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如何對電子教材資源進行合理取捨
擴展閱讀
工具箱的材料用什麼製成 2025-02-13 21:08:10

如何對電子教材資源進行合理取捨

發布時間: 2023-06-10 04:41:51

⑴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合理的使用教學資源

一、教學媒體的選擇
多媒體資源生動形象,易被感知,吸引學生,具有其它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優勢,但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不當,則畫蛇添足,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如何發揮其獨特優勢,使之真正融於整體教學之中,選擇適當的介入時機非常重要,一般地說,教材中難以用言語表達、學生缺少感性認識而難以領悟的地方介入多媒體資源,就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學生茅塞頓開。例如在講解技術與自然時,由於學生平時只關注學習,對自然環境遭受的破壞學生一般都不大注意,我通過播放視頻《我國每年平均消失20個湖泊》,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思考、討論來理解技術與自然,當然這里也可以引出技術是一把雙刃箭,需要我們正確合理的使用技術。這樣教師不必用太多的語言去講解,而是讓學生主動的去分析、理解。
多媒體資源只有適時使用,恰到好處,才能獲得最佳教學效果。如果媒體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那麼多媒體一般放在新授課之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過渡。如果以理解知識點為主要目的資源,媒體可放在新授之後,當然一節課多媒體資源也不能太多,否則這課上的確實是很花俏,學生的興趣也確實被調動起來,課堂氣氛也很高,但此時學生的興趣已經關注在媒體上了,可能老師感覺上的很好的一節課,可上完課後學生並不理解學了什麼。因此,只有設計出周密的媒體介入方案,合理的使用媒體數量才能取得應用的教學效果。
二、教具的選擇
1、從學生熟悉的產品入手
教具最好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物品入手,學生理解起來也能更加容易一些。我們老師不要覺得越是新奇、獨特的產品越是好的教具,我們在課堂中使用的任何媒體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只有從身邊的物品入手,學生才能更加深切的體會到技術無處不在,他就在我們的身邊。
2、教具最好老師自己動手做
記得曾經聽過崔保金老師一節課,在通過與學生分析、討論後,他拿出了自己設計的作品時,當時別說學生被吸引了,就連我們老師都被吸引了,因為這個模型正是剛才師生們共同探討的一個問題,而老師自己親手做出來,對學生來說更具有說服力,否則我們老師整天跟學生講設計,可學生一學期結束,自始自終也沒有看到老師設計了什麼??老師自己動手做教具,更能適合自己的課堂教學所用,同時也更能激發學生的設計與製作慾望。
高智生推薦: 耿老師從教學實際入手,分析並闡明了媒體及其他教學資源在通用技術的合理運用,具有借鑒意義。
崔保金推薦 : 老師從教學媒體和教具兩方面非常形象的分析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使用資源應該注意的事項,值得學習!

⑵ 教材循環使用是節省大量資源,你使用完的教材是怎麼處理的

雖說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電子產品逐步代替了一些紙質的書籍,然而我們也比較清楚教材一直都存在。在不久之前公眾號上面提倡這樣一個觀點:教材循環使用。其實教材循環使用可以節省大量的資源,但是在我們孩提時代到大學畢業之後,教材使用完的話是直接賣給收廢品的,當垃圾處理。下面就教材循環使用的問題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1、教材循環使用可以節省大量的資源

教材循環使用,讓這個學生傳遞給另外一個學生,這樣可以有效的節省資源,避免浪費的情況。根據相關的統計發現:教材要是循環使用一年那麼就可以節省200億元,由此可見教材循環使用的好處要遠遠超過弊端。

通過以上的介紹,估計大家對於教材循環使用的好處以及相關的問題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在這里還是比較提倡教材循環使用的,因為它可以節省大量的資源,還可以提高孩子們的自覺性,讓孩子們學會愛護好書籍。

⑶ 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學資源

「有效」首先要明確對什麼有效,所謂「有效」是指對完成教學目標而言。我們對教學目標一定要清晰,一切都要圍繞教學目標去思考、去取捨。教學資源能幫助學生達成教學目標就是有效,比如在提高道德認識;發展道德思維能力;陶冶道德情感;注重榜樣示範;強化道德實踐,指導道德行為能起到一方面或更多方面作用都是有效。另外,就要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認知程度,了解學生的有效需求。
有效利用教學資源,第一,要找到資源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點,運用資源的目的要清楚;第二,要依託教學資源,朝著教學目標精心設問;第三,基於對資源分析,提升基本觀點和方法。
篩選資源是否可以把握三點:課標要求、教學內容、學生實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所以在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時候,在含義基本相同的情況下,能用近的就不用遠的,能用新的就不用舊的,能用自己的就不用別人的。盡可能做到有疑、有趣。
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上,要貼近學生,服務於學生;從教與學方式上看,要能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和深度思考;從教學效果上看,要對學生有行為引導。在此基礎上,調動學生的資源,可以充分了解學生,多和學生交流,准確找到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還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反思他們自己的行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