江口水庫始,沿途把漢江、淮河上游可引之水經河南南陽、平頂山、許昌等地,在鄭州以西桃花峪上游(如孤柏嘴附近)自流引入黃河,並利用東平湖和擬建的桃花峪水利工程加以調節。爾後,通過現有的下游引黃工程,包括引黃濟津、引黃入冀(現有的共產主義引黃工程和位山引黃入冀工程供水能力已經很大)、引黃濟青工程,向河南、山東、河北相關地區供水,兼顧南水北調中線、東線方案的調水作用。從而減輕黃河水供需壓力,達到解決下游斷流、保證輸沙用水量、改善下遊河道淤積狀況之目的。如果調水規模有保證,不但能緩解河北有關地區用水緊張局面,還可再通過河北水系的局部調整接濟京津,滿足原中線南水北調方案對京津的供水要求。在此前提下,黃河流域來水可主要考慮本流域中上游用水,相應緩解了黃河中上游水資源短缺的不利局面。並且小浪底水庫可按照「高水高用」的原則,相機調水北上。

從丹江口水庫調水入黃,沿途乾渠應與淮河流域的河流和集水區域平交,與該流域的防洪體系相結合,形成「串聯水庫」,除發揮相應的供水作用外,特別是在淮河、漢江流域的暴雨期,還將產生其他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其一,通過優化調度,將淮河、漢江流域無法承受的洪量調入黃河,把黃河下遊河道作為淮河上游各大支流的洪水入海通道,淮河、漢江的防洪壓力遂大為減輕。其二,調洪水入黃,可沖刷黃河下遊河道,擴大主槽斷面面積,提高過洪能力,減少下遊河道淤積。趙業安等專家的研究結果[8]及我們開展的模型試驗資料[7]表明,黃河下游有「大水帶大沙」及「大水出好河」的規律,水少沙多是黃河下遊河道淤積的根本原因,且水沙搭配不相適應是造成黃河下遊河道淤積抬高的又一主要原因。因此[9],只有調洪水入黃,使流量與含沙量相適應,「大水帶大沙」時,才能取得最好的輸沙減淤效果。其三,小浪底水庫的庫容,是發揮綜合利用效益的保證[10],小浪底水庫可借分洪調水之機集中排沙,利用大水排沙入海,相應增加了水庫極為寶貴的庫容。加大了水庫調節能力,極大地提高水庫的綜合利用效益。

總之,如此調水對黃河防洪減淤乃至整個黃河治理都能產生巨大效益,同時對改善黃河下游特別是三角洲地區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大量泥沙填海造陸,不斷擴大河口三角洲國土面積,並有利於當地海上石油變為陸地開采,其意義甚為深遠。

為彌補漢江下游枯水期用水,可修建引江濟漢工程,即從荊江沙市附近自高而下向漢江下游開渠調水,為節省渠道長度,並便於調蓄,引江濟漢工程可經過長湖。初步選在沙洋鎮以下作為入漢江江口,入江口位於規劃梯級之一的興隆樞紐上游,以便於調節。荊江年均徑流量大且較穩定,汛期長達半年之久,故引水補漢是有保證的,同時洪水期還可減輕荊江防洪壓力。

4 結語

治理黃河方略必須針對「水少沙多」這一症結進行科學制訂。為使黃土高原地區入黃沙量大大減少,應採用現代工程措施,將水土嚴重流失區整治成一片片錯落有致的相對平原,改變其侵蝕地理環境。這一治本之策無疑是行之有效的。

為緩解黃河流域特別是下游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應從漢江、淮河上游調水入黃,沖沙減淤,改善生態環境,兼顧南水北調中線、東線工程的供水作用,並通過黃河以南構成的「串聯水庫」的調度,把黃河下遊河道作為淮河及漢江上游洪水的入海通道,擴大黃河下遊河道過洪斷面,同時將小浪底水庫乘機所排泥沙輸送入海,提高該水庫的綜合效益。

本文提出的治黃方略,不僅把黃河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治理對策,而且還把臨近流域作為一個系統加以考慮,防洪與用水問題等統籌兼顧,最大限度實現黃淮海平原的水資源優化調配。

