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村裡礦產資源有什麼好處
擴展閱讀
怎麼樣看鑽石大小 2025-02-13 04:40:33

村裡礦產資源有什麼好處

發布時間: 2023-06-13 04:42:52

1. 村莊的山裡發現礦產資源村民有什麼好處

村領導可將礦產資源賣給有資質采礦證的公司來釆,該礦山屬於村集體所有,村民的集體財產歸村民使用,當然包括對礦物的所有權和收益權。

2. 為什麼要保護礦產資源我們應該怎樣做4條

保護礦產資源非常重要,因為這些資源對我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都至關重要。以下是四個理由:

1. 礦產資源是有限的。許多礦物質是備賣非常稀缺的,因此我們必須謹慎地管理和使用它們,以確保它們能夠持續地為我們服務。

2. 礦產資源的開采和利用會對環境造成影響。這些影響可能包括土地破壞、水資源污染以及大氣污染等。因此,我們需要採取措施來最大程度地減少這些影響。

3. 礦產資源的保護可以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礦昌滾銷產資源的開采和利用可以創造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但是我們必須確保這些活動不會對環境和社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4. 礦產資源的保護可以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許多國家都依賴礦產資源來支持他們的經濟和社耐游會發展。因此,我們需要採取措施來確保這些資源能夠持續地為全球社會服務。

為了保護礦產資源,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 提高公眾意識。通過宣傳教育,讓人們了解礦產資源的重要性和保護它們的必要性。

2. 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法規。政府可以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法規來限制礦產資源的開采和利用,並確保這些活動不會對環境和社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3. 推廣綠色技術。綠色技術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利用礦產資源,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4. 加強監管和執法。政府應該加強對礦產資源的監管和執法,確保礦產資源的開采和利用符合相關的政策和法規。

3. 為什麼說礦物資源對人類有重要意義舉例說明

首先礦物可為人類提供能源,如光、熱、動力等,礦物能源,指賦存於地表或者地下,由地質作用形成,呈固態、氣態和液態,具有提供現實意義或潛在意義能源價值的天然富集物。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氣、石煤、油頁岩、鈾、釷、油砂、天然瀝青、煤層氣、地熱、可燃冰等。能源礦產是礦產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重要物資保證。
其次,各種礦物質也是人體組成的重要元素,如鈣,鎂,鐵等,雖然人體對這些物質的需要量較少,但缺少任何一種,都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礦產資源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是社會生產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現代社會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礦產資源。

4.  礦產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促進了人類和人類社會的產生和發展

礦產作為一種自然物質資源,它在人類社會中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第一,石器的產生和利用標志著人類文明的形成。人類的祖先古猿,由於生活方式的影響和勞動的結果,逐步改變了自己的身體結構並開始直立行走。這些善於直立行走的古猿,手逐步得到了解放,並開始用手拾取地上的石塊挖掘地下的植物,採集食物,並用石塊作為襲擊野獸的武器。在古猿與自然界的斗爭過程中逐漸學會了用燧石、石英岩等堅硬的石塊來製作工具和武器,從此人類進入舊石器時代。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用做工比較精細的磨製石器代替做工粗糙的打制石器,從而使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1965年,考古學家在我國雲南元謀發現了元謀人化石和他們加工的石器,經測定這些石器距今有170萬年。此外,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發現的山頂洞人(距今約50萬年)也有一些加工過的石器。這些都說明人類祖先很早就利用岩石來製作工具,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猿人製造的石器日漸增多,日益精細。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說:「沒有一隻猿手曾經製造過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人類祖先在開始製造工具並利用工具時就與一般的動物區分開來而成為人類。人類與動物界的區別的根本標志就是製造和利用工具。可見,從古猿有意識地製造石器工具而成為人類的第一天起,就與礦石、岩石結下不解之緣。

第二,陶器和銅器工具的開發和利用促進了人類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後期,晚期智人掌握了用火技術,人類開始用粘土燒制陶器。1921年在河南澠池縣爺韶村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末期的彩陶,這說明人類在利用礦物原料方面又進了一步,可以說是遠古時代「礦產勘查開發業」的萌芽。在此基礎上,開始了冶煉業,並出現了金屬工具。人類最早的金屬工具是銅,人類開始由石器時代向銅器時代過渡。

公元前21世紀,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建立了。這時銅器生產已經開始,但由於銅很貴,故專用於農業生產,使農業生產有了很大水平的提高。到了商代,青銅業逐漸發展起來。在手工作坊里,人們把銅和鉛放在一冶煉成青銅,由於青銅工具很堅硬,人們用它製作各種生產生活工具,如青銅的刀、斧等,還製作各種鋒利的武器,在青銅器時代,銅的開發和利用促進了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國家的軍事實力。

