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利比亞有多少石油,夠北約分么
利比亞的石油儲量究竟有多少,目前不清楚,但是只佔世界石油市場的百分之2.,地理位置也對美國說不是很重要,所以呀美國今天就退出了。
② 利比亞地理知識
資源:以石油為主,也有天然氣。
氣候:北部地中海氣候,南部熱帶沙漠氣候
交通:陸,海,空都。比較發達
利比亞的內政問題已經引起人們的高度關住,原因是他的國家油油多啊。發達國家需要能源以求發展,力圖控制能源從而控制世界。推銷N色革命,推銷自己的民主,建立新的北非秩序。試想;發達國家推行的民主豈能半途而廢?
說白了,就是西方列強肆意侵略別國利益,新世紀霸權主義! !
分析:1. 可以通過戰爭控制利比亞,又能得到一個政治傀儡。
2. 可以提高美國石油安全,暗中控制歐洲石油供給。
3. 可以給中國的能源及在非洲發展造成很大影響。
4. 可以宣傳美國的軍事強大,逆他者必死。
5. 可以明正言順地對外輸出通貨膨脹,或者說轉移大印美鈔的視線。
③ 利比亞的經濟
利比亞資源豐富,特別是氣儲量十分豐富,是世界主要產油國和石油輸出國之一。這正是利比亞吸引外資的關鍵因素之一。
石油生產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70%,2004年,利比亞原油產量達到160萬桶/日,國內消費約25萬桶/日,凈出口約120萬桶/日(2012)(2004年6月恢復對美出口石油),出口占總產量的83.75%。還出口鐵礦石、花生、皮革等,進口以機器設備、車輛、糧食為大宗。除石油外,天然氣儲量也較多,其它資源有鐵、鉀、錳、磷酸鹽、銅等。1985年石油探明儲量29.18億噸,產油5000餘萬噸,已探明天然氣儲量6053億立方米。主要工業部門是石油開采、煉油,還有食品加工、石化、化工、建材、發電、采礦、紡織業等。鐵、錳、銅、錫、鋁土、磷灰石、鉀鹽等礦藏尚少開發。可耕地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糧食不能自給,大量靠進口。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花生、柑桔、橄欖、煙草、椰棗、蔬菜等。畜牧業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牧民和半牧民占農業人口一半以上。 在利比亞只有2%的土地因為能得到足夠的降水而適合耕種。但根據調查,利比亞南部沙漠地區蘊藏有豐富的地下淡水資源,其儲存量相當於尼羅河200年的總流量。為了開發更多適於耕種的土地,利比亞興建了很多地下水灌溉系統,AlKhufrah綠洲則是利比亞東南部(接近埃及邊境)的國內最大農業規劃之一。
利比亞的綠洲採用中心樞軸供水系統,將地下水通過壓力輸送到電鍍鋼管或鋁管上,電鍍鋼管或鋁管上安裝有噴灌頭,再配合地面支撐的輪子,圍繞一個中心旋轉,整個噴灌機噴灌面積形成一個圓形的「麥田圈」。這種時針式噴灌機械在撒哈拉沙漠和美國使用的很普遍,中國有些地區也有使用。 利比亞原來使用的貨幣名稱為利比亞鎊,與英鎊等值。1959年該國正式公布貨幣的含金量為2.48828克,官方匯率為1利比亞鎊等於1英鎊,又等於2.80美元。1967年11月18日,英鎊貶值14.3%,利比亞鎊未隨同貶值,故對英鎊改為0.857143利比亞鎊等於1英鎊。
1971年9月1日,利比亞政府發行新貨幣第納爾,並以1:1的比率收回利比亞鎊,含金量及官方匯率均維持不變。12月14日利比亞退出英鎊區。12月20日美元貶值後,第納爾對美元的官方率改為1第納爾等於3.04美元,並允許4.5%的波動幅度存在,1973年2月12日美元再度貶值後;利比亞宣布仍維持第納爾的含金量,對美元的官方匯率改為1第納爾等於3.37778美元。從1974年起第納爾和美元的匯率一直固定在1第納爾等於3.3778美元的水平。
1986年3月18日利比亞第納爾以1第納爾等於2.80特別提款權的比率釘住特別提款權,實行管理、浮動有效匯率制。 利比亞禁止貨幣自由進出;在利投資項目到期、項目清算、項目出售幾種情況下,允許投資人將其在利投資匯出境外;允許投資人每年把在利投資所賺取的凈利潤和紅利匯出境外。
利比亞是國際投資保障機構,承諾保護外國在利的投資;利比亞同二十多個國家簽署了保護保障投資雙邊協議、禁止雙重征稅及其它保護保障協議。
利比亞投資促進機構是主管投資事務(不含石油投資)的專門機構,除履行與投資相關的職責外,它還與利比亞移民、海關等機構合作,向投資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④ 利比亞的礦產有那些拜託了各位 謝謝
利比亞資源: 以石油為主,探明儲量為430億桶。其次為天然氣,探明儲量達1.48萬億立方米。其他有鐵(蘊藏量20-30億噸)、鉀、錳、磷酸鹽、銅、錫、硫碘、鋁礬土等。沿海水產主要有金槍魚、沙丁魚、海綿等。
⑤ 利比亞有什麼資源,多大面積
