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學資源包括哪些內容
課件資源、教學工具資源等。
1、課件資源:包括製作好的PPT、教學演示、視頻、圖表等資源,可以幫助滑余教師更直觀、生動地向學生傳中讓數授知識。
2、教學工具資源:包括教學工具書、教學參考賣首書、課外讀物、習題集等資源,可以作為學生復習、鞏固知識的資料,同時也是教師備課的工具。
教學資源包括所有有助於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習成效的資源,可以讓教師和學生更加便捷地獲取豐富的學習資料,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② 課程資源包括哪些
學校課程資源是指哪些方面
充分利用學校的課程資源
學校提供的課程資源在各種課程資源中是占首位的。就中學生物課程而言,除各學科通用的課程資源外,還應當配備生物實驗室及相應儀器設備、生物學教學軟體、生物類圖書及報刊、生物學教學掛圖、投影片、音像資料等,有條件的學校還應建設生物園。此外,校園網上的有關信息以及校園中的生物也是應當充分利用的課程資源。
教師在利用學校的課程資源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向學校領導宣講《標准》的要求和生物課的特點,努力爭取校領導的理解和支持,豐富學校的生物課程資源。比如,留意教育部教學儀器研究所頒發的生物學教學儀器設備目錄,以及生物學教學掛圖、投影片和音像資料的宣傳征訂材料,根據教學需要向學校申請購置。
第二,如果學校擁有較豐富的課程資源,教師應當注意進行適當整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對課程資源的需求可能會有較大的差異。比如,關於生物體的結構,如根尖的結構,花的結構,心臟的結構等,實物或模型具有真實感和立體感,可以作為首選的課程資源;掛圖或投影片具有圖像清晰、各種結構名稱有明確標注等優點,可以在觀察實物或模型後用來進一步觀察和識別;用課件來演示亦無不可,但有大材小用之嫌;放錄像片(展示結構時配以背景音樂)則顯得喧賓奪主了。關於動態過程的內容,如動物的胚胎發育,細胞分裂等,用靜態圖解表示則有較大局限性,用動畫錄像片或多媒體課件教學,則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對各種課程資源的選擇和整合,是合理利用課程資源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則。
第三,生物學的研究對象是活生生的生物,學校校園中的生物及用學校經費購買的生物材料,都是學校提供的重要課程資源。這些課程資源具有其他課程資源難以替代的價值。《標准》十分重視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發展。觀察,觸摸乃至操作活的生物體,與面對模型、標本、掛圖甚至觀看錄像片相比,學生的情感體驗要豐富、鮮明而深刻得多。因此,不能只盯著儀器設備而忽視生物性的課程資源。有的教師用錄像片播放實驗內容,以此來代替學生親自參與的實驗活動,如果用於個別材料難找或因為其他困難難以完成的實驗尚可,作為一種先進的做法推而廣之就有失偏頗了。實際上,學校的生物園是學生探究和實踐的最重要的資源之一,這一資源的完備不能完全依賴學校,應當讓學生成為生物園的主人,在使用這一課程資源的同時,也參與這一課程資源的建設和管理。
第四,學校的課程資源並不只是為教ψ急傅模渲脅簧僮試從Φ庇糜咨淖災餮啊⒅鞫驕俊8蕁痘〗逃緯談母鋦僖ㄊ孕校返木窈汀渡錕緯癱曜肌返睦砟睿獯慰緯談母鐗鬧氐隳勘曛瘓褪譴俳胺絞降淖洌繼驕啃匝啊R迪終庵直涓錚隹懇槐窘炭剖槭遣還壞模靠翁蒙系?5分鍾也是不夠的。學校圖書館或資料室、生物園、生物實驗室等,都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所需要的,應當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收集資料,查閱書籍,做探究性實驗,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這樣的機會,學校應當為此提供條件。
第五,學校的某些課程資源可以校際共享,在有些城市已經出現這樣的做法:有的學校專門培養草履蟲,有的專門培養果蠅,有的學校則專門養花,通過校際共享,這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這種做法值得借鑒。
(自《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准解讀》)
什麼是課程資源?
