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校園資源使用教育怎麼寫
擴展閱讀
西方石油為什麼下跌 2025-02-14 05:44:59
君頤石油怎麼樣 2025-02-14 05:36:26
口服美白產品多久會白 2025-02-14 05:35:50

校園資源使用教育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3-06-07 01:12:44

㈠ 如何開發和利用好校內和校外資源

如何開發和利用好校內和校外資源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的以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為指導思想的教學改革中應運而生的新型課程。

它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基本目標,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注重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體現經驗和生活對學生發展價值的實踐性課程,包括研究性學習、信息技術教育、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方面。

綜合實踐活動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學生的學習場所必須從課堂走向社區、走向社會,學習內容的載體也必須從教科書轉身豐富多彩的社區、社會生活實際,實現校外教育資源與校內資源的整合與優化。

然而,我國人口眾多,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形成了只強調適應學科要求的不完整的教育模式,存在「片面追求升學率」和「學生高分低能」的弊病,學生被局限在校園這個有限的空間中,與社區、與社會接觸少,學校忽視校外社會實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這已成為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和發展的重要障礙。

因此,為保證綜合實踐課程的有效實施,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社會實踐能力,學校應正視當前學生校外社會實踐資源開發與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及時採取應對措施,提高開發和利用課堂外的蘊藏於社區、社會生活之中的課程資源的能力與水平。

一、當前學生校外社會實踐資源開發和管理的現狀

1、開發的無序性、短期性,缺乏整體性,導致校外社會實踐資源閑置與學生社會實踐資源匱乏相並存的局面

長期以來,學校受到應試教育的嚴重影響。

應試教育偏重智力,忽視德體美勞;重視知識量,忽視學生素質、自我探究能力的開發;重理論,忽視活動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

因此,社會實踐活動課成了可有可無的課程。

對社會實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特別是校外社會實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更是少之又少。

近年來,新課程改革正在緊鑼密鼓中進行。

但在新課程方案中,作為國家課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沒有統一的教材,缺乏操作的具體內容。

加上某些學校沒有引起高度重視,沒有積極主動挖掘課程資源,從而導致這樣一種局面,即一方面是既有的社區、社會實踐資源的閑置與浪費,另一方面又是學校感慨資源的匱乏。

即使在一定條件下進行開發,往往也是短期的、臨時的開發,或者是因校外因素影響而被動地開展,總的來說缺乏整體性。

2、利用的檔次低、效率低,共享程度低,存在校外社會實踐資源低水平重復利用與無序管理的現象

由於各類學校辦學條件差別大,橫向上聯系少、借鑒少、共享少,各自為政,各校對同主題、同形式的校外社會實踐資源進行低水平的重復開發與利用。

在縱向上,同一學校對既有的校外資源沒有進行規范系統的管理和合理利用,沒有物力人力的保證,沒有深入挖掘資源潛在價值,所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與學科教學脫節,與德育主題相悖,體現不出探究性學習、激發學生興趣、增進生活體驗、進行缺陷補償的要求。

如目前一些博物館、革命教育基地沒有對學生免費開放,或者即使是免費開放的,但只是主辦方簡單的「開門接待」,而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挖掘,所提供的教育內容與方式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大,往往教育效果甚微,甚至適得其反。

這樣,校外社會實踐資源也就失去了促進學生發展的意義,難以體現生活和經驗對學生發展的價值。

二、學生校外社會實踐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對策

1、樹立課改新觀念,充分認識社會實踐資源開發管理的重要意義

作為一所學校,要樹立大課程觀、大教材觀、以及課程資源觀。

我們要認識到,大自然、人類社會、豐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書,「生活世界處處有課程資源」,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必修課、選修課一樣,課都是培養學生的主渠道;我們要認識到,課程標准和教科書是基本的課程資源,而校外社會實踐資旅漏源更是掘肆豐富多彩的,是學校課程的延伸,是學生發展空間的擴展,是師資力量的補充。

因此,只有充分開發校外社會實踐資源,進行科學管理,實現高效利用,才能保證學生廣泛了解有關自然、社會和人類自身的豐富知識,比較全面地理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

2、開展調研,科學分類,形成學生校外社會實踐「資源包」

校外實踐資源是多元的,包括校外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文化資源、信判鎮轎息資源等。

校外社會實踐人力資源包括學生家長、社區居民、校外專家以及社會相關部門的人員。

校外實踐活動離不開他們的幫助與支持,如組織學生到社區開展家政服務活動,就需要社區工作者、居民的大力支持。

而物力資源、財力資源是確保社會實踐活動正常開展的前提條件。

在學校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對開發利用好社會的物力、財力資源提出了新的更高、更為迫切的要求,若社會各部門對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場所、設備、經費、以及安全保障等方面給予幫助,對學生實現平等參與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同時,不可忽視對文化資源、信息資源的調研,它更為隱性,更不穩定,隨著人員、政策、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學生校外實踐資源要充分開發與利用文化資源、信息資源,發展學生的文化素養和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水平和收集處理信息能力。