利比亞應該為非洲最發達國家之一,利比亞2009年統計數據2008年人均GDP為16114美元,為非洲最高!北非重要的石油生產國,石油是它的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經濟原以農牧業為主。1961年以來迅速成為世界重要石油生產與輸出國之一。石油生產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總值的95%以上,還出口鐵礦石、花生、皮革等,進口 塞卜拉泰考古遺址內的大劇院遺址
以機器設備、車輛、糧食為大宗。除石油外,天然氣儲量也較多,其它資源有鐵、鉀、錳、磷酸鹽、銅等。1985年石油探明儲量29.18億噸,產油5000餘萬噸,已探明天然氣儲量6053億立方米。主要工業部門是石油開采、煉油,還有食品加工、石化、化工、建材、發電、采礦、紡織業等。鐵、錳、銅、錫、鋁土、磷灰石、鉀鹽等礦藏尚少開發。可耕地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糧食不能自給,大量靠進口。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花生、柑桔、橄欖、煙草、椰棗、蔬菜等。畜牧業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牧民和半牧民占農業人口一半以上。
⑥ 利比亞地理概況
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簡稱利比亞,是北非的一個國家。位於地中海南岸,與埃及、蘇丹、查德、尼日、阿爾及利亞跟突尼西亞相鄰。除沿海地區及南部山區外,利國大部分均為沙漠。利比亞戰略位置重要,並為產石油國,曾使它成為歐洲各國重要的貿易夥伴,但因該國政府反對西方霸權主義,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國家排斥。從2003年起,利比亞積極與歐美各國改善關系,也達成許多的重大共識,目前聯合國對利國的制裁已經解除。 面積1759540平方公里。位於非洲北部。東部與埃及交界,東南與蘇丹為鄰,南部同查德和尼日毗連,西部與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接壤。北部臨地中海。海岸線長約1900餘公里。全境95%以上地區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區是平均海拔500米的低高原,受寬闊低地分割。北部沿海有狹窄平原。荒漠與半荒漠占總面積90%以上;西北部與南部多礫漠、石漠;其餘為沙漠,間有綠洲。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較廣,為主要水源。 編輯本段氣候 北部沿海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冬暖多雨,夏熱乾燥,1月平均氣溫12℃,8月平均氣溫26℃;夏季常受來自南部撒哈拉沙漠乾熱風(當地稱「吉卜利」風)的侵害,氣溫可高達5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為100—600毫米。內陸廣大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乾熱少雨,季節和晝夜溫差均較大,1月15℃左右,7月32℃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乾燥地區。的黎波里1月氣溫8—16℃,8月22—30℃。 編輯本段人口 650萬,主要是阿拉伯人(約佔83.8%),其他為柏柏爾人。絕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穆斯林佔97%。阿拉伯語為國語,在主要城市也講英語和義大利語。 嚴格遵循伊斯蘭教傳統的利比亞大多數婦女都習慣披戴頭巾出門。 編輯本段首都 的黎波里(Tripoli),人口:175萬2006年)。的黎波里是利比亞最大港口,位於國境西北部,瀕臨地中海南岸,自古便是重要貿易中心和戰略要地的黎波里作為城市名稱,有著一段漫長的歷史。的黎波里是一座擁有27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公元前7世紀,腓尼基人在北非地中海沿岸建立起3座城市,這就是奧薩、布雷撒和萊普蒂斯,統稱為「的黎波里斯」。公元365年,地中海地區發生了一場嚴重的特大地震,3座古城中的布雷撒和萊普蒂斯在這次地震中被徹底毀滅,唯有奧薩古城倖免於難,雖然遭到相當程度的破壞,但整座城市還是存在,歷經滄桑,發展成為今天的的黎波里市。 交通狀況陸運:利比亞境內暫時沒有鐵路,陸路交通主要以公路為主,公路網遍布全國主要城市,總長25535公里(1999年),其中高等級公路17985公里,農用路7550公里。的黎波里有發往全國主要城市的長途和短途客車,市區內有公交車運營。各主要城市擁有出租汽車,招手即停,價格事先談定。在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可提供租車服務,左方向盤駕駛,靠馬路右側行使。國際駕照可使用三個月,過期必須申領使用利比亞駕照。 空運:擁有利比亞阿拉伯航空公司和非盟航空公司。主要民用機場設在的黎波里、班加西、米蘇臘塔、賽卜哈、托布魯克、錫爾特和布雷加等。國內各主要城市之間通航,旅行方便。外國多家航空公司在的黎波里和班加西設有辦事處,如英航、法航、瑞航和意航等。擁有多條國際航線,可通達歐洲各主要城市、阿拉伯國家主要城市和非洲主要城市等。 海運:擁有的黎波里、班加西、米蘇臘塔和胡姆斯等重要海港,可提供到突尼西亞、馬爾他、埃及、法國和義大利等的運輸。
