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除了地球,太陽系中哪顆行星擁有最寶貴的礦物/資源可以開采
地球是一個特例。由於與火星大小的物體發生碰撞,地球擁有比平常更多的重元素。地球也是岩石行星中質量最大的。木星的引力很可能讓獅子們分享了周圍的好東西。
地球的火山活動也很活躍,除了極薄的地殼外幾乎完全融化。因此,有價值的重元素不斷被帶到地表或接近地表。豐富的液態水會侵蝕覆蓋層使開采變得容易。
其他星球到底有什麼礦物質還是個謎。當然,這些氣態巨行星已經出局了。金星,很自然地,也出局了。水星和冥王星都是位於極端地區的微型行星,也不太可能。
但是有一些金屬小行星離地球很近,最有希望的是(6178)1986 DA。主要是鐵(約1000億噸),但也含有大約10億噸金、鉑、銥和其他貴金屬和稀土。
當我們准備開始在太空采礦時,近地金屬小行星是最明智的開始。
B. 八大行星上有什麼可貴的資源
即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八顆行星,冥王星不再為經典行星。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投票5號決議,部分通過新的行星定義,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將其列入「矮行星」。
火星的那層薄薄的大氣主要是由余留下的二氧化碳(95.3%)加上氮氣(2.7%)、氬氣(1.6%)和微量的氧氣(0.15%)和水汽(0.03%)組成的。火星的兩極永久地被固態二氧化碳(乾冰)覆蓋著。
水星的密度將大於地球,這表明水星的鐵質核心比地球的相對要大些,很有可能構成了行星的大部分。因此,相對而言,水星僅有一圈薄薄的硅酸鹽地幔和地殼。
巨大的鐵質核心半徑為1800到1900千米,是水星內部的支配者。而硅酸鹽外殼僅有500到600千米厚,至少有一部分核心大概成熔融狀。
金星英文名:Venus是全天中除太陽和月亮外最亮的星,猶如一顆耀眼的鑽石,於是古希臘人稱它為阿佛洛狄忒(Aphrodite)--愛與美的女神,而羅馬人則稱它為維納斯(Venus)--美神。金星基本參數
公轉周期:224.701天
平均軌道速度:35.03千米/每秒
軌道偏心率:0.007
軌道傾角:3.4度
赤道直徑:12,103.6千米
質量(地球質量=1):0.8150
密度:5.24克/立方厘米
自轉周期:243.01日
衛星數量:0
公轉半徑:108,208,930km(0.72天文單位)
表面面積4.6億平方千米
表面引力8.78m/s2
自傳時間-243.02天
逃逸速度10.4千米/秒
表面溫度最低平均最高
737K750K773K
木星由90%的氫和10%的氦(原子數之比,75/25%的質量比)及微量的甲烷、水、氨水和「石頭」組成。這與形成整個太陽系的原始的太陽系星雲的組成十分相似。土星有一個類似的組成,但天王星與海王星的組成中,氫和氦的量就少一些了。
行星定義委員會最初提出的方案,在確定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為經典行星之外,將冥王星降格為二級行星,同時增加穀神星、卡戎星和編號為2003UB313的齊娜星為二級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