什麼是課程資源
張廷凱 豐力
什麼是課程資源?課程資源也稱教學資源,就是課程與教學信息的來源,或者指一切對課程和教學有用的物質和人力。課程資源的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課程資源指有利於實現課程和教學目標的各種岡素;狹義的課程資源僅指形成課程與教學的直接因素來源。本事所要探討的是廣義的課程資源,即課程實施所需要的資源。目前已經出現多種對課程資源進行劃分的方式。
一種是將課程資源直截了當地分為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有形資源包括教材、教具、儀器設備等有形的物質資源;無形資源的范圍更廣,可以包括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家長的支持態度和能力等。
一種是將課程資源劃分為素材性資源和條什性資源兩大類。素材性課程資源包括知識、技能、經驗、活動方式與力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培養日標等方面的因素;條件性資源包括直接決定課程實施范圍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時間、場地、媒介、設備、設施和環境等因素。
一種是將課程資源劃分為校內資源、校外資源利網路化資源。校內資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師、學生、學校圖書館、實驗室、專用教室、動植物標本、礦物標本、教學掛圖、模型、錄像片、投影片、幻燈片、電影片、錄音帶、VCD、電腦軟體、教科書、參考書、練習冊,以及其他各類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等;校外資源,主要指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家長、校外學科專家、上級教研部門、大學設施、研究機構、有關 *** 部門、其他學校的設施、學術團體、野外、工廠、農村、商場、企業、公司、科技活動中心、少年宮、社區組織、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廣泛的社會資源及豐富的自然資源;網路化資源主要指多媒體化、網路化、交互化的以網路技術為載體開發的校內外資源。
上述三種類型的劃分有其理論的依據,但大多是學校在新課程的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來的。只要是便於學校對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採用何種方式劃分都有其合理性。總體上說,三種課程資源的劃分都比以前更能夠反映課程改革的實際,課程資源的范疇更大,也更科學。但目前一些研究者和學校有將課程資源無限擴大的傾向,這值得我們認真加以研究。課程資源如果被過於寬泛地界定,那麼反而可能造成學校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的困難。學校建立起自身對課程資源比較合理和科學的觀念,有助於課程資源得到合理的拓展和整合,從而對課程實施產生實效。
《校本課程資源開發指南》張廷凱 豐力 主編
歷史課程資源有哪些
《新課標》指出「凡是對實現課程目標有利的因素都是課程資源。歷史課程資源既包括教材、教學設備、圖書館、博物館、互聯網以及歷史遺址、遺跡和文物等物質資源,也包括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等人力資源。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水平同教學質量的高低密切相關,充分利用和開發歷史課程資源,有利於歷史課程目標的實現。」「鼓勵和提倡不同地區和學校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利用和開發歷史課程資源。」
您可以提供的課程資源有
你身邊有哪些可利用的優秀課程資源?
優秀課程資源是指課程要素來源以及實施課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有利條件。對課程資源進行重新定位和認識,可以使我們在理論探討和行動實踐上方向更加清晰明確。我認為我們身邊的優秀課程資源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按內容分:
1、 人力資源:能為音樂教學過程提供人力服務的人員,包括我們校內的音樂老師,有音樂特長的非音樂老師,從小參加歌唱訓練,喜歡樂器演奏,喜歡唱歌和表現,性格活潑開朗,能歌善舞的學生。校外的能夠為學校教學服務的老師。在我們學校有 *** 的音樂老師,音樂聲樂、器樂、編導培訓的學生,退休的、有音樂特長會吹笛子的老師,這是我們農村高中音樂課改中的優秀課程人力資源。
2、物力資源:能為音樂教學過程提供服務的物質資源。包括教科書、教學參考書、學校圖書館、音樂教室、音樂器材、教學掛圖、錄像片、投影片、幻燈片、電影片、錄音帶、VCD、電腦軟體、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等。在我校能夠提供專門的教室,投影儀、微機室算得上是農村高中的優秀的課程資源。
3、制度資源:能為音樂教學過程提供製度保障規章制度和文件等。包括高中音樂課程標准、地方課程標准和與高中音樂相關的文件。