⑦ 美國為什麼打利比亞
為了石油:美國出兵打利比亞的可能有多大
論壇出處:西陸東方軍事 作者:MtoB 時間:2011-03-07 10:46:25 分享到搜狐微博 針對西方國家表示將對利比亞採取更嚴厲的制裁措施,包括設立禁飛區甚至直接派兵進行干預,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2日再次發表講話,警告西方不要干涉內政,否則將會血流成河。卡扎菲表示,如果北約或美國敢軍事入侵本國,等待他們的將是第二次「越戰」。
另據人民日報3月2日報道,美軍重作利比亞部署 兩艘航母已駛至相關海域,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拉潘2月28日表示,美軍就利比亞局勢已經處於「計劃和准備狀態」,「能夠為美國領導人提供各種選擇」,包括設立禁飛區、進行人道主義行動等。拉潘說,美軍正在重新部署中東地區的海軍與空軍部隊,以「提供靈活性」。據報道,目前美軍在紅海和波斯灣的兩艘航空母艦已駛入「可以提供可能性的海域」,此外美國和北約部隊「在義大利和地中海其它地方有足夠的軍事資源」,在必要時會採取行動。
看罷這新聞,至誠大兵覺得這不過是美國在使用軍事嚇阻戰術,試圖通過兩艘航母的威風嚇倒利比亞強人卡扎菲,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大兵我作出這樣的判斷,是基於就在前不幾天美國國防部長蓋茨還在西點軍校演講,他有感於如今美軍陷入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泥潭,蓋茨感嘆聲稱:「如果未來任何國防部長建議總統再次向亞洲、中東或者非洲地區大規模派遣地面部隊,『都應該檢查他的腦子是否正常』」。美國《洛杉磯時報》報道,蓋茨今天說,派遣軍艦和400名海軍陸戰隊官兵,以此作為對利比亞危機的人道主義回應,不過他告誡說美國需要謹慎考慮軍事干預的問題。加之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2月28日表示,如果卡扎菲主動離國「將是一件好事」。她表示,美國沒有計劃立即採取軍事行動,「我們沒有足夠的信息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軍事選擇更加困難」。
一邊是部署兩艘航母的龐大艦隊逼近,完全一副武力打擊利比亞、逼迫利比亞強人卡扎菲下台的樣子,一邊是蓋茨的西點演講,「誓言」不再派遣地面部隊到海外作戰,否則懷疑建議者和決策者「他的腦子是否正常」;對這次利比亞危機蓋茨也告誡說美國需要謹慎考慮軍事干預的問題。
美國同時體現的這兩者情況,不是非常的矛盾嗎?
既然這兩者同時體現,又非常的矛盾,那麼到底美國會不會對利比亞動武?美軍動武打利比亞的可能有多大?
我個人認為,美軍雖然希望將利比亞變成另外一個為美國所利用的伊拉克,可是伊拉克的教訓想來美軍難以忘記,那死亡於伊拉克戰場的4000多美軍官兵以及負傷致殘的3萬多官兵的血不會白流,要想佔領遠比伊拉克大4倍的利比亞(伊利面積為44萬比175。9萬),美軍不知道還得付出多少血與生命的代價。美軍必須慎重處理利比亞發生的問題,輕易不敢派兵涉足北非利比亞。可是,目前又是打擊利比亞,更換強人卡扎菲,樹立美國利益代理人的最好機會,美軍不能眼睜睜看著良機而忽視。正是這樣的誘惑下,美國《洛杉磯時報》報道:美國國防部長蓋茨今天說,他將派遣兩艘軍艦和400名海軍陸戰隊官兵,以此作為對利比亞危機的人道主義回應,不過他告誡說美國需要謹慎考慮軍事干預的問題。
因此,盡管矛盾重重,蓋茨「誓言」不再派遣地面部隊到海外作戰,美國動武還是可能的,只是動武的方式會不同。
假若往後的日子,強人卡扎菲仍然拒不「自覺下台」,並堅持武力鎮壓反對派,那麼美軍即使由「腦子正常」的國防部長蓋茨指揮,美國必然要選擇武力征服打擊的「硬道理」,出動兩艘航母上的艦載飛機,對卡扎菲控制的利比亞重要城市以及重要目標,進行狂轟濫炸,類似1999年科索沃戰爭時轟炸前南聯盟那樣,從空中摧毀利比亞卡扎菲的意志,直至卡扎菲投降下台,讓美國扶持的「帶路黨」執政為止。難怪俄羅斯媒體3月2日也報道說,美或在利比亞開辟第三戰場――美國軍艦在利比亞沿海集結,並呼籲北約盟友向利比亞反對派提供更有力支持,這一切讓人聯想到美國人是在開辟「第三戰場」,第一是阿富汗,接著是伊拉克.