Ⅲ 黃河有多長

黃河流域界於北緯32°至42°,東經96°至119°之間,南北相差10個緯度,東西跨越23個經度,集水面積75.2萬多平方公里,黃河全長5464公里,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流域內石山區佔29%,黃土和丘陵區佔46%,風沙區佔11%,平原區佔14%。各地自然景觀差異很大,尤其有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土壤侵蝕十分嚴重。
黃河流域屬大陸性氣候。蘭州以上大部分為半濕潤區,蘭州以下,西北部為乾旱區,南部和東南部為濕潤區,其餘為半乾旱半濕潤區。冬季受蒙古高壓控制,盛行偏北風,氣溫低,降水少;春季蒙古高壓衰退,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開始北上西伸,氣溫回升,降水增多;夏季大部分地區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影響,盛行偏南風,水汽豐沛,是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時段;秋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逐漸衰退,蒙古高壓向南擴展,降水開始減少,但常發生連陰雨天氣。氣溫的地區分布特點是由南向北、由東向西逐漸降低。多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地區大於14℃,最低的地區小於-4℃。年極端最高氣溫為洛陽盆地44.2℃,年極端最低氣溫為河源地區-53.0℃。降水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區為秦嶺,局部達900毫米以上。年降水最多的站為泰山頂達1108.3毫米;年降水量少的地區為內蒙古杭錦後旗、臨河一帶,在150毫米以下,年降水最少的站為內蒙古杭錦後旗的陝壩,只有138.4毫米。上游降雨強度較小,歷時較長,暴雨極少,日降水量很少超過50毫米;中下游降雨強度較大,歷時較短,暴雨較多。陝西、內蒙古交界處的烏審旗,1977年8月1日發生過一次特大暴雨,暴雨中心木多才當,10小時降雨1400毫米(調查值),超過世界最高記錄;三門峽至花園口間,1982年7月底至8月初的一次大暴雨,暴雨中心宜陽縣石 鎮24小時降雨734.3毫米,也是黃河流域罕見的大暴雨。
由於氣候和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景觀的影響,黃河的水文情況非常復雜,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徑流的時空變化大。豐水年與枯水年的比值,幹流為2.5~3.5倍,支流為2.5~40.8倍。各地區的年徑流變差系數為0.11~0.53。多水區和少水區徑流深相差140多倍。年徑流系數最大為0.7,最小隻有0.01。
第二,汛期長、洪水次數多。一年中有伏、秋、凌、桃四個汛期,總歷時長達10個月。伏、秋汛合稱為大汛,由降雨形成。其洪水來源有蘭州以上、晉陝區間、龍門至三門峽區間、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和大汶河流域。上游洪水漲落比較緩慢,歷時較長,蘭州水文站一次洪水歷時平均40天,最長可達66天,最短22天;中游洪水漲落較快,尤其晉陝區間的洪水陡漲陡落,歷時較短,幹流龍門站洪水歷時平均46小時,最長80小時,最短20小時,連續洪水一般為3~6天,漲水平均8小時,最長30小時,最短2小時;支流洪水更是來猛去速;下游幹流洪水主要來自中游,其特點與來源有關,但又受高含沙量變動河床和灘區建築物的影響,往往使洪水演進規律發生異常變化。凌汛主要發生在寧夏、內蒙古和黃河下游兩個河段,均由冰塞、冰壩壅水形成。黃河下游的冰情變化極不穩定,約有十分之一的年份不封河,有的年份則三封三開。60年代以來由於三門峽、劉家峽水庫防凌運用,冰情有較大變化,凌災有所減輕,但鹽鍋峽水庫至劉家峽河段於1961~1962年度,青銅峽水庫上游於1967~1968年度,天橋水庫上遊河曲河段於1981~1982年度都曾發生過嚴重冰塞,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桃汛是寧夏、內蒙古河段開河時融冰水和河槽蓄水下泄形成的冰凌洪水,流至下游正值桃花開放季節,洪峰不高,漲落較緩。1972年後為了下游灌溉,三門峽水庫調蓄桃汛水量,下游不再有桃汛洪峰。
第三,含沙量高並且水沙異源。黃河上游蘭州以上和中游三門峽以下水多沙少;黃河中游三門峽以上水少沙多,由於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攜帶大量泥沙進入黃河,支流窟野河溫家川水文站最大含沙量達1700公斤每立方米。幹流陝縣水文站多年平均輸沙量達16億噸,形成了居世界首位的多沙河流,由於河流含沙量高帶來了特殊的產流、匯流、產沙和輸沙規律,並造成河槽沖淤游盪,河床劇烈變化,水位變化無常。