4、時空資源:身處東坡故里,有大文豪蘇東坡、仁壽的擡工號子,丹棱的嗩吶可為是優秀的課程資源。
4、信息資源:音樂教學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資料、圖表和數據等信息的總稱。現代是信息高度發達的信息化社會,教師及時地為學生提供與音樂教學相關的資訊就是優秀的課程資源。
二、按空間分布:
校內課程資源,除了音樂教科書以外,還有音樂教師、校內有音樂愛好、特長老師和學生,師生本身不同的經歷、生活經驗和不同的簡歷、學習方式、教學策略都是非常寶貴的非常直接的課程資源,校內各種專用教室和校內各種活動也是重要的優秀課程資源。
校外課程資源,主要包括校外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網路資源、鄉土資源、家庭資源等。也包括家長、校外學科專家、上級教研部門、大學設施、研究機構、有關 *** 部門、其他學校的設施、學術團體、野外、工廠、農村、商場、企業、公司、科技活動中心、少年宮、社區組織、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廣泛的社會資源及豐富的自然資源。
三、按功能分:
素材性課程資源,是指學生學習和收獲的對象從哪裡來,包括各種知識、技能、經驗、智慧、感受等因素;條件性課程資源是指那些並不是學生學習和收獲的直接對象,但卻是學生學習和有所收獲的條件,包括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場地、媒介、設備、設施和環境等因素。
四、按存在形式分:
有形資源也叫顯性資源或可視資源是指能看得見、摸得著的,能被音樂教學利用的自然的和社會的各種資源,,包括校內外為音樂教學服務的設備設施、師生等由人財物。無形資源是指為音樂教學服務的那些非物質性的、看不見摸不著的人文資源,包括鄉土資源等。
論述教學資源的概念常用的教學資源有哪些類別
教學資源是為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種可被利用的條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視、圖片、課件等,也包括教師資源、教具、基礎設施等,廣義也應該涉及到教育政策等內容。從廣義上來講,教學資源可以指在教學過程中被教學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支撐教學的、為教學服務的人、財、物、信息等。從狹義上來講,教學資源(學習資源)主要包括教學材料、教學環境及教學後援系統。
AECT』77定義曾經把教學資源分為兩大類:設計的資源和利用的資源。AECT』94定義對教學資源的界定有所修改,主要包括教學材料、教學環境及教學支持系統.教學資源,通俗的說,是指一切可以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物化了的顯性的或隱性的、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教學組成要素。比如教材,是學習中的物化了的資源。教材只是為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可資利用的一個材料,必須有教師的二次加工,必須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又如作為教學中的媒體要素,也是一個資源,如何將計算機與新課程進行整合,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對新課程的支持,不僅反映教師的認識問題,也反映了教師對現代信息技術的駕馭能力。學習情境則是要靠教師創造性地創設的教學組成要素。良好的學習情境,將有利於學生事半功倍的學習。
傳統的圖書館、資料中心這些學習資源環境已不能適應信息時代知識的日新月異的變化。網路技術的發展、網際網路的出現,為人類提供了最為廣泛的教學資源。
網上教育資源形式多樣、種類繁多,了解教育資源的分類及其特點,將有利於高效地獲取資源,也能更好的在實際教學中利用這些資源。
新課標的生物課程資源包括哪些
1
南通市第七屆教師成長優秀論文評比
7T
作者任教學科類別:生物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程資源的開發
南通市觀河中學
趙秀蘭
15190850936
1
生物課程資源開發和認識
新課程標准告訴我們,
教科書不應該也不可能成為惟一的課程資源。
新課程賦予教師
極大的自主性,從對課程被動、忠實的執行者將變為主動、積極的創造者;由對教材的挖
掘鑽研者走向對課程開發的設計者,
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是保證新課程實施的基本條
件。
生物學知識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知識體系,涵蓋的內容廣,知識外延大,而且隨著
時間的發展,課程資源又在不斷地更新,由於教材的內容有其時間、地域的局限性,不可
能面面俱到。所以結合教學和學生的實際開發課程資源,適當充實教學內容,有利於實現
新的課程理念,使課程具有時代性,而且保證了教學內容與學科發展的同步,保證了與身
邊生活的聯系、與現實社會的接軌,使教學內容具有現實的影響力。
美術課程資源包括什麼
教學大綱、進度計劃、課件、教案,及相關音視頻、圖片資料。
課程資源與教材是什麼關系?