⑧ 誰有 利比亞的相關國家資料,謝謝
利比亞�
——白種人居住的地方�
--------------------------------------------------------------------------------
利比亞全稱"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位於非洲北部, 北臨地中海。①利比 亞一詞源於希臘語,是"白種人居住的地方"之 意,以區別撒哈拉(黑種人居住的地方)。利 比亞一名非常古老,早 在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象形文字就有記載。古希臘荷馬史詩《奧德 賽》中曾提及,但僅指埃及以西的整個北非或泛指整個非洲大陸。約 在300年,戴克里先皇 帝在昔蘭尼加北部建立上利比亞省和下利比亞 省。此名一向被作為的黎波里或柏柏里亞的地 理別名,泛指北非中 部。到1934年,義大利侵佔昔蘭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亞後,兩省合稱 為 利比亞殖民地。②此名原是住在埃及尼羅河流域以西的沙漠部落 名稱,稱來布人(Lebu)或賴 布人(Rebu),後希臘人把所有的北非人, 除埃及人外,統稱為利比亞人。現名為閃含語系閃 族語Lehabim的希 臘文形式。③源出希臘文Liba或lips,意為西南風,指利比亞位於希 臘的 西南方,與其隔海相望。古代利比亞的居民基本上是柏伯爾人, 公元前7世紀曾建立努米底 亞王國。公元前1世紀,淪為羅馬帝國的 領地。7世紀,阿拉伯人征服柏伯爾人。16世紀中葉 ,利比亞被奧斯 曼帝國佔領。1912年淪為義大利殖民地。二戰期間,英、法分治利比 亞。19 51年12月24日獨立,成立 利比亞聯合王國;1963年4月15日 改名利比亞王國;1969年9月1日 成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1977年3 月2日改國名為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http://ly.mofcom.gov.cn/ddgk/ddgk.html
利比亞經濟
2005-10-16 12:47 文章來源:
文章類型:編譯 內容分類:其它
一. 經濟概況:
自1969年9月1日革命以來,利比亞政府為了擺脫殖民主義對其經濟的控制,推行了國有化政策。從1970年起,先後將外國石油銷售網、外國銀行、保險公司等收歸國有,將義大利人佔有的肥沃的田莊全部收回。自1971年12月宣布沒收美國石油公司起,先後將外國公司的全部或50%的股份收歸國有。但由於實行單一國營經濟,主要生活用品由國家補貼,所以市場蕭條,商業生活幾乎停滯。1987年後,利開始調整經濟政策,允許私人企業的存在,利經濟發展較快,但結構不平衡,糧食不能自給,日用品主要靠進口。利比亞是北非的重要產油國,歐佩克成員國,石油收入是利經濟的主要支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占出口收入的95%。石油收入使利比亞成為非洲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高的國家之一。為使國家經濟多樣化, 利比亞著力發展農業,工業和技術經濟等非石油部門。 1992年以來,利因洛克比問題受到國際制裁,其石油生產也隨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利經濟現在面臨一些困難,除有國家補貼的主要生活用品外,其它商品價格上漲,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但經濟尚能正常運轉。1997年,利提出新經濟政策,進一步放寬了對私有經濟的限制。2003年聯合國取消對利比亞的制裁後,為了發展經濟,改善經濟結構,擺脫經濟對石油的過分依賴,利政府制定和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對外開放,對內搞活, 增加財政支出, 積極吸引外資,在擴大開發建設石油天然氣項目的同時, 也在大力發展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和其他門類的工業,利比亞進入了對外開放和全面經濟改革的新階段。
利比亞與外國資本建立了一些合資企業,如在公共基礎部門。在許多領域建立了一些國家合作項目,並且有越來越多的私人資本參加到這些合作中來。
利比亞與大多數歐洲和非洲國家簽訂有經濟貿易合作協議, 並參加了所有的地區性阿拉伯協議。利比亞在雙邊協議下的對外投資涉及在多種工業部門建立的合資企業,包括養牛,農業生產,非洲地區的礦物開采,在馬爾他的項目建設,在突尼西亞的漁業捕撈, 在歐洲和拉美地區的工業產品生產。
二 . 利比亞主要經濟狀況介紹:
1. 自然資源:
① 石油、天然氣:利比亞油氣儲量十分豐富,石油總儲量估計有1000億桶,其中已探明儲量404億桶;天然氣儲量已探明的就達到1.31萬億立方米,是世界主要產油國和石油輸出國之一。
② 礦產資源:鐵(蘊藏量約20-30億噸)、鉀鹽、錳、磷酸鹽、銅、錫、硫磺、鋁土礦、鹽等。
③ 水資源:利比亞擁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其南部沙漠地下水資源已探明總儲量達250億立方米。
④ 海洋資源:利比亞擁有豐富的海產資源。經初步探查,海洋資源主要有:各類白魚、金槍魚、沙丁魚、海綿、珊瑚、海藻等。
⑤ 旅遊資源:利比亞擁有許多歷史、社會、人文遺產古跡、沿海沙灘、歷史古城、綠洲、沙漠景觀,陽光、湖泊和泉水。
2. 工業。自70年代以來利比亞政府重視發展本國工業,投入了上百億美元資金大力發展加工及製造工業。其目的是實現替代進口,減少消費品進口,增加重化工業品出口,實現出口產品多樣化,以改變單一依賴石油產品的出口狀況。據統計,自1970年至1997年9月,利已建成工業項目723個,此外,還有83個工業項目正在實施。利比亞除國營工業企業外,目前在工業方面的夥伴企業共有10,250家,涉及到食品、紡織、傢具、紙張、化學、金屬、建材、海洋捕撈工業等方面。
利比亞工業(不含石油及相關工業)主要包括食品、紡織、服裝、皮革、建材、五金、木材、飼料、紙製品、鋼材、輪胎以及汽車、拖拉機、冰櫃、冰箱、電視機組裝等。
