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產業競爭需要什麼資源
擴展閱讀
記賬成本支出有哪些 2025-02-14 05:50:46
三十而立買鑽石多少集 2025-02-14 05:50:00
西方石油為什麼下跌 2025-02-14 05:44:59

產業競爭需要什麼資源

發布時間: 2023-06-06 16:44:20

⑴ 成功創業需要的資源要素主要包括哪些

創業資源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業務資源:賺錢的模式是什麼;
客戶資源:誰來購買;
技術資源:憑什麼贏取客戶的信賴?
經營管理資源:經營能力如何;
財務資源:是否有足夠的啟動資金;
行業經驗資源:對該行業資訊與常識的積累;
行業准入條件:某些行業受到一些政策保護與限制,需要進入資格條件;
人力資源條件:是否有合適的專業人才。
以上資源創業者也不需要100%的具備,但至少應具備其中一些重要條件,其他條件可以通過市場化方式來獲取。創業者如有足夠的財務資源,其他資源欠缺也可以彌補;如果有足夠的客戶資源,其他資源的欠缺也容易改變

⑵ 優質的行業資源怎麼寫

行業資源是指包括行業主管政府和行業中的服務組織(行業協會或商會等)在內的,以行業企業為核心的各種社會組織所擁有的和具備的各種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

行業資源指企業組織所處的經營領域的資源。行業資源主要包括5種要素,這5種要素共同作用,決定了行業競爭的性質和程度,它們是形成企業在某一競爭領域內競爭戰略的基礎(見圖)。作為經營管理者,應充分了解這5種要素是怎樣影響競爭資源的,並由此明確在該行業中,企業應當處於什麼樣的戰略地位。

⑶ 使企業獲得競爭優勢和提高核心競爭力的資源有哪些特性

使企業獲得競爭優勢和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四大資源優勢:

技術與業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技術與業務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技術的主要表現形式為網路質量、業務支撐處理能力和新業務研發水平。創造技術與業務優勢就是打造三大精品網路,即主幹傳輸網、基站通信網及業務支撐網,全面提升網路質量、業務處理能力及新業務研發水平。目前,我們之所以能處於市場主導地位,就是因為我們的網路覆蓋率、通話質量及新業務水平領先於同行業,業務支撐處理系統通過幾次升級以後,已日益完善,推廣的新業務、新功能已受到消費者的普遍歡迎。今後,我們在實現精品網路和業務多元化的同時,要與市場接軌,根據市場競爭發展的需要,來建設好、維護好、優化好我們的通信網路,研發出深受消費者歡迎的新業務功能和業務平台,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早,技術與業務要適度超前於市場的需要,在行業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真正體現出我們的優勢所在。

經營與服務

通信能力具備了,業務平台建立起來了,要通過經營與服務將規模通信能力轉變為規模經濟效益。

經營與服務是企業生產領域同一概念的兩種不同表述形式。企業生產對內表現為一種經營行為,對外就是一種服務行為。經營的目的就是開拓市場、穩定市場。服務的目的就是爭取客戶、穩定客戶。被譽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曾說過:經營與服務的過程就是一個創收的過程。如何創造經營與服務優勢、實現企業增量增收?首先要提高經營決策能力,企業經營的對象就是市場,提高經營決策能力,就是正確把握市場先機,正確定位於市場,根據市場的發展變化需求制訂行之有效的市場經營策略,在競爭中主導市場發展方向,化解市場風險,成功駕馭市場。其次就是建立健全經營網路,提高經營網路的營銷能力、戰鬥力。近兩年,移動業務之所以飛速發展,與我們的社會代辦營銷網路是分不開的,社會代辦成了業務發展的主力軍,目前代辦經營網路所佔業務發展比例達80%以上。今後一段時間,在發展自辦經營網路的同時,要進一步穩定與發展代辦經營網路,與之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系,形成合力,將市場競爭空間進一步延伸。

創造服務優勢,就是進一步提升服務理念,強化服務手段,規范服務行為,提升硬體服務檔次,打造優美服務環境,推行全員服務機制,將服務延伸到業務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形成企業服務價值鏈。根據不同消費群體,大力倡導人性化、個性化、親情化、差異化服務,以提升標准化、誠信化服務水平。

創新與管理

技術與業務優勢形成了,為經營與服務的開展創造了前提和條件,經營與服務優勢形成了,為實現企業量收的增長提供了可靠保證,企業如何追求利潤、效益最大化?就是通過創新與管理來實現。創新與管理的過程就是理順企業內外關系,對企業經營與服務行為實行激勵、監督與約束,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推動經營與服務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過程。當前國有企業紛紛進行股份制改造或注冊上市,其目的一方面為了實現融資,但其真正目的是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企業管理與創新體制,進一步理順、明晰企業產權,明確責、權、利關系,加強權、利的監督與約束,創造企業發展的生機與活力。中國移動從國有壟斷行業發展成為上市獨資企業,其創新與管理機制發生了深刻變化,建立起了適應行業競爭的創新管理平台。如何進一步保持、創造管理與創新優勢,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一是創新管理體制,進一步與市場競爭相適應,與國際接軌,全面實行集約化、精細化管理,實現人、財、物資源的最佳優化配置,最大限度地發揮管理效能。二是在創新管理模式上實行分級管理,充分發揮各管理層的創造性、能動性,以增強企業應對競爭的整體靈活性。三是在創新管理制度與考核上進一步細化與量化。目前我們正在實施「職位、薪酬、職效」改革及實施財務精細化管理,就是加強對員工和各管理層的工作、業績以及各單位的財務指標的細化與量化,使企業管理進一步直觀化、制度化。

人才與文化

企業人才與企業文化是企業最大的資源優勢,企業技術、經營、管理都是通過人才來實現的。一流的企業必定擁有一流的人才,必備一流的人才機制。如何創造人才優勢?一是築巢引鳳,打造好的人文環境及人性發展空間,使企業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市場經營人才和綜合管理人才。二是建立起良好的人才機制,為企業人才提供一個充分實現自我價值、充分發揮自我特長的平台,真正實現人盡其才,有為有位,有位有為,激發他們的責任感、競爭感、成就感、自豪感,使之與企業同甘共苦、緊密相連。三是建立人才資料庫,及時補充新鮮血液,做好人才儲備,避免企業人才青黃不接,確保人才結構及時調整和正常交替。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靈魂。華為公司總裁任正非先生曾說過:「任何資源都是有限的,唯有企業文化才會生生不息推動企業向前發展。」一個好的運行機制,一批優秀人才,一個好的領導集體,一個有利於企業發展的國家政策,都可以促進企業飛速發展,但靠這些因素推動企業發展都具有階段性,因為這些因素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世界上一些知名企業航母在經歷了十年、二十年以後就成了「泰坦尼克號」,就是因為這些因素逐一地喪失了。只有企業文化推動企業發展生生不息。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精神支柱,它由企業制度、機制、人才及員工、企業風貌經長時期精煉而成,它對企業發展的影響重大而深遠。如何創造企業文化優勢?就是要形成企業核心價值觀體系,即以人為本,追求客戶滿意服務,持續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推動企業、社會向前發展。這就是我們企業的精神支柱,是我們企業文化的內涵。有了這種精神支柱,企業就會青春永駐,保持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