"課本"(textbook)就是我們常說的"學生用書","課本"就是一課之本,是教材的核心,它擔負著完成英語教學的基本使命。教材(teaching materials)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概念,教材是課程資源的核心,它包括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練習冊、評價手冊、活動手冊、配套讀物和聽力材料、教學掛圖、教學卡片、教學投影、錄音帶、錄像帶等為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所使用的必要材料。而"課程資源"則是一個更為寬泛的概念,是指一切有利於實施英語課程,實現課程目標,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物質條件和包括環境、氛圍等在內的其他非物質條件。&quo飢;課程資源"除了包括上述提到的教學材料以外,還包括語言教學設施、文字音像材料、網路信息,以及英語環境等。
什麼是課程資源開發
什麼是課程資源
什麼是課程資源?課程資源也稱教學資源,就是課程與教學信息的來源,或者指一切對課程和教學有用的物質和人力。課程資源的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課程資源指有利於實現課程和教學目標的各種岡素;狹義的課程資源僅指形成課程與教學的直接因素來源。本事所要探討的是廣義的課程資源,即課程實施所需要的資源。目前已經出現多種對課程資源進行劃分的方式。 一種是將課程資源直截了當地分為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有形資源包括教材、教具、儀器設備等有形的物質資源;無形資源的范圍更廣,可以包括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家長的支持態度和能力等。 一種是將課程資源劃分為素材性資源和條什性資源兩大類。素材性課程資源包括知識、技能、經驗、活動方式與力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培養日標等方面的因素;條件性資源包括直接決定課程實施范圍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時間、場地、媒介、設備、設施和環境等因素。 一種是將課程資源劃分為校內資源、校外資源利網路化資源。校內資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師、學生、學校圖書館、實驗室、專用教室、動植物標本、礦物標本、教學掛圖、模型、錄像片、投影片、幻燈片、電影片、錄音帶、VCD、電腦軟體、教科書、參考書、練習冊,以及其他各類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等;校外資源,主要指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家長、校外學科專家、上級教研部門、大學設施、研究機構、有關 *** 部門、其他學校的設施、學術團體、野外、工廠、農村、商場、企業、公司、科技活動中心、少年宮、社區組織、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廣泛的社會資源及豐富的自然資源;網路化資源主要指多媒體化、網路化、交互化的以網路技術為載體開發的校內外資源。 上述三種類型的劃分有其理論的依據,但大多是學校在新課程的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來的。只要是便於學校對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採用何種方式劃分都有其合理性。總體上說,三種課程資源的劃分都比以前更能夠反映課程改革的實際,課程資源的范疇更大,也更科學。但目前一些研究者和學校有將課程資源無限擴大的傾向,這值得我們認真加以研究。課程資源如果被過於寬泛地界定,那麼反而可能造成學校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的困難。學校建立起自身對課程資源比較合理和科學的觀念,有助於課程資源得到合理的拓展和整合,從而對課程實施產生實效。
如何開發課程資源
論著選摘 課程資源是新課程改革提出來的一個核心概念,在國家頒布的各學科課程標准中都有「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這一組成部分。課程資源包含的意義范疇寬廣,既包括教材這一重要的為人們所熟悉的課程資源,父包括大量的非教材的卻是課程有機組成要素和實施條件的軟硬體資源。無論是國家課程的開發,還是地方課程的建設,尤其是綜合實踐活動和校本課程的多樣化呈現與實施方式,都離不開大量課程資源的支撐。合理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是課程改革順利達到預期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井為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一、合理開發:課程資源的顯現平台 我們周圍存在著大量的課程資源.關鍵是如何充分合理開發,使之成為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實現其應有的課程意義與價值。總的來說,課程資源的開發大致有以下四個途徑,這些途徑並不是截然分開的,在開發的時候需要有機地整合在一起。 1.從學生的現狀一度開義課程資源 所有的課程最終都要落實到學生的身上,開發出來的課程資源也是為他們服務的是課程資源開發的重要導向,要從兩方面人手進行分析: 一是要對學生的各方面的素質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看看這些學生的素質到底達到了多高的水平,實際上是對學生......>>