--石油及相關工業。利比亞是北非重要的石油生產國,也是歐佩克成員國。利比亞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1990年底已證實的石油儲量達450至500億桶,天然氣儲量達12,180億立方米。利石油具有油質好、油層淺和易開發的特點。
利比亞石油生產始於1959年,此後石油產量迅猛增長。1970年達到最高峰,日產原油達到332萬桶,年產量達1.73億噸。1980年日產原油降至183萬桶;到1983年歐佩克採取限價保護政策,利比亞生產配額為110萬桶;1986年配額又調減至94.8萬桶;1990年8月海灣危機爆發後石油價格上升,利比亞石油日產量增至150萬桶。1992年以來,由於聯合國對利制裁,石油設備老化而無法更新,石油生產受到一定影響。1993年日產量是138萬桶;1994年日產量是141萬桶;1995年日產量是142萬桶;1996年日產量是144萬桶;1997年日產量是139萬桶。
歐洲是利比亞石油的主要市場。義大利從利進口大量石油,約占意進口原油的30%。義大利、德國和西班牙三國是利比亞石油的最大買主,三國從利進口的石油占利出口石油的四分之三。
利政府還積極開發和利用天然氣。近年來,利天然氣產量約150億立方米,主要用於國內消費,有小部分供出口。
自70年代後期以來,利政府積極發展石油化工業。現利已擁有非洲最大的拉斯烏努夫石化工業聯合企業,生產乙烯、丙烯和聚乙烯等化工產品。此外,利比亞還有7個生產甲醇、氨氣、尿素和液化氣的工廠及1個液體化學製品廠。利年產尿素60萬噸。上述各工廠基本上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的產品除少數尿素用於國內消費外,其餘均以出口為主。
--鋼鐵工業。米蘇拉塔鋼鐵聯合企業是利唯一的鋼廠,位於首
都的黎波里以東約240公里的米蘇拉塔市,引進德國、奧地利、日本、瑞典等國成套設備,是利比亞最大的工業企業。該企業第一期工程耗資60億美元,於1990年投產,設計能力年產鋼132.4萬噸。1992年產鋼93萬噸;1993年產鋼95.3萬噸。第二期工程於1994年開始興建,設計能力為年產鋼45萬噸。「米鋼」生產的線材和棒材(包括盤條、螺紋鋼等)90%供內銷,其它品種如輕、中型鋼材及冷、熱軋鋼卷板和平板等板材則絕大部分供出口,主要銷往阿拉伯國家和西歐的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
3.農業
利比亞農業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24%。全國土地面積的94%以上為半沙漠和沙漠,可耕地僅占國土的1.5%左右,約370萬公頃。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蔬菜、水果等。利比亞農牧業生產不發達,糧食不能自給。據統計,每年利比亞需糧總量60萬噸左右,其本國的糧食生產遠不能滿足這一需求,利比亞1996年產糧僅為29.7萬噸。而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食品。據統計,1996年利比亞進口食品及活牲畜總額達9.3億美元,佔全年進口總額的17.8%;進口食油及飲料等達1.16億美元,佔全年進口總額的2.2%。
利比亞政府重視發展農業生產,平均每年將其總收入的18%作為農業專款。
利比亞自1984年8月開始興建「人工河」工程,這是利最重要、最宏偉的水利工程,計劃耗資250億美元到300億美元。第一期工程已竣工,第二期工程也於1998年4月竣工,兩期工程均由韓國東亞公司總承包。目前,第三期工程正待上馬。
利比亞「人工河」實際上是一條深埋在地下7米、直徑達4米的水泥輸水管道網,總長度約4,040公里。主要目的是將利比亞南部沙漠深處豐富的地下水資源開發出來,將地下水匯集輸送到沿海北部地區,用於灌溉農田,解決工業用水和利比亞沿海城市居民用水。
據利比亞官方估計,到2000年,利比亞每年約需糧食70萬噸,水果83.3萬噸,蔬菜90萬噸,飼料120萬噸。「人工河」建設可較大地改善農牧業的現狀,增加可耕地和灌溉面積,有利於農牧業的發展。
4. 對外貿易:
利比亞主要出口產品是石油(產量80%以上供出口)。主要進口糧食、食品、機械、建材、運輸設備、電器、化工和輕工產品以及武器裝備。主要貿易對象是義大利、德國、西班牙、突尼西亞和土耳其等。2003年貿易總額206億美元。近年進出口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2001 2002 2003
出口額 120 116 143
進口額 53 74 63
差額 67 42 80
(資料來源:2004年1月經濟季評)
2002年主要貿易對象占利外貿比重如下(單位:百分比):
義大利 德國 西班牙 土耳其 瑞士
出口 42.6 14.1 13.6 6.9 4.4
義大利 德國 韓國 土耳其 瑞士
進口 25.6 9.8 6.6 6.6 6.5
(資料來源:2003年世界經濟數據)
利比亞投資環境綜述
2004-04-10 23:22
利比亞,一個神秘而富有吸引力的國家,它擁有豐富的資源,蘊藏著蓬勃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商機,在聯合國解除對利制裁後,正日益成為世界各國投資者注目的焦點和投資熱土。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利比亞的投資環境。
一、利比亞自然環境及資源
二、投資的外部環境
三、投資的內部環境
四、利比亞的投資政策
五、利比亞投資現狀
一、利比亞自然環境及資源
利比亞位於北非中部,面積177萬平方公里,人口548萬。東接埃及、蘇丹,西鄰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南界尼日、查德,北瀕地中海,與義大利、南聯盟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非洲北大門」之稱。
利比亞全境90%以上地區為沙漠半沙漠,沿海和東北部地區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其它地區基本上為沙礫覆蓋,為向北傾斜的高原和內陸盆地,沙漠中零星分布著一些綠洲,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較廣。
