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教海洋資源的評估方法
海洋資源價值評估的方法
海洋資源價值核算可分類核算不同種類資源的價值,求和即為海洋資源的總價值。
1、海洋生物資源價值。
(
1)水產養殖價值評估方法
近海養殖水域的價值核算可採用收益現值法,可用下式進行核算
式中V1為近海養殖水域的價值;Ri為海水養殖每年所獲得的總收益;Ii為投資成本及其正常收益;Ci為海水養殖第i年所支付的生產成本;Si為第i年支付的勞動力報酬;Ti為第i年支付的稅收;r為投資收益率;i為評估年限。
(2)海洋捕撈價值評估方法
海洋捕撈價值指海洋捕撈天然水產資源的價值,為了避免重復計算,將人工增殖水產資源已納入水產養殖價值的核算范疇。測算每一個具體品種的價格和存量是非常困難的,可按每一類水產品實際捕撈量及產量加權平均價格用凈價格法來評估海洋捕撈價值,即
式中,i=1,2,…,n,海產品類別pi為不同類別水產品的加權平均價格;ci為單位水產品的邊際成本,包括生產性投資成本及其收益、勞動力酬金、政府稅收、行業經營准入金分攤費用等;Qi為當期海產品捕撈量;r為折現率。
(3)海洋生物價值評估方法
生物價值評估方法主要有預期收益資本化法、意願調查評估法等。
預期收益資本化法的基本考慮是,將生物多樣性作為一種無形的自然資產,並根據每年從中獲得的收益來推知這種自然資產的價值。如果假定每年獲得的收益a均相等,而且使用同樣的貼現率r,那麼當貼現年數n→∞時,該生物多樣性價值V的一般公式就是:
V=
如果收益每年按相同的增長率遞增,且g﹤r時,則當n→∞時,上式就變為:
V=
如果g≧r,當n→∞時,V→∞,上式公式不適用。所以,在n為有限數時,可根據原始公式推算,即
V=
在計算生物提供的收益時,在計算生物資源提供的收益時,先統計生物的種類i、數量n,然後從中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種類,假定將其一次性送入市場交易,統計或通過專家組估計其市場價格並計算出這些生物種類的收益。
意願調查評估法的基本思路是:通過對調查對象的直接調查,來評估他們的支付意願或受償意願。所謂受償意願,是指消費者或廠商接受一定數量的貨幣賠償以交換一定程度的環境質量惡化的意願。
2、海洋油氣(海洋礦產)資源價值評估方法
海洋油氣與海洋礦產資源的價值可採用相同的評估方法,即可用收益現值法評估,計算公式為:
式中,V3為海洋油氣與海洋礦產資源價值之和;i=1,2,…,T為評估年限;Pi為單位油氣(或)礦產品預期市場價格;Ii為第i年投資成本;Ci為第i年生產成本;Si為第i年所支付的勞動力報酬;Ti為第i年所支付的政府稅收;Qi為第i年油氣(或礦產資源)產量;r為投資收益率;r1為風險投資收益率。應用這種方法需要預測當前和未來需求及生產成本、油氣(或)礦產品市場價格數據。這種方法還要求分析者選擇折現率、確定儲量開采年限。
3、海洋能源資源價值評估的方法
作為理論上的探討,海洋能源資源的核算可採用收益現值法。
海洋能源資源的價值(RV)可以表示為資源租金(RR)、資源在耗盡前的預期存在年限(n)和貼現率(r)的函數。通常假定開采率每年都保持不變,在這種情況下,以不變價格表示的資源租金的價值也將保持不變,可以表示為:
資源租金的估算採用佔有法,用絕對地租和級差地租之和來表示,具體表現為向國家繳納的資源補償費和資源租金稅。
4、海水化學資源價值評估的方法
海水化學資源價值的評估,可採用收益還原法評估。以食鹽資源價值評估為例,其他海水價值資源評估可參考之。假設食鹽生產年收入扣除年成本(包括投資成本、生產成本、稅費、勞動者報酬等)後的年純收益和還原利率不變,食鹽資源價值評估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P表示食鹽資源價值,A表示食鹽生產的年純收益,R表示食鹽開發的年總收入,C表示海鹽開發的年總成本,i表示還原利率。
5、海洋空間資源價值評估的方法
海洋空間資源主要用於建立港口及開辟航道。港址資源包括已經開發利用的港址資源和未開發利用的港址資源。對於已經開發利用的港址資源,可採用收益還原法評估。港址資源價值評估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P表示港址資源價值,A表示港口運營的年純收益,R表示港口運營的年總收入,C表示港口運營的年總成本,i表示還原利率。
對於未開發利用的港址資源,可根據已開發利用港口資源的價值,採用成果參照法評估。
6、海洋旅遊資源價值評估的方法
海洋旅遊資源包括海岸景觀、島嶼景觀、奇特景觀、生態景觀、海底景觀和人文景觀等,分別評估不同類別的旅遊資源價值,其和為海洋旅遊資源的總價值。
(1)旅遊費用法
旅遊費用法依據消費者剩餘理論,以遊人往返於出發地和旅遊目的地之間的交通費、時間價值和其他相關費用等旅行費用作為遊人購買遊憩服務的價格支出,在遊人調查和出發地分區的基礎上,建立遊憩服務需求與遊憩服務(旅行服務)之間的需求函數,根據需求函數計算消費者剩餘,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Cs為消費者剩餘,N為出發區個數,Ni為第n個出發區的總旅遊人數,TC為旅行費用,TCMAX為邊際旅遊者旅行費用(游區理論最高費用)。由上式可求出消費者剩餘與消費者實際支出相加得到消費者的支付意願,即海洋旅遊資源價值。