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包括哪些方面
教育教學資源庫應該具備以下功能:
能夠進行方便、快捷的信息檢索;教師可以自行添加資源;資源種類齊全、科學;要有一定的許可權設置;系統維護簡單。它主要包括以下模塊
(1)資源管理模塊
資源管理模塊的操作對象是資源庫中的各類資源,在進行操作時要保證內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這一模塊具備的功能主要包括:
資源上載:允許在線的教師和教育工作人員進行單個或多個資源的上載。 資源下載:注冊用戶可以下載免費的資源。
資源審核:審核管理員主要負責對教師上載的資源進行評審,以確定是否發布該資源。
資源查詢:用戶根據查詢條件,輸入關鍵字查詢相應的資源。
資源刪除:資源審核員或系統管理員可以刪除不符合標准和過期的資源。
(2)系統管理模塊。
系統管理模塊主要負責對這個系統的維護工作,以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和可擴展性及對並發訪問的支持。應具備的功能有:
資源庫系統的初始化:屬性、參數數據入庫
訪問控制:對訪問本資源庫系統的用戶數量的控制,可採取限定ip或限定訪問流量的方法。
安全控制:使用防火牆等措施以保證系統不受病毒侵蝕和黑客的攻擊。
(3)用戶管理模塊
教育資源庫有其特定的用戶群,其中應為不同用戶賦予各自的許可權,從而確保系統的安全性和資源的質量。一般可以包括:系統管理員、資源審核員、教師、學生和遊客(未注冊用戶),如有特殊的需求,還可視具體情況而變動。他們的許可權應設置如下:
系統管理員應對資料庫系統有完整的控制權,允許他以瀏覽器伐式通過internet實施管理和維護,掌握所有用戶的情況,並具有初始化資源庫系統和審核注冊用戶的許可權。
資源審核員:根據管理員分配的許可權,主要負責對相應學科下的資源進行審核和管理。
教師:主要負責對某一特定學科的資源進行管理,包括瀏覽、查詢、使用和上載和審核該學科的資源。
學生:可以瀏覽、查詢、上載和下載信息庫中的資源。 遊客:可以瀏覽、查詢和上載資源。
③ 教學能力大賽中教學資源一般包括什麼形式嗎
在教學能力大賽中,常用的教學資源有兩類:
1、實物教學資源:包括實體形式的各類教材和輔助教學設備等,如活頁式教材、工作手冊式教材、VR設備等;
2、數字教學資源:包括智慧職教等教學平台以及其他優質的線上教學資源如視頻資源等。
④ 教學資源是什麼
是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教育教學材料和工具。
教學資源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教育教學材料和工具,包括教科書、講義、試卷、教學視纖首首頻、圖片、音頻、模擬軟芹鄭件、實驗器材、教學設備等,以及教師和學生自己創毀數作的教學材料和資源。
教學資源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教學,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有效學習。通過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⑤ 教學資源有哪些類型
教育資源類型
本規范所面向的資源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媒體素材
媒體素材是傳播教學信息的基本材料單元,可分為五大類:文本類素材、圖形/圖像類素材、音頻類素材、視頻類素材、動畫類素材。
2、試卷
試卷是用於進行多種類型測試的典型成套試題。
3、課件
課件是圍繞一個或幾個知識點,體現教學策略,實施相對完整教學的軟體。課件分為網路版和單機版兩種,網路版課件需要能在標准瀏覽器中運行,並且能通過網路教學環境被大家共享。單機版課件可通過網路下載後在本地計算機上運行。
4、教學案例
教學案例是由一個或多個媒體要素表現的可作為典型教學的已有事例。
5、文獻資料
文獻資料包括各學科相關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專著、重大事件記錄、政策、法規文件等。
6、網路課程
網路課程是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通過多媒體表現的、在網路環境下運行的某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
7、常見問題解答
常見問題解答是關於某一學科教學中最常出現的問題及其解答。
8、資源目錄索引
資源目錄索引是某一學科中相關的網路資源地址鏈接列表和非網路資源的索引。
⑥ 數學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分類有哪些
數學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分類有哪些
資源,顧名思義,是一切可被人類開發和利用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總稱。教學資源指的是在學校教學過程中,支持教與學的所有資源,即一切可以被師生開發和利用的來在教與學中使用的物質、能量和信息,包括各種學習材料、媒體設備、教學環境以及人力資源等,具體表現為教科書、練習冊、活動手冊和作業本,也包括實驗和課堂演示時所使用的實物,還包括錄像、軟體、CD-ROM、網站、電子郵件、在線學習管理系統、計算機模擬軟體、網上討論BBS、網路教室、電教室、教師、輔導員等大量可利用的資源。本模塊中討論的主要是信息化教學資源,而且是一種狹義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它主要是指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各種數字化素材、課件、數字化教學材料、網路課程和各種認知、情感和交流工具……嚴格來說,信息化教學資源與信息化學習資源在概念內涵與外延上都有一些不同,但在本書中對教學資源與學習資源不作嚴格區分,即將它們看成同一概念。