第三,鐵器的使用,標志著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提高。在春秋時期(公元前770~476年)我們的祖先發明了開采和冶煉礦石的技術。鐵器比青銅器更加堅硬和鋒利,在農業生產中和手工業生產中取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西漢時期,鐵器普遍使用於生產中,冶鐵開發使用煤作燃料,煉鐵質量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此外,歷史上還存在一批記載豐富地質礦產知識的著作,如《禹貢》、《考工記》、《管子》等。《管子》的《地數》篇中記載:「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有九。」這反映了當時找礦和采礦業的發展之盛,反映了當時人們已經開始了解我國是地大物博的國家。

第四,石油、天然氣、石棉等其他礦產的開發和利用促使人類分工愈來愈細,生產規模逐漸擴大。《山海經》中記述四川開鑿鹽井,各種礦產的礦產地、用途及性質。並已經有用石棉製成的布,稱為「火烷布」。差不多在西漢時期,石油、天然氣開始使用。自秦漢以來,特別是唐、宋兩代,采礦業有了很大發展,一些古代科學家總結了當時的經驗。如,顏真卿(唐)、沈括(宋)總結了一些地質現象和地球化學的找礦方法。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和宋應星的《天工開物》這兩本重要的科學著作,論述了中葯160多種礦物的用途、性質和產狀。

隨著礦物原料開發和利用的規模擴大和加工深度的進展,人類社會的分工愈來愈細,生產規模逐步擴大。在20世紀的今天,人類已經進入了原子時代和電子時代,但是,油、煤、鐵等礦產仍然是人類生產和生活中必備的物質資料。可以說,人類社會是隨著人類對礦產資源的不斷開發和利用而生產和發展的。

二、礦產資源是人類重要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

首先,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產、生活的重要物質基礎。礦產資源是自然資源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社會要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礦產資源。人們的衣、食、住、行、用都離不開礦產資源。穿衣離不開礦產資源。現代社會中許多衣服的原料都是用礦物原料生產的。如化纖、棉花的種植,也要在一定的地球化學條件下,棉花才能長好。「民以食為天」,吃飯也離不開礦物質。人體是生物體,它需要多種礦物來調節生命的新陳代謝,缺少任何一種就會對人造成危害。而這些礦物來自糧食作物,糧食作物也必須吸收一定量的礦物質,灌溉要用水、地下水、種莊稼要用礦肥,這都是很明顯的。人的住房交通更是離不開礦產資源,總之,從人們的生活到生產,以及在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方面,礦產資源都是重要的物質基礎。

其次,礦產資源是生產、生活資料的重要來源,人類不僅需要礦產資源而且要耗費大量的礦產資源。我國每年人均耗用5噸礦石。據美國礦業局分析,目前美國人均消耗20噸礦石(不包括重復使用的金屬和建築材料在內)。如果保持現有水平,每個人,一生中要耗費銅350千克(主要用汽車蓄電瓶、焊接和電子設備),鋅300千克(冶煉青銅、鋼構件鍍導、橡膠印塗料生產中使用),銅在700千克以上(主要消耗在電子設備、發電機、通訊設施),鋁約1.5噸(飛機、折疊式傢具、啤酒杯、汁液及其他清涼飼料罐),鑄鐵15噸(船舶和樓房建築、廚房用具和汽車),粘土12噸以上(沒有它不僅不能生產磚瓦,也不能生產紙張、塗料、玻璃、陶瓷),鹽13噸左右(主要是製造塑料、清潔劑和用於築路以及食用)。此外,不斷發展建築需要,還不得不為每個人開采500噸以上的石頭、沙子、礫石、水泥等。

三、礦產資源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物質基礎

我國幅員遼闊,礦產資源的品種比較齊全。資源總量豐富,探明儲量的潛在價值在世界上占第3位,為我國實現進一步工業化乃至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質基礎。在當今世界和我國目前工業原料的80%取自礦產品,能源的近95%來自礦物能源。可見礦產資源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相當重要的。

但是,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擁用資源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在世界上占第53位。一方面,人均資源相對不足;另一方面,由於技術水平較低,資源消耗相對較高。所以我們要貫徹開源與節流並重的方針,合理開發利用有限的礦產資源。

為了實現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為了實現鄧小平同志提出的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也就是到21世紀中葉要達到世界發達國家的中等水平,人均4000美元左右的目標,現在礦產品生產的產量是遠遠不能滿足需要的。就是說,需要地質工作者勘查更多的礦產資源,一個國家實力的強弱,特別是對大國來說,資源的強度及配套程度確是體現國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可以說礦產資源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