黃河水文工作是治黃的基礎,是各項治黃工作的重要依據。黃河水文觀測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大禹治水時期(公元前21世紀前),就以樹木標志水位;殷代(公元前13~前11世紀)又開始有描述雨情和占卜預測洪水的記載;戰國時的慎到(公元前395~前315年)曾在黃河龍門流浮竹觀察水流速度;秦代(公元前221~前206年)建立了報雨制度;西漢後期(公元前77~前37年)創造了雨量筒,開始降雨的定量觀測;西漢元始四年(公元4年)對黃河泥沙進行過觀測論述;隋朝(公元581~618年)設立「水則」觀測水位;明萬曆元年(1573年)開展了「塘馬報汛」;到了清朝(1644~1911年)自蘭州以下多處設立水志樁測報水情,並在濼口觀測過含沙量。黃河下游傳遞水情的手段也由快馬改進為電話。
清朝末年到民國時期的黃河水文工作已發展到採用近代科學技術方法。1912年設立了泰安雨量站。1915年設立了支流大汶河南城子水文站。1919年至1933年又先後增設了黃河幹流陝縣、濼口、柳園口及支流涇河張家山等水文站和支流渭河咸陽、交口鎮、陽平關、涇河船頭等水位站。1933年陝縣發生了一次大洪水,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造成了黃河下游的嚴重水災,引起了國民政府對測報洪水的重視,促進了黃河水文工作的發展。1937年黃河水文觀測站點有增加,曾達到水文站(包括渠道站,下同)43處,水位站29處,雨量站185處。後因戰爭影響,一大批測站停測,1939年只有水文站26處,水位站4處,雨量站80處。抗日戰爭勝利後,1947年又恢復到水文站60處,水位站33處,雨量站73處。建國前夕1949年尚有水文站44處,水位站48處,雨量站45處。民國時期還進行過部分水文資料整編,開展過水文分析研究,隨著通信技術的改進,報汛手段除電話外又設立了專用電台,但總的情況發展仍然比較緩慢,站網稀疏,設備簡陋,技術粗放,資料不系統。
建國後,黨和政府對黃河治理十分重視,在治黃工作的推動下,黃河水文工作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大體可分三個階段:
50年代。建國初期,黃委會統一了全河治理,確定了治理黃河的目的是「變害河為利河,上、中、下三游統籌,干支流兼顧」的方針。黃河水文工作根據治黃要求,以為防洪服務為主進行恢復發展。1955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決議》,治黃工作進入了由防洪過渡到治本的階段。黃河水文工作除繼續為防洪作好水文測報外,並為黃河治理規劃、工程建設、河道治理、引黃灌溉、水土保持等全面服務。50年代末期,在國民經濟「大躍進」的形勢下,黃河水文工作也加快了建設步伐,在1958年和1959年大搞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之後,1960年又提出「開展全面服務,保證治黃重點,大力支援農業,洪水枯水泥沙並重,大中小河兼顧,基本站、實驗站並舉,定位觀測與調查研究結合」的方針,全面高速度地發展,但是也出現了建設過快、戰線過長、工作不切實際的現象。總的來說,50年代是一個大發展階段,水文站網已初步形成,水文測驗已全面展開,測驗規范己大力貫徹,實驗觀測分析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歷年資料整編已全部刊印出版,逐年資料整編體系也已建成,水文情報預報,已在防洪防凌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為黃河水文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60~70年代雖曾受國民經濟暫時困難及「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但後期又得到了恢復發展,穩步提高。在這一階段里,由於黃河干支流相繼建成了15個大型水庫,支流上也修建了大量中小型水庫,引黃灌溉和水土保持面積不斷擴大,使黃河水文自然變化規律受到了很大影響。在這種形勢下,治黃對水文工作提出了完善站網,提高測驗質量,算清水賬、沙賬,加強水文情報、預報,深入探討水文變化規律的要求。據此進行了調整發展站網,整頓加強設施,以土洋結合和開展協作的方法研究創造了適應黃河特點的測驗工具儀器,改進了技術,提高了水文測報質量,開展了氣象預報和水質監測,增加了服務項目,全面展開了實驗研究和水文分析計算並開始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各項水文工作都獲得了新的進展。