根據《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徵求意見稿)》,目前常見的信息化資源主要包括9類,分別是:媒體素材(又包括文本、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和動畫)、試題、試卷、課件與網路課件、案例、文獻資料、常見問題解答、資源目錄索引和網路課程。另外,還可根據實際需求,增加其它類型的資源,如:電子圖書、工具軟體、認知工具和影片等(轉引自:余勝泉等,2005)。當然分類並不一定以此為標准,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角度和視野來區分各種信息化教學資源,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1)媒體素材:媒體素材是傳播教學信息的基本材料單元,可分為五大類:文本類素材、圖形/圖像類素材、音頻類素材、視頻類素材、動畫類素材。
(2)試題庫:試題庫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測量理論,在計算機系統中實現的某個學科題目的集合,是在數學模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教育測量工具。
(3)試卷:試卷是用於進行多種類型測試的典型成套試題,這里的試卷是數字化的試卷。
(4)課件與網路課件:課件與網路課件是對一個或幾個知識點實施相對完整教學的用於教育、教學的軟體,根據運行平台劃分,可分為網路版的課件和單機運行的課件,網路版的課件需要能在標准瀏覽器中運行,並且能通過網路教學環境被大家共享。單機運行的課件可通過網路下載後在本地計算機上運行。
(5)案例:案例是指由各種媒體元素組合表現的有現實指導意義和教學意義的代表性事件或現象,這里的案例也是數字化的案例。
(6)文獻資料:文獻資料是指有關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規、條例、規章制度,對重大事件的記錄、重要文章、書籍等,這些都是數字化的資料。
(7)常見問題解答:常見問題解答是針對某一具體領域最常出現的問題給出全面的解答。
(8)資源目錄索引:列出某一領域中相關的網路資源地址鏈接和非網路資源的索引。
(9)網路課程:網路課程是通過網路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它包括兩個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路教學支撐環境。
我國目前正在實行的新課程需要豐富的教學資源作支持,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的變革擴大了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需求並為之提供更大的應用空間。如果沒有適用的信息化教學資源,信息技術的先進技術潛力就將難以被充分發掘,勢必影響人們對信息技術作用的認識,進而阻礙現代教學觀念形成,影響教學方式的改革,信息技術的普及和遠程教育也就失去了意義。
信息化教學資源獲取的途徑有哪些
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對象
信息技術作為演示工具
信息技術作為交流工具
信息技術作為個別輔導工具
信息技術提供資源環境
信息技術作為情境探究和發現學習工具
信息技術作為信息加工與知識建構工具
信息技術作為協作工具
信息技術作為研發工具
信息技術作為評價工具
計算機作為教學管理工具
如何保證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有效性
如何保證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的有效性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和新的教育理論教學模式的出現,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有力支持,具有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較的優勢,充當著更多的教與學的中介和角色,對於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起著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可以使抽象的知識直觀形象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教師工作強度。
保證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應用有效性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我認為要保證其應用的有效性就必須明確其應用原則:1、目標控制原則,2、內容符合原則,3、對象適應原則,4、最小代價原則,5、最優化原則,6、因材施教原則,等等。信息化教學資源能夠為教學方式的變革提供比較理想的支持環境,但並不是說信息技術就可以替代其他類型的教學資源,因而我們要選擇適合教學內容的多媒體課件等信息化資源來輔助教學,切勿只為了單純的花哨好玩而用課件,而且課件的選擇與製作都要符合教學目標,脫離教學目標的資源我們決不採用,這樣才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確保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有效性。
數學教學資源有哪些?
