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人口資源存量怎麼算
擴展閱讀
紹興市自然資源局怎麼樣 2025-02-12 23:59:26
中石油劉志現在怎麼樣 2025-02-12 23:55:49
火槍紀元怎麼搶資源 2025-02-12 23:49:06

人口資源存量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3-06-14 14:07:17

① 人均資源水平時怎麼算出來的

人口/(除)資源=人均資源,,人口平均密度=人口/(面積)平方千米或米
單位要相等哦

② 聯想人力資源存量分析

人力資源存量分析是把經濟學上的存量分析引入人力資源管理研究領域,通俗點說就是計算特定時間、空間范圍的人力資源數量和質量。企業人力資源存量分析一般是人力資源規劃的一個內容。

人力資源存量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
外部存量分析:
數量分析:
1、概念:人力資源的數量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范圍內勞動適齡人口總量減去其中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口,加上勞動適齡人口之外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
2、外部人力資源數量構成(八大類)
n 適齡就業人口
n 未成年就業人口
n 老年就業人口
n 求業人口
n 就學人口
n 家務勞動人口
n 服軍役人口
n 其他勞動年齡人口
3、影響因素
n (1)人力資源總量及其再生產狀況
o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人口總量、人力資源總量
n (2)人口的年齡構成
o 在人口總量一定的情況下,直接決定人力資源的數量
n (3)人口遷移
o 我國目前,從中西部遷往東部—為什麼?
質量分析:
1、概念:人力資源的質量,指人力資源所具有的體質、智力、知識和技能水平,是區別不同的人力資源個體或總體的關鍵。
2、 影響因素
n (1)遺傳和其他先天因素
n (2)營養因素
n (3)教育方面的因素

結構分析:
1、概念:人力資源結構,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力資源總體在不同方面的分布構成,它包括年齡、性別、質量、地區、城鄉等方面。
2、 影響因素:
n 人口是最基本的決定因素
n 社會經濟狀況: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經濟關系、受教育程度、自然地理條件
(一)性別結構
n 性別結構影響整個社會人力資源的供給和使用
(二)地區結構
n 自然地理區、經濟區、行政區
(三)城鄉結構
n 反映一個社會經濟發展的總水平及農業與非農業部門的發展狀況
n 人力資源城鄉結構的變化,以農村流入城市為主要流向
n 中國人口的城鄉結構與中國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
(四)質量結構
n 強調「智力」方面-受教育程度
n 與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

內部存量分析:
一、數量、類型、年齡結構分析
(一)數量分析
含義:探討現有人力資源數量是否與企業各部門的業務量相吻合,即現有人力資源的配置是否最佳。
方法:
(1)工作分析法
(2)動作研究法
(3)工作抽樣法
(4)績效分析系統法
(5)管理幅度和線性責任圖法
(二)類型分析
1.以職能劃分
(1)技術人員
(2)業務人員
(3)管理人員
2.以性質劃分
(1)直接人員
(2)間接人員
(三)年齡結構分析
年齡分布、平均年齡
年齡是能力的尺度
年齡增加表示體力下降
企業理想的年齡結構:金字塔
二、工作流分析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依賴、前後銜接的有機整體,每個部門的人力資源配置都應該與其所承擔的工作量相適應;否則,就會出現人員短缺或過剩。前者導致工作無法按時完成,後者導致人員浪費。
三、崗位配置分析
將崗位及其人員進行分類,用矩陣表列出企業現有的人力資源及其使用情況,從而分析企業人力資源的實際使用情況和使用效果。
四、冗員分析
冗員:是指超出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實際需要的人員,不包括正常的後備人員。
後備人員:為保證生產經營和企業的長遠發展需要而儲備的適量人員,如替補人員和在職培訓人員。
企業冗員=全部員工-實際需要-合理儲備
目的:制定切實可行的冗員利用與處理方案
冗員的分類:
素質與工作不相適應
數量超過實際需要
分析內容:
確定冗員人數
分析冗員具體構成
五、素質分析
人力資源素質:是指企業成員所具有的對企業生產力有直接和顯著影響,並具有相對穩定性的品質特徵。
素質分析的內容:
(一)思想覺悟和企業的群體文化
(二)知識技能水平
(三)心理健康
(四)群體的知識和技能結構
(五)整體素質評價

③ 名詞解釋:人力資源存量分析

外部人穗含力資源存量分析
人力資笑檔源總數 = 勞動力人口數×質量。
內碰族亂部人力資源存量分析
內部人力資源數量、類型、年齡結構分析

④ 什麼是人力資源存量呢百度百科沒有呦。。。

人力資源存量又稱人力資本存量,網路是有的,搜索詞沒搜對。

人力資本作為經濟生產的投入要素,直接參與經濟生產過程。在生產過程中,由於人力資本存量的增加,表現為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勞動力素質提高使勞動力的勞動生產率提高,從而引起各部門產出及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增加全社會經濟總量,人力資本的這種經濟效應稱為人力資本存量的直接效應。

一般人力資本和專業人為資本由於主要通過接受正規學校教育,所以可以採用勞動力或者全社會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來表示,其他的重要指標包括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和科技的創新程度,如專利申報數、科技發明數量等。越高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和創新、發明比率,就意味著越高的區域專業人力資本存量水平。具體指標可以分解為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高校在校學生數、高等教育的入學率、勞動力中的工程師或科學家的比例等。