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如何在日常課堂中運用視頻資源
擴展閱讀
哪裡有機油濾價格 2025-02-14 02:29:09
期價與價格背離是什麼 2025-02-14 02:29:03

如何在日常課堂中運用視頻資源

發布時間: 2023-06-07 19:09:39

⑴ 如何將網路資源運用到教學中

一、網路資源輔助教學改變傳統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是由教師主宰整個教學活動進程,而把學生置於被動地位.因此,在當前的教育改革中,更多地強調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題。而教師應當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在上課前可以先確立學習目標,其中包括閱讀課本內容,學習數學定義和定理;然後布置學習任務,其中包括理解掌握所學的定理和性質,完成課堂練習;最後讓學生自主學習,告訴學生可以到某些網站上去搜索和閱讀相關的資料。學生可以通過個體學習或者小組討論來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生自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網上搜索資料自主的完成學習任務,也可以在網上來討論學習。此種學習方法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利用網路資源,實現教學重點的突出和難點的突破

數學知識是抽象的,但也是具體的;是靜止的,但也是動態的;教師所授的知識是有限的,但有限的知識所反映的內涵卻是無限的。
而體會數學知識的具體與抽象,靜態與動態,有限與無限往往是數學課的重點和難點。我們可以藉助網路信息資源來突破難點,突出重點。

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數學知識是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來的,這導致了它往往難以想像和理解。利用網路信息技術資源可以使知識,學生的思維過程具體化、形象化,從而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學習「指數函數的增長」時,為了使學生易於體會指數函數的爆炸式增長,可以利用幾何畫板作出幾個指數函數的圖像,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指數函數的增長速度。通過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可以達到使學生容易理解和記憶的目的。

把靜態的知識動態化。在一個屏幕上,文字、動畫、音樂同時出現,可以充分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將靜態的知識「動」起來,更利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學習「橢圓的離心率」時,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離心率的幾何意義,我們可以在幾何畫板上可以作出一個橢圓,保持它的長軸長一定,通過改變橢圓的焦距,橢圓會在屏幕上「動」起來,學生可以通過橢圓形狀的改變,深刻地體會到離心率對於橢圓形狀改變的重要性,從而對橢圓離心率的幾何意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把有限的知識進行無限的延伸。網路信息技術資源可以將課堂教學進行延伸,無論是在時間還是空間上都為我們留下了廣闊的發展餘地。善於利用,定能使傳統的課堂教學產生質的飛躍。比如,在進行研究行課題的學習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到互聯網上去搜索,搜集資料,然後自己探究和互助討論。通過網上搜集資料學習,可以將課堂內容進行無限的延伸。
三、增大課堂信息量,增加教學密度

網路教學有著傳統教學媒體所不可比擬的優越性,這種教學方式採用多種信息載體,如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等,可以傳遞大量的信息,提供多種訓練方法,有利於理解和運用能力的提高。運用網路開展輔助教學可以使教師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從期望得到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出發,將教學內容重新編排,認真選擇,事先編制好教學內容和程序,能節約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加快教學節奏,使教學密度增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
四、注重因材施教

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很難兼顧每一個學生,無法做到針對所有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習興趣在教學實施中做到面面俱到,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但網路的優勢使得因材施教成為可能。網路上有可供學生共享的網路資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學習目標,按照自己的需要從網路上獲得有用的信息。教師可以幫助有疑問的學生,盡量做到因材施教。從而可以滿足不同學生多方面的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和學習興趣,自主高效地學習。
五、收集網路資源,豐富教學資源

數學課本的知識容量是非常有限的,已經不能滿足教師和學生學習的需要。網路上的資源非常豐富,獲取各種信息最有效和經濟的方法就是應用互聯網上的資源。我們可以根據需要從網上下載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等素材。分門別類地放在校園網上實現資源共享。為了節省網站的空間資源,也可以在學校的網頁中提供資料下載的地址,建立網路鏈接,使用也是很方便的。對於需要經常訪問的網站,常常把網址添加到收藏夾中便於經常的使用。
轉載