利比亞北部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冬暖多雨,夏熱乾燥,內陸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氣溫為35℃,冬季平均氣溫為15℃,年平均降雨量從北往南由500—600毫米遞減到30毫米以下,常有來自南部沙漠地區的沙漠風為害,中部的塞卜哈地區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地區之一。
在這90%為沙漠所覆蓋的土地之下,蘊藏著豐富石油、天然氣、鐵、鉀鹽、錳、磷酸鹽、銅、錫、硅石、石灰石、高嶺土等礦產資源。據探測,利比亞原油探明儲量404億桶,估計總儲量達1000億桶;天然氣總儲量達1.31萬立方米;鐵礦石儲量20—30億噸;石灰石儲量1840萬噸;高嶺土儲量2004萬噸。
利比亞不僅有豐富的原油,而且還擁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利比亞南部沙漠地區地下水探明儲量達250億立方米,目前正在實施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項目—利比亞人工河項目通過總長4200公里的管網每日向全國輸送620萬立方米的生產生活用水。
由於瀕臨地中海,利比亞海岸線長達2000公里,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可供開發。經初步探查,利比亞的海洋資源主要有:各類白魚、金槍魚、沙丁魚、珊瑚和海藻等。
此外,利比亞還擁有眾多歷史、人文遺產和古跡,獨特的民俗風情,地中海風光、沙漠景觀等旅遊資源可供開發。二、投資的外部環境
近年來,由於利比亞實施多元化外交政策,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改善了與西方國家、周邊國家和非洲國家的關系,國際生存空間得到拓展,投資的外部環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1、經過多年的外交努力,利比亞於2003年8月宣布承擔「洛克比」空難的民事責任,同英美就賠償問題達成協議,同意向罹難者支付賠償27億美元的賠償金,換取英美同意聯合國解除對利的制裁,2003年9月12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1502號決議,全面解除對利制裁。
2003年12月19日,利比亞出人意料地宣布全面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武器核查。利比亞在反恐、「洛案」和武器核查等問題上的合作態度以及長期保留美國在利的利益,得到了美英兩國的積極回應:英國於1999年利比亞交出兩名「洛案」嫌疑犯後便同利比亞恢復了外交關系,經貿關系也得到很大的發展,2003年英國宣布放鬆和簡化利比亞人的入境和居住審批手續,2004年初又呼籲歐盟解除對利的武器禁運,英利關系步入正常化軌道,發展速度很快。美國則在2003年初與利比亞秘密接觸,利宣布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之後,兩國正式開始討論關系正常化事宜,2004年初,美國國會代表團在卡扎菲上台三十餘年後首次訪利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2月26日,美國政府正式宣布解除美國公民赴利比亞旅遊禁令,並允許美國公司重返利比亞進行商務活動。種種跡象表明,利美關系實現正常化已為時不遠了。
2、由於地緣的關系,利比亞與歐盟的關系長期以來就十分密切,歐盟國家是利比亞進出口主要的來源國和目的國,即使在聯合國對利實施制裁期間,雙方的政治經濟關系也十分密切。99年聯合國中止對利的制裁後,利歐雙邊關系得到進一步發展,西地中海「5+5」對話機制的建立,增進了雙方的互信互諒,2004年初利法就「尤塔」案賠償問題達成協議後,影響利歐關系發展的最後障礙被掃除,近日,在利比亞召開的非盟首腦會議期間,歐盟主席普羅迪邀請利比亞正式加入於1995年成立的「巴塞羅納機制」,利歐合作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3、作為非洲國家,利比亞強調其非洲屬性,倡導、組織了非盟、撒—薩聯合體、馬格裡布聯盟,積極參與非洲事務,調解爭端,加強和發展與周邊國家和非洲其他國家關系,致力於區域政治經濟合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利比亞在非洲事務中發揮的作用明顯提升。至於同阿盟的關系,利比亞淡化其阿拉伯屬性,在眾多問題上與其他阿拉伯國家特別是海灣國家的立場相左,要求對阿盟進行改革,因此與部分阿拉伯國家關系疏遠甚至緊張。三、投資的內部環境
1、利比亞自卡扎菲領導的「九.一」革命成功以來,利比亞政局一直保持穩定。
2、利比亞經濟發展情況
(1)、總體情況
利比亞是單一石油經濟國家,嚴重依賴石油的生產和出口。據統計,石油行業在利比亞GDP所佔的權重目前為52.7%,占其出口總額的95%,利比亞國家財政收入80%來自於石油出口。
卡扎菲上台之初,為擺脫殖民主義對利比亞經濟的控制,大規模推行國有化政策,將外國石油公司、石油銷售網、外國銀行、保險公司、外國人佔有的農庄土地收歸國有。同時,為改變利比亞的貧窮落後的面貌,利比亞利用國際油價大幅上漲之機,將大量石油美元投入經濟發展之中,建立了眾多國營工礦企業和基礎設施,長期實行國營計劃經濟體制。據統計,從1970年—1998年,利比亞建立的各類國營企業723家。在1973年—1985年期間,利比亞執行三個五年發展計劃,共投入700億美元資金,1986年後,利比亞沒有制定新的發展計劃,但每年都從財政預算中拔款50億美元用於經濟發展之中。
1988年「洛克比」空難發生後,國際社會對利制裁,再加上國際原油價格急劇下降,使利比亞經濟受到嚴重打擊,據估計,制裁給利比亞造成300多億美元的損失。
1997年後,為改變經濟困難境地,利比亞制定並執行改革開放、招商引資、發展多元經濟等政策,經過幾年的發展,利比亞經濟面貌得以改善,國家財政狀況持續好轉,國家戰略項目和基建項目重新啟動並得到較快的發展。