進入80年代,遵照國家「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和治黃工作確保防洪安全,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的精神,以改革為動力,以洪水測報為中心,研製、引進了各種先進設備和技術,開始建立自動測報系統,逐步向現代化邁進。
一、站網建設
水文站網是水文工作的戰略部署,建國後即以全面控制洪水、徑流、泥沙為原則,恢復舊站,建設新站。1950年全河水文站即已恢復到民國時期的最高水平,1955年全河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已為1949年的4.7倍、2.7倍、13.8倍。1956年編制了黃河流域水文站網規劃,為科學合理地建設站網提供了依據。1960年站網密度已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泥沙站網大大超過了一般河流。1960年以後,為了適應黃河流域自然情況和治黃工作的新變化,又修訂了四次站網規劃,其中60~70年代三次,80年代一次。60年代受國民經濟暫時困難和「文化大革命」的影響,曾不適當地撤銷了一大批測站。到了70年代逐漸恢復和發展並設立了一批小河站。1990年全河水文站網已有水文站451處(其中渠道站129處),水位站60處,雨量站2357處。其中屬黃委會系統的分別為139、35、763處。全河水文站每萬平方公里4.28站,為1949年每萬平方公里0.52站的8.23倍。全河雨量站每萬平方公里31.32站。水文站體制也由全部水文站常年駐站觀測,改為大部分支流站實行站隊結合。隨著水文站網的逐步完善,黃河流域的徑流、泥沙、洪水等各項水文因素的形成變化,已得到全面控制。
二、水文測驗
(一)基本測驗
測驗工作是水文工作的基礎。建國後,各項基本觀測迅速全面展開。在測驗設施方面,除了進行高程和平面控制建設外,主要創建了適合各站特性的各種測驗設施,用測船測驗的水文站一般架設吊船纜道,山溪性河流架設纜車(吊箱)纜道,斷面較窄河床比較穩定,漂浮物較少的水文站架設流速儀纜道。在洪水時用浮標測流的水文站都架設了浮標投放器。1987年全河已架設吊船纜道64處(其中黃委會系統37處),纜車和流速儀纜道252處(其中黃委會系統94處)。黃委會系統除黃河下遊河面特別寬,游盪多變的夾河灘水文站外全部架設了纜道。蘭州水文站還建成了半自動流速儀纜道,寧夏固原水文站架設了雙剎型電動獨輪纜道。電動升降纜車己作為中國水文業務技術經驗之一,列入世界氣象組織推行的《水文業務綜合子計劃》向各國推薦。少數使用機動船的站,則加大了馬力,建立了機船組,提高了測洪能力。河口水文實驗站建造了黃河上最大的600匹馬力40.15米長的淺海測量船。
在測驗工具儀器方面,首先配齊了各站必需的測驗和測量工具儀器,然後根據各站特點逐步改進提高。雨量觀測,由雨量筒改進為自記雨量計和遙測雨量計,1990年雨量自記程度全河已達46%,其中黃委會系統達到60%。水位觀測由直立固定水尺發展到活動水尺和各種適合測站特性的自記水位計、遙測水位計,1987年水位自記程度全河已達20%,其中黃委會系統達到24%。測速儀器由一般流速儀改進為防沙防草流速儀。測沙工具由直立式懸移質采樣器改進為橫式采樣器,進而研製了同位素測沙儀。泥沙顆粒分析儀器初期為篩分析、比重計、底漏管,於1960年改為粒徑計,1980年發展為光電顆分儀。
測驗規范是測驗工作的法規,為了統一測驗標准,提高測驗質量,1951年黃委會首先制訂了一個簡單的測驗規定。1956年後認真貫徹了水利部頒發的《水文測站暫行規范》,並制訂了補充要求,改進了測驗方法。在測流方面,對測流的各個環節都進行過試驗研究,不斷改進提高。泥沙測驗方面,建國一開始就十分重視,除了各站一般泥沙測驗外,還有部分站開展了精密泥沙測驗。1956年按測驗規范規定改為輸沙率測驗。為了研究泥沙的形成、輸移規律,1950年就開始在黃委會系統14個水文站上取樣進行顆粒分析,到了80年代全河已發展到124站,其中黃委會系統68站。黃委會系統顆粒分析室也由1950年的1處增加到1980年的12處,後又調整為7處。
冰情是黃河上又一種復雜的水文現象,觀測冰情的站1960年全河已達400處,其中黃委會系統181處。為認真貫徹水文測驗規范的規定,除一般冰情觀測外,還開展了特殊冰情觀測。
開發利用黃河水資源,不僅需要掌握水量還必須了解水質。1958年開展了天然水為主的水化學成分測驗。1972年開展了水質污染監測後,天然水化學成分測驗與水質監測相結合。1975年建立了黃河水源保護和水質監測系統,增加了水化學成分測驗站,布設了大量的水質監測站點。分析方法除天然水化學成分貫徹《水文測驗試行規范》外,水質監測污染物分析均按特定的規范執行。80年代逐步引進了各種先進的分析儀器,改進了分析技術,分析質量已達到國際標准。黃河水質狀況經過調查和對監測資料分析研究,基本搞清了黃河水質的主要水化學成分和礦化度分布情況。大量的數據和分析資料說明建國後黃河水質污染日趨嚴重,1990年低於三類水質的河長,幹流為34%,支流達59%。