⑵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合理的使用教學資源

一、教學媒體的選擇
多媒體資源生動形象,易被感知,吸引學生,具有其它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優勢,但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不當,則畫蛇添足,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如何發揮其獨特優勢,使之真正融於整體教學之中,選擇適當的介入時機非常重要,一般地說,教材中難以用言語表達、學生缺少感性認識而難以領悟的地方介入多媒體資源,就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學生茅塞頓開。例如在講解技術與自然時,由於學生平時只關注學習,對自然環境遭受的破壞學生一般都不大注意,我通過播放視頻《我國每年平均消失20個湖泊》,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思考、討論來理解技術與自然,當然這里也可以引出技術是一把雙刃箭,需要我們正確合理的使用技術。這樣教師不必用太多的語言去講解,而是讓學生主動的去分析、理解。
多媒體資源只有適時使用,恰到好處,才能獲得最佳教學效果。如果媒體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那麼多媒體一般放在新授課之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過渡。如果以理解知識點為主要目的資源,媒體可放在新授之後,當然一節課多媒體資源也不能太多,否則這課上的確實是很花俏,學生的興趣也確實被調動起來,課堂氣氛也很高,但此時學生的興趣已經關注在媒體上了,可能老師感覺上的很好的一節課,可上完課後學生並不理解學了什麼。因此,只有設計出周密的媒體介入方案,合理的使用媒體數量才能取得應用的教學效果。
二、教具的選擇
1、從學生熟悉的產品入手
教具最好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物品入手,學生理解起來也能更加容易一些。我們老師不要覺得越是新奇、獨特的產品越是好的教具,我們在課堂中使用的任何媒體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只有從身邊的物品入手,學生才能更加深切的體會到技術無處不在,他就在我們的身邊。
2、教具最好老師自己動手做
記得曾經聽過崔保金老師一節課,在通過與學生分析、討論後,他拿出了自己設計的作品時,當時別說學生被吸引了,就連我們老師都被吸引了,因為這個模型正是剛才師生們共同探討的一個問題,而老師自己親手做出來,對學生來說更具有說服力,否則我們老師整天跟學生講設計,可學生一學期結束,自始自終也沒有看到老師設計了什麼??老師自己動手做教具,更能適合自己的課堂教學所用,同時也更能激發學生的設計與製作慾望。
高智生推薦: 耿老師從教學實際入手,分析並闡明了媒體及其他教學資源在通用技術的合理運用,具有借鑒意義。
崔保金推薦 : 老師從教學媒體和教具兩方面非常形象的分析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使用資源應該注意的事項,值得學習!

⑶ 小學四年級數學在什麼課上可以引用視頻資源

是否引用視頻資源,取決於課堂的需要。當你需要某一項導入要用視頻的時候,或者演示某個操作過程的時候,就可以引用視頻。

⑷ 如何充分利用好教學資源

我認為,教學資源的積累,有兩種途徑:一是,從外部來獲取。這類教學資源是顯性的資源。比如,課前大多教師從網上下載視頻資源,或製作課件,或下載圖片,或自製教學用具等。這種方式,獲取教學資源,得到的信息准確,有效。二是,在課堂上自主生成的教學資源。這類教學資源,教師事先是不可預知的,是隱性的教學資源。然而真因如此,此類教學資源很珍貴。教師的成長,大多是正確、合理地處理這類教學資源,在課後寫成教學隨筆,在反省自我中,很快成長起來了。 現在,我重點談一下,自己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的。首先,對於第一類教學資源,我時常積累運用。但有一個原則,一定為教學目標服務,不能為裝樣子,擺架子而運用。下載或自製課件,都一定要為學生服務,若不能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況,為用而用,其結果適得其反。其次,對於第二類教學資源,我在課堂,時常有自主生成的資源。比如,在講泰戈爾的《金色花》一文,課堂生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學生問:「你到哪裡去了,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面對課堂上自主生成的資源,教師應該如何處理?處理的方式與方法,體現這位教師的思想修養和他的學識及他個人的教學境界。我認為,若教師在課堂上,遇到此種情況,你應該慶幸,這是很學生給了我們自身提升的機會,千萬不可,打擊學生。這是其一。其二,教學相長,自已千萬不可為完成教學目標,面對這樣的教學資源,視而不見。其三,教師應該冷靜下來,將問題拋向學生,這一時間,自己也思考,備課中自己沒有想到的,學生反而能想到,學生真是太偉大了。第四,這樣的教學資源,課後,自己在寫教學反思,有了很好的第一手材料,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 因此,面對教學資源,教師就應該是充分利用,這樣,課堂教學效率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