推薦幾個資源網站,如「蓮山課件網」、「新課標第一網」、「21世紀教育網」、「教師之家」等網站都有比較豐富的各類資源,希望能幫到你。
如何應用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非線性特點
教學資源的非線性特點
教學的「基本」的要素,大體有三:一是學生;二是教師;三是課程資源(或稱之為「教學資源」、「教學內容」)。以前人們往往重視教師的講授,或者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殊不知無論教師的講授,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其最終的效果取決於課程資源。
教學資源有哪些
課外自主學習的網上資源,包括:教學大綱、電子教案、教學課件、教學視頻、答疑解惑(重點、難點、熱點問題解答)、知識之窗(人物、事件等背景知識介紹)、 .
如何運用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非線性特點
我認為,信息化教學,是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在信息化教學中,要求觀念、組織、內容、模式、技術、評價、環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
簡述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應用帶來課堂教學的變化
使用信息技術創設學生學習情境,豐富學習資源。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將豐富的學習資源融入課堂之中,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在現代化的情境中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使知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形成技能的同時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
教育信息化建設教學資源包括哪些
教育信息資源是用於教育和教學過程的各種信息資源。它的開發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也是關繫到教育信息化建設成敗的關鍵。教育信息資源可分為以教育信息載體為核心的教育軟體資源和以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數據為核心的教育管理信息資源兩大類。其中教育軟體資源主要包括以多媒體素材、各類CAI課件、網路課程等為主的多媒體教育信息資源,以文獻資料查閱和檢索服務為主的圖書情報信息資源,以教育信息資源的生成、分析、處理、傳遞和利用為主的各種工具類資源以及浩如煙海的Inter資源等;教育管理信息資源主要是指為實施現代教育管理而建立的以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對象、教育資源及其支持服務體系為主要內容的各類資料庫資源等。
中職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和共享管理軟體
院校通
⑦ 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哪些資源有效輔助教學
在教學中可以應用哪些資源有效輔助教學呢?
利用好教學資源,學會良好整合教學資源也體現一個老師的能力,更是老師教好學生的法寶,因此學會整合教學資源有效輔助教學對老師和學生都有極大幫助,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應用以下資源輔助教學:
1、可以應用生活實例進行輔助教學。
學會應用生活實例進行教學,使教學聯系實際,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老師也更好教學。
2、可以利用教輔資料進行輔助教學。往往教輔資料就是針對我們教學中的知識點進行設計的,所以在講解知識點之前,我們可以去看一下同步練習冊和課後練習的習題,對知識點自己梳理,這樣一方面避免講漏知識點,另一方面更好的把握本節課的知識內容。
3、研究課標,認真書寫教案。仔細研讀課標,課標是指導我們更好教學的寶貴資源,因此我們必須認真研讀,做到符合課標,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4、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輔助。學會使用電子白板、多媒體等方式進行輔助學習,這也是現代教學中應用得最頻繁,最廣泛的輔助手段。我們可以搜索優秀的課程進行輔助備課、寫教案;可以利用利用動畫、視頻等對學生進行輔助理解;還可以利用像洋蔥數學、作業幫等apo幫助學生理解、總結、輔助作業、查缺補漏等。
5、學會利用教具進
行輔助教學。教師要具備做教具的能力,學會利用合理的教具幫助學生進行學習。例如有些知識點我們利用教具學生可以扮演相應的角色,這樣學生對課程更感興趣,學生也對課程印象更深,對知識點理解更透徹。想「坐井觀天」這篇文章,我們就可以讓學生扮演青蛙、小鳥、井等,這樣學生就更好的理解課文。
以上就是我對如何應用教學資源進行輔助教學的一些方法。
⑧ 從學科角度可以把教學資源分為哪些
從廣義的角度來說,教學資源是指能夠幫助教師有效的教學和個人有效學習的一切外部條件。包括組織和管理教學,參與教學活動的人力資源;以及學習支持系統、教學材料與環境等物質資源。對於教學資源的分類,經常使用的是兩種分類方法