水文調查是彌補水文定位觀測不足的一項重要水文工作。自50年代初開始,黃委會就組織了多次黃河干支流洪水調查,獲得了大量的寶貴資料。如黃河幹流三門峽1843年的洪水,洪峰流量36000立方米每秒;黑崗口1761年的洪水,洪峰流量30000立方米每秒;支流伊河龍門鎮公元223年的洪水,洪峰流量20000立方米每秒;沁河九女台1482年的洪水,洪峰流量14000立方米每秒等,都是大大超過實測資料的罕見特大洪水。80年代黃委會勘測規劃設計院將全河172個河段的調查洪水成果匯編成冊,刊印出版。沿黃甘肅、寧夏、山東等省(區)也將調查洪水資料匯編刊印。
由於測驗工作不斷充實,測洪能力不斷加強,測流歷時不斷縮短,測驗方法不斷改進,測驗精度不斷提高,水沙不平衡現象逐漸減少,散亂的水位流量關系逐漸變為較規律的曲線,為治黃提供了完善、可靠的水沙、水質等資料。
(二)實驗觀測
為了掌握黃河的水沙特性,除了大量的基本水文測站外,還開展各項實驗觀測,探求水沙的形成變化規律。
1953年首先在河口建立了前左水文實驗站,進行黃河三角洲淤積延伸和尾閭擺動規律的觀測研究。1956年開始在上詮、三門峽和三盛公相繼建立了大型水面蒸發站,研究了水庫水面蒸發和一般蒸發器與天然水面蒸發的關系,並為計算大范圍陸面蒸發提供了資料。1957年在花園口游盪性河段建立了河床演變測驗隊,進行了河床沖淤擺動變化規律的觀測研究。在高村以下的自然彎曲河段和由人工控制、半人工控制的彎曲河段建立了彎曲河道觀測隊,進行了彎曲河道變化規律的觀測。1958年在陝北黃土高原地區岔巴溝設立了子洲徑流實驗站,觀測研究了黃土地區徑流形成變化規律和水土保持的影響。同年又設立了三門峽庫區水文實驗站,隨著位山、鹽鍋峽、八盤峽、青銅峽、天橋、巴家嘴等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的修建,都相繼成立了實驗站(隊),開展了以庫區泥沙運行規律為主的觀測研究。累計建立實驗站(隊)14個,測取了各種水文實驗資料,撰寫了大量的分析報告和專著,這些成果已在治黃規劃、河道整治、水庫建設管理運用、河口治理等治黃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資料整編
建國初期,根據治黃規劃的急需,1952~1956年對1953年前的全部黃河基本水文測驗資料進行系統的整編,於1956年刊印出版。在此基礎上,確定自1954年的資料開始轉向逐年整編,並建立了在站整編、集中審查、復審匯編、刊印出版四個步驟和保證質量提高工效的制度。每年的測驗資料一般隔年刊印出版。整編方法除貫徹全國統一規定外,又結合黃河特點進行了補充1976年開始試行電子計算機整編,1984年從國外引進了電子計算機,此後正式展開並開始籌備和建設水文資料資料庫,以推動資料整編工作的改革。
水文實驗資料整編,自1960年整編三門峽庫區實驗資料開始,相繼展開對各實驗資料的整編,同時還進行了小河站資料整編,並在整編資料基礎上作了五次黃河流域水文特徵值統計。在70年代初還進行了黃河流域特徵值的量算,將原用的黃河流域面積745000平方公里修改為752443平方公里,原用的河長4845公里修改為5464公里。
截至1990年共整編刊印了各種水文資料368冊,除提供水利部和黃委會有關單位使用外,還供應了其他165個單位部門應用。
三、水文氣象情報預報
情報工作。向黃河防汛總指揮部報汛的水情站網,在50年代,由1949年的11處增加到1959年的404處。水情傳遞手段,一開始就採用了公用電報、電話和專用電台、電話相結合的通信網。水情拍報辦法,由簡單的定時拍報,改進為分段次標准拍報。基本上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水文情報系統。60年代,水情站網曾一度大幅度下降。1970年開始回升,70年代末穩定在500處左右。鑒於淮河1975年8月大洪水時水情信息不靈的教訓,黃委會在三門峽以下建立專用無線通信網。自80年代初開始,在三門峽至花園口間建立自動遙測系統。現在黃委會水情部門建立了雨、水情信息自動接收、處理、傳輸系統,大大提高了水情傳遞時效。
水文預報。1951年開展了黃河下游的洪峰預報;1955年發展到黃河中下游干支流的降雨徑流和洪水過程預報;1959年又發展到上游,並全面開展了洪水、枯水、冰情,長期、中期、短期各種預報。60年代末到70年代,採取協作的辦法,加強預報技術的研究,並組織了一次由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和黃委會的大協作,研究改進了黃河長期暴雨洪水預報。70年代末又組織了一次有關省(區)和流域水文、水利部門的協作,研究建立了黃河下游洪水預報系統。1975年黃委會成立了氣象組織,由全部依靠沿河氣象部門提供天氣預報,改為自行開展天氣預報,並與有關省氣象台建立了汛前長期降水預報會商和汛期暴雨聯防,把天氣預報與水文預報結合起來,增長了洪水預報的預見期。1982年後,逐步推廣運用電子計算機,並在三門峽至花園口間建立自動遙測聯機實時洪水預報系統,改進了以三花間預報為重點的全部預報方法,提高了預報精度。天氣預報也建立了衛星雲圖,測雨雷達及各種氣象信息自動接收處理系統,並開始研究建立專家系統,改進預報方法,提高了預報准確率。黃河的水文、天氣預報已開始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建國以來,黃河水文氣象情報預報,已對歷年黃河防洪、防凌工作提供了約300萬站次情報,4000多站次預報,尤其在1958、1981、1982年的黃河大洪水中,准確及時地提供了洪水情報和預報,使防洪工作採取了有力的防禦措施,以最小的損失取得了戰勝各次洪水的偉大勝利。
