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西藏有哪些稀有資源
擴展閱讀
哪裡有機油濾價格 2025-02-14 02:29:09
期價與價格背離是什麼 2025-02-14 02:29:03

西藏有哪些稀有資源

發布時間: 2023-06-09 09:18:39

Ⅰ 西藏有哪些礦質資源

西藏已探明的礦產達70多種,已探明儲量的26種礦產中,有11種的儲量分別名列中國的前5位。鉻鐵礦質量好,品位高達50%左右,已經探明的遠景儲量居全國之冠,銅礦的遠景儲量僅次於江西省。藏東玉龍大型班岩銅礦儲量高達600多萬噸,世界罕見。鋰的遠景儲量居世界前列。非金屬礦中石膏居全國第二位;硼砂、菱鎂礦、重晶石居全國第三位;砷、白雲母、泥炭居全國第四位;陶瓷土居全國第五位。還有食鹽、天然鹼、芒硝、硫、磷、鉀、硅藻土、冰洲石、大理石、剛玉、水晶、瑪瑙等多種礦產。 。另外,西藏現有鹽湖2000多個,面積6萬平方公里,鹽湖中的礦產資源高達十幾種,僅日喀則地區的大扎布鹽湖,其潛在開發價值就高達數千億元。 這上邊相當的資料都是在網上找的,你如果需要更詳細點的,也可以再找找。至於你要的圖,只能去一些專業的地圖或者地圖書籍上找,希望可以幫到你!

Ⅱ 西藏有哪些資源

(1)農業資源
農牧業在西藏自治區國民經濟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農牧業人口佔全區人口的80%。全區耕地面積36.05萬公頃,其中有效灌溉面積25.57萬公頃,佔79.4%;農業作物品種繁多,青稞和小麥是主要品種,此外還有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等糧食作物和花生、煙草、茶樹、蘋果、梨、核桃等經濟作物以及大白菜、油菜、蘿卜、西紅柿、黃瓜等蔬菜作物。西藏是我國五大草原牧區之一,天然牧草地面積居全國之首,為6479.68萬公頃;氂牛是主要的家畜,此外還有黃牛、犏牛、綿羊、山羊、馬、驢、騾、豬、雞等。
(2)水利資源
西藏自治區水利資源豐富,天然水能蘊藏量約佔全國的30%,為2億多萬千瓦;亞洲著名的恆河、印度河、湄公河的上源都在西藏;在西藏境內流域面積大於一萬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多條,雅魯藏布江為西藏的第一大河,全長2057公里,是我國第五大河。西藏有大小湖泊1500多個,湖泊總百積24183平方公里,約占我國湖泊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湖面最高、范圍最大、數量最多的高原湖區。
(3)林業和野生動植物資源
西藏的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在全國名列前茅。森林面積達1267萬公頃,居全國第四位;木材蓄積量達20.84億立方米,居全國首位;常見的成林樹種主要有松、杉、柏等。主要的野生植物有葯用植物、糖類和澱粉類植物、纖維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油植物、鞣類植物等六大類,其中以葯用類最為豐富,達1000多種,有的暢銷國內外。野生動物有獸類、鳥類、魚類。獸類中的藏羚羊、野氂牛等系青藏高原特產珍稀動物,白唇鹿為中國特有的世界珍稀動物;鳥類己發現的有473個品種,其中西藏黑頸鶴為中國所特有;魚類共己發現有64種,以鯉科的魚類為最多。目前,西藏有五個自然保護區,它們是:羌塘野氂牛、藏野驢、藏原羚保護區;芒康滇金絲猴保護區;申扎黑頸鶴保護區;林芝東久紅斑羚保護區;類烏齊長嶺馬鹿保護區。1991年,西藏還成立了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4)礦產資源
西藏自治區的礦產資源也很豐富。目前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90多種,礦產地2000餘處,18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儲量的前十位,其中鉻鐵礦儲量居全國之冠,銅的遠景儲量居全國第二位;鋰、硼等11種儲量居全國前五位。近年來,已探明西藏有儲量豐富的油氣田,可望在下世紀成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