據利比亞中央銀行發布的統計數字:1999年—2002年期間,利比亞的GDP以1997年固定價計算,平均每年增長3%,2002年,利比亞國內生產總值(GDP)達249.8億利第(按97年固定價計算,為150.7億利第),約合192.2億美元,人均GDP4390利第,約合3377美元。國家外匯儲備2002年達到185.9億利第(約合143億美元),2003年6月30日已增至250.8億利第(約合192.9億美元),2002年國家外債約為40億利第(約合31億美元),當年減債2.21億利第。
(2)、各行業發展水平
利比亞是石油經濟國家,其經濟結構極不平衡,糧食不能自給,日用消費品主要依靠進口。其各行業發展情況大致如下:
工業:利比亞的工業以石油、石化工業為主,在王國期間,利比亞的石油生產為美國石油公司控制,卡扎菲上台後,實行石油國有化政策,1976年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已佔有65%的石油股份。1986年後利美關系惡化,美石油公司撤出利比亞,其他西方國家的石油公司趁機進入利比亞市場,填補美國石油公司撤離留下的空白。目前利比亞擁有5個煉油廠,日產原油140萬桶,大部分出口到歐洲國家。
石化工業是利比亞的新興工業,現擁有非洲最大的石化企業—納斯拉努夫石化工業聯合企業,生產乙烯、丙烯和聚乙烯等化工產品,此外還有7個石化生產企業,生產甲醇、氨氣、尿素、液化氣和其他石化產品。
除石油石化工業外,利比亞工業還包括食品、紡織、服裝、皮革、建材、五金、木材、飼料、造紙、鋼鐵、輪胎等加工製造企業和汽車、拖拉機、冰箱、電視機等組裝企業。其中食品工業在利比亞非石油經濟中所佔比例較大,產值佔加工業產值的34.6%,其次為鋼鐵、紡織及服裝。
從整體發展水平上看,利比亞工業(不含石油及石化企業)除食品、鋼鐵、建築、飼料等行業少數企業尚有發展前途、略有盈利外,目前絕大多數工業企業設備老化、技術落後,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有些企業已破產倒閉。
農牧業:利比亞農牧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24%,可耕面積約370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2%,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花生、柑桔、橄欖、煙草、椰棗和蔬菜。利比亞的農業非常落後,據利官方統計,2002年其主要農產品年產量為:小麥9萬噸、大麥20萬噸、各種蔬菜120萬噸、各種水果66萬噸。利比亞牧場面積約850萬噸,養殖的牲畜主要為羊、牛、駱駝,其中羊1038萬只、牛107萬頭、駱駝23萬峰。利比亞近50%的糧食和畜產品依賴進口。
利比亞核心領導層高度重視農牧業的發展,每年都要到國營農牧場視察指導農牧業生產,利政府每年從其財政收入中拔專款用於農牧業生產。據統計,從1970年—1991年共拔款164億美元,平均每年達17億美元。
漁業與水產養殖:應該說,到目前為止,利比亞尚未對其海洋資源進行大規模開發和利用,據了解,目前在利近海進行海產捕撈作業的均為外國捕撈公司,僅限於捕撈金槍魚,公司數量有限。水產養殖方面也僅限於實驗室研究,尚未進入到實際運作階段。
旅遊業:利比亞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多年來沒有很好地開發利用。近幾年,利比亞領導人認識到國家不能對石油收入過分依賴,提出發展多元經濟的構想,旅遊業是其首選的領域。2003年以來,利比亞對旅遊業的開發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
對外貿易:世界原油價格波動對利比亞的對外貿易影響巨大。近十年來,受原油價格的影響,其進出口貿易額大起大落,呈鋸齒狀態勢。2000年以來,隨著原油價格的大幅上漲,利比亞的進出口貿易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據利比亞中央銀行最新統計顯示,2002年利比亞的進出口貿易額達到157.63億利第,約合121.25億美元,其中出口110.77億利第,進口55.85億利第,同1993年相比增長了276.3%,在2000年、2001年和2002年三年,年均增速達90%。統計還顯示,在1993年—2002年十年中,利比亞對外貿易一直保持貿易順差。
根據利比亞中央銀行的統計,利比亞出口商品主要是原油和石化產品,佔95%以上,其他工農牧業產品出口總量不足5%。進口商品中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所佔比重最大,其次分別為各類工業製成品、糧食及活畜、原材料等。歐洲國家和周邊國家是其主要貿易夥伴,義大利、西班牙和德國分列利比亞商品出口前三名,義大利、德國和沙特分列進口前三名。
3、基礎設施情況
利經亞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建設,其基礎設施在非洲地區是比較好的,投資所需的能源、電力、交通、通訊、生產用水等硬體設施比較完備。
(1)能源:作為主要的石油生產和輸出國之一,其能源生產供應不存在問題,目前利比亞擁有五個已建成投產的煉油廠,主要分布在納斯拉努夫、扎維亞、布雷加、托普魯克和塞里爾地區,目前日產原油140萬桶,利比亞計劃在今後幾年之內將其原油生產能力提升250—300萬桶/日。
(2)電力:利比亞電力供應充足,電網覆蓋全國。利比亞擁有各類電站470餘座,大型電站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地區,以熱電站和天然氣發電站為主。目前利比亞發電裝機總容量為470.8萬千瓦,2002年發電總量為17531萬千瓦時;輸電線路總長度達33000公里;各類變電站近8000座,輸出總功率1100萬千伏安。