因此要建立學生校外社會實踐資源的調研工作常規,定期不定期進行資源調查研究,及時掌握資源的變化情況。

資源的豐富性,也決定了校外社會實踐資源的無序性,資源往往是零散的。

我們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校外社會實踐資源進行科學分類、初步篩選,對校外社會實踐資源「心中有數」,形成可供深入挖掘、綜合開發的資源庫、資源包。

3、精心開發,研製方案,高效利用學生校外社會實踐資源

經過調查分類的資源有的可直接利用,但大部分需要進行規劃性開發。

無論是直接利用,還是規劃開發,都要做到三「結合」,進行有選擇的開發:首先,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的健康成長。

教育是一項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一本質特點決定了學生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

開發和利用校外社會實踐資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也要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特別是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滿足學生的需要。

其次,要結合學校辦學目標和辦學特色。

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歷史背景、外部條件和內在條件,這些條件的綜合,就形成了該校具有自己特色的辦學傳統和校風,它是學校文化的積淀,校外社會實踐資源的開發要走的就是這樣一條基於學校現實的特色化的道路。

最後,要結合當地經濟、文化、社會事業的發展狀況。

課程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校外社會實踐資源具有地方差別性、具體性、可感性,是校本課程最好資源。

只有與「三結合」密切相關的資源,而且只要與「三結合」密切相關的資源,我們就要下決心,花力氣,主動與相關部門相關人員聯系商談,深入挖掘,達成協議,使之成為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新去處」、「新形式」。

如處於城郊結合部和農村的學校,就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周邊田多地廣的優勢,建立「蔬菜水果種植」實驗基地,成為學生的校外勞動實踐資源。

而在城市或處於文教區內的學校,則可充分利用城市或文化教育園區方面優勢,與大中專學校、圖書館、社區、養老院等建立固定的社會實踐關系,充分利用它們的資源,開展針對性的社會實踐教育。

如利用養老院建立校外「義工」或「志願者」隊伍,對學生進行培訓,使他們了解、熟悉「義工」、「志願者」制度,增強他們的服務能力;如借用鄰近學校的校園資源,開運動會、搞課外活動等,開展校際聯誼,促進共同發展等。

4、強化管理,優化配置,共享學生校外社會實踐資源開發成果

一旦某一資源得到開發就要加強管理,備案法不失為一種較好的社會實踐資源的管理辦法。

備案法要求對所有資源進行分類,對資源的相關負責人、聯系人、聯系電話、活動場所面積、適用程度、財力支持能力、可接收學生數、活動時間、安全保障等主要方面進行登記,存入資源庫,隨時調用。

校外社會實踐資源要做好合理配置,進行綜合利用、循環利用。

以利用現有資源為主,同時深入挖掘潛在資源。

綜合利用就是根據學生的社會實踐主題,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進行有選擇地調用各種可用資源,以濃厚學生的興趣,增進學生體驗,促進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的發展。

循環利用是指對某一資源一經開發就要多次重復使用,發揮資源的最大的效益。

例如學校與超市建立「學生導購員」社會實踐關系後,學校定期、輪流安排不同年級的學生前往實踐。

當然,對於不利於學生、學校發展的過時資源,我們要優勝劣汰,及時淘汰。

共享是綜合利用資源的重要形式,是循環利用資源的特有形式。

例如,目前我市「古堰畫鄉」的「大港頭」、「九龍」寫生基地,已成為共享程度非常高的學生校外社會實踐資源。

而學校也一樣,某個學校開發的校外社會實踐資源一旦成功,就應該毫無保留地推向社會,與其他學校共享。

只有這樣,才能使有限的社會實踐資源的教育效益實現最大化。

讓我們大力開發利用好學生校外社會實踐資源,建設沒有「圍牆」的學校,搭建通往社會、通往大自然的橋梁,擴大學生的學習空間,滿足學生親近自然、了解社會的需求,充分利用具體、可感的社會實踐資源,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他們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㈡ 大學生如何合理利用學校的公共資源