Ⅲ 西藏的重要礦產資源有哪些種

1、鋰礦資源:西藏扎布耶鹽湖是一個超大規模鋰、硼、鉀等多礦種的鹽湖礦床,屬世界三大鋰鹽湖之一,位居世界第二。扎布耶鹽湖具有世界獨一無二的天然碳酸鋰固體資源和高鋰貧鎂、富碳酸鋰的特點。該鹽湖開采量即使按三分之一可采量計算,潛在的綜合開采價值超過1500億元。公司鹵水提鋰技術水平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比國外鹵水提鋰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和市場優勢。
鋰被譽為「能源金屬」和「推動世界前進的元素」。鹽湖經濟價值達到4000億元以上,公司控股的西藏扎布耶鋰業公司已取得該鹽湖20年的開采權。
據業內專家估計每年鋰產品需求量全球應不低於8%-12%的增長,鋰業前景廣闊將超過我們的想像。近年來鋰主要被應用於鋰電池,大大地促進了IT行業的發展。事實上,鋰的用途十分廣泛,關鍵是受控於數量和價格,如鋰鋁合金(鋰鋁合金可以應用於戰斗機的機冀、潛艇,是航天工業不可或缺的材料)、玻璃陶瓷、潤滑脂、空調、鹼性電池、軍工等領域均需要使用到金屬鋰。特別是隨著世界能源的緊張,一方面混合動力汽車的研發和面市已成必然,鋰的供應量將有著決定性影響,目前制約的關鍵就是鋰資源;另一方面法、德等已經研究出取代核電的環保且無幅射的非核電站就是以金屬鋰(2000噸)為原料的,且其功率相當於目前中等規模的核電站的10倍。對於能源緊張的全球來說更凸顯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鋰應用和研究的技術以德國最為先進,但德國根本沒有這方面的資源。鋰的價格近幾年來一直處於上漲態勢,考慮到智利礦的環保壓力、減產因素及應用面的不斷加大,預計未來金屬鋰的價格仍然保持堅挺,除非替代產品的出現。
2、鉻鐵資源:
公司擁有全國儲量最大、質量最好、被全國同行業一致公認為「鉻都」的西藏山南曲松縣「羅布薩」鉻鐵礦1、2礦群的開采權,目前地質保有儲量80餘萬噸,礦區服務年限8-10年。「羅存薩」的藏語意思即為「寶貝之地」,這里探明的鉻鐵資源儲量大,品位高,是世界一流的礦山資源,據有關部門測算,其潛在價值高達數十億元。(背景:鉻鐵礦是我國的短缺礦種,儲量少,產量低。2004年鉻鐵礦對外依存度為90%。」)

3、銅礦資源:
公司擁有的西藏尼木廳宮銅礦,為西藏岡底期銅礦成礦帶上斑岩型銅礦成礦條件最好的礦點之一。礦區現已探明的銅礦資源量約30萬噸,金屬銅含量遠景儲量在200萬噸以上。目前公司為西藏第一家「濕法煉銅」的企業。 資料來源 中國礦產產業門戶

Ⅳ 青藏高原地區蘊含了哪些比較豐富的資源

1、太陽能:由於青藏高原海拔較高,空氣稀薄而潔凈,因此太陽輻射能在耗損較少的情況下到達地面;
2、地熱能:由於身處喜瑪拉雅火山地震帶,地下岩漿活動較為強烈、頻繁,因此地熱能豐富;
3、水資源:青藏高原冰川、雪山眾多,大量冰雪融化成雪水後匯合便形成河流,青藏高原也因此成為包括長江、黃河在內的諸多河流的發源地;
4、礦產:富含銅礦、鉛鋅、鐵礦、煤礦、鉀鹽等礦藏.

Ⅳ 西藏有哪些主要礦產

西藏礦產資源礦種比較齊全、分布廣泛。截止1999年底,全區累計發現礦產100種,有資源儲量的礦產36種,其中:能源礦產4種,金屬礦產11種,非金屬礦產21種。全區共發現礦產地(礦床、礦點、礦化點)1891處,上儲量表的礦區103個,其中:能源礦區30個,金屬礦區34個,非金屬礦區39個。上儲量表的礦區中有大型礦床19個,中型礦床18個,小型礦床66個。有資源儲量的礦泉水產地11處和地熱4處未上儲量表。
已查明資源儲量礦種的地域分布特徵:鉻礦主要分布在山南和那曲地區;銅、鉛鋅等有色金屬礦產主要分布在昌都地區以及拉薩市;以硼—鋰為主的鹽湖鹽類綜合礦產分布在藏北高原;黃金在全區都有發現,但具規模的礦床主要集中在那曲及阿里地區,以砂金礦為主;非金屬礦產重晶石、菱鎂礦、石墨、石膏、硫、砷等主要分布在昌都地區。水泥用灰岩、花崗石、大理石、陶瓷土等建築材料類礦產和地熱田,在區內都有較廣泛的分布。
礦產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巨大。根據查明礦產資源儲量在全國的排序,12種礦產居全國的前5位,18種居前10位。其中,鉻、高溫地熱、工藝水晶、剛玉在全國排第1位;銅、陶瓷土、火山灰排第2位;菱鎂礦排在第3位;硼、自然硫、雲母排在第4位。根據礦產資源的自然特徵、開發的區位條件和市場需求的特點,確定鉻、銅、鹽湖礦產(硼、鋰)、礦泉水、高溫地熱為全區優勢礦產。具有潛在優勢的礦產還有鐵、鉛鋅、金、銀、銻、鉬、稀有金屬(銣、銫、鍶)、鉀鹽以及水泥用灰岩、花崗石等建築用礦產。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礦產為短缺礦產。
部分特色礦產資源儲量大、質量好。國家緊缺礦產鉻、銅在西藏不但儲量大,而且品位高。
-------------摘自《西藏自治區礦產資源計劃》