(2)條件價值法
條件價值是以支付意願和凈支付意願來表達資源的經濟價值。條件價值法又稱為意願調查法,是直接詢問人們為了自己將來的健康和福利而利用和改善資源環境願意承擔的費用,然後以該費用來衡量資源數量和質量下降的損失價值。
(3)費用支出法
費用支出法是一種實用、基礎和方便的海洋旅遊資源價值評估方法,主要以遊客遊憩時的各種費用支出的總和或部分費用支出的總和作為海洋旅遊資源的經濟價值。費用支出法包括的費用種類有:往返交通費、餐飲費、住宿費、門票和設施使用費、時間花費、攝影費、購買紀念品和土特產費。
② 該怎樣合理的開發海洋資源
管轄海域的自然資源是重要的國土資源,象陸地國土一樣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基礎。我國的海洋資源既有巨大的開發潛力,又有急需加強保護的雙重任務,應該實行合理開發戰略,使國家管轄海域成為海洋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基地。
海洋礦產資源包括國家管轄海域的石油資源、天然氣資源、天然氣水合物資源、砂礦資源,國際海底區域的多金屬結核資源、富鈷結殼資源、熱液硫化物礦產等,有巨大的潛力。要加大海洋礦產資源勘探力度,增加探明儲量,提高國家的資源保證程度。力爭在海上發現新的大型油氣田,使海洋油氣產量在全國油氣總產量中的比重從目前的10%提高到25%以上,達到世界的平均水平。要把天然氣水合物勘探列入國家計劃,重點進行南海北部陸坡區相關海洋環境和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為商業性勘查做好資源、環境和技術准備。要加強有爭議海區的石油和天然氣勘探,並積極貫徹「擱置爭議、共同原則」,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力爭海洋權益主張重疊區域的資源份額。
③ 科學考察船海洋資源調查的主要內容都有哪些
調查的主要內容有海面與高空氣象、海洋水深與地貌、地球磁場、海流與潮汐、海水物理性質與海底礦物資源(石油、天然氣、礦藏等)、海水的化學成分、生物資源(水產品等)、海底地震等。其中極地考察和大洋調查等活動,為世界各國科學家所矚目。
④ 實施海洋資源開發戰略的對策措施有哪些
1.加強管轄海域的戰略性、區域性調查評價
(1)重點海區的基礎調查與評價。採取綜合性調查和專題性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面向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基本查清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現狀,發現一批新的可開發資源。重點是一海(渤海)、一灣(北部灣)、一峽(台灣海峽)、三洲(黃河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海岸帶國土資源環境最大承載力研究,環渤海及東南沿海的海洋地質—生態環境評價。
(2)管轄的海域的綜合地質調查。實現我國領海和管轄海域1:100萬區域地質調查全覆蓋;有重點地開展典型海域1:25萬綜合地質調查;逐步建立具有中國海域特點、能為我國海洋規劃、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提供有效服務,與全球變化研究和國際減災基礎研究接軌的海洋地質科學體系。
(3)我國海域礦產資源的潛力調查。大力開展海洋油氣資源調查工作,提出新的油氣遠景區和新的含油氣層位,對資源遠景作出評價,對南沙海域、南海北部陸坡區和黃海等海域石油天然氣資源進行全面調查研究,對資源遠景作出戰略預測和評價。
(4)國際海底區域的資源勘查。開展深海資源的調查研究,以富鈷結殼和天然氣水合物為勘探重點,面向多種資源,圈定多金屬結核資源合同區的可采地段,富鈷結殼資源較好的礦區。同時,對熱液硫化物、深海生物基因資源和其他潛在的非傳統資源進行綜合調查評價研究,為商業性勘探開采做好資源和技術准備。
(5)海底天然氣水合物資源的調查取樣。優選南海北部等陸坡區作為試驗勘查區,分階段開展調查工作,初步查清天然氣水合物特徵和賦存條件。安排一定航次調查取樣和鑽探,圈定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遠景區,查明資源量和探明一定的地質儲量。
2.積極參與全球海洋科學研究和資源開發保護
積極參與聯合國系統的各項海洋事務,為發展海洋科學、保護海洋資源和環境、完善海洋資源和環境保護規章制度做出貢獻。參與全球性和區域性海洋科學研究的國際合作,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和保護的國際合作,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以及國際海底區域資源勘探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國際合作,為我國利用世界海洋資源創造有利的大環境和條件。