四、水文計算和分析研究
這是治黃規劃和水利工程建設的基礎,是治黃的重要科學依據,建國以來進行了大量的工作。1954年編制《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簡稱黃河技經報告)時,對黃河干支流進行了一次全面系統的水文分析計算,同期還分析研究了黃河流域的降水和徑流形成變化規律,此後在修訂補充治黃規劃時對有關內容又進行了深入分析計算。60年代首先統一了全河主要水文站的主要水文數據,確定了陝縣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423.5億立方米,平均年輸沙量為16億噸,並圍繞探求根治黃河水害的途徑和三門峽水庫改建,進行了有關水沙分析研究。鑒於錢寧1959年提出黃河下游淤積的主要成分是粒徑大於0.05毫米的粗沙,1965年後對此進行了粗沙來源的調查研究。同期,1962~1965年對上游劉家峽至鹽鍋峽河段的冰塞開展了觀測研究,提出了計算方法。進入70年代後,根據水利電力部(簡稱水電部)指示,黃委會編制了黃河治理規劃,並以黃河下遊河道治理和防洪為主進行了水沙變化規律的分析研究,除搞清了黃河下游的粗沙來源外,還研究了黃河泥沙的輸移規律,分析計算確定了黃河下游花園口的可能特大洪水流量為55000立方米每秒。同時,對三門峽、花園口的主要歷史洪水進行了分析,系統研究了黃河下游的凌汛,取得了不少有重大價值的成果。到了80年代在修訂黃河治理開發規劃時,再次進行了水沙分析計算,並對多年來分析研究的泥沙運行規律、歷史洪水、黃河冰情、黃河水資源,以及黃河流域的氣候等進行了綜合分析,撰寫成專著。還開展了高含沙渾水流變特性試驗和水內冰、河曲段冰塞的觀測研究,取得了許多寶貴成果。
黃河的水文研究,自1981年撰寫冰情論文參加國際冰情學術討論會後,開創了黃委會參與國際學術交流的新局面,已有不少水文研究成果進行了十餘次國際交流,不斷引進國外先進的水文科研成果,推進了黃河水文研究工作的發展。
建國以來,作為防災減災和水資源開發利用基礎的黃河水文事業,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重視,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到1990年僅黃委會系統事業費就有人民幣2.2億元。建立了一支業務熟練、思想過硬的水文隊伍。全河水文職工到1990年為4680多人,其中黃委會系統2500多人,已建成了一個比較完善的黃河水文系統。廣大的黃河水文職工辛勤勞動,艱苦奮斗,尤其工作在水文測報第一線的水文職工,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與暴雨、洪水、泥沙、冰凌作斗爭,僅黃委會系統就有31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40多年中黃河水文工作已為治黃提供了大量的水文資料和水文氣象情報、預報,水文分析研究成果,走出了一條具有黃河特色的水文事業發展道路,無論在黃河治理開發和流域經濟發展中,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黃河是世界上水文變化最復雜、測驗條件最困難的河流,尤其隨著黃河的治理和流域經濟發展,黃河水文情況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水文測報質量遠不能適應需要,水沙量尚未完全算清,水文規律尤其是在新的變化中的許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黃河水文工作者必須不遺餘力地、孜孜不倦地在已取得的成績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站網,加強測報,深入研究,更加努力克服困難,使黃河水文事業不斷發展提高。
參考資料:
http://cache..com/c?word=%BB%C6%BA%D3%3B%D7%CA%C1%CF&url=http%3A//yhfh%2Ecom/Article%5FShow%2Easp%3FArticleID%3D2218&b=0&a=11&user=