Ⅵ 青藏地區的主要資源

在山脈縱橫、盆地寬谷相間的大高原上,蘊藏著豐富的地下礦產資源,有號稱「萬寶山」的祁連山、譽為「聚寶盆」的柴達木這樣一些礦藏集中的地區。

屹立在高原東北緣的祁連山擁有黃鐵礦、鉻鐵礦,還有銅、鉛、鋅、鎳、磷以及稀土元素鈰、鑭、釔等礦藏。鏡鐵山的鐵礦是酒泉鋼鐵企業的原料基地。祁連縣郭米寺等鉛鋅礦還伴生有金、銀、銻、鎵、硒等有用元素。大通河流域煤的儲量很大,素有「青海的黑腰帶」之稱。西寧附近的石膏、芒硝等儲量大、質量好。祁連玉石更是聞名中外,唐代詩人王翰寫的《涼山詞》中「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夜光杯」就是用祁連山的「玉石」經精工雕琢成為世界名貴酒器的。

青藏高原是我國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占我國高溫地熱資源量的80%。

隨著青藏鐵路的建設,2004年我國啟動了對青藏鐵路沿線高溫地熱資源考察工作,為青藏鐵路建成後沿線經濟建設所需的能源提供資源保障。

多吉院士指出,地熱資源是目前全球倡導的綠色可再生的安全資源,具有技術成熟、利用方便等優勢,它不受晝夜和季節變化的限制,不僅可供電、供熱,還可以用於旅遊、溫泉保健、養殖熱帶魚等,西藏地熱資源開發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

高原腹地藏北廣大內陸湖泊中除食鹽、芒硝外,硼砂和石膏的儲量也名列我國前茅。唐古拉山的鐵礦床具有工業價值。西藏境內的鉻鐵礦礦床,儲量居全國之冠,規模可觀、品位較富,亦具有較大的工業價值。

南北縱列的橫斷山區也擁有許多礦產資源,如昌都有一中型鐵礦,江達有我國最大的斑岩銅礦床。丹巴雲母儲量豐富,是我國最大產地之一。康定一帶有鉛鋅礦。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及岷江等沿河地區則以產沙金著稱,淘沙金是當地群眾的一種副業。

地處高原北部的柴達木盆地有著儲量巨大的多種礦藏。現已探明的氯化鉀、氯化鈉、氯化鎂、鋰、碘、溴和石棉等礦的儲量均佔全國第一;天然鹼、鈣、芒硝及硼礦等的儲量在全國也都名列前茅。

柴達木盆地是高原內陸沉積盆地,生油、儲油條件好,目前已發現幾十處油氣田,並探明了大量油氣貯藏構造。如尕斯庫勒油田是一個壓力大、產量高的油田。油田面積37平方公里,儲量近5,000萬噸,計劃建設規模為年產90萬噸。整個柴達木盆地累計石油地質儲量3—5億噸,天然氣貯量89億立方米。現已建成原油開采能力年產30萬噸,原油加工能力為年產20萬噸。

盆地中的察爾汗鹽湖是已發現的最大鉀鎂鹽礦床,其中匯集了大約500多億噸以氯化物為主的近代鹽類沉積礦物質。已探明的儲量是:氯化鉀2億噸、氯化鎂19億噸、氯化鈉533億噸。豐富的鉀鎂鹽資源為建立大型鹽化工基地提供了可靠的物質基礎。

鐵山位於柴達木盆地的東北邊緣,是我國著名的三大鉛鋅礦床之一。現已探明鉛鋅儲量270萬噸,伴生有金、銀、錫、銻、鉬等多種貴重金屬。鉛鋅礦石含鉛品位高,氧化礦達9%以上,比一般礦高二倍多。錫鐵山鉛鋅礦年產量為3萬噸鉛、4萬噸鋅,還有相當數量的黃金、白銀及其它稀有金屬。

茶卡鹽湖(茶卡為蒙語,即鹽海的意思),位於柴達木盆地東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采,以盛產「青鹽」而聞名。茶卡鹽湖已有200多年的開采歷史,1949年產鹽僅1200噸,現在已實現了生產和運輸的機械化和半機械化,年產原鹽已達30萬噸。