3.制定鼓勵利用世界海洋資源的優惠政策
為鼓勵和引導「走出去」開發利用世界海洋資源,應建立部委間協調機制,統一規劃管理,簡化審批。建立聯系渠道,為「走出去」開發利用世界海洋資源提供聯絡和服務。安排專項經費支持在重點海區和重大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前期工作,以減少風險,鼓勵和引導利用國外海洋資源的積極性。對於開發利用世界海洋資源的項目,在出口信貸計劃中予以扶持,增加出口信貸額度,放寬信貸條件。對在國外開發海洋資源所取得的份額產品,在進口配額、進口許可方面給予特殊安排,並實行優惠的關稅政策。開展世界范圍內的海洋資源可供性研究,建立「走出去」開發利用世界海洋資源的服務和支持系統,為實施全球戰略提供決策支持。
4.制定和完善海洋資源開發保護規劃
海洋資源勘探開發需要有宏觀規劃指導,建立資源規劃體系。要制定必要的專項資源規劃,如漁業資源規劃、海洋油氣資源規劃等,以及地方的區域性規劃,形成國家、省、市(縣)規劃體系。要理順不同種類海洋資源規劃之間的關系,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確保海洋資源的合理開發與有效保護。
5.建立和健全海洋資源管理體系
海洋資源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要以海域使用管理為基礎,加強海洋綜合管理的體制建設,包括建設相對集中的海洋管理機構,建立一支裝備精良的多職能的海上執法隊伍,建立中央與地方分級管理的體制。第二要加強海洋綜合管理的行政措施的制定,包括維護海洋權益、合理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等多方面海洋政策,以及海洋資源開發和保護規劃等。第三要加強執法管理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加強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資源綜合管理,加大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管理的執法力度,保證依法有序開發保護海洋資源。
6.開展和加強海洋生態建設
海洋資源開發要與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生態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逐步淘汰污染嚴重、浪費資源的開發活動,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減輕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壓力。發展生態型養殖業和濱海旅遊業,建立沿海生態城市、生態示範區,把海洋經濟快速增長建立在海洋生態良性循環的基礎上。建立海洋環境監測、觀測系統與評價體系,加強總量控制、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減緩和遏制近岸重點海域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的勢頭。啟動渤海灣、遼東灣、大連灣、膠州灣、長江口、杭州灣、大亞灣和珠江口海域的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工程。加強海洋生態建設與海洋保護區管理,切實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建立一批海洋資源和生態保護示範工程。
海洋是富饒而未充分開發的資源寶庫。海洋資源是人類共同的繼承遺產。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必然越來越多的依賴海洋,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對於我國的長遠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海洋資源勘探開發還處於初始階段,人類詳細調查勘探過的海域不超過海洋總面積的10%,許多已經發現的海洋資源還難以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問題是長遠戰略問題,需要國家統籌規劃。21世紀是海洋世紀,我們要用戰略眼光籌劃海洋資源的勘探開發,安排一些世紀性工程,摸清我國管轄海域的資源家底,制定出合理開發規劃,走出國門積極利用世界海洋資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資源基礎和保證,為21世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大貢獻。
⑤ 如何開發利用海洋資源
海洋漁業生產、海洋油、氣開發、海洋空間利用、海洋運輸和港口建設、圍海造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