教育家斯金納曾說:「如果我們將學過的東西忘得一干二凈,最後剩下來的東西就是教育的本質。」所謂「剩下來的東西」,其實就是自學的能力,也就是舉一反三或無師自通的能力。
自學能力必須在大學期間開始培養。大學生不應該只會跟在老師的身後亦步亦趨,而應當主動走在老師的前面,講課之前就把課本中的相關問題琢磨清楚,然後在課堂上對照老師的講解彌補自己在理解和認識上的不足。
應當充分利用學校里的人才資源,從各種渠道吸收知識和方法。除了資深的教授以外,大學中的青年教師、博士生、碩士生乃至同班同學都是最好的知識來源和學習夥伴。
應該充分利用圖書館和互聯網,培養獨立學習和研究的本領。首先,一定要學會查找書籍和文獻,以便接觸更廣泛的知識和研究成果。讀書時,應盡量多讀一些英文原版教材。其次,在書本之外,互聯網也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可以藉助搜索引擎在網上查找各類信息。
當對自己的成績感到滿意時,我建議你開始自學一些國際一流大學的課程。例如,嘗試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放在網上的開放式課程,當你可以自如地掌握這些課程時,你就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對國際化的挑戰了。
第二項學習:基礎知識
在大學期間,一定要學好基礎知識(數學、英語、計算機和互聯網的使用,以及本專業要求的基礎課程)。應用領域里很多看似高深的技術在幾年後就會被新的技術或工具取代,只有對基礎知識的學習才可以受用終身。

㈢ 如何有效利用教學資源進行教育教學

內容如下:

一、認真地了解遠程教育的起源及發展慨況,掌握遠程教育與傳統教育的聯系與區別,在此基礎上深入弄清遠程教育對我們的影響和輔助作用。

二、通過實踐操作對遠程教育的運用,每天抽取一定的空餘時間加強對遠程教育的學習,保證了學習的時間;在學習的過程中,盡力多學一些與自身教學有關的科研課題,只有採用這種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才能做到學為所用。

三、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其重要的知識點加以歸納整理,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在上機操作上加以實踐,多次反復練習就會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從而促進自身教學的不斷提高。

四、充分地利用了音像教學設備和網路教學資源,豐富了自己的教學內容和形式,也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學習興趣,在開發語文課程資源時,充分利用信息和互聯網路,學習別人先進的教學方法。

㈣ 如何充分利用學校所提供的資源,通過自身的努力學有所成

長期以來,在傳統的教育中,課程資源的范圍相當有限,教材一直是學校的主要課程資源,甚至是唯一的課程資源。從而忽視了課程資源的開發價值。英語是一門內涵豐富,信息量較大的學科,也是教學難度大,收效低的學科之一。

特別面對新課改,新教材,知識容量進一步加大,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獲得終身發展的英語知識,就必須重視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努力拓展學生運用英語和使用英語的綜合能力。

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

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是英語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課程資源包括英語教材以及有利於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其它所有學習材料和輔助設施。由於各種條件限制,農村初中除了教材之外,能利用的英語課程資源相當缺乏。

但是只要結合自身實際,因地制宜也可以大有作為,取得較為滿意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合理有效的使用教材外,要適應教育的發展,還應積極利用和開發課程資源,為學生的資助學習創造條件。

教師要從具體教學情況和現有教學資源出發運用教材。在現實教學中,即使考慮了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的教學設計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實現。

㈤ 幼兒園資源怎麼寫

範例如下:
教育過程所佔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即教育人力資源、物力資源和財力資源的總和。人力資源包括教育者人力資源和受教育者人力資源,即在校生數、班級生數、招生數、畢業生數、行政人員數、教學人員數、教學輔助人員數、工勤人員數和生產人員數等。
物力資源包括學校中的固定資產、材料和低值易耗物品。固定資產分為共用固定資產、教學和科學研究用固定資產、其他一般設備固定資產。

㈥ 大學生應該如何利用學校的資源

一是可以利用學校的人脈資源,一般創業的合夥人都是大學的同學,有共同興趣愛好共同理想和抱負的人往往能走到一起。出了社會要找能一起吃苦一起創業的同道人士就比較難了。

二是可以藉助學校一些老師的項目,使其商業化。這些往往都有技術含量,只要找到有市場有潛力的項目就可以和教授們洽談,大多數教授還是很希望能將自己的發明發現商業化的。

三是可以享受學校對創業大學生的優惠政策,像我們學校就有大學生科技創業園,小本提供種子資金、辦公室、免一年水電網費之類的。另外還可以小本得到老師的指導。我個人覺得大學生市場就是一塊很大很有潛力的市場,好好研究將會發現很多創業機會的。



(6)校園資源使用教育怎麼寫擴展閱讀:

1、讓學生成為你的客戶,他們會發推文

你的朋友是你的第一批客戶。生活在大學校園里,我的朋友、室友、同學以及其他任何我可以談及公司的人,共同構成了我的第一批支持者。讓大學同學成為客戶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們會在社交媒體上傳播聲音。他們不僅僅購買我的束發帶。

2、啟動校園代表計劃

很多朋友當時在上其他大學,想幫助廣產品。朋友們成為品牌代表,向其同學進行兜售,組建俱樂部,並向當地醫院捐贈。然後告訴外校朋友。現在,我們的計劃已經在100個校園生效。

3、利用導師等免費資源

每當我對自己不懂的地方(如何創建商業計劃,如何創建標志,如何建立網站)有疑問,我會去找不同院系的教授求教。雖然我並沒有選他們的課程,他們也會抽出時間,幫助我的生意,就因為我還是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