(3)交通:利比亞的陸、海、空交通比較便捷。陸路方面,據利比亞統計部門發布的統計資料,1997年利比亞公路總里數達25535公里,其中,公路干線長度17985公里,支線長度7550公里,公路質量較好。利比亞沒有鐵路,目前正在籌建之中,計劃修建鐵路總長度3173公里。海運方面,目前擁有13個集裝箱港,71個集裝箱碼頭,貨物吞吐量達1212萬噸/年(2002年統計數)。空運方面,擁有15個機場,其中3個國際機場,目前開通了十餘條國際航線。除此之外,利比亞正在著手發展海事及空中管制系統,進一步發展交通建設,建立與世界水平同步的陸海空隊伍,以滿足交通運輸業不斷發展的需要,加強利比亞與鄰國和世界的聯系。
(4)通訊:利比亞通訊由國家郵電通訊總公司專營,向民眾提供固話業務、移動通訊業務、網際網路業務和國際衛星通信業務。近年來,由於利比亞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民眾與外界聯系日益增多,電話用戶增長迅速,其現有設施已不能滿足需要,為此,利比亞郵電通訊總公司最近已同我中興公司簽約,新建一GSM移動通訊網,近日還開通了行動電話國際漫遊業務。此外,還決定在近一兩年內對固定電話網和網際網路增容。這些項目建成後,利比亞的通訊狀況將有很大的改觀。
(5)工業用水:利比亞同大部分阿拉伯國家不同,它不僅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還擁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1982年,利比亞決定修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人工河工程,用口徑巨大的水管將南部的地下水輸往北部的的黎波里、班加西等主要城市,滿足城市生活及生產用水。目前,已完成三期工程,將南部的水源輸到了班加西、的黎波里,人工河沿線地區已有充足的水源供應。
二、投資的外部環境
近年來,由於利比亞實施多元化外交政策,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改善了與西方國家、周邊國家和非洲國家的關系,國際生存空間得到拓展,投資的外部環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1、經過多年的外交努力,利比亞於2003年8月宣布承擔「洛克比」空難的民事責任,同英美就賠償問題達成協議,同意向罹難者支付賠償27億美元的賠償金,換取英美同意聯合國解除對利的制裁,2003年9月12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1502號決議,全面解除對利制裁。
2003年12月19日,利比亞出人意料地宣布全面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武器核查。利比亞在反恐、「洛案」和武器核查等問題上的合作態度以及長期保留美國在利的利益,得到了美英兩國的積極回應:英國於1999年利比亞交出兩名「洛案」嫌疑犯後便同利比亞恢復了外交關系,經貿關系也得到很大的發展,2003年英國宣布放鬆和簡化利比亞人的入境和居住審批手續,2004年初又呼籲歐盟解除對利的武器禁運,英利關系步入正常化軌道,發展速度很快。美國則在2003年初與利比亞秘密接觸,利宣布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之後,兩國正式開始討論關系正常化事宜,2004年初,美國國會代表團在卡扎菲上台三十餘年後首次訪利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2月26日,美國政府正式宣布解除美國公民赴利比亞旅遊禁令,並允許美國公司重返利比亞進行商務活動。種種跡象表明,利美關系實現正常化已為時不遠了。
2、由於地緣的關系,利比亞與歐盟的關系長期以來就十分密切,歐盟國家是利比亞進出口主要的來源國和目的國,即使在聯合國對利實施制裁期間,雙方的政治經濟關系也十分密切。99年聯合國中止對利的制裁後,利歐雙邊關系得到進一步發展,西地中海「5+5」對話機制的建立,增進了雙方的互信互諒,2004年初利法就「尤塔」案賠償問題達成協議後,影響利歐關系發展的最後障礙被掃除,近日,在利比亞召開的非盟首腦會議期間,歐盟主席普羅迪邀請利比亞正式加入於1995年成立的「巴塞羅納機制」,利歐合作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3、作為非洲國家,利比亞強調其非洲屬性,倡導、組織了非盟、撒—薩聯合體、馬格裡布聯盟,積極參與非洲事
⑨ 利比亞沙漠的資源
北非重要的石油生產國,石油是它的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經濟原以農牧業為主。1961年以來迅速成為世界重要石油生產與輸出國之一。石油生產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總值的95%以上,還出口鐵礦石、花生、皮革等,進口以機器設備、車輛、糧食為大宗。除石油外,天然氣儲量也較多,其它資源有鐵、鉀、錳、磷酸鹽、銅等。1985年石油探明儲量29.18億噸,產油5000餘萬噸,已探明天然氣儲量6053億立方米。主要工業部門是石油開采、煉油,還有食品加工、石化、化工、建材、發電、采礦、紡織業等。鐵、錳、銅、錫、鋁土、磷灰石、鉀鹽等礦藏尚少開發。可耕地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糧食不能自給,大量靠進口。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花生、柑桔、橄欖、煙草、椰棗、蔬菜等。畜牧業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牧民和半牧民占農業人口一半以上。貨幣名稱:第納爾。境內運輸以公路與管道為主。有1800公里長的現代化沿海公路,5000餘公里的能源運輸管線和5個油港。
⑩ 利比亞的自然資源
利比亞(Libya)是主要的石油出口國之一。利比亞1955年頒布國家石油法,並開始石油勘探。1959年發現了第一批油田,1961年開始出口原油。利比亞原油油質好,並且含硫量低,蠟油產率高。
截止2014年9月統計,利比亞天然氣儲量1.54萬億立方米,居非洲第四位。
利比亞其他資源有鐵(蘊藏量20-30億噸)、鉀、錳、磷酸鹽、銅、錫、硫碘、鋁礬土等。沿海水產主要有金槍魚、沙丁魚、海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