Ⅳ 黃河現況水質如何,黃河一共有多長。經過哪裡等等。

http://www.yrcc.gov.cn/other/hhsz/gb.htm

Ⅳ 黃河的水資源情況

黃河是我國北方唯一橫貫東西的巨川大河,是西北、華北的「生命之泉」。其天然徑流量排在長江、珠江、松花江、淮河之後居第五位,僅為長江的6%,卻以佔全國河川徑流量2%的有限水資源,灌溉了全國13%的糧食產量,保障了全國14%的GDP產值,養育了佔全國12%人口的60多個大中城市、340個縣。
也因此,黃河日漸「消瘦」,維持流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功能已近極限。近日,記者調研了解到,按最新統計,黃河流域地表水開發利用率和消耗率已達86%和71%,遠超黃河水資源承載能力。缺水,已是黃河面臨的最大挑戰。宜適時啟動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以解黃河之渴
水資源量持續減少
黃河是中國大江大河中第一個進行流域初始水權分配的河流。
早在1987年,國務院就批准了《黃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該方案分配基數採用的黃河天然徑流量為580億立方米。然而,最新的水資源調查顯示,黃河天然徑流量已不足500億立方米。據預測,到2030年,黃河天然徑流量還將減少20億立方米。

Ⅵ 黃河上游水資源豐富嗎,為什麼

黃河上游水資源豐富,

因為黃河上游處於第一,二級階梯交匯處,

河流落差大,水量豐富,並有多條支流匯入,水量多

Ⅶ 黃河流域的水資源狀況

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