四、礦產資源是對外工作的重要內容和國際爭奪的重要對象

礦產資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它成為一個國家在對外事務中的重要籌碼。歷史上殖民主義者對殖民地侵略的目的之一就是對礦產資源的掠奪。馬克思曾指出,掠奪別國的金銀礦產是資本原始積累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於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的獵獲黑人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這些田園詩式的過程是原始積累的主要因素。」(《資本論》節選本,第209頁)歷史上瓜分殖民地的戰爭,也主要是為了掠奪礦產資源。當今世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從發展中國家獲得低價的礦產品並銷售高價的加工產品,使得富國愈富,窮國愈窮。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出現不平等、不平衡的現象。中國的西藏問題、20世紀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以及美國與伊拉克之間的對立等國際紛爭都與礦產資源不可分。可見,礦產資源問題已經成為國際事務中的重要籌碼和國際紛爭的重要因素之一。

總之,礦產資源在人類社會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一方面要合理地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另一方面要在國際事務中正確地處理礦產資源的有關問題。

復習思考題

1.礦產資源形成有什麼樣的規律性?

2.怎樣認識礦產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5. 礦產資源開採的利與弊

利:我國礦產資源豐富,但人均佔有量很少,所以
資源
緊缺也是限制我國
經濟發展
的一些主要因素,因此,礦產資源的開發,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本國發展的資源需求,緩解了國內資源緊張問題,有利於促進國內
經濟
的發展。同樣,一個
地區
資源的開發,可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帶動
相關產業
的迅猛發展,如:鐵礦的開發,帶動了
鋼鐵

機械

工業
的發展,造成一些相關產業的集聚,從而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樣的,
交通運輸業
也會因此蓬勃發展,同時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發展。
弊:礦產資源的開發,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環境的污染。並且破壞了當地的
土地資源
,對於
人口
龐大的中國來說,土地資源異常緊張,人地矛盾突出,造成
農業用地
的緊張問題,甚至出現居民用地的減少。
另一方面,我國礦產資源雖然豐富,但是由於人口數目過多,人均佔有量少,而且
貧礦
多,
富礦
少,礦產資源的
利用率
低,一些並生
礦產
不能合理利用,因此,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因此,在開發礦產資源的同時,一是要注意控制
污染物
的排放,減少對當地的土地資源、水資源(尤其是地下水)的污染,同時,要注意對
礦區
的綠化和還原,保護當地的土地資源。並且要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資源的浪費。

6. 礦產的用途

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不同類型的礦產資源在人類各種生產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

1、礦產做建材:

大理岩、花岡岩、板岩、礫岩、石灰岩、泥岩、安山岩。

2、礦產提煉金屬:

金礦、黃銅礦、方鉛礦、赤鐵礦、磁鐵礦。

3、礦產作為貴金屬:

鑽石、剛玉、蛋白石、水晶。

4、礦產做顏料:

有些礦物具有特別的顏色,可用來作成顏料,如藍色的藍銅礦、綠色的孔雀石、紅色的辰砂。

5、其他用途:

(1)石英:石英是製造玻璃及半導體的主要原料,如:苗栗縣汶水溪的上福基砂岩中的石英砂即為製造玻璃的主要材料。

(2)方解石:方解石存在於大理岩及石灰岩中,是製造水泥的主要原料。

(3)白雲母:白雲母因不導電、不導熱且具有高熔點的特性,因此經常被用來作為電熱器中絕緣體的材料。

(4)石墨:硬度低,且具有油脂光澤,條痕為黑色,常用於製造鉛筆芯,此外石墨還可以做成潤滑劑、電極、坩堝等。

(5)硫磺:火山地區的溫泉中即含有黃色的硫磺。

(6)石膏:石膏一般用於固定骨折受傷處,或做成塑像,也用於建築工業。

(7)磷灰石:用於製造農業用磷肥。

(8)蛇紋石:含有鎂的成分,可用於煉鋼工業上。

(9)滑石:硬度低,有滑膩感;通常被研磨成粉末,以製造顏料、爽身粉、去污粉、化學品等。

(6)村裡礦產資源有什麼好處擴展閱讀:

我國礦產資源現狀分析:

1、資源總量大,但人均佔有量低,是一個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

2、貧礦較多,富礦稀少,開發利用難度大

3、共生、伴生礦床多,單一礦床少

4、分布范圍廣,地域分布不均衡

礦產資源的保護方法:

1、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礦產資源的最優耗竭;

2、限制或禁止不合理的亂采濫挖, 防止礦產資源的損失,浪費或破壞;

3、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全過程式控制制, 將環境代價減小到最低限度;

4、保護礦區生態環境, 防止礦山壽命終結時淪為荒蕪不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