在西寧市大通縣境內正在籌建我國規模最大的鋁廠,建設規模為年產普通鋁錠20萬噸,將採用先進工藝和技術,降低能耗、控制污染,提高經濟效益。青海鋁廠的建設將有利於把高能耗生產從東北、華北地區向我國西部地區轉移,它將充分利用黃河上游豐富的水電資源,促進我國鋁工業的發展,加速高原地區經濟建設的步伐。

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冰雪覆蓋的面積大,水向低流,豐富的冰雪融水自然能孕育出眾多的大江大河。太陽能主要受二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年日照時數,二是空氣稀薄度,空氣越稀薄,對太陽光的削弱程度就越小。青藏高原空氣稀薄這一點不言而喻,至於年日照時數,由於青藏高原緯度不高,降水量少而晴天數目佔了一年裡絕大部分時間,年日照時數自然多。另外太陽能資源與氣溫沒有太必然的聯系,比如海南,雨天多,太陽能資源遠不及青藏高原

海拔較高,1000米左右;
地勢相對平坦,沒有障礙物;
地面多為草原,地勢起伏小;
晝夜溫差大,使得空氣流動更加強烈。
以上原因使得青藏地區風力資源特別豐富。

Ⅶ 西藏有什麼資源優勢

西藏的土地資源、動物資源、能源資源有很大優勢。

1、土地資源:

西藏自治區土地資源豐富,總面積122萬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萬公頃;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東部和東南部也有少量分布,總面積達36萬公頃。西藏土地資源的最大特點是未利用土地多,占土地總面積的30.71%,可利用潛力很大。西藏天然草地面積超過內蒙古和新疆,位居全國第一,是中國主要的牧區之一。

2、動物資源

西藏已發現野生哺乳動物142種,鳥類488種,爬行類動物56種,兩棲類動物45種,魚類68種。西藏野生脊椎動物共計799種,構成了西藏的動物資源優勢。

3、能源資源:西藏能源資源主要有水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水能

西藏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億千瓦,約佔全國的30%,居中國首位,其中蘊藏量在1萬千瓦以上的河流多達365條。西藏水能資源絕大部分集中於藏東南地區,主要來自雅魯藏布江。雅魯藏布江幹流天然水能蘊藏量為8000萬千瓦,加上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薩河、尼洋河和帕隆藏布等五大支流,天然水能總蘊藏量可達9000萬千瓦。

地熱能

西藏是中國地熱活動最強烈的地區。各種地熱顯示點有1000多處。初步估算,西藏地熱總熱流量為每秒55萬千卡,相當於一年燒240萬噸標准煤放出的熱量。西藏最著名的羊八井熱田是中國最大的高溫濕蒸汽熱田,熱水溫度為93~172℃之間,已開發為地熱電站和重要旅遊景點。

太陽能

西藏自治區太陽能資源居全國首位,是世界上太陽能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這里陽光直射比例大,年際變化小,大部分地區年日照時間達3100~3400小時,平均每天9小時左右。

風能

西藏有兩條風帶,推測年風能儲量930億千瓦時,居全國第七位。除藏東地區風能資源較貧乏外,大部分地區屬風能較豐富區和可利用區。其中藏北高原年有效風速時數在4000小時以上。

(7)西藏有哪些稀有資源擴展閱讀

飲食

藏族有著自己獨特的食品結構和飲食習慣,其中酥油、茶葉、糌粑、牛羊肉被稱為西藏飲食的「四寶」,此外,還有青稞酒和各式奶製品。

藏餐:藏餐是中國餐飲系列中的流派之一,歷史悠久,品種豐富。

藏餐分為主食、菜餚、湯三大類。藏餐的口味講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鹽巴和蔥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調料。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較多。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馬、驢、騾,尤忌吃狗肉。

酒文化:

西藏的青稞酒是用青稞直接釀成的,度數較低。藏族飲酒的禮儀和習俗比較豐富,每釀新酒,必先以「酒新」敬神,然後依循「長幼有序」的古訓首先向家中的長輩敬酒,其後家人才能暢飲。

在節日婚慶或眾多人聚會場合,飲酒一般是先向德高望重的長者敬獻,然後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敬酒。敬酒者一般應用雙手捧酒杯舉過頭頂,敬獻給受酒者,特別對長者更是如此。而受酒者先雙手接過酒杯,然後用左手托住,再用右手的無名指輕輕地蘸上杯中的酒,向空中彈一下,如此反復三次,表示對天、地、神的敬奉和對佛法僧三寶的祈祝,有時口中還要輕聲念出吉祥的祝詞,然後再飲。

茶文化:酥油茶是西藏的藏族人不可缺少的飲料,做酥油茶離不開酥油、鹽和茶,酥油是從牛羊奶里提煉的奶油。藏民族飲茶時講究長幼、主客之序。客人飲茶不能太急太快,一般以三碗為最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