1、按照教學資源所涉及的人和物的關系劃分 按照教學資源所涉及的人和物的關系,可以將教學資源分為人力資源和非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包括教學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的人員:包括老師、學生、學生小組、教學輔助人員以及教學管理人員。除此之外,通過計算機網路,學習者可以不受時空限制,向世界各地的學者、各個領域的專家請教,他們會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給學習者以幫助,向學習者介紹自己所擁有的知識、經驗和技能,所以他們也是重要的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資源,不僅可以使學習者在認知能力上獲得幫助和指導,通過與人交往,學習者的組織能力與合作能力也會得到培養和鍛煉。
非人力資源 包括教學材料和教學環境兩大部分。教學材料包括可利用的各種教育信息資源和教育教學軟體;教學環境則包括了硬環境和軟環境兩部分。其中硬環境包括了教育資源環境和教學傳遞環境;軟環境包括了宏觀的教學模式_創造教學環境的依據。
⑨ 課程資源包括哪些內容
課程資源包括教科書、教師、學生、教學策略、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網路資源、鄉土資源、家庭資源等。
1、將課程資源直截了當地分為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有形資源包括教材、教具、儀器設備等有形的物質資源;無形資源的范圍更廣,可以包括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家長的支持態度和能力等。
2、將課程資源劃分為素材性資源和條什性資源兩大類。素材性課程資源包括知識、技能、經驗、活動方式與力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培養日標等方面的因素;條件性資源包括直接決定課程實施范圍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時間、場地、媒介、設備、設施和環境等因素。
3、將課程資源劃分為校內資源、校外資源利網路化資源。
校內資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師、學生、學校圖書館、實驗室、專用教室、動植物標本、礦物標本、教學掛圖、模型、錄像片、投影片、幻燈片、電影片、錄音帶、VCD、電腦軟體、教科書、參考書、練習冊,以及其他各類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等。
校外資源,主要指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家長、校外學科專家、上級教研部門、大學設施、研究機構、有關政府部門、其他學校的設施。
學術團體、野外、工廠、農村、商場、企業、公司、科技活動中心、少年宮、社區組織、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廣泛的社會資源及豐富的自然資源;網路化資源主要指多媒體化、網路化、交互化的以網路技術為載體開發的校內外資源。
⑩ 您在日常教學中用到了哪些教學資源哪些是信息化教學資源
資源,是一切可被人類開發和利用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總和。教學資源,是指在學校教學過程中,支持教與學的所有資源,即一切可以被師生開發和利用的在教與學中使用的物質、能量和信息,包括各種學習材料、媒體設備、教學環境以及人力資源等。
具體表現為教科書、練習冊、活動手冊和作業本,也包括實驗和課堂演示時所使用的實物,還包括錄像、軟體、 CD-ROM 、網站、電子郵件、在線學習管理系統、計算機模擬軟體、網上討論 BBS 、網路教室、圖書館、電教室、教師、輔導員等大量可利用的資源。
1、媒體素材:媒體素材是傳播教學信息的基本材料單元,可分為五大類:文本類素材、圖形/圖像類素材、音頻類素材、視頻類素材、動畫類素材。
2、試題庫:試題庫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測量理論,在計算機系統中實現的某個學科題目的集合,是在數學模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教育測量工具。
3、試卷:試卷是用於進行多種類型測試的典型成套試題,這里的試卷是數字化的試卷。
4、課件與網路課件:課件與網路課件是對一個或幾個知識點實施相對完整教學的用於教育、教學的軟體,根據運行平台劃分,可分為網路版的課件和單機運行的課件。
網路版的課件需要能在標准瀏覽器中運行,並且能通過網路教學環境被大家共享。單機運行的課件可通過網路下載後在本地計算機上運行。
5、案例:案例是指由各種媒體元素組合表現的有現實指導意義和教學意義的代表性事件或現象,這里的案例也是數字化的案例。
6、文獻資料:文獻資料是指有關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規、條例、規章制度,對重大事件的記錄、重要文章、書籍等,這些都是數字化的資料。
7、常見問題解答:常見問題解答是針對某一具體領域最常出現的問題給出全面的解答。
8、資源目錄索引:列出某一領域中相關的網路資源地址鏈接和非網路資源的索引。
9、網路課程:網路課程是通過網路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它包括兩個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路教學支撐環境。
我國目前正在實行的新課程需要豐富的教學資源作支持,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的變革擴大了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需求並為之提供更大的應用空間。
如果沒有適用的信息化教學資源,信息技術的先進技術潛力就將難以被充分發掘,勢必影響人們對信息技術作用的認識,進而阻礙現代教學觀念形成,影響教學方式的改革,信息技術的普及和遠程教育也就失去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