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做為家長,你覺得教育資源如何分配是最合理的
做為家長,你覺得教育資源如何分配是最合理的?
3.學生是教育活動的對象,他們的學習效果是教育目的的直接體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辦好社會主義教育的基本要求。我們必須站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上,緊緊圍繞今後一個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目標,盡快完善教育資源配置的機制和模式。圍繞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完善資源配置機制,促進內涵發展。通過教育資源配置的轉變,把教育工作的重心從以規模擴張、空間拓展為特徵的外延式發展,轉移到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
⑵ 教育資源配置不平衡,孩子學校應選擇大城市還是小縣城呢
【教育資源不平衡,但有些孩子並不適合大城市,高考省內移民有妙用】中國人都知道,我國教育資源配置極其不平衡,優質的教育資源集中在名校。除了極少數的名校,比如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這類的學校坐落於三四線城市以外,大部分的優質中學都坐落於省會、省級經濟發展中心。
省會和省級經濟發展中心都是廣大家長朋友們打工落戶的目的地,年輕人在這些城市打拚十幾年,成了家,買了房,很多人就想把戶口移到這些城市中去,讓孩子獲得優質的教育機會。有些人甚至花了大錢買了學區房,就為了讓孩子從小學開始,接受最優質的教育。
【具體舉一個例子】某家庭的戶籍原來在福建省內的一個小縣城,因買了廈門學區房落戶成功,小學的時候發現自己孩子的成績排名比較靠後,在廈門市繼續讀書基本無望考上高中。進入初中以後發現孩子的成績確實比較靠後,想上廈門市的高中特別困難。於是將孩子的戶口及時遷回老家,在老家初中的學習成績排名,馬上進入了前50%,順利考入高中。
進入高中之後,重新將自己家庭的戶口遷入廈門市,高考結束以後,由於是廈門本地戶口。符合廈門本地大學的減分政策,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大學等都可以減分錄取,最後順利地考進了集美大學。
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探討。
⑶ 教育資源均衡應該拿什麼均衡
教育資源均衡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所遇到的眾多問題之一。也是近年來,國家對於教育行業最關注的一個問題。國家曾在2012年提出了《國務院 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其中規定各地區要充分的認識教育資源的重要意義。不止要讓學生有學上,還要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辦學水 平和教育質量達到平衡,要讓學生不止「有學上」還要「上好學」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教育公平。《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中規定各級政 府要充分認識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性、長期性和艱巨性,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全面落實責任,切實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進義務 教育均衡發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良好義務教育。 國家對此開展了一系列的舉措,教育部同樣派出督察組對各地教育資源均衡發展情況進行評估。由此可見,國家和教育部在教育均衡中充當著宏觀調控及管控的 作用。就像您問的一樣。教育資源均衡,均衡的一定是教育資源。均衡教育資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發揮優質學校的輻射及帶動作用 ,這在《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也有提到。想要實現這些則需要優質學校即各大名校實行對口幫扶,幫助貧困學校或資源相對較少的學 校進行資源的共建共享。這里的資源指的是教學資源。相對而言這些「名校」的「名師」同樣應該將自身優質的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或者是教學模式進行共享 ,讓優質的資源得以傳播,讓更多的孩子可以受益。因而,學校和老師在其中則起到一個內容甚至主導的作用。名校名師的教學模式、方法得不到普及,好的資 源仍舊掌握在少數人和少數學校的手中,也是目前教育行業遇到的突出特色,而這僅靠國家和教育部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學校管理者、教師應該以身作則,讓 資源得以保留,優質的資源得以傳播。當然想要促進資源的均衡發展,需要均衡配置教育資源,還包括辦學條件、師資隊伍、教學資源、學生生源的均衡配 置等。這里除了我上面說的教學資源,更多的則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去進行調控了。 二來針對您說如何才能做好資源均衡的問題。在《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中也給出了答案——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變革的推動者,也是教育資源均衡發展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讓寬頻網路進入到每一個偏遠山區的學校,遠比派送更多的志願者更具備實際意義及易操作性。當然我同樣期望能夠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充當志願者到邊遠山區去,真正親身的幫助那些孩子走出大山,享受更好的生活。回到我之前說的教育信息化上,教育信息化是一個長期的大工程,但是他的核心一定是教育資源。不解決資源的均衡也只會實現所謂的兩極分化——「貴族」學校更貴,貧困學校更窮。1776年傑斐遜提出《獨立宣言》在其中提到人生來就是平等的。美國憲法中第一條就是:人生來就是平等的。孩子更是如此,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擁有享受平等的權利,都應該公平公正公開的享受平等。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有教無類的觀點。而到今天我們卻還存在著很多孩子不能平等的享受教育資源的問題。當然這是一個國家的課題,而國家政策的陸續出台也可以看到國家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⑷ 如何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
據報道,隨著城鎮化的高速發展,鄉村生源大量流向城市,將城鄉學校的發展捆綁在一起,教師在學校發展共同體間交流提升,學生在城鄉教育交流碰撞中成長,但是專家表示改革要長效,從基本均衡邁向優質均衡。
專家表示,通過教育機制體制的創新,各地深化義務教育治理結構改革,完善治理體系,提升義務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推動義務教育提質增效,努力使縣域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發展邁進,如今,成都的城鄉教育一體化達成度已由2010年的78.1%提高到87.6%,中心城區、近郊、遠郊三個圈層的差距逐步縮小。
希望每個適